合肥房价暴跌是怎么回事?
近日,由胡润研究院与万国置地联合发布的“全球房价指数2017”显示,合肥、厦门、南京以超过40%的涨幅,位居全球房价年度涨幅前三位。虽然合肥楼市领涨全球,但受10月2日以来一系列调控政策影响,合肥楼市涨幅已然回落。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2016年12月,合肥新房二手房继续下跌,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2%,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0.4%。
北城、滨湖、蜀山业主集体呼吁救市
最近,合肥二手房降价的案例越来越多,而业主也越发着急,纷纷呼吁ZF要救市!在12月,滨湖区、蜀山区及北城业主纷纷进行投诉。
1、业主投诉蜀山区房价暴跌16%
该投诉者表示:上周蜀山区房价暴跌16%,下跌幅度是各区之最。而目前合肥二手房开启抛售模式,房价已经崩盘,政府却拿新房价格说保持稳定,我们业主表示极其愤怒,百姓资产大幅缩水。
2、网友投诉北城房价要崩盘,降价18万仍卖不掉
而北城投诉者则表示:进入12月,北城楼市进入寒冬,看二手房的客户极少,投资客绝迹,很多房源降价20万依旧难卖,我说的句句实话,11月份120万能卖掉的房子,现在102万都卖不出去。
3、网友投诉滨湖二手房崩盘,强烈抗议
滨湖区一直是投资客的集中区,但是楼市限购后,二手房价格开始下跌,这慌了不少业主。
该业主表示:滨湖二手房从11月开始就一直跌,进入12月跌幅更加扩大,某些楼盘的二手房每平降价4000元都无人问津,我们知道滨湖炒房客多,但像我们这些高位接盘的改善性刚需也非常多,面对二手房价一路狂跌,我们倍感担忧和愤怒,照这样下去,若明年政策还不放松,我家房子价值岂不腰斩?大家都不买房了,出租房源哪里找?房屋租金肯定会大幅上涨。我们是改善性刚需,不是炒房客,我们不能接受房价非正常大幅下跌,请政府给我们一个说法,不然明年必发生“民变”!
从10月2日限购后,合肥二手房市场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限购后,市区不论新房或者是二手房都处于一个观望期,而二手房更为惨淡,降价出售案例比比皆是!
案例一:滨湖某小区降价30万也要卖
滨湖区新房的高价、稀缺等种种因素汇成了两个字:"难买!",同时,滨湖的二手房价格也是继政务新区之后的全市最高。但一向高贵冷艳,任你爱买不买的滨湖区二手房房主,为何此时松了口,不仅报价低,送车位,还明确表示价格可以继续往下谈呢?近日,某网站走访滨湖区,已经有小区业主主动降价30万。某中介工作人员表示:“有房东一开始挂价205万,最近下降到175万了。”
案例二:政务某小区业主直降50万
政务区的二手房很坚挺,再加上房源稀缺,业主挂牌价都很有信心。但限购后,政务区二手房价格也出现下跌。据政务区链家工作人员介绍:年前有些房东降价出售,但是不多,最高有总价降50万的。而最近成交的华润凯旋门小区一套房源,135㎡,总价300万,此外还送车位。
案例三:北二环某小区总价直降25万
据了解,北二环某小区业主将自己房源总价再进行调整,由原来的155万降到130万,整整降了25万了。尽管如此,咨询的客户依然不多。虽然房东主动降价,但是如今的价格依然高于市场价,再加上客户观望情绪浓厚,不愿接手,自然卖不掉!
上周合肥市区二手房呈现量涨价跌的态势,挂牌均价为16278元/㎡,环比下跌了0.38%,但挂牌面积有所上涨。
1、合肥近500家二手房价格下跌
据小编不完全统计,自10月2号合肥正式启动“限购”政策至今3个月时间里,合肥九区三县二手房有近500家价格出现下跌。二手房的价格却变化最大,部分泡沫较重的二手房,价格会下降超过10%甚至更多,价格坚挺区域也面临有价无市!随着调控的深入,合肥的房价会由滞涨走向微调下降,其中二手房首当其冲。
2、成交量下降
滨湖世纪城某中介工作人员表示:"现在限购限贷,让很多外地人买不了房,客户有钱但没有社保,买不了。""其实每天打电话来咨询的购房者还是有不少的,大约能接到十几个电话,但基本都是来问有没有降价出售的,他们觉得限购之后滨湖房价肯定会降,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所以听到我们说价格没有降,他们也就不继续询问了,一天下来,能有两个客户愿意跟我们一起看房都已经算不错。"
3、人气冷淡
但是年底集中抛售的现象不多,经开区某二手房中介表示:年底二手房人气很淡,有房东降价抛售,但是不多,很多房东等着年后来卖。而那些降价很猛的房东都是急于变现,而春节后或有越来越多的房东抛售。
2016年上半年网友投诉房价暴涨的帖子比比皆是
有网友投诉:房价暴涨,合肥不管吗?2015年11月看包河区某盘房价10000元/㎡不到,2016年2月份去看已到12000元/㎡,合肥市政府不管吗不是几百的涨,此外另一盘还要捆绑车位买房。
此外,还有网友投诉合肥经开区、滨湖新区等区域的房价涨的太离谱了,已超过市民心里承受范围,房价上涨速度已超过市民收入增幅,大部分楼盘捂盘惜售,部分楼盘强制绑定车位,高价出市。
年尾网友投诉合肥房价崩盘
2016年年尾,合肥房价被限制,市区不能涨,县域因为市区的影响,客户陷入观望,房价也出现松动。业主开始不安,担心资产缩水,呼吁ZF救市!有网友在投诉中表示:房价涨,刚需苦,房价崩,刚需哭!能不能别再坑刚需了?能不能在制定政策时理性一点,把握好度,过犹不及,矫枉不必过正!
合肥市物价局回复:根据国家政策规定,新建商品房价格属于市场调节价,开发企业可以根据建设开发成本、合理利润及供求关系等因素自主定价,根据依法行政的要求,政府部门不得干涉企业的自主定价权。不过也指出,如果出现超出备案价格销售行为,物价局依法处理。
而对于网友投诉的房价崩盘,市房产局回复:经市场处办理,房价有涨有跌是正常的市场现象,房价的波动主要是市场调节,但过快上涨和下跌都将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将关注房价问题,认真应对,努力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据北京时间报道,有北城投诉者表示:进入12月,北城楼市进入寒冬,看二手房的客户极少,投资客绝迹,很多房源降价20万元依旧难卖,11月份120万元能卖掉的房子,现在102万元都卖不出去。
合肥当地一位开发商人士表示,这些信息是从论坛上摘录到的,并不是市场的真正表现。政府更不可能出台所谓的“救市”政策。目前传递出的一些楼盘暴跌,是之前涨得太多,远远超出市场的购买力。目前的调整实际上是正常的市场回归,而不是暴跌。这些个案也不能反映出市场的基本面。对于2017年,合肥地方政府的调控政策,或会更细致更深入。
近日发布的胡润全球房价指数2017就显示,全球房价年度涨幅前十名均是中国城市,合肥、厦门、南京分别以48.4%、45.5%、42.0%的年度涨幅排名前三。
上述开发商人士认为,合肥目前整体楼市交易来看,还算是不错的,老城区会有一定的价格约束,但真正的市场交易量还在,市场的需求量也在。政策出台对于投机客的影响是正向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专家:房价不可能再涨的
数据显示,自2016年4月份合肥新房售价环比涨幅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首次“夺冠”,此后几个月持续火爆。一份“B0SS直聘2016年上半年中国最苦逼城市排行榜”则显示,合肥7月房价12476元/平方米,平均工资4617元/月,房价收入比2.70,直逼广州,远超武汉、苏州等城市。
土地市场,2016年9月23日合肥集中推出的千逾亩地块,被一线房企一扫而光,有宗地的楼面地价甚至破2万元/平方米,可谓热闹非凡。
火爆的楼市,引来调控重拳。为了保持楼市平稳发展,2016年10月2日晚合肥市政府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10条调控措施。政策主要包括:合肥市将加大居住用地供应力度;市区范围内开展限购;异地公积金贷款停售;加强商品住房销售明码标价备案管理等多项措施。
安徽省住建厅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商品房交易登记面积达94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1%,创历史新高;商品房可售面积比上年末减少1500万平方米,去化周期从19个月降至16个月。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2016年12月,合肥新房二手房继续下跌,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2%,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0.4%。
在经历了2016年的一路疯长之后,合肥楼市开始回归理性。安徽省清源房地产研究院院长郭红兵认为,(合肥)房价不可能再涨的,因为调控目标很明确。至于降不降,降多少,要看完上半年。“一看投资者是否大面积退场,二看能否把正在观望的开发企业逼得出货。”
不少人会选择去海外买房,那么海外置业市场怎么样呢?这是很多出国人士比较关心的问题,感兴趣的同学和出国移民网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我整理的相关资讯,欢迎阅读。
海外置业市场怎么样
海外购房不乏首次置业者
家住宝山的王女士最近在算一笔账。在上海有两套房的她,一套自住,一套闲置用来出租。这套位于上大的小三房市场价值达到500万元,但每月的租金只有6000多元。但如果把这套房卖掉,投资美国楼市,租金收益至少是目前的3-4倍。这让王女士很心动。
另一位赵先生则更为大胆,来上海拼搏6年的他攒下了50万元的存款,但想要在上海买房这笔钱简直杯水车薪,连首付都不够。
一直想要做房产投资的赵先生将目光瞄准海外,在比较了多国的政策和市场后,赵先生决定用这50万元,投资泰国曼谷的一个公寓产品作为自己人生的第一次置业,4%的租金回报率可以抵消一部分赵先生在上海的租房成本,同时还能享受每年稳定的房价上涨带来的资产增值收益,赵先生对自己的首次置业颇为得意。
王女士和赵先生的案例并非少数,海外地产投资不再只是有钱人的专利。帝皇地产集团执行董事陈卓明告诉早报记者,“近期接触到的此类客户不在少数,他们多具备全球性的投资眼光,投资标的都不大,将海外置业作为一种资产配置和理财方式。”
这样的市场心态变化带来了海外置业的各种火热场景。前不久,仲量联行(JLL)举办的一场投资分享会上,来自英国富人聚集地的伦敦一区的国王十字区King’s Cross Quarter公寓吸引了众多购房者。
另一个由第一太平戴维斯带来的同样来自伦敦的项目,紧邻体育中心休闲区的联排式公寓Kensal Rise项目,也以其田园般的街道和公共社区的艺术氛围引发各界关注。
海外置业的热潮并非只在英国,由香港新鸿基地产大股东郭氏家族在加拿大温哥华投资建设的生态豪宅River Green项目以其优美的环境、完善的城市配套和教育资源成为投资热点。
瑞士信贷银行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估计,中国人一年花费约50亿澳元在澳大利亚购买房产,这相当于该国新造房屋中有1/8被中国人买走。
根据新加坡市建局的统计数字,过去3年,在新加坡的大多数房地产项目中约有30%为境外客户。其中,中国买家在境外买家中占比约30%,成为最大的外国买家。有外媒这样报道,“中国房产买家以长期投资者而非短视暴发户的形象出现在海外市场上。”一位来自洛杉矶的房产网站CEO甚至放话说:“任何没有向中国买家抛出绣球的人都在错过一个巨大的商机。”在日本,继中国游客“暴买”日本商品后,大量的中国买家进入了日本楼市。
一份来自居外网的数据显示,2015年,负责向中国市场提供海外房源的居外网用户对于日本挂牌房产的询盘量比2014年增长191%,询盘合计总价值高达5.32亿美元。超过73%的用户表示,投资是在日本购房的主因。其中以小型个人投资者为主,普遍购买100万元人民币左右的房产。
除了一些传统投资地区,越来越多的新兴投资板块也开始受到国人的青睐。柬埔寨金边酒店级豪宅Sky Villa以及金边精致公寓梅森公寓(The One Maison)也以其较低的投资门槛吸引了众多中国投资者。
置业目的专注资产配置
越来越多的海外项目进入国人视野,海外置业的门槛不断降低,这让更多人接触到了全球配置带来的资产保值增值,推动了这一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
近几年国人海外置业风起云涌,企业高管、高净值人群以及越来越多的中产阶层出于投资、移民、子女教育等问题的考虑,选择在国外购房。
《万国置地全球房产投资白皮书》显示,2015年,中国资本投资到海外房地产的资金总额达到300亿美元,是2014年的两倍。未来这一数字还将继续攀升,可能会达到3.27万亿元人民币,这一投资需求在未来10年的复合增速将达到20.6%。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指出,随着绿地、碧桂园、万科、万达、富力等中国开发商频繁“出海”的热潮,中国投资者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海外项目,掀起了新一轮的海外置业热潮。
这波热潮的背后是中国房地产市场需求趋于饱和,短期内来看房产的投资价值在逐步降低,而国外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正在复苏过程中,房地产仍然处于价值低估阶段,市场周期的特征促使中国投资者在海外房地产市场投资置业。
嘉丰瑞德海外投资部总监Frank表示,一方面,人民币汇率波动预期已经被很多人理解为一种新的投资机会,越来越多的人懂得要全球配置资产以对冲汇率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国内住宅限购政策对投资性需求抑制,中国投资者希望能在海外市场寻求更多的投资机会。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王福重表示,美联储加息,欧美经济逐渐复苏,这都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健康稳固的房价上涨基础,但据目前数据观察,全球房价却处于被低估的状态。2016年随着美元持续走强进入升值通道,对房价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海外房产投资或将迎来好时机。
浙江大学地产运营研究所所长蔡为民指出,海外置业的原始阶段,富人的置业目的多为移民,选择集中在美国、加拿大等高福利国家。而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产群体对于自身财富的保值增值有了新的需求,投资正逐渐成为海外置业的重要目的。
海外楼市价格水涨船高
相关媒体调查报告显示,超过60%的超高净值人群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增持海外资产,47%的超高净值人群已将超过30%的资产投资于海外。
跟随高净值人士的步伐,城市中产也开始表现出了对资产配置走出国门的渴望。万国置地总裁史锐雪指出,就像2015年是“海淘元年”一样,2016年将是全球资产配置的元年。
链家海外事业部总经理时今强介绍,国人海外置业目前已经进入第二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前十年、十五年,在海外购房的都是非富即贵的客户,买的房产标的额相当高,一般是购买当地地标性建筑,买别墅就买最好的,买酒店就买最贵的。发展至今,越来越多的购房者是中上收入阶层,或者说是中产阶层。据统计,现在有10%的中产阶层有意在海外置业。”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表示,“在我们的调查中,中国中产阶层甚至希望拿出20%的身家份额用于海外投资。”
国内经济转型,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中国投资者出手海外房产的趋势。以外币为标的的外国房源,既可实现投资保值目的,又能顺带移民,成为投资渠道匮乏背景下中产阶层个人财富升值的首选模式。
海外投资的热潮伴随着资产价格水涨船高。今年一季度发布的《2016年财富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温哥华豪宅价格涨幅最大,达到25%,悉尼排在第二,涨幅为15%,上海排在第三,增值14%。中国人无疑是这三个地区最大的买家。
百事得股份有限公司的田中吉表示,近两年时间内,日本的房价上涨了接近30%。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也对早报记者表示,“从国外房地产的发展环境来看,受经济危机等因素的影响,虽然房地产市场在逐渐回暖,但仍处于一种价值洼地的状态。资金自然也会向更具有投资价值和增长潜力的区域流动”。
资深房地产专家韩世同对早报记者表示,国内房产市场,一线、二线城市的楼市仍然保持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但三线、四线城市仍是供过于求。在国内房地产库存高企的情况下,这其实是投资者为避险而采取的对冲手段,是资金趋利性的表现。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09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