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洛天依《中国话》完整歌词。
扁担宽 板凳长
扁担想绑在板凳上
伦敦玛莉莲 买了件旗袍送妈妈
莫斯科的夫司基 爱上牛肉面疙瘩
各种颜色的皮肤 各种颜色的头发
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
多少年我们苦练英文发音和文法
这几年换他们卷着舌头学平上去入的变化
平平仄仄平平仄
好聪明的中国人
好优美的中国话
扁担宽 板凳长
扁担想绑在板凳上
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
板凳偏偏不让扁担绑在那板凳上
到底扁担宽还是板凳长
哥哥弟弟坡前坐
坡上卧着一只鹅
坡下流着一条河
哥哥说 宽宽的河
弟弟说 白白的鹅
鹅要过河 河要渡鹅
不知是那鹅过河(还是河渡鹅)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
孔夫子的话 越来越国际化
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
我们说的话 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纽约苏珊娜 开了间禅风Lounge Bar
柏林来的沃夫冈 拿胡琴配着电吉他
各种颜色的皮肤
各种颜色的头发
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
多少年我们苦练英文发音和文法
这几年换他们卷着舌头学平上去入的变化
仄仄平平仄仄平
好聪明的中国人
好优美的中国话
有个小孩叫小杜
上街打醋又买布
买了布 打了醋
回头看见鹰抓兔
放下布 搁下醋
上前去追鹰和兔
飞了鹰 跑了兔
洒了醋 湿了布
嘴说腿 腿说嘴
嘴说腿 爱跑腿
腿说嘴 爱卖嘴
光动嘴 不动腿
光动腿 不动嘴
不如不长腿和嘴
到底是那嘴说腿 还是腿说嘴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
孔夫子的话 越来越国际化
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
我们说的话 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
孔夫子的话 越来越国际化
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
我们说的话 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
孔夫子的话 越来越国际化
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
我们说的话 让世界都认真听
S.H.E《中国话》算谁写的
作者:荣戈 2008-02-11 17:45:19
标签: 春晚歌曲s.h.e《中国话》署名问题文化
这篇博文讨论的是“俗语成歌的著作权问题”。
所谓的俗语,就是指的民间流传的俗话、常言、绕口令、顺口溜等大家熟悉的语言片段,这些片段应该属于集体智慧,属于本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当一首歌曲当中,以这些片段作为创意、主旨,或者作为一般性引用的时候,已经牵扯到了著作权问题了。在署名的时候,如果创作者,或者说是使用者贪天之功为己有,或者说为自己独有的话,那就值得说道说道、理论理论了。
举例来说,凭借俗语成歌的就有:《家和万事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要》、《老鼠爱大米》,还有就是今年春晚歌曲——S.H.E《中国话》。如果说前几首歌只是简单使用集体创作成果的话,那么《中国话》就是大面积使用了。
《中国话》里大量使用了绕口令。像: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板凳偏偏不让扁担绑在那板凳上,到底扁担宽还是板凳长。像:哥哥弟弟坡前坐,坡上卧着一只鹅,坡下流着一条河。哥哥说宽宽的河,弟弟说白白的鹅。鹅要过河,河要渡鹅,不知是那鹅过河还是河渡鹅。像:有个小孩叫小杜,上街打醋又买布,买了布,打了醋,回头看见鹰抓兔。放下布,搁下醋,上前去追鹰和兔。飞了鹰,跑了兔,洒了醋,湿了布。这些绕口令成为歌词,变成了词作者独享的版权,然后就成了S.H.E专属的歌,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合适。
不合适怎么办呢?那就得改正。要在词作者里添上创作者的名字,没有名字的署上“佚名”,以示尊重。本来人家就应该享受署名权、版权、著作权的,既然“佚名”了,等于是人家虚得你实有,大便宜还是你得了。但是如果虚名都不给人家,那你就缺了。
本博客以为这不是一件小事,不可小看,不可等闲视之,更不可漠视。
(荣戈)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14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