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技术中心申报条件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是指企业根据市场竞争需要设立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机构,负责制定企业创新规划、凝聚高层次科研人才、组织实施技术研发项目、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推进技术创新全过程实施等,是山东省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企业在行业中具有显著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较高的水平;3.企业具有较好的技术创新机制,企业技术中心组织体系健全,创新效率和效益显著;4.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等三项指标不低于最低标准(见《贵州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5.企业内部已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并正常运行1年以上;6.企业2年内(指申请省企业技术中心当年的申报截止日向前推算2年)未发生下列情况:(1)因违反海关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构成走私行为,受到刑事、行政处罚,或因严重违反海关监管规定受到行政处罚;(2)因违反税收征管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构成偷税、骗取出口退税等严重税收违法行为;(3)司法、行政机关认定的其他严重违法失信行为,或发生重大安全生产、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条件:1.企业在行业中具有显著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具有行业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2.企业具有较好的技术创新机制,企业技术中业心组织体系健全,创新效率和效益显著。3.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要高,技术带头人也要有丰富地实践经验,并且技术水平更要过硬;年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不能低于1500万元,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不少于150人。4.要有比较完善的研究、开发、试验条件,技术积累也要好,重视前沿技术开发、还要有开展高水平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并且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2000万元。5.具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资格两年以上。
(一)企业在行业中具有显著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较高创新水平,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2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不低于1亿元),或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高于10%。(二)企业具有较好的技术创新机制,企业技术中心组织体系健全,创新效率和效益显著;有较好的技术积累,重视前沿技术开发,具有开展高水平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三)企业具有较高的研究开发投入,年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不低于800万元。(四)企业拥有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不少于60人。(五)企业具有比较完善的研究、开发、试验条件,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800万元,软件服务、医药研发行业可放宽至不低于500万元。(六)企业具有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资格两年以上。
法律依据: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 第三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国家根据创新驱动发展要求和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对创新能力强、创新机制好、引领示范作用大、符合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予以认定,并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引导行业骨干企业带动产业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提高。
科研资产总额具体包括:科研设备、科研资金、科研物料、科研用品、科研成果(专利)
科研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
根据研究工作的目的,任务和方法不同,科学研究通常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基础研究。是对新理论、新原理的探讨,目的在于发现新的科学领域,为新的技术发明和创造提供理论前提。
应用研究。是把基础研究发现的新的理论应用于特定的目标的研究,它是基础研究的继续,目的在于为基础研究的成果开辟具体的应用途径,使之转化为实用技术。
开发研究。又称发展研究,是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研究,是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中心环节。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是整个科学研究系统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它们在一个国家、一个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体系中协调一致地发展。科学研究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如需有一支合理的科技队伍,必要的科研经费,完善的科研技术装备,以及科技试验场所等。
按照研究目的划分,科学研究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探索性研究。对研究对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并为日后周密而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
描述性研究。正确描述某些总体或某种现象的特征或全貌的研究,任务是收集资料、发现情况、提供信息,描述主要规律和特征。
解释性研究。探索某种假设与条件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14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