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为什么现在骑山地车的越来越少,骑公路车的越来越多?

说明这项运动进步了作为一个骑车20多年,玩车10多年的大叔,看着这项运动从大热到后来的衰弱到近两年的翻红,也看着这十多年路面上骑友车型的变化,我只能说,是骑车的人对这项运动的理解越来越到位了。为啥,因为十多年前的山地车大部分都是“山马”也就是骑着山地车压马路的。但实际上,山地车就不是为了压马路而设计的,而是为了越野而设计的。所以山地车的几何和操控其实并不适合长时间的稳定踩踏,更适合穿山越草的野地控制。所以路面上的车型从山地转向公路几乎是个必然的现象。

为什么现在骑山地车的越来越少,骑公路车的越来越多?

那么,当年的山马党都去哪了呢?这十多年中,我当年认识的车友,有三个去向。从单身年轻变成中年已婚已育然后没时间骑车然后退坑了。正经的山地车玩家进山了,然后随着年龄增长买了车,开着直接拉进山越野,所以路面上也不大看得到。换公路车了,毕竟公路车在铺装路面上的体验要远比山地车好得多。大概就是这样吧。现在还有山马党么?当然有,大多数都是老年骑游党了。他们骨子里对山地车压马路的执念是改不过来的。至于为什么当年的那些人明明是压马路还要买山地车,那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因为路况越来越好了,条件越来越好了。前者是使用环境变迁。后者是条件好了,大家也开始看比赛了,软尾、硬尾比赛一般不在城里,而公路车比赛就算不在城里也会路过城镇,并且绝大多数一定在铺装路上跑。骑山地车的骑友,基本也不会去越野,都是骑着山地车在马路上跑,俗称山马党。中国基建,现在马路路况都非常好,我在十八线小城市景德镇,经济不景气,可周边的道路基本都是攒新的柏油马路。这么好的路面,骑山地车真的可惜了。我们这里的自行车运动发展的比较慢,早几年都是山地车,近三年能换公路车的都换了,路好呀,骑公路车可以骑的更远一些,可以看更多的风景。

相同级别,公路车比山地车贵,生活条件好了,而且基本都在铺装路面上骑,所以就选择公路车的多,山地车主要是在山上越野。我们小时候,大家都觉得山地车帅,对车辆的使用场景是不讲究的,大多数人都骑山地车。现在大家开始明白山地车是野外骑的,公路车是铺装路面骑的,毕竟大多数人不是生活在野外的,平常也看不到多少野地,看到骑山地车少了,公路车多了不是挺正常吗?

道路状况:前些年国内很多地区普遍使用水泥路面,水泥路虽然硬度高,但接缝多一旦损坏,压过去非常糟糕,城市周边道路状况普遍较差,近些年国家对道路基础建设不断投入,沥青路面的普及,城市及周边地区路况改善,对于偏远地区山区农村的振兴,除一些特别偏远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地区,道路状况完全可以满足公路车的出行,现在公路车可以骑行川藏线你受得了吗,不敢想;

设计、材料的进步:以前碳纤维技术还不够成熟,即便能接触到公路车也普遍为铝合金车架、轮圈,高端的山地车和一般公路车骑行的差距并不是特别突出,空气动力学的进步和碳纤维的结合是相得益彰的表达,让公路车和山地车的区别越发明朗;

车型优势:公路车轮胎更细胎压更高,道路上滚阻小速度快,车身几何激进偏竞技,但对身体协调性较高需要更多地时间适应,适宜竞速和长途骑行;山地车几何结构容易上手,骑行舒适度高,轮胎粗大有花纹,避震器的加持能更容易应对较差路况,较适宜短距离骑行,近些年由普遍的26英寸轮径慢慢更新了到轮径27.5/29英寸,加大的轮径通过性更强,把山地车越野的属性更加强化。公路车铝圈普及碳刀、高框、碳辐条,在对车身、把组、坐杆等部件处理上更加气动,平时骑行铺装路面较多的车友会普遍选择公路车;

媒体转播/推广:美骑是国内较早的自行车媒体,较早前主要的以图文为主,专业文章外论坛是最重要的版块,图文的传播力比较有效,文章也多以骑游为主,山地车是小伙伴们最为普遍使用的车型。近些年视频不断更新,我们可以观看到世界各地地自行车比赛,对于公路车有了新的认识,公路车更快、更帅,公路车的朋友越来越多会形成一种氛围,多方面地因素让公路车越来越流行!

我是从山地车入的坑。刚毕业那会儿,大家都骑山地车,没觉得有什么奇怪。但是骑行的时候,一般路况都很好,都是铺装路面,为了省力,山地车慢慢变成山马。很多年不骑车以后,再想起骑车,就想尝试一下公路车,真香!其实总结起来,现在路况好了,全是铺装路面,很适合公路车。城市变大了,绿道变多了,公路车更省力,骑行距离更远。锻炼时,公路车更帅。

其实在整体自行车用户中,骑山地车、通勤车的用户总量应该没有减少,山地车相对于公路车依然有着舒适、便宜(不包括赛用山地)的优势,日常上班路上能看到大部分还是这一类用户。而公路车群体增加可能主要是因为各城市道路质量的提升、疫情下不能长途旅行的现实以及大部分公路车是作为锻炼身体的器械而非交通工具。更重要的是买了一万多的车,在骑行群里是一定要让大家知道的嘛,增加社交属性也是公路车普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嘛。专心练腿,我倒是觉得骑着山地撵公路的情形到蛮有趣。

现在多数人住在密集城市里,到处都是好的道路,很少道路坑注的情况,就很少人会选择山地车了,多数用公路车代替;也就是一旦道路质量提升,大多数人是会转为公路车的。加上,驾驶公路车时姿态前倾,下趴姿态有一定的速度感,导致大量车手的青睐。加上很多骑友在户外骑行时更多的选择公路骑行,而不是越野骑行,因为公路车明显的速度优势,就使得山地车在公路骑行时在速度是有明显劣势;而很多人又都是和其他人一起骑行,大家在一起时速度跟不上别人,就只能单纯依靠体力弥补山地车的劣势;久而久之,很多人就放弃了山地车选择了公路车。

我骑行过两次,一次福州到西安,一次福州到北京。其实长途骑行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难,体力好的一天多走点,差的少走点。车也一样,公路可能期这轻松(我没有用过),山地也许累点(我两次骑行分别是汉特2.0和挑战者350)。但最重要的是坚持,路是靠时间走完的不是速度,注意安全,学会补胎,就可以了,1000公里不多,安排好行程,加油吧!(山地车建议换半光头胎,轻松一点)

相信我一个老骑行者的回答,必须山地车,山地车虽然比公路车相对而言有些重,但我告诉你,山地车的骑行姿势比公路车舒服太多,特别是长途长时间骑行,公路车那种骑行姿势你会疯掉的,还有山地车的轮胎很适合长途,从抗震舒适性都远胜公路车,外面跑长途不是比谁的车轻,再轻的车驼包一挂上都一个吊样的重,我们出去比的是体能和意志,一条好的骑行裤和一个舒服的座包再加一个铁屁股,你基本就无敌了!我本人最长的一天骑行228公里,路况还比较复杂,山路爬坡平路各一半,练耐力和体力。

肯定骑公路车轻松多了,我分别有山地车、城市旅行车、公路车、折叠车休验下来公路车最适意,我公路车是长程型适应路况铺装、鹅卵石、砂石,骑公路车弯的是胯部而不是腰部一天骑6-8时根本不成问题

2012/12/1日,我和一个哥们儿,从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出发,经过九天半的骑行,一路停停走走,到达目的地——上海!

我们两人都是山地车。哥们儿是一台美利达公6;我是一台捷安特XTC770,整个骑行均无扎胎和调修。

车上放了驮包,带了很多东西。换洗衣物、自行车易损件备件及工具、药品、雨衣、相机……

但事实证明,有些东西根本就没用上,成了负累!

个人建议:如果你的行程路线是一条不是很偏远的成熟路线且路况允许,可以骑一台综合架公路。也就是说破风、爬坡都适用的公路车,轻装上阵。因为这种路线一般的来讲,一路上都会有补给店(商超、加油站便利店、自行车专卖店),没必要带很多东西。背一个双肩包,放个备胎和补胎工具、移动电源、证件,一身换洗骑行服,足矣!

但如果是山路、烂路比较多,建议还是山地车比较实用,毕竟适应性、通过性要优于公路。也可以选择蝴蝶把的旅行车!

总之,还得得看你的行程路线和自身体能而定!

只是个人一点建议,请做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首选旅行车,专为长途骑行设计的,肯定错不了。次选改装山地(装后货架加装驮包,燕把改蝴蝶把,轮胎换1.5或1.75的光头胎等),不愿没装直接走起也可。其实公路车也为次选,感觉那里不舒服一个字换,座子不得劲换个电瓶车大屁股座,车把不舒服换个喜欢的高低把或方向盘[呲牙][呲牙]

选旅行车。山地累,公路不适旅行,只旅行为旅行。舒服是目的,舒服是幸福。

1000公里的骑行建议用山地车。我的一次远行是骑的山地车(从单县出发经嵩山去的洛阳。回来时从洛阳经郑州)。

1000公里的路程,不可避免有复杂路段。山地车任何路段都适行,公路车虽然比山地车轻快,但受路况限制。再有,远行的话山地车的负重强于公路车。

仅供参考,祝你旅行愉快。

讲轻松还是公路车,但你长途旅行需带一些用品,这样还是山地车方便一些。

你有哪个骑哪个,我都是骑这个

首先看你要去哪里,路况怎么样?如果路况好,公路骑着会轻松些!山地更皮实耐用,各有优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16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