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有多少个乡镇。
截至2017年5月9日,梁平区辖2个街道、29个镇、2个乡。
乡镇介绍:
仁贤镇 位于梁平区中部。辖6个行政村,面积41平方千米。地处平坝浅丘地区,南北地势稍高,东西略平缓,海拔高度最低处420米,最高处558米。?
礼让镇 位于梁平区中部。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面积45平方千米。
云龙镇 位于梁平区南部。辖12个行政村、1个社区,面积78.4平方千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坪坝、浅丘为主,海拔410-1125米。
屏锦镇 位于梁平区西南部。辖19个行政村、2个社区,面积102.11平方千米。地处国道318线和省道渝巫路交汇处,西北邻四川省达州市,南靠重庆市垫江县。
袁驿镇 位于梁平区西部。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面积42.6平方千米。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有小溪河2条,属小清河水系,自东向西流,在临碧山镇界处出境。
新盛镇 位于梁平区北部。辖11个行政村、1个社区,面积68平方千米。
福禄镇 位于梁平区东部。辖14村、1个居委会,面积87.5平方千米。地势北高南低,汝溪河及其支流由北向南穿境而过。
金带镇 位于梁平区中部。辖7个行政村、1个街道,面积31.45平方千米。
聚奎镇 位于梁平区中西部。辖12个行政村、1个街道,面积57平方千米。境内地势平坦,最高点猫儿石海拔843米,最低点黄土坎海拔438米。
明达镇 位于梁平区西北部。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面积58.9平方千米。
荫平镇 位于梁平区城西南部。辖10个行政村,面积54平方千米。
和林镇 位于梁平区西南部。辖9个行政村,面积58平方千米。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山地丘陵,西部为丘陵、平坝。
回龙镇 位于梁平区西南。辖15个行政村、1个社区,面积90平方千米。东西两边高,中间稍微低。海拔432米~1064米。
碧山镇 位于梁平区西部。辖10个行政村,面积39平方千米。以浅丘、平坝为主,海拔390—501米。
虎城镇 位于梁平区西北部。辖17个行政村、1个社区,面积78平方千米。东北部有施家河,南部有白阳河,西部有波漩河。
七星镇 位于梁平区西北边陲。辖5个行政村,面积33.1平方千米。
龙门镇 位于梁平区西北部。辖11个行政村,面积53平方千米。地势南高北低,海拔452~952米。
文化镇 位于梁平区北部边陲。辖8个行政村,面积30平方千米。境内主要矿产资源为青砂石,地质储量300万立方米。
合兴镇 位于梁平区东北部。辖8个行政村,面积54平方千米。云复公路、达万铁路贯穿全境。?
石安镇 位于梁平区东南边陲。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面积60.5平方千米。
柏家镇 位于梁平区城西北部。辖5个行政村,面积28平方千米。地势东南低西北高,以平坝丘陵为主,海拔443-638米。?
大观镇 位于梁平区东南部。辖8个行政村、1个社区,面积53.3平方千米。
竹山镇 位于梁平区西部。辖7个行政村,面积48平方千米。
蟠龙镇 位于梁平区城东南部。辖10个行政村,面积96.27平方千米。海拔最高点为1221米,最低点为350米。
安胜镇 位于梁平区西北部。辖5个行政村,面积28平方千米。地势东南低西北高,以平坝丘陵为主,海拔443-638米。?
星桥镇 位于梁平区城以北。辖8个行政村,面积53.1平方千米。地形起伏,以山丘地带为主,西南面为平坝。
曲水镇 位于梁平区东部。辖8个行政村,面积47.43平方千米。境内白杨河是汝溪河上游。
复平镇 位于梁平区东北部。辖4个行政村,面积32平方千米。海拔最低处小河口315米,最高处白岩山顶1118米。
紫照镇 位于梁平区东南部。辖4个行政村,面积36平方千米。海拔高度为308—695米,地处深丘地带,地势东高西低,年均气温 17℃,年降雨量1100毫米。
铁门乡 位于梁平区东南边陲。辖3个行政村,面积31平方千米。
龙胜乡
1:
2:
梁平区位于信封盆地东部平行峡谷区,介于东经107?24?—108?05?、北纬30?25?—30?53?之间,东西横跨52.1千米,南北纵贯60.35千米。东邻万州区,南接忠县、垫江县,西连四川省大竹县,北倚四川省达川区、开江县;幅员面积1892.13平方千米。
扩展资料
梁平区(旧称梁平县)位于重庆东北部,幅员面积1892平方公里,辖33个乡镇(街道),268个村、75个社区,总人口93万,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
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梁平史称梁山,西魏元钦二年(公元553年)置县,1952年取“高梁山下有一平坝”之意更名为梁平。资源富集,地理优越。巴渝第一大平坝—梁平坝子,沃野千里、碧田万顷,素有“四面青山下,蜀东鱼米乡,千家竹叶翠,百里柚花香”之美誉、“小天府”之称。陆游有诗赞曰“都梁之民独无苦,须晴得晴雨得雨”。
参考资料:
数千年乃至数万年前,长江三峡的古树由于山体滑坡等自然原因沉入江河里,河水沙石的长年浸泡、磨压,使古树木质结构发生变化……处于向化石转变阶段的古树即为阴沉木。阴沉木具有很高的旅游纪念收藏价值,是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融合较好的旅游商品。
有关资料显示,三峡地区阴沉木距今6000年以上,梁平阴沉木则更古老,专家小组书面结论:梁平地下古木对研究梁平坝子和整个四川盆地的地质形成是最有力的直接证据,对研究植物进化、气候水文、植被环境及生物演变都具有较高科学价值。
专家潘洁分析,梁平阴沉木与梁平坝子的地质成因和植被繁衍关系密切。约2.25亿年前,海水自贵州浸入四川地台,梁平沦为一处浅海。
1.8亿年前发生印支运动,梁平随四川地台东部一起抬升,由海相沉积逐渐变为湖沼沉积。后经造山运动进一步抬升,变为湖相沉积。梁平坝子因湖相沉积由湿渐干,在人类出现之前的裸子、被子植物全盛时代,坝周山脉夏季洪水汹涌而来,冲刷、淹没、卷倒坝子浅湿地带的参天古树,年复一年逐渐掩埋,河流不断改道,被埋藏的树木就越来越多。
在漫长的碳化过程中,平坝地层不具有形成煤的高温高压等地质条件,于是成为泥炭,一些极难腐烂的树木就“顽强”地保持形态至今。明达镇福来村在古地理上是梁平坝子最低洼地带,大量水分使阴沉木变异成为泥炭。该村泥炭厚度达2至5米。
据现有调查估计,梁平阴沉木的储量远远超过长江三峡沿岸因山体滑坡而埋藏的阴沉木,梁平坝子有可能是全国最大、最易开采的“阴沉木库”。
重庆市一些阴沉木收藏爱好者和研究者认为:硬度大的阴沉木是制作钢琴、黑管等高级乐器部件的绝佳材料。一些家具商曾花每立方数千元的价格收购质量上佳的阴沉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16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