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小龙虾如何养殖,具体流程是什么

一,养殖场地1、虽然小龙虾适应能力极强,但养殖的目的在于提供食用,故而水塘必须水质清澈无污染,含丰富溶氧量。

小龙虾如何养殖,具体流程是什么

2、池塘中设置换水设施,增氧设备等,以便发生突发情况。

3、做好池塘进出口的防逃措施,防止养殖过程中龙虾出逃。

二、清塘消毒1、对池塘底部做好消毒工作,清除有害物质、病原体及寄生虫,以降低发病率。

2、清除池塘中小龙虾的天敌,如蛇、鼠等。

3、防止池塘中有杂鱼,杂鱼会和小龙虾抢食物,从而影响小龙虾的正常发育。

三、栽植水草1、在池梗和池底栽种适量水草,能有效增加池中溶氧含量。

为小龙虾提供休息,遮阴。

2、水草种植面积不要过大,不得超过池塘的1/2,否则会影响小龙虾的营养吸收。

四、肥料施用1、放养前在池底撒适量的肥料,为培养浮游生物以便龙虾自由捕食。

2、肥料播撒不宜过多,过多反而会使龙虾出现疾病,具体根据池塘面积及池水肥力而定。

五、虾苗放养1、放养虾苗避开冬季和夏季两个极端季节。

2、虾苗规格要统一,不要参差不齐,虾苗要生长情况良好,无疾病的。

3、放养前对虾苗进行消毒处理,用食盐水浸泡以消灭身上寄生虫与病菌。

六、饲料选择1、龙虾食性广,可以用破壳的螺肉,河蚌肉或动物内脏喂食。

2、不要投入单一的荤饲,与小麦玉米等植物性饲料混合投放,根据生长情况与天气状况适当增减饲料喂养量。

七、日常管理1、制定一个日常巡查计划,观察龙虾进食及水质情况。

2、及时换水,保证池塘水质干净,清澈。

3、发现溶氧量不足时及时增氧。

4、发现病虾及时捞出并作出相应措施,防止传染病传染虾池。

5、龙虾出逃能力强,做好池塘防逃措施。

养小龙虾养殖要求:土壤和水源、养殖池塘改造、水草栽种与维护、苗种选择、水质管理、日常管理。

一、土壤和水源

1、小龙虾养殖需要选择黏质土、壤土性质的土壤,尽量避免选择沙质土壤,一方面沙质土壤不能保住水分,另一方面小龙虾在沙质土壤中打洞容易发生洞穴坍塌现象。

2、选择养殖小龙虾的土地尽量平整,最好不是梯田性质的。

3、水源要充分,无污染源,灌溉便利。

二、养殖池塘改造

1、无论采取哪种形式的养殖,都需要对养殖池塘池埂进行加高加固处理,高度至少1.2米以上,宽度3-4米,确保养殖池塘能够保持水位在1米以上。

2、养殖池埂四周埋设防逃网,重新规划独立的进排水设施,进排水口也需要加设防逃设施。

三、水草栽种与维护

养殖小龙虾必须要栽种水草,且水草品种要多样,覆盖面积保持在养殖池塘面积30%左右。水草以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为主。

四、苗种选择

小龙虾苗种决定影响养殖成功与否,因此需要选择在合适时间投放适合的苗种。一般建议6-8月份投放种虾,9-10月投放虾苗,3-4月投放虾苗。苗种以养殖及深水苗为主,尽量避免选择野生苗种。

五、水质管理

养殖全程需要密切关注水质、水位及水色,及时依据实际养殖情况调节。确保水质“肥、活、嫩、爽”,水质肥度及透明度合适。

六、日常管理

小龙虾养殖中人的管理极其重要,直接决定着养殖最终的效益与成果。在日常巡塘、投喂、捕捞、疾病预防等方面需要尽心尽责,科学处理。

小龙虾

小龙虾是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水生动物。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

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17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