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关于安全驾驶心得范文(五篇)

 安全驾驶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学习,那里谈到的学习,不只是做做表面文章而是要认真的学习,真正的学习。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学习公交礼貌驾驶规定、学习安全驾驶心得、学习本企业的规章制度、学习驾驶技能、学习老司机员的行车经验、学习处理紧急状况的方法和处理简单事故等等。下面我就给大家带来几篇关于安全驾驶心得的文章提供参考!

关于安全驾驶心得范文(五篇)

 关于安全驾驶心得范文(篇一)

 本人行车中喜欢总结一些规律与想法,在此愿和车友们分享,期望抛砖引玉。

 1.一旦出现盲区,就要假定有状况(人或车冲过来)

 一向以来,有种状况相当担心,个性是经过停下的大客车身旁,或者经过巷子或房屋边的路口时,或者在前方看不见的弯道时,个性担心这种状况.如果速度过快,出来汽车/摩托/小孩/行人等,根本就没有反应的时间,必出事故.

 有一次在深圳我遇到过这样的状况,我从一密集停车的小区开出来,准备出去.由于车辆太多看不到身旁出来的人,我鸣了几次喇叭,还是有个骑摩托的人突然从两部车中间闯了出来,冲到我车前.如果不是我脚在刹车上,他恐怕不死即伤,我也难逃一劫.深圳市区车辆太多,空间狭窄,此刻我是能不去就尽量不去,真的是怕了.为了记录现场,我此刻车子也装上了记录仪,以作证据.

 我表哥就经历过这样一次车祸,有一次在外办差回来,他坐在副驾驶位,车行山路上坡弯道,占了对方来车的道,突然上面冲下来一辆大货车,两车来不及避让,剧烈相撞,驾驶员当场死亡,他头部受伤也差点挂了,在医院躺了一个多月.复杂路况行车,盲区不停变化,风险明显增大,驾驶员必须要遵守交规,多作预防:遇弯道多鸣喇叭,晚上则要变换灯光提醒对方来车,降速行驶,更不能侵到对方车道。

 从某种好处上讲,夜间行驶如果不正确使用远光灯,比如一向开大灯而且大灯个性亮,就容易在车辆的前方构成强光,如果道路分隔不够高不够密或者无分隔,就导致对面的车辆无法辨识较暗的物体或人(车灯的亮度远远高于较暗的人或物,结果人或物辨识变得困难),相当于给对面来车人为地制造了一个视觉盲区,大大提高了对面来车的行驶风险,这是违法也是十分不负责的行为。自己要注意防止盲区出事,也要防止无意中给他人制造盲区,引发事故!退一步来讲,路上的车都有大灯,你自己也是别人的对面来车,也可能被这种不良习惯所害。

 盲区就意味着危险--没有一齐车祸是预先想到而发生的,受害人都是没有想到会发生车祸的!

 2.永久持续足够的车距。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车距就是避免车祸最好的保障,而车辆配置再好再安全,其作用也远远比不上持续车距.

 开车三年多,我碰到两次惊险的状况,一次是深夜在高速开车,前面一辆重载货车不打灯突然变到我的车道,我车速100左右,车距在50M左右,顿时把我吓傻了,急刹车/鸣喇叭/打双闪一连串动作做下来,看到车子快追上时,相对速度已经慢了,确信这回不会伤到人,才松了一口气,要明白我副驾驶及后排还有两个同事.所幸两车没有碰上,估计车距也就不到50公分了.

 还一次是白天过东莞汽车总站边上的路,等好好久绿灯来了,大家都在加速,突然前车刹车,我们相距不到8米,一脚急刹车子还是追上去了,所幸又没有追上!之后查看行车录像,一辆小车从对面车道急速转到我方车道,我只盯了前车,没有看得更远,忽略了这一状况.前车急刹也没有料到后面来车,差一点酿成事故,吓了一大跳.再往前走不到150米,这辆白色LIVINA再次突然停车,又有一辆汽车从右边辅道进入主车道,这屁车又没有征兆突然停了,我再次急刹,吓得脚都软了,赶紧从身旁超过,不敢随在这辆死神之车后面了.

 我的推荐就是,始终持续在你感觉安全的车距的1.5倍.这样不好的结果是,经常有不自觉的人会插到你前面.如果碰到这样的状况,还是遵守这个原则,降速调整到这个距离。这一招很有效的让我避过了上述的可能车祸。

 3.切勿疲劳驾驶

 我以前差点因为疲劳驾驶而送命.

 一次和同事开QQ3拜访客户,午后吃过饭回来,正值疲劳时分,头天又没有休息好,困劲上来了,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能持续清醒,附近又没有服务区,只好睁3秒眯3秒,结果一不留意睡着了,车轮跑偏压到高速的水泥边,剧烈的弹了起来,把我和副驾位睡觉上的同事都震醒了.此事回想起来十分后怕,所幸老天保佑那天没有出事,要不高速上出车祸,后果不堪设想!

 每次疲劳犯困时,我都会想起这起事故,就会神清气爽,十分清醒,毕竟,这样的错误,永久不能再犯.即使因为休息而耽误了工作甚至弄丢了饭碗,也远比死于车祸强上百倍.

 平时,我的车上,还是备有"飞人"药水和风油精,防止打瞌睡用的.

 4.持续平和的驾驶心态

 行车上路,持续平和的心态十分必要.路上你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什么的状况都可能会遇上.有一条谨记,保证自己平和的驾驶心态.遇人插个队,闪个灯,甚至挤你一下,大度点看待,这都算个啥。什么样的修养就注定有什么样的行为,不要和你看不惯的驾驶员怄气。当我从第三方的角度看这些行为和这些人时,总是一笑置之.你所操纵的是车,风险是你的宝贵生命.交通安全,是怎样讲也不为过的.

 5.树立起这样的意识:你永久是车流中的一分子,前后左右都可能有车,你的安全就是保证不与他们之中任何一方碰撞.

 为什么这么说呢,很多司机一开车,就只看前方,感觉这条路都是他的了.这样的潜意识十分有害,很容易诱导人们开车时只关注自己怎样走,忘记了前后左右,个性是后方与左右都可能随时有车过来.人的眼睛总习惯于往前看,而往左右和后方则依靠于人的理性提醒自己,并且要透过左右后视镜/内后视镜等来间接观看,因此属于较弱势的一种行为,容易在行为竞争中被无意识偶尔忽略。但在安全行驶上,务必克服这样的弱势,确保各个方向都随时处于清楚的状态,才能保证行驶的安全.

 获取左右及后方的行车信息,依靠于几块后视镜,因此确保他们清晰准确十分重要.雨雪天/晚上更是如此.在车上备一块干净的擦镜布,很简单但很有用.开车之前,多检查一下后视镜,也但是是举手之劳.

 6.安全警示标志要足够远,足够显眼

 高速路上,车速极快,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距离,在高速上都变得近在咫尺,很多日常生活中的预留距离,在高速上就突然变得不够用了.如警示标志,交规上规定150M,是有道理的.但我见过的高速上放的警示牌,很多就在车后1~2个车身距离,多的但是50米左右。这个距离对行人足够有用,对高速行驶的汽车,等发现这个标志再停车时,距离就远远不够用了,结果就造成了很多二次事故,网上一搜一大堆的报道。要明白,多数车辆刹车时,速度从100码到静止,其刹车距离在40M以上,加上驾驶员的辨认时间,反应时间,所需时间至少2秒以上,汽车一秒钟就开过30米,你认为几十米的距离够用吗

 我的一个表弟,以前为人开车,晚上车辆出故障停在路边,车后放了警示牌,他和老板钻到车底下修车,结果一辆粗心的拉菜的货车追尾了,两人命丧他乡,造成两个家庭严重杯具,他老板更是家破人亡,姨夫姨娘俩人中年丧子,一蹶不振.这样的杯具我期望再也不要重复上演了.

 7.要明白,很多路人是不懂交规的

 我见过逆向骑车在快车道上的大婶,差点撞到过左拐弯时突然闯红灯的骑单车的老头,还避让过行驶在快车道的三轮车,多次的经历让我意识到,很多路人不懂交通规则,所以你也不能预期他们按交通规则行走.这是我国目前十分现实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也是拿了驾照以后才明白路上有这么多的条条框框,也能理解为什么此刻还有很多路人不明白该如何应对复杂路况.有上高速捡垃圾的,有骑摩托逆行的,这些我们都得加以预防,敬而远之.

 个性要提到骑单车的,骑行上路不需要任何交规培训,全靠各人自觉.但上了年纪的大叔大婶骑单车,有几个进过驾校理解培训,有几个在校园上理解过交规培训自行车行驶的速度相对较快,个性是电动自行车,有的能够跑到将近50码的速度,如果驾驶人不懂交通规则,他们可能会骑行到机动车道狂跑,并且变换车道还不打灯,你说危险不危险问题是很多骑行人还不明白这样做的危险.还有骑单车的,没有后视镜,没有转向灯,还个性喜欢随意变道,不打手势,看了真让人着急.

 推荐电视台多准备一些交通规则的电视培训或讲座,这对普及交通知识,减少因无知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善莫大焉.

 8.要明白,移动汽车不是那么精确的

 这个问题我以前骑单车时没有想过,但当自己开车之后,就明白这个风险了.在车辆拥挤的路段,有些骑车人喜欢见缝插针,钻到两辆车中间骑行,距汽车但是20公分左右,我真为他们捏一把汗.开过车的人都明白,司机坐在驾驶位上,他看不到车身附近地面上的状况,其实不明白你的自行车与汽车之间的精确距离,再说,想控制也没有那么容易精确.而单车在低速时缺乏稳定性,很容易摔车,距离小了停下来又没有地方落脚(容易被汽车压到).距离大几公分还没事,少几公分可能就是一齐事故了.如果是生手,就更不要说了,紧急时候一把出去差个半米都是有可能的,弄不好就是一条人命了.因此,在此奉劝各位路上的非机动车朋友,和汽车持续一点距离,让点空间,也是给自己的生命多一点空间.别在路上有意无意的显示自己重要而不愿意让这一点距离,冒这不必要的风险!

 9.行车要看得远一点

 行车路上,光看前面一辆车是不够的,要想预计前面车辆的行为,避免追尾等事故,除了持续车距外,还需要了解前车所面临的交通状况,做到这一点,只有看得远一些.了解前车的前车是什么状态.第1条中两个实例列举的突发状况,其实都有与行车时看得不够远有关系.如果事先发现两部货车在一齐,就就应推想到后面一部可能要变道,如果事先看到拐弯过来的对面来车,我就可能提前减速预防,不至于这么被动.因此,要确保安全,还是加上这么一条,看得远一点,推测前车可能的行为.加上持续车距这样的双保险,才更可靠.

 关于安全驾驶心得范文(篇二)

 8月17日下午,管理处集中对全处驾驶员进行了安全培训,聘请了省交通学院的一名讲师,用大量典型交通事故视频的案例进行了剖析,通过学习,我对安全驾驶有了更深的心得体会:

 一、强化岗位责任心,坚持防御性驾驶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始终把安全意识放在第一位,强化岗位责任心,坚持纵有十分把握开车须防三分意外突发的防御性驾驶安全意识。

 二、明晰安全意识误区 提高安全行车意识

 不要自恃技术熟练、经验丰富,就在驾驶中无所顾忌。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可以不差钱,但我们不能不差命,而且生命不光是我们自己的,所以必须提高安全行车意识。

 三、提高交通文明素质 保持良好行车心态

 平日需加强对相关交通法规的学习,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行为,提高现代交通文明素质。保持良好的行车心态,安心开车。铭记血的教训,做到用心、细心、警戒、警觉、安全,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我要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总结经验,提高安全意识,提高自身水平,使安全成为一种习惯,努力做一名安全型员工。

 关于安全驾驶心得范文(篇三)

 通过几天的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针对学习内容,进行以下总结:

 一、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是实现安全行车的必备前提

 一个没有责任意识的人,干任何事情都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甚至会酿成惨祸,对于汽车驾驶员来说责任意识尤为重要。驾驶员任何一个失职行为都有可能造成人身和财物的损失。因而驾驶员必须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心,时刻把安全放在心上。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随时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处处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时刻以惨痛的交通事故为反面教材,提醒自己,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我们就能杜绝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时时刻刻遵章守法是实现安全行车的重要基础

 每一位驾驶员要认真学习交通法规和安全制度,熟记和掌握其内容,在行车中要认真了解道路交通法规的基本原则,熟悉交通管理的具体条款和各项措施,自觉杜绝违章行为的发生,把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和安全制度建立在高度自觉的道德意识基础上。

 三、熟练掌握驾驶技能是实现安全行车的内在要求

 具备过硬的驾驶操作技能和较高应急应变能力是一个驾驶员实现安全行车的内在要求。要当一名合格驾驶员,必须掌握日益复杂的车辆构造原理,熟练掌握操作要领和安全驾驶方法,要熟悉交通情况,掌握天气、道路、人、车及环境特性,心无杂念,用心驾车,用良好的职业道德来督促自己,勤学苦练,不断提高安全操作驾驶技能。

 四、培养良好的驾驶作风是实现安全行车的客观需要

 良好的驾驶作风是在长期的驾驶实践中养成的,驾驶员在行车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行车操作规程,不随心所欲,自我发挥。坚持文明驾驶,礼貌行车,做到路好人稀不能飞,车多路孬不能急,遇人违章不能气,要坚持礼让三先,谨慎驾车,不开英雄车,不开赌气车,不开斗气车,要能及时控制不利于行车安全的动作和有失理智的行为,心平气和地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办事。

 五、精心维护车辆是实现安全行车的可靠保证

 确保车辆设施齐全、性能良好,这是行车安全的一个很重要的物质基础。要保持车况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开带病车,要对车辆加强日常维护,提高车辆完好率,发现故障要及时排除,做到一日三查,即出前查,行车中查、收车后检查。就是要保证常规保养不脱期,季节保养不忘记,确保车辆不因发生机件故障而造成行车事故。

 关于安全驾驶心得范文(篇四)

 “XX”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 X人死亡X人受伤,惨状令我触目惊心。“XX”事故后,公司开展了安全教育、上路稽查、安全提示等活动;今天又开展“XX集团道路运输安全集中教育培训会”。这起事故、这一系列的教育、多项的管理,真正意识到了违法、违章、违规行为的危害性,更加真正使我意识到了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在培训会上,重点学习了《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部123号令等内容,进一步打牢了个人的法律法规基础,对今后的安全行车和驾驶服务有较大的帮助;同时也会将今天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驾驶服务工作中,杜绝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安全行车。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严格自觉地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是一个机动车驾驶员最基本的义务。3.18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惨痛教训,平日安全学习教育会上的各种事故教训、事故分析让我历历在目,公司经常性的上路稽查、隐患排查等既督促了我的驾驶服务工作,又提高了我的思想认识。

 今天又通过参加太阳女集团道路运输安全集中教育培训会,使我在思想上牢牢树立了安全驾驶意识,在作风上坚定贯彻谨慎行车的要求,杜绝一切不利于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珍惜生命,从自己做起,时刻以清醒的头脑掌握好手中的方向盘,控制好脚下飞旋的车轮,守好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不开霸王车、不违规超车会车、不无证驾驶、不疲劳驾驶、不酒后驾驶,不超载、超速,避免心存侥幸而给自己和他人留下终生的痛苦和遗憾。

 我是XX至 班线 号车驾驶员 ,今天参加XX集团道路运输安全集中教育培训会,使我受益匪浅。

 在培训会上,重点学习了《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部123号令等内容,进一步打牢了个人的法律法规基础,对今后的安全行车和驾驶服务有较大的帮助;同时也会将今天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驾驶服务工作中。

 通过这次教育培训,以及公司在“XX”后开展的安全教育、上路稽查、安全提示,使我对交通安全有了更为深刻到位的理解;我也深深地认识到交通安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我保证在今后工作中加强学习,认真领会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安全行车。

 关于安全驾驶心得范文(篇五)

 因此,找一个专业的,责任心强的陪驾陪练尤其重要。人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经验。以正确的理念、科学的驾驶技巧、灵活多变的教练模式,为你提供热情周到、耐心细致的服务,使你的驾驶技能在短时间内有一个质的变化。

 1.防止操作不当造成熄火

 熄火是新手驾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红灯变绿灯时起步熄火,在跟车时起步熄火,换挡不及时拖挡熄火,制动幅度过大熄火以及转向角度过大时熄火等情况,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虽然出现熄火的情况多种多样,但是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离合器、油门、制动以及挡位配合不当等原因造成的,这就要求新手尽快熟悉自己所驾驶的车辆,掌握油门踏板的轻重,离合器自由行程的长短,如果踏板位置不合适可以进行调整。

 2. 有的驾驶员尤其新手上路时一见到交-警就有点慌神,总是害怕交-警过来要扣分、罚款,这样一紧张就容易出问题。在十字路口看到交-警,本来是绿灯也不敢大胆开过去,有时甚至出现因为紧张而在交-警眼皮底下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实际上,在车水马龙之中,你的车在交-警眼中也许很快就没了影子,并不见得像新手想象的那样总是会引起交-警的高度注意。交-警作为道路交通法规的执行者,只有在你违反交规的时候他对你才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如果你没有闯红灯,没有越道行驶,老老实实地遵章行车,那么交-警所拥有的处罚权对你来说没有半点作用。即使交-警对车辆进行严查,那也只不过是对那些存在侥幸心理违章驾驶的驾驶员有一定的威慑力。无论交-警在与不在,都保持正常心态,就不会遇到交-警上来找麻烦的问题。

 3. 城市夜间路况,由于有较强的路灯系统照明,因此驾驶员可以凭借路灯和车灯联合使用来观察路面景物,相对前两种情况对路面及周边的物体就能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以便在行车时做出更为及时准确的判断和处理。虽然有路灯和车灯共同照亮,但总的来说,夜间的能见度比较白天还是差得多。

 除了掌握正确的灯光使用,中速行驶,谨慎行车外,还要注意路口的信号灯情况,并严格遵照信号灯指示行车(此事说起来比较容易,但长年真正时时处处都认真遵守就不是件容易的事,说起来俺同事里有那么小心谨慎且老实巴交的人都曾自称偶尔也闯过红灯)。同时,得时常注意行人和非机动车,有时行人或自行车突然抢行会让人措手不及的,俺在长安街上就曾碰到过(俺发现在复兴门以东一点即百盛附近总有人夜间翻越护栏),有人翻越护栏,若不是对面来车灯一晃看到人影采取措施早,后果就会不堪设想。另外,遇到那急脾气的老在后边用灯晃的,也别斗气,让他过去不就结了,退一步海阔天空嘛。毕竟咱在路上走要的第一是安全,第二才是快捷呀

 4. 很多新手上路都在车后挡风玻璃上贴有提醒式标语,写有“注意,别吻我”、“向所有老驾驶员致敬”等诙谐的语句,以示后车关照。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证在车辆影响到其他车辆的驾驶时,可以得到他人的宽容与理解。但有时在熄火、起步太慢或行驶不畅的情况下,遇到性急的人,也会在后方不停地鸣笛。如果一听车后有喇叭响就心急发慌,常会出现油离配合不好、换挡失误或多次熄火现象,越要开好车越是无法开好。如果新手正常行驶在非快行车道,或是正常超车并线,遇到后车鸣笛,最好“充耳不闻”,沉着应对,切忌手忙脚乱,忙中出错。如果的确造成明显影响车流速度,则应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加快行驶速度。

 5. 在路上行驶时,经常会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穿行道路,这种情况在城市中尤为常见。如果驾驶员遇到这种情况处理不当,就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在城市中的闹市区或交*路口,特别是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没有明确划分的路段,行人和机动车强行的情况十分普遍。根据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在没有明确交通信号标志的路段,机动车应主动让行行人和非机动车,因此新手要学会避让行人,切不可意气用事,开赌气车。

 在一些交*路口,由于一些建筑或树木的原因影响了驾驶员的视线,这时应使车辆缓慢行驶,注意观察,防止从路口突然窜出行人或其他车辆。

 6. 在恶劣天气情况下行车,良好的车况是安全行车的必要前提和基矗行车前一定要对车况进行检查,使之保持在良好的状态。对车况的检查,一是检查制动、转向装置:检查制动液贮藏室的液面高度,制动时有无跑偏、漏油情况,驻车制动效能是否良好,以及转向装置的各部件连接是否可靠;二是检查雨刮器工作是否正常,如果有故障,要及时排除;三是检查全车灯光、除雾装置是否完好,使其能发挥应有的功能。

 如果在雾天行车,起雾时尽量在普通公路上低速行驶,待浓雾散去后,再上高速公路行驶。如在高速公路行驶时,浓雾突然来临,应该立即将车驶向最近的服务区或停车场暂避,或把车驶向路肩或紧急停车带停下,开启示宽灯、尾灯、后防雾灯和危险报警灯。如在雪地行驶,行车要点在于缓慢起步,切忌突然加速、制动或猛打方向盘。制动时尽量用点刹,不要一脚踩死。如果情况不是很急,最好利用发动机制动。如果赶上电闪雷鸣的天气,车窗一定要全部关紧,并将收音机的天线及早收起来。

 7. 行车中发生意外情况,应尽量保持冷静,并采取相应的办法避免或减少伤害。坡路发生溜车,应保持清醒,放松油门踏板,迅速踩制动后拉紧驻车制动,稳定后再坡起。车辆在通过积水较深或充满泥水的路面后,会发生打滑,致使车身失控,方向偏离,车身因前后轮受力不均而发生扭摆。这时,应抬起制动踏板,握紧转向盘,并稍加油门控制汽车状态,然后采取松油门减速来使车辆平衡得到完全控制。车辆浸水制动失灵时,应频繁轻踩制动踏板,依靠轻微的制动力减速,同时制动产生的热量会对制动蹄片进行烘烤,以利于恢复制动性能;如情况紧急,应用驻车制动停车。下长坡制动失灵时,应立即使用驻车制动停车。拉动驻车制动不应一步到位,应根据情况分步调整拉力。如驻车制动失灵,则应迅速采用抢挡法换用低挡,并选择障碍物,用外力制止行驶。如果转向时有甩尾趋势,及时减速减挡。

摩托车骑行对你们意味着什么?

北京的秋天很短,就像回眸一笑的少女的脸颊,北京山里的秋天就更短了,就像惊鸿一瞥的明眸。

于是趁着秋未尽,我们再次出发,去骑早就计划好的延庆百里山水画廊。计划往往做得越早,成行的概率也就越大,大概正所谓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

我去接了表妹的行李,来到枯柳树集合点的时候,八点刚过,大家已经各自骑了三十多公里。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想到接下来二百多公里的未知, 一边是惶恐一边是期待,当然期待总是占据上风的。

山巍从学校食堂带来的烧饼还有余温,几口吃掉之后,甚是满足。自从和他开始骑车,才发现烧饼竟然是不错的路餐,香而不腻。

大概是久疏战阵,再加上集合之前的路上就耗费了不少力气,还没有到怀柔,表妹就有点儿体力不支,便第一次路边休息,吃些东西补充一下能量。

小伙伴儿们好食,我也沾了不少光,这次骑行还没有正式拉开帷幕,我们回忆着上次的旅途。

骑车运动比徒步爬山要机械得多,动作始终如一没有什么花样,如果是在平路上,身体功率也很少会忽上忽下的。这肚子的饥饿感和饱腹感,甚至是肉眼可见,如山巍所说,让他一直有东西可以吃的话,他就可以一直骑。

面对如此简单的有氧运动,底气是可以有的。

继续出发,虽说速度减缓了不少,计划的行程也不得不被拖延着,但是当我们看到雁栖湖的路牌的时候,还是突然兴奋起来。

表妹先开口了:“原来咱们还可以路过雁栖湖啊?”

表妹力气恢复了不少,我便回答:“咱们最多是擦肩而过,不一定能看到,你想去吗?”

“都行。”

我查看了一下地图,简单思考了一下,问山巍和文武:“咱们耽误半个小时,去看看雁栖湖,怎么样?”

“可以啊!”他们两个像是二重奏一样默契地回答到。

话音未落,大家就都笑了起来,于是我到前面带路。

北平之秋,灰霾未散,北风不兴,画面显现出成年人那般沉稳的安静感。

骑行自带360度全景天窗,它不那么快,你不用紧盯着路面和车流,也不用看仪表盘。你很难错过路上的风景,每一个细节总是不经意地引起你的注意,甚至改变你的行程和路线。

改变了那又如何?谁敢说前方一定就比眼下的美丽?

况且,骑行的路上,总是数不清细节刺激着你的五官六感,既然终点不是目标,又怎么有偏离的说法呢。

有去有回就好,过程都是景。

早上的雾气稍稍散开了一些,雁栖湖的大眼睛远远地就可以看到了。只是阳光依然黯淡,山水并不明媚,就像一副水墨山水画一样。

逗留十数分钟后,心满意足,重新开始了专心的赶路。

刚出怀柔县城,路面突然就有了一些起伏。路边的景观树似乎是刚刚栽种的,大概根基还不够扎实,这才入秋不久,树叶便纷纷地簌簌而落了。

前几日的北风一吹,就像一把扫帚一样,把干枯的落叶堆积在路边,拥挤在马路牙子旁边。

脱离树干的秋叶在日光下逐渐脱水,呈现出深褐色,也变得干燥脆弱。

当我们的车轮飞速碾过路边的一片落叶时,只听那秋叶发出一声清脆的“刺啦”声,好像是发出了生命的最后一声呐喊,然后就瞬间粉身碎骨。车轮继续向前,每碾过一片落叶,就发出一声清脆的破碎声。

车速越快,那声音就越清脆利落,然后那声音就会连成一串,节奏单一却又悦耳动听。 好像是一曲以车轮为弦,以秋天为谱演奏的秋日交响乐。

自然界的生离死别,可比我们这些愚蠢的人类,痛快多了。

河防口长城在路边银杏树和红叶的衬托下,显得高大巍峨,曾经的防御边塞,如今骑着自行车就轻松通关了。看着山顶的烽火台,随着车轮向前移步换景,我找到一个不错的角度,停下来给长城留影。

如今,它的巍峨早已没有了功能性,只剩下观赏性。 原来,风景这东西,换个历史的角度,或者近景的角度,往往反而显得有些狰狞。

美丽,也是一种想象罢了。

出怀柔的老国道是两条单行线,留出了一半的路宽作为非机动车道,骑车不必局限在车道的角落里,感觉甚好。

随着逐渐进入山区,两边的山峰越来越高,路面起伏也越来越大。虽然是起伏路面,但是整体上仍然逐渐爬升的,我们四人先后感觉到了疲惫和痛苦。

随着坡度超出意料之外,骑行的难度也慢慢超出了体力,计划的行程也不得不一再调整,不断推迟。

骑行速度之慢,让汤河口的午饭,显得愈加遥远。气温在上升,时间在流逝,时速在下降,路途似乎变得越来越远。 登顶的过程遇到这种身心俱疲的困难,几乎是骑行的标配了。

但是我们并非有意寻求痛苦,只不过痛苦往往是快乐的前奏。就像,从来没有一支生活的歌,总是快乐的。

而且,往往是愈加痛苦的过程,才能衬托着快乐更加令人陶醉。人生正反的道理,诚不欺我。

上坡时,沉重的呼吸伴随着汗涔涔的脸颊,勾画着努力的原始模样。 骑行者就像其他运动者一样,都会时不时地感谢自己的身体,也切实地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这是借助非人力的辅助工具,难以企及的效果。

爬上坡顶,迎来一段3.5公里的隧道,这是我们骑过的最长隧道。看着隧道长度的提示路牌,一边是迫不及待想去体验想去穿越,一边是有些担忧。

本来就是一条单调的隧道公路,再加上它缓上的坡度、昏暗的灯光,还有车辆驶过的时候留下的嘈杂噪音,让这段路显得愈加漫长。

有些东西值得体验,却并不舒服。

出了隧道,时间早就过了正午,我们便决定提前在琉璃庙吃午饭。没想到很快迎接我们的就是一段长长的下坡路。

付出总有回报,上坡总会下坡,这一点,骑行和生活并不一样。

而且生活的快感往往来自于短暂的回报过程,高潮则是在回报的结尾;骑行的快感则始终如一,高潮往往在坡顶的过渡点上,回报刚开始的时候。

下坡的时候,雾气又散了一些。随着车速加快,耳边的风“呼啦啦”地咆哮着,脸颊的风并不刺骨,而是很明显地可以感受到风抚过皮肤,就像激流遇上礁石一样,绕过身体又急忙在身后汇合。而此时的骑士就是一艘迎风破浪的船一样,随着车轮的滚动刺入空气。

车回山转,弯曲的山路像是绸带一样顺滑,路边略显稀疏的秋色在速度的加持下,竟然也有了几分深秋意味。

心中方才爬坡的惆怅,此时也一笔勾销,只顾着享受速度。

路边的景色纷纷一闪而过,速度之下的时间和空间,似乎并不像惯常认识的那样凝滞,而是带着一闪而过,既往不恋的快感。

想来,若是恩仇也如此快意,又何不快哉?

在琉璃庙镇狂扫午饭之后,比预计的时候晚了将近两个小时,接下来的路只剩下缓慢地爬坡。转过汤河口,正式进入白河河谷地段。

下午的时光已经过半,但我们距离百里画廊仍然有一段距离。对于意外的迟到,我们还不知道怎么应对。

嗯,不过,有时候也不必应对,大家只是说着:“边走边看……”

我见到几棵大白杨挺立路边,便想着赶去前面也许有更漂亮的路段,不如找个好机位等大家吧。

不曾想,赶路几公里才发现,杨树要么稀稀拉拉,要么凋零殆尽,这里的风景已经谈不上是盛秋,似乎已经入冬了。

日头西斜,我们对风景的期待慢慢回调,偶尔停下来拍拍照片,也算当成是难得的休息。

一路的看不出坡度的缓上坡着实痛苦,漫漫长长不见终点,我们甚至开始打算着夜骑计划。

但当我们发现河边的木栈道的时候,依然一起兴奋起来:

“咱们能不能下去骑啊?”

“要不要下去看看?”

多番犹豫,终于还是选了一处入口,推车入谷地,天空变得阴沉,天色也开始显得有点儿黯淡。

只是这里一边是秋林刚好,一边是小溪潺潺,只管趁天色还未黯,停车又嬉戏,美景配美食,这人儿心里自然也美丽起来。

又流连一阵,拍了些照片,我们便纷纷决定放弃今晚的目标营地,只顾着边走边看吧。边走边看?天不遂人愿,我扎胎了。

换好车胎继续向前,终于来到滴水湖景区——百里画廊起点——的时候,刚好是日落时分。没想到边玩边骑,赶路到百里画廊,竟刚好是日落时分。

山谷的夜色来得快,车辆也逐渐稀疏,在河谷逆流而上,速度很难快起来。不大一会儿,眼睛里除了一片漆黑,只有灯光照亮的路面,耳边也只剩下白河那哗啦啦的流水声,还有飞轮偶尔空转的清脆响声。

无人小路的夜骑,感官变得单一,骑行开始变得纯粹,大腿有节奏的发力和脑海中的冥想交织着。原来,忘记风景和杂念,放弃目标的骑行,竟是这样一种空空荡荡、没着没落的轻松感觉。

夜骑真正的享受不在城市的灯光下,而是野外无人小路上。

前路?就在车轮的前面而已。

终于,在下德龙湾村,我们找到农家院的聚集地,准备就地打尖儿了。文武开始找地方入住,我们也早已在来时的路上看好了营地。

“不用空调,一百块,不住你们就接着走吧!”第一家老板的回应,很是干脆。

“走吧!走吧!走吧!”我和表妹有点儿气不过,轻声说着就打算掉头,竟没有留意到入住的人其实是文武。

我们离开时,文武说:“其实,一百块,我也能接受。”

“哎呀,不好意思……”

山巍接过表妹的道歉:“没事,没事,咱们给他找个二百块的去。”

换了一家农家院,还是100块,入住,吃饭。这家老板一直给我们屋里端茶倒水的,很是热情,不枉多跑一趟,餐中又是阵阵欢笑。

饭后洗漱完毕,我们三个便也找到一块安静的营地,准备休息了。今日白天的景色一般,但今晚的月色甚好,星星虽然稀疏,却也明亮。 天时甚好。

营地在杨树林下,秋叶早已飘落一地,脚踩上去沙沙作响,虽然并不柔软,却是难得的平整干净。营地一旁的白河,溪流潺潺,白噪音悦耳动听,刚好伴人入眠。 地利甚好。

三顶帐篷温暖又舒适,虽然扎营有些匆忙,但是大家都很满意。再加上可以在文武的住处得以洗漱干净,更加令人满足。 人和甚好。

于是,是夜安眠。

天还未亮,大家纷纷醒来,我和表妹晨跑之后,便各自收拾出发。今天本来计划要早点儿回家,便不敢多多耽误。

吃早饭的时候,邻桌的大姐说:“我真的很佩服你们,但是我真的不能理解。”然后,她说了一些骑行里不那么好的东西,比如危险和累、不值得、没意义……

我忽然想到,就像我也不能理解别人为什么追星追剧一样,其实大家本来就各有不同的,不必断言对错。

关键在于每个人赋予生命什么样的意义,如果你的意义是追星,我的意义是骑行,他的意义是成功,那便各自追求去吧。

生命本是没有意义的,只要你清楚自己的定义,并遵从它。

那么,人生便是完美的了。

恰恰相反,怕的是你赋予人生个人自由的意义,却不得不深陷羁绊,而不知所措。

如此的人生痛苦,十有四五。

百里画廊

百里画廊最美的树种,当属高大挺拔地立在路边的杨树,再加上树干上的无数“眼睛”,那神态精神极了,怪不得小时候的书本里形容它是哨兵,诚然诚然。

公路大白杨,也是此行最美的风景之一。树干都有一抱粗细,树高足有十几层楼高,整齐划一。

早上车流稀少,我们时而在路中横排,时而一字编队,看到花花草草,看到新奇鸟类,也都停下来逗留一阵。

骑行就是这样,美好的瞬间总是不容易错过。

而所有的美好都360度包围着你,让你深深陷入而不能自拔,好像我在画中行,又好像我就是那画中人。

我们边走边玩,早就忘了出发的时候说好的赶路。

后来,我问表妹为啥不着急了,她跟我说:“反正也都要晚了,那就干脆玩儿好呗?”语气倒不是无奈,而是一种坦然的接受和对今天的期待。

再向前,白河河谷变得越来越宽,昨天计划的目标——白河桥理想露营地,方才抵达。

阴霾中的秋日白河堡水库,笼罩着水雾,又勾勒出一幅古典美的水墨画。

从水库堤坝上骑过,又环绕水库东岸那起起伏伏的山峦,我们正式踏上返程。

不曾想,刚出库区就迎来了一个上坡,意料之外的上坡,不得不让今天的午饭继续推迟了。

5公里的上坡,我和文武查看了一下等高线,确认这里大概就是此行的最高点,来得有些意外。

大家准备一番,便先后出发了:“干吧!”

随着峰回路转,坡度越来越大,气喘吁吁时,不断地有摩托车车队从我们身边疾驰而过。我大呼着:“好快,好快……”喘了一口气,继续说:“好累!好累!”

此时,我早已听不到来时那车轮碾过落叶的清脆声,只听到自己的呼吸逐渐沉重。

不知道有多少骑行者在物质条件成熟的时候,转向了摩旅和自驾。不再喜欢听清爽的胎噪,不再喜欢沉静的慢慢的精致,更不喜欢听沉重的呼吸声了,转而喜欢上了油门的轰鸣声和极致的速度感。

也不知道路上的骑行者们,是否都曾羡慕过这些巨大的铁家伙毫不费力日行千里的能力。

但我知道,每次骑行总是难免有这样身心都面临着挑战的时刻。我也知道,登顶那种苦尽甘来的时刻,是多么难以名状的兴奋感。

完成毫不费力的事情,总是有些寡淡;痛苦愈加深刻,在那之后的幸福才愈发甘甜。

这条路的山顶叫“燕山天池”,登顶之后,我们长舒一口气,又恶补了一些食物缓解疲乏。

只是,那三人还没有等我吃完他们给我的食物,便匆匆下山而去,于是我只好赶紧将头巾套在头上保温,立刻跟上。

山路下坡同昨天略有区别,因为弯道更多,刹车和行车线路的配合显得格外重要,适当的压弯也可以让你更快。

随着海拔迅速下降,势能一路倾泻,你只管细细体会那种风在耳边呼啸,车轮在脚下飞转的快感吧。 而且这都是你前面自己积攒的能量,你值得拥有它,踏实的享受就好。

如果你想象力比较丰富,你会觉得你和自行车有那么一瞬间,忽然静止不动了。脚下的柏油马路,却在摇摆着纷纷后撤,护路林也随之快速闪过。

放坡下到永宁镇的时候,吃到了心心念的豆腐宴,虽然并不惊艳你,却也足以满足猎奇之心。

骑行路上一点点口腹之欲的满足感,都可以开心好一阵子。然后你会发现, 其实开心这事儿,也是需要敏感度的。而敏感度的来源,往往是一定程度的痛苦和一定程度的认真。

不过,此时已经是午后两点,更痛苦的似乎还在后面——回到昌平之前,仍然有两座小山头需要爬呢。

就这样,又绕过大庄科和解字石,我很少拿出相机拍照了,等正式骑出山区的时候,已经是日落时分。

在山脚下的马路边,我花一块钱买了两个熟透的柿子,满足了秋天的一个小愿望,正式结束了两天的骑行。

聒噪的城市夜骑,有些乏味,到家的时候,刚好300公里。

其实写下这些字,主要想记录一下自己第二次难忘的骑行露营之旅。以及,尝试表达我能体会到的骑行这事儿的乐趣。

但是,对于一件事儿的乐趣,终归是一件个人主观的事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来年的平谷桃花或者密云梨花开放的时候,应该是我下一次骑行露营之旅,欢迎加入。

P.S.

望月尘 | Yann:

有时胡言曾经,有时乱语现在

千万不要信我,有思考就好

意味着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可以骑着车漫无目的的闲逛,戴上头盔,别人看不见你,听不见你,自己在头盔里自言自语,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 意味着别人做火车坐飞机回家的时候,我可以背上行囊,带上我的头盔,骑着小破驴就出发,享受着别人享受不到的美景,经历着别人不敢经历的旅途。 意味着当你骑上摩托,在夜里空无一人的道路上骑行时,看着路灯一盏一盏的从你头顶飞过,就好像烦恼也一起飞走了。 意味着当你看见道路上这么多的人,每天包在舒服的汽车里,吹着空调,听着音乐,按部就班的生活时,伴随我的只有呼啸而过的风声,以及突突突的引擎轰鸣声,以及心中的那份自由自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18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