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辣丁人工养殖一年能长多大
一年能长到:150克到200克。
黄辣丁又叫黄颡鱼,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亦有巨大的市场,是出口创汇的优良品种。
介绍:
黄颡 (读音:sǎng )鱼,为鲿科,黄颡鱼属的一种鱼类。体长约20cm,腹面平直,体后半部侧扁,尾柄较细长。头大且扁平,吻短,圆钝,上、下颌略等长,口大,下位,两颜及腭骨上有绒毛状齿带。眼小,侧位。须4对,鼻须末端可伸至眼后,上颌须1对,最长,颐须2对,较上颌须短。体裸露无鳞,侧线完全。杂食,主食底栖小动物、小虾、水生小昆虫和一些无脊椎动物等。
池塘条件:
养殖黄颡鱼的池塘面积要求不严,可大可小,但水深应保持在1.5米以上,池底淤泥不宜过厚,以泥沙质底为佳。池塘要求排灌方便,水量充足。鱼种下池前用生石灰进行消塘消毒,每亩池塘用生石灰75--90公斤,以彻底清除野杂鱼类和杀灭病原生物。
混养:
黄颡鱼套养在其它养鱼池中,可以利用池内的一些野杂鱼虾,不必为黄颡鱼另行投喂饲料,每亩放50--100尾规格在35克左右的鱼种,可获得10--15公斤商品黄颡鱼。
黄辣丁在池塘能不能繁殖,繁殖期是什么时候
养殖黄辣丁时,需要为其提供水深约为2.0米且排灌较为方便的池塘。并往池塘中泼洒生石灰,为其消毒灭菌,然后往池塘中注入无污染且富含丰富矿物质的清水。最后即可把黄辣丁鱼苗投入池塘中,并每天喂食2-3次。
1、建立池塘
养殖黄辣丁要建立一个池塘,这个池塘要有充足的水源,水质要好,而且排水跟引水都非常方便。池塘里面的淤泥不要太厚,要不然的话会影响到水质。
2、鱼苗选择
养殖黄辣丁要选择好鱼苗,最好在2月下旬3月上旬投放。这个时候的温度比较适合黄辣丁鱼的生长,密度要根据池塘的大小来控制。
买黄辣丁的方法
黄辣丁有些地方叫做黄腊丁、黄鸭叫、黄刺骨、黄骨鱼等等,都是指的它。它的颜色有点发黄,非常好辨认,英文名字也顺应叫做YellowCatfish。黄辣丁的肉质非常鲜美,价格也不贵,而且有比较高的营养价值,非常推荐。不过比起草鱼、鲤鱼、鲈鱼等等,黄辣丁还是不太为人熟悉。
黄辣丁一般分大小买,市面上常见的黄辣丁有两种尺寸。大的一斤左右一条,小的一斤有个三四条。比较喜欢买小的,觉得肉质更嫩。
黄辣丁在池塘中能繁殖。黄辣丁适宜在温水中养殖,若水温过低则会影响生长,一般池塘水温要保持在25℃左右,同时池塘水深要在2米以上。池塘底部要尽量平坦且不要有大量淤泥,若想实现安全和高效养殖,还需配备抽水机与增氧机等器械。黄辣丁属于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主要以小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为食。
一、黄辣丁在池塘能不能繁殖
1、黄辣丁可以在池塘进行繁殖。黄辣丁一般适宜在温水中养殖,如果水温过低就会影响其生长,池塘水温一定要保持在25?C左右,同时池塘水深要在2米以上,因为黄辣丁适宜在弱光的条件下摄食。池塘周边一定要有充足且干净的水源,保证可以经常更换新水,为水质和溶氧创造条件,池塘还要装配进水、排水系统和配套的网具。
2、池塘底部一定要尽量平坦且不能有大量淤泥,如果想提高养殖效益,一定要在池塘中配备抽水机与增氧机等。由于黄辣丁体表没有鳞片,如果其生活的水中存在某些病菌或杂质则会给鱼体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要确保水质优良,以免病害发生。池塘在使用前要做好消毒工作,可将生石灰均匀抛洒在池塘底部,消灭病菌和杂虫等。
3、黄辣丁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主要以小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比如摇蚊幼虫,小型软体动物以及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偶尔也吃小型鱼类,它的食性会随季节变化而发生变化。黄辣丁体型规格不同其食性也会不同,一般体长2-4厘米的黄辣丁主要以水中桡足类和枝角类为食,体长5-8厘米的黄辣主要以浮游动物以及水生昆虫为食,8厘米以上的黄辣丁主要以软体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
二、黄辣丁繁殖期是什么时候
1、黄辣丁在自然条件下一般是5月底开始产卵,一直持续到7月下旬,这一点主要是通过对其性腺发育阶段解剖观察,和湖泊中捕获最早的一批天然苗得到验证。如果将黄辣丁经过人工精养进行产前强化培育,一般可使产卵时间提前10-15天。
2、黄辣丁属于1年1次性产卵型的鱼类,在自然条件下有集群繁殖的习性。黄辣丁一般在2龄时就会开始性成熟,它们的主要繁殖地点在水位浅、底质硬、有一定滩脚、透明度高、水流缓慢、饵料资源丰富等适宜筑巢孵化的水域。
3、由于黄辣丁的受精卵特别容易感染水霉,因此在鱼卵出膜前,应每隔8-10小时用孔雀石绿溶液浸浴消毒1次。使用时要注意,鱼巢上不能残留孔雀石绿微粒,否则仔鱼出膜后会死亡。黄辣丁胚胎发育需要较高的溶氧量,当孵化水体中的溶氧量在4毫克/升以下时,受精卵就会因缺氧或出现较多畸形胚胎而导致孵化率降低,因此水体中溶氧量要保持在5.5毫克/升以上,否则会直接影响到出苗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18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