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黄喉
黄喉鹉鸟专业名:黄喉鹀(学名:emberiza
elegans)属小型鸣禽,体长约15cm。
食
性:
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繁殖期间几全吃昆虫。在长白山的研究,除成鸟在繁殖期间主要以昆虫为食外,幼鸟则多以昆虫的幼虫为食,主要有鳞翅目夜蛾科noclaidae、麦蛾科gelechidae、尺蠖科科geometridae、螟蛾科pyralidae、膜翅目叶蜂科tenthrediridae、毛翅目石蛾科phrygneidae、双翅目食蚜蝇科syrphidae。黄喉鹀平时以植物种子为主要食物,在繁殖季节则以森林昆虫及其幼虫为主要食物。据研究其取食对象主要包括禾本科植物以及豆科植物的种子、野果等。
饲养
1、此鸟日常管理比较简单,主食谷子,鸡蛋黄拌小米,少量苏子和面包虫。
2、黄喉鹀不大喜欢吃蔬菜,个个别的吃少量黄瓜心。
3、鹀类鸟的洗澡是以水浴为主,但是也有喜欢沙浴的。
4、定期喂一些营养土或者陈年老土。
5、黄喉鹀换羽需要特别注意,不能受,并且尽量不挪移地方。
6、换羽如果不顺利,可加喂稗子。
1、黄喉鹀挑选:黄喉鹀雄鸟夏羽前额、头顶、头侧和一短的冠羽概为黑色,眉纹自额基至枕侧长而宽阔,前段为白色或黄白色、后段为鲜**,有时延伸至枕,明显较前段宽粗。后颈黑褐色具灰色羽缘或为灰色。背、肩栗红色或栗褐色、具粗著的黑色羽干纹和皮**或棕灰色羽缘。两翅飞羽黑褐色或黑色,外翈羽缘皮**或棕灰色,内侧飞羽内翈羽缘白色。
2、活与繁殖习性。黄喉鸱以植物种子、昆虫为食物。5-6月间在林中或灌丛间地上营巢,巢由禾本科植物的细茎、叶片及毛发等造成,很隐蔽,不易发现。卵白色,杂以稀疏黑点的淡紫色斑。每窝产卵5枚。
3、饲养管理要点。其较易饲养,生鸟开始需捆膀,但经过一段时间很快便能驯熟。饲料以粟、黍、稗等,平时可喂芙蓉食,稍加些芙蓉粉,并经常给些面包虫、水果、蚱蜢等。要经常为其水浴,并注意鸟笼的清洁。每天要更换饲料和饮水。
4、繁殖期5-7月。1年繁殖2窝,第一窝在4月末至6月初,第二窝在6月初至7月初。刚迁入繁殖地时成群活动在低山开阔地带的农田、道边、河谷和居民点附近的灌丛和小林内,随着天气的转暖,逐渐沿河谷与道路两侧的次生林和灌丛向上部地带扩散。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20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