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鳗吃什么?怎么养?
淡水鳗属于肉食动物,很微少的吃些藻类。主要就是肉食,但是在自然界中其捕食能力不是十分凶狠,所以除了捕食小鱼小虾和一些软体动物以外,非常喜欢吃各种动物腐烂或半腐烂的尸体。这种有点腐烂的尸体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分解了一些游离的氨基酸、脂肪酸对于嗅觉灵敏的鳗鲡诱食作用强烈。
养殖的话,应该算是比较好养的特种水产,现在苗种价格比较制约鳗鲡的养殖的发展。买来健壮的幼苗以后,可以土塘、水泥池或水循环都可以,各有优缺点。主要则食用鳗鱼配合饲料就可以了,营养全面方便,其他生物饵料或活饵每次都得处理加工很麻烦,鳗鱼饲料一般为粉末状饲料,拌水一起和成泥状投喂即可,遵循定点定时定量原则,做好水质监测以及病害防治,勤于看管。这样应该就可以把鳗鲡养好了。
为什么鳗鱼不能人工养殖?
用于养鳗的水质必须符合我国政府规定的渔业水休水质标准和养鳗用水的特殊要求,才能保证养殖商品鳗鱼的食用质量,生产的鳗鱼无异味,体内有害物的积累浓度不超过卫生规定的标准。
只要符合上列水质标准,江、河、湖泊、水库、泉水、地下水均可用于养鳗。根据多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泉水、水库水较好,水源水质清晰。池塘、湖泊水中浮游生物和细菌量一般偏多,河流沟渠水受季节的影响差别较大,雨季流量大,水质好。旱季流量小,往往有机物和悬浮物含量过多。
水源水有些特性可以改善,如地下水的锰度和溶解氧含量太低,可修建曲回渠道延长水流动的时间和距离,利用自然日光来提高水温,利用水的流动或曝气来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水的pH值太低时可用石灰略加调节;浮游生物和细菌含量,悬浮物含量太高可用消毒剂,沉淀剂处理过滤。
鳗鱼苗不能人工繁殖是因为它具有较为特别的生活习性,很难人工模拟它的繁殖环。
鳗鱼在陆地的河川中生长,成熟后洄游到海洋中产卵地产卵,一生只产一次卵,产卵后就会死亡,小鳗鱼只有手指长短且无法分辨性别,便流入河中,直至成长至成年体分辨出性别,几年之后它们会再次返回海洋进行交配产卵,因此很难再人为条件下来模拟它们的生活环境。
比如日本鳗在淡水的河川里长大后,到了夏天就会开始洄游至海洋中产卵,和鳟鱼、鲑鱼等动物从海洋中游回河川去产卵的溯河洄游习性相反。
扩展资料:
鳗鱼的生活习性:
1、鳗鱼的生活史分为了6个不同的发育阶段,为了适应不同阶段、不同环境的体型及体色都有很大的改变,卵期位于深海的产卵地。
2、鳗鱼的性别是由环境决定的,当族群数量少时,雌鱼的比例会增加,族群数量多则减少,整体比例有利于族群的增加。
鳗鱼的性情凶猛、好动、贪食、昼伏夜出、喜流水、趋旋光性强、好暖。成鳗的生长速度较快,外表圆碌碌,似圆锥形,色泽乌黑而令身,肉质较鲜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25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