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疼痛怎么办
腰部疼痛怎么办
腰部疼痛怎么办。腰酸背痛不再是老年人有的状况了,现在得年轻人经常坐着不动,坐的姿势不正确,导致腰部疼痛的事情经常发生,下面分享腰部疼痛怎么办,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腰部疼痛怎么办1前屈后伸
两腿开立,与肩同宽,双手叉腰,然后稳健地做腰部充分的前屈和后伸各5~10次。运动时要尽量使腰部肌肉放松。
转胯回旋
两腿开立,稍宽于肩,双手叉腰,调匀呼吸。以腰为中轴,胯先按顺时针方向,作水平旋转运动,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作同样的转动,速度由慢到 快,旋转的幅度由小到大,如此反复各做10~20次。注意上身要基本保持直立状态,腰随胯的旋转而动,身体不要过分地前仰后合。
交替叩击
两腿开立,与肩同宽,两腿微弯曲,两臂自然下垂,双于半握拳。先向左转腰,再向右转腰。与此同时,两臂随腰部的左右转动而前后自然摆动,并借摆动之力,双手一前一后,交替叩击腰背部和小腹,力量大小可酌情而定,如此连续做30次左右。
双手攀足
全身直立放松,两腿可微微分开,先两臂上举,身体随之后仰,尽量达到后仰的最大程度。稍停片刻,随即身体前屈,双手下移,让手尽可能触及双 脚,再稍停,然后恢复原来体位。可连续做10~15次。注意身体前屈时,两腿不可弯曲,否则效果不好。老年人或高血压患者,弯腰时动作要慢些。
拱桥式
仰卧床上,双腿屈曲,以双足、双肘和后头部为支点(5点支撑),用力将臀部抬高,如拱桥状。随着锻炼的进展,可将双臂放于胸前,仅以双足和后头部为支点(3点支撑)来进行锻炼,每次可锻炼10~20次。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慎练此动作。
提示:除了练习以上这几组动作之外,日常的一些不良习惯也要改正哦,比如更改坐姿也是很重要的,久坐动动能减轻腰酸现象哦。
腰部疼痛怎么办21、腰椎病变会引起腰部疼痛
腰椎病变也会引起腰痛,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神经的压迫症状也会随之增多。因退行性病变引起的假性脊椎柱滑脱是较常见的一种病变,容易引起腰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和神经根,导致腰痛和下肢放射痛,往往是因骨质疏松所致的'椎体塌陷性骨折。老年人的骨赘形成可引起脊椎僵硬,也可导致持续性腰痛。
2、肾积水会引起腰部疼痛
肾积水是由于输尿管结石、肿瘤、先天性疾患等各种原因导致输尿管梗阻,使尿液不能顺利排到膀胱而引起的肾脏病理改变。肾积水的症状主要是腰部一侧发酸、胀痛。
3、不良性生活会引起腰部疼痛
性生活太过频繁会导致劳损性腰痛,但是性生活未尽兴也会引起神经性腰痛。所以进行性生活时,双方一定要保持适当的频率,而且要量力而行。
4、前列腺问题会引起腰部疼痛
前列腺问题中最常见的就是前列腺炎了,前列腺炎不仅有下腹痛、会阴痛,还伴随着腰痛。但是前列腺炎的腰痛多在下腰部,跟其他症状的腰痛有一定区别。
5、由生理特性引起的腰部疼痛
有些女生喜欢吃零食,特别是在经期也吃冷饮,长期如此容易导致气血凝滞,经络不通,进而导致痛经。而有些女性经期不注意休息,月经来临时也会感觉腰部酸痛。妇女怀孕后,随着孕期增加,子宫慢慢增大,腰部支撑力不断增大,子宫圆韧带因长时间被牵拉而松弛,导致骶棘韧带松弛,压迫盆腔神经、血管,使不少准妈妈感到腰酸背痛。这种腰痛一般随着产后腰部肌力的恢复可逐渐消失。
6、腰肌劳损会腰部疼痛
很多人腰部酸痛,第一反应想到的可能都是腰肌劳损。人由于长时间维持一种姿势,如长期站立、长期背负重物等,使得腰部肌腱、韧带伸展能力减弱,局部积聚过多的乳酸,使腰部肌肉的正常代谢活动受到抑制,导致腰肌劳损而引起腰部酸痛。此外,一些患有风湿病、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的妇女,由于压迫脊髓和神经根,也会导致腰痛。故平时应注意劳逸结合。
腰部疼痛怎么办
1、每天坚持做前屈后伸运动:将身体站直,两条腿分开与肩同宽,然后双手叉腰,做腰部前屈和后伸运动,每天最好做5-10次。注意:做运动时尽量让腰部的肌肉彻底放松。
2、用双手交替叩击腰部:将身体站直,两条腿分开与肩同宽,两条腿稍微弯曲,两臂呈自然下垂状态,双手半握拳头,然后向左向右自然摆动双臂,借摆动双臂的力量交替叩击腰部和小腹,每次做30次左右为止。
3、每天坚持做转胯回旋运动:站直身体,两腿分开略宽于双肩,双手叉腰后,调匀呼吸。然后以腰为中轴,胯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再逆时针方向旋转,速度由慢转快,幅度由小到大,每天做10-20次为止。
如何预防腰部疼痛
1、擦腰
我们可以通过擦腰方法来进行预防,站立两脚分开如肩宽。两手握拳,拳眼即握拳的拇指和食指侧,贴着腰部用力上下擦动。擦动从骶部开始,从下往上,尽可能高,擦动的速度要比较快。擦数十次,直至觉得皮肤发热为止。
2、揉臀
体位同上。用一只手掌的大鱼际处贴着同侧臀部,顺时针转或逆时针转地揉动数十次,然后用另一只手揉另一侧臀部。有疼痛的一侧臀部要多揉。
3、按命门穴
站或坐位。用一手或两手拇指按住命门穴。该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用力按住该穴至感觉有点酸胀,然后揉动数十次。
4、揉肾俞穴
体位同上。用一只手的拇指按住肾俞穴。该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即命门穴的外侧约两个手指宽处。用力按住该穴时即有酸胀感,按到有足够的酸胀反应后,再揉动数十次。然后再用另一只手按另一侧肾俞穴并揉动。
5、推腰部
站位,两脚分开如肩宽。两手叉腰,拇指在前。先用右手掌从右腰部开始推,向前和向左;然后用左手掌从左腰部开始推,向后和向右。推数十次,也可相反方向推。
这个问题小熊知道一点点。
首先 膝盖痛是综合性的。通常不是单一某一点原因。为了能让更多人体验骑行的乐趣,避免伤痛。小熊这里啰嗦啰嗦。
字会有点多,小熊按顺序一点一点理清楚。
先介绍一下我自己吧。我是长途骑行爱好者。
17年的时候。
曾经负重20多公斤的装备,连续骑行两个月。
从湖北出发一路南下,从徐闻过海。到海南环岛又顺带往广西桂林跑了跑。 平均每天大概前进80公里左右。接近30公斤负重的情况下,天天连续骑行。在湖南广西,海南各种上下坡跑山路 也没有膝盖痛。下面介绍我的骑行方式和车座高度设置。
首先说说习惯。
降低档位。提高踏频。不要猛踩。
想出速度要靠90左右的踏频。猛踩加速那是白肌发力。很容易酸痛疲劳。且恢复时间长,体力下降较快。
而高踏频是红肌发力。疲劳的是心肺。这个很容易恢复。持续力更强。
力量不够的时候,连续猛踩膝盖就会废
重踩没有任何速度优势。半小时就凉凉。
接下来一天都没劲。别想通过重踩跟上大部队。
而高踏频可以连续天天战斗。
作为一个休闲骑玩家。骑车并不拼速度。
空车跑的话,也有百公里匀速25公里每小时
最多日行200公里。 在骑友里面也就是一般水平。
这里说说坐垫高度。
座位高度的话。屁股坐在坐垫上。把脚踏调到最低点。把脚后跟放在脚踏上。腿刚好伸直。
一般踩踏是前脚掌踩踏,最低点的时候 前脚掌触碰到脚踏 腿无法伸直,膝盖没有锁死。微微弯曲就对了 。如果坐垫太高,关节反复的锁死解锁就会加快磨损半月板。 从而导致膝盖痛。
解决了座位高度和猛踩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注意膝盖和脚尖的方向是不是一致?膝盖弯曲的方向和脚尖应该一致。 踩踏的时候,脚尖应该是一直往正前方的
如果是外八骑车也会膝盖痛。
总结一下。
1:不要猛踩,学会用高踏频。会让你骑得更好 避免拔苗助长式的膝盖痛。
2:调整到合适的周围高度。不要让膝关节频繁的锁死开和
3:骑车的时候不要外八内八。脚尖始终记得往前和膝盖弯曲方向一致。
好了啰嗦完了。顺带打个广告。
我是有鱼的小熊。 日常分享0基础新手也能做出来的 美食 。 对 美食 制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帮小熊点个关注。 (*°▽°)?
引起膝盖等的原因很多,比如没有热身就猛用力,或者蹬自行车的姿势不正或过于长时间的剧烈扭伤它了,一般踩的时候脚尖及膝关节稍向外侧,坐垫高低适中,以自己骑行时伸开腿为宜。
膝盖前面疼,座位太低。膝盖后面疼,座位太高。
“建议这个时候应该多注意保暖,骑自行车时,要调好车座的高度,以坐在车座上两脚蹬在脚蹬上、两腿能伸直或稍微弯曲为宜,车座过高、过低或骑车上坡时用力蹬车,对膝关节都有不良的影响。 要注意膝部保暖,膝关节遇到寒冷,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气寒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
如果是初学先不要忙于车速和和过快的踏频,肌肉和韧带会不适应,循序渐进,慢慢适应一下试试
腿内外用力不正确。阴跷脉上升,阳跷下行;换言之,上升时腿内侧用力,下行外测用力。脚不能使用脚跟蹬,最好用脚掌,即涌泉位置蹬。用力由腰催胯。走路,或其他活动也一样!
除了调整好合适的座垫高度,不要猛踩猛骑车外,一般带付护膝就能解决问题,因人的体质相差悬殊,有的人骑几千公里没事,有的人骑行一百多公里就累就膝关节痛。
放弃骑车吧。一般是屁股疼,明显以前膝关节有问题。结果骑行后加重。
这个问题对于我们这种出门就有百万或者千万元座驾的人来说,真的不好回答,先不说了,我的地铁马上就到站了,在不快点就挤不上去了。
一般情况下,骑行大腿疼或膝盖疼,是坐位低了,应调整其高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26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