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学分制是怎么一回事,一般学分是多少才能修满
大学里每一门课程都有一定的学分。只有通过这门课的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只有学分积累到专业要求后才能毕业。如果提前修完所要求课程与学分,还可以提前毕业。
学分制是一种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制,为学生在校期间创造了更多的灵活性,包括在一段时间内申请休学、创业,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前毕业以及辅修、攻读其他专业和学位。
不同学校不同规定
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专业对学分的要求都是不同的,四年制本科的总学分一般要求拿到140到200之间。总学分包括教学学分和创新实践学分等。
一般对所拿到的总学分有要求外,还对从哪种方式(必修课、选修课、实践活动等方式)有具体的要求。具体要求可以在本校的教务管理系统查询具体要求,以及在本校的学生手册上有具体要求。
大学不同要求也不同。
必须修满学分才能毕业,相当于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评估,大学都有规定要学的课程,这些课程都有对应的学分,及格就会有学分,就算不及格,补考过了也会有学分;目前所有大学都这样,各专业的都一样,不难的。另驾照、普通话证、还有其他证书可以抵选修课学分。
关于学分制:
由于自由选课,教学计划的完整性、系统性不易保证,学生学习的计划性也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质量不容易保证;
2.有的学生在选课上可能就易避难,容易形成“凑学分”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培养质量;
3.由于教学内容和质量标准缺乏统一要求,导致即使是同一层次的学校间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差别较大;
4.由于班级制度的淡化,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增大,导致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约束力减弱,容易出现组织涣散、纪律松懈的现象,给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导致学生对学分制下自由的享用变质为滥用,违背了学分制改革的初衷。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28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