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嫩子鱼怎么钓

1、钓饵选择

嫩子鱼怎么钓

小鱼做饵,最好使用小鲫鱼和泥鳅鱼。小鱼做饵时,最好把钩钩到小鱼的鼻孔处或是小鱼的鱼头后的背上为好。这样上钩的小鱼在水中成活时间很长。其他如用肉饵上钩时,钓饵一定要鲜活,最好使钩尖外露。

2、钓位选择

选择钓位一定要选两条江流汇合处的沙滩,顺流抛钩。这样的钓位多数在江心岛上。也可选择江中深、浅交界处的浅水沙滩处做钓位。在无风无浪的天气时,深处水平如镜面,浅处流急有水波纹。在有碎波纹的浪花中,经常有鱼冲浪、跳跃和捕捉鱼虾的动态。

3、手竿钓

手竿4.5米长1支,4号钓线齐竿长,主线穿重15-20克锥形空心铅坠1个,坠下打结成1个小套,脑线为13号线长30-45厘米,一端拴白狐7号钩1枚,另一端打结系1个小套,然后将脑线套在主线坠下的套子上。垂钓用饵可用大蚯蚓等。

一手持竿,一手将铅坠对准倒树缝隙中的水面投钩,只见铅坠在水中被冲得滚动,慢慢停住不动,脑线上的钩带着饵在水底浮起,浮漂摆动,鱼见便前来吞钩。中鱼时竿梢猛然抖动,并且越来越强烈,便可提竿上鱼。如果10分钟左右不见鱼问津,便可另换1个钓位。

4、三伏天抛毛钩钓

备3.6米手竿1支,2号钓线4米长,拴一枚小毛钩。在水流处挥竿向正前方甩去,然后持竿抖动竿梢,使毛钩在水面上好似落水的飞虫,如苍蝇、蚱蜢等。

看到水面翻花便可提竿,必会上鱼。此钓法,必须顺水涉水甩钩钓。此法有鱼必咬钩,咬钩便中鱼,适合中青年人。这种钓法需手疾眼快,把握好提竿时机。

5、手抛线钓

4号钓线30米长做主线,穿自制大尾小头扁形空心铅坠重50克,坠下结一小套,脑线为3号线,长40厘米,一端系7号白狐钩一枚,另一端打结成一小套,套在主线坠下的套上。手抛线钓组组成后可准备5~10副,沿河湾每距2米投1副。然后逐个拴挂小铃铛。垂钓挂活蚯蚓,鱼咬钩时,铃铛便响。

选址:在远离居民区等嘈杂吵闹的地方建立池塘,要求周边交通便利。池塘:面积以6-9亩为宜,池水需较深,水质要干净无污染且有较高的溶解氧(5mg/L以上)。设备:准备供氧设备、进排水口等设备。消毒清理:放鱼苗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清塘完毕后再培养浮游生物,保证鲟鱼正常生长。

一、鲟鱼怎样养殖

1、养殖前准备

(1)选址

池塘应尽量远离居民区、工厂以及交通要道等嘈杂吵闹的地方,但也需要保证交通便利,通讯方便。

(2)池塘

面积不能低于五亩,以6-9亩为宜,水较深,水质干净无污染,水位一般在3m左右,水中有较高值的溶解氧,建议在5mg/L以上。

(3)设备

专门的饲料台、增氧剂或供氧设备、进排水口等。

(4)消毒清理

①在放鱼苗前半个月,给池塘进水15-20cm,亩用100-150kg生石灰兑水后全池泼洒,消灭水中有害生物。

②将池塘浸泡3-4天后,再把池水排出池外,随后再次进水浸泡池底,进水口需用60目筛绢过滤。

③接着亩用15-20kg茶子饼清塘消毒,消毒前需把茶子饼打碎并用水浸泡1天后再全池泼洒,能消灭池塘中的鱼、虾和鱼虾卵。

④待清塘后后,可将茶麸留在池中作肥料,在放苗前10天,池塘加水到70-80cm深,再用含氯消毒剂消毒。

(5)培养浮游生物

放苗前7-8天,亩用50kg干鸡粪培养浮游生物,方法为把鸡粪浸泡2天,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并过滤去除杂物后全池泼洒。而过滤物用纤维袋包扎好后,再放到池塘中的下风口,继续作培养浮游生物的肥料。

2、选鱼苗

(1)选择无病害且健康的鲟鱼苗种,体长建议在20cm以上,大规格苗种的放养密度一般为400-600尾/亩。

(2)若鱼苗需要运输,因在运输前的1-2天停止投喂,选用38?82的聚乙烯包装袋,袋中加水3/5,并把水温调节至12-15℃,一般每袋放体长20-30cm的鱼苗20尾,包装完成后便可运输。若运输时间在8小时以内,可以用水车运输,但需要注意水温变化,及时调整。

3、放养鱼苗

(1)在放鱼苗前2天先试水,把相同规格的10条鱼苗放在网箱中,观察鲟鱼的活动情况,如果无异常,便可放苗。

(2)放苗时,不可先打开运输的苗种袋,应先全袋放入池塘中,使袋内水温和池塘水温接近后,再打开袋口把苗种放入池塘中。

(3)条件好的养殖场,可连鱼带水倒入一个大桶中保持连续充气,并在桶中放入食盐,盐度一般为2%,浸浴鱼体10分钟后便可放苗入池。

4、饲养管理

(1)在人工饲养环境中,经驯化的鲟鱼苗种以及成鱼均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饲料粗蛋白含量在40-45%,粒径在0.6-1mm,日投饵率为6-8%。

(2)饲料以鱼粉、肉骨粉、血粉、羽毛粉、蚕蛹、各类油饼、米糠、麸皮等为主,也可投喂蚯蚓、蛆虫、小昆虫、动物内脏等。

(3)体重达到约5g的幼苗,饲料粒径为1-1.5mm,体重达到10-30g,饲料粒径为3-3.5mm,而体重50-100g的大苗,饲料粒径为5-10mm,日投喂4次,投喂量以每次还有少许剩余为准,要求投喂量充足,避免投喂不足,导致鲟鱼苗相互吞食。

(4)如果投喂水丝蚓,需要用2-4%食盐水消毒,及时清除池内的死鱼、粪便以及残饵,保持池水环境的稳定。

5、日常管理

(1)每天至少早中晚3次巡视鲟鱼塘,观察鲟鱼的生长情况,尤其是注意夜间与清晨的巡查,观察每只鱼的活动情况,防止出现缺氧,若缺氧便需要用增氧机增氧,或加换新水,防止发生泛塘。

(2)夏季时因为多鱼,气压较低,因此需要加强巡塘,若有问题应该及时解决。

(3)根据鲟鱼生长以及健康情况,适当调整投喂量和密度。

二、鲟鱼养殖条件

1、水温

鲟鱼对水温的要求不高,能够比较快的适应各种水温,可承受0℃的低温,高温不超过35℃即可,养殖水温一般在20℃,生产期与孵化期时需将水温控制在19℃左右,冬季为保证鲟鱼食欲正常,需将水温控制在15℃左右。

2、溶氧量

鲟鱼对溶氧量的要求很高,一般需将水体中的溶氧量控制在5mg以上,低于5mg,鲟鱼食欲降低,低于3mg鲟鱼停止进食,出现缺氧症状,移动缓慢,出现昏迷,严重时会死亡。

3、酸碱度

鲟鱼适合偏碱的水体,一般可将水体PH值控制在7.5左右,若水体偏酸,会增加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导致溶氧量急剧下降,影响鲟鱼的生长。

4、光照

鲟鱼对光照的需求,一般会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所变化,垂直游泳时,鲟鱼有一定惧光性,当其慢慢进入底栖阶段后便会逐渐消失,一般光照不会影响鲟鱼的生长发育,但在高温环境中,水温会增高,影响鲟鱼的生长,所以在高温时节,需要合理搭建遮阳棚。

5、水质透明度

为保证鲟鱼能健康生长,应保持水质50cm左右的透明度,当鲟鱼逐渐成年后,可将透明度降低至30cm左右,方便观察鲟鱼的生长情况,平时需要及时清理粪便及残留饵料,避免降低水体透明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28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