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鱼类养殖条件

鱼类的生殖过程是在满足其自身生理需求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只要能满足鱼类的生理发育的条件,就可通过人为的方法控制鱼类生殖生理现象,使产卵亲鱼达到性成熟,并通过生态生理方法使其产卵、孵化而获得鱼苗。

鱼类养殖条件

鱼类的人工繁殖包括亲鱼收集、选择和培育催情、采卵和授精、孵化等。在养殖鱼类中,青草鲢鳙产浮性卵,产卵时需水流刺激,鲤鲫鱼等产粘性不需流水刺激。因此,人工繁殖主要是指这两类的人工繁殖。

养殖鱼类能否进行人工繁殖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

1。营养

鱼类的性腺发育与营养关系甚为密切,四大家鱼的怀卵量达十万乃至百万,卵巢重可达体重的20%,鳗鲡可达50%以上。这足以说明鱼类的性成熟及卵巢发育需要积累大量的营养物质,这就需要对产卵亲鱼在产前和产后进行强化培育,达到人工繁殖的目的。

2。温度

鱼类维持生存的温度范围较广,而适宜繁殖的温度较窄。温度可通过鱼体代谢强度而加强或抑制性腺发育成熟过程,而且温度对鱼类的排卵、产卵甚至孵化都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每种鱼在某一地区开始产卵的温度是一定的,例如在长江流域,鲤鱼产卵水温为17~18℃,团头鲂和鲫鱼为20℃,四大家鱼则需18%以上,而虹鳟鱼则在13℃以下。

3。光照

光照时间可影响刺激鱼类的性腺发育和成熟,有些鱼在产卵时对关照也有要求。

4。水流

流水对溯河性鱼类和产半浮性卵鱼类的生殖腺成熟和产卵极为重要。四大家鱼的性腺发育到Ⅳ期时必须有流水刺激才能进一步发育和产卵。因此,常年流水饲育亲鱼和产前适当地加入流水和刺激对鱼类性腺发育、成熟和产卵以及提高受精率也都有极重要的作用。

5。其他

促使鱼类性腺成熟与产卵的环境因素还有水中溶氧量、卵巢或卵的附着物存在与否、雌雄亲鱼配比比例等都能影响亲鱼的成熟和产卵。人工催情可以加速鱼类的发育和产卵或降低对水温光照的要求以及缩短发育时期、降低对产卵条件的要求。

棒花鱼养殖方法

 养殖鱼类的方法仍成为内陆地区水产养殖的主流,成熟的养殖技术是渔民增收的重要保证。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鱼类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饲养鱼类的方法

 1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1清塘

 池塘最好每年干池1次,干池后挖去过多的淤泥,宜保留底泥20cm左右,尽量把鱼塘改造成能储水1.5~2.5m的深水塘,干池后,使用生石灰100~150kg/667m2发浆全池均匀泼洒进行彻底消毒。

 1.2底质改良

 对没有条件干池的池塘,可以首先使用?底质净?改良池塘的底质,降低池塘的有毒物,然后1m水深用含量?90%的强氯精1.5kg/667m2进行彻底的水体消毒,杀灭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

 1.3进水

 干池消毒的池塘在消毒4d后可以进水,进水时尽量采用尼龙网过滤,防止有害生物带入养殖池塘。如果采用带水清塘,可以根据水的深浅和水质情况适当增减池水。

 1.4培育水质

 鱼塘注水后要用发醇过的粪便进行水质培育,在天气正常的条件下,需10~14d后才能放苗,即待塘水变绿后,透明度在30~40cm之间,试水后方可放苗。

 2苗种的放养

 2.1鱼种

 苗种规格整齐、健康活泼、顶水能力强、体表和鳃部无明显的寄生虫寄生现象。不要向有暴发性流行病发生过的地区购买苗种。

 2.2放养量

 科学搭配养殖鱼类的品种和合理的放养密度是提高养殖效益和减少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饲料养殖已成为养殖的主流,应该尽量采取80:20的放养模式,即摄食颗粒饲料的养殖鱼类占80%的产量,20%的?服务性鱼类?,如滤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各种混养鱼类的放养量可参照以下公式来计算:

 N(放养尾数)=W1(收获时期望的鱼的总产量)

 W(收获时预期的鱼的平均体重)

 要根据养殖池塘的条件来决定具体的套养方式,养殖鱼类的搭配要合理。

 2.3苗种的消毒、放养

 苗种下塘前要对其进行?药浴?,草鱼苗最好打疫苗,以防止和减少?四大病?的发生。具体药浴时,可使用3%的NaCl溶液或10%的K2MnO4溶液进行浸洗10~15min,配制药液时不要使用金属容器,药水应该现配现用。浸泡的时间要灵活掌握,先进行小批量实验,浸泡后不要将鱼苗带药液一同倒入池塘中,而是直接捞取鱼苗放养,以免将在药物浸泡过程中脱落而尚未死亡的病原体放入养殖水体中。放养时为了提高苗种成活率,防止应激性刺激,要求池塘水温与苗种所处的水体的水温基本达到一致后才能将苗种放入池塘中。

 3日常管理

 3.1巡塘

 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1次,观察养殖鱼体的活动,摄食情况及养殖设施是否完好,随时除草去污,保持池塘的环境卫生,及时消除病害。

 3.2水质调节

 调节好池塘的水质,保持池水的透明度在30~40mm之间,透明度小于20cm时,水质太肥,此时可换1/3左右的池水或用生石灰10~15kg/667m3发浆全池泼洒;透明度大于40cm时水太瘦,此时可施用经过发酵的粪便100~200kg/667m2或氮磷肥2.0kg/667m2。当水温升高时,施肥的次数可多一些,水温低时则适当减少一些,雨天或闷热天应少施或不施肥,采用80:20的养殖模式的一般不用施肥。

 3.3投喂

 饲料的投喂,80:20的养鱼模式是以投喂全价颗粒配合饲料为主,选择饲料时要选择知名度高、信誉好,质量稳定的大企业大厂家生产的饲料,不投喂过期变质或已被污染过的饲料或食物。投料要定时、定质、定量、定位投喂,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左右,分早晚两次投喂,要掌握在饱食量70%~80%,即大部分鱼体不再争食为止,投喂10min后检查有无剩料。具体投喂量要视水温、溶解氧、鱼体大小和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3.4增氧

 为了防止鱼浮头和泛塘,池塘水面超过2000m2时要配置增氧机,3000~4000m2水面配置1台3kW左右的增氧机。平时早、晚各开机2h,预测可能有缺氧现象发生或实际缺氧与泛塘发生时,开动增氧机同时向池塘充注新水,没有水源充注时可同时向池塘施用增氧剂,以便迅速提高水体的溶解氧达到解救的目的。

 4鱼病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从源头抓起,清塘消毒要彻底,把好选择鱼种、操作运输、控制温差与溶解氧、放养密度、搭配比例、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等6个环节。

 4.1科学管理、细心观察

 坚持每天早、中、晚都巡塘1次,及时清除池底杂物及水面漂浮物,保持池水卫生,发现摄食和活动异常的鱼体要及时捞出检查原因,对症治疗。

 4.2食场消毒

 养殖池塘要设一个固定食场,视池塘面积大小来确定食场大小。在疾病流行季节,定期在食场周围遍洒消毒药物和杀虫药物,如强氯精、漂白粉、定性二氧化氯、杀虫王、敌百虫等,也可以将这些药物用3~6个布袋分装后挂在食场的周围。一般需要连续挂药3~4d,每20d左右挂药1次。

 4.3投喂药饵

 在疾病流行的季节,应将一些药物拌在饲料中制成药饵投喂,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如防治流行性出血病、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可投喂鱼必康、大蒜素、鱼血康宁、四病克星等药物,投喂药饵一般连用2~3d,每14d左右投喂1次。

 4.4全池消毒

 在疾病高发季节5~8月份,需要定期进行池塘消毒和杀灭寄生虫,如用生石灰、强氯精、漂白粉、定性二氧化氯、二溴海因、硫酸铜、敌百虫、杀虫王等药物,具体用量按产品说明书上的用量使用,先杀虫,后杀菌,杀虫两三天后再杀菌。

 4.5鱼病治疗

 平时勤巡塘,细心观察,及早发现病情,及时治疗。取样进行镜检,准确判断病情,对症下药,坚持内服外用相结合。为了保证养殖鱼类的成品鱼质量,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不要使用剧毒和易残留的药物。

 5成鱼收捕

 养殖鱼类要根据地方食用的规格要求,适时上市,进行轮捕轮放,捕大留小,每次捕鱼销售完毕后都要及时用除虫、杀菌药对整个池塘进行杀虫、消毒处理。

兔粪养鱼的方法

 兔粪养鱼是一项绿色开发利用目标,且已经为不少综合 养殖场使用。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每年养鱼增产达到20%以上,既获得了经济效益,又改良了土壤肥力,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具体方法是:

 (1)用新鲜兔粪喂鱼。把清扫的兔粪,去掉杂质,滤干兔尿后,直接用板锹,将兔粪扬撒在鱼池里,密度可按每10平方米0.5公斤兔粪。可全部按水面撒,也可分片撒,5天至10天撒一次。

 (2)用兔粪发酵生蛆和养蚯蚓喂鱼。当自然气温在20℃以上,在池边挖沟,宽30~50厘米,深40厘米,沟内铺20厘米厚的兔粪,再盖20厘米厚的土,用喷壶浇透水。15天至20天或更长的时间,当挖开兔粪沟发现兔粪生蛆或有蚯蚓时,将兔粪和蛆、蚯蚓一同扬进鱼池里。兔粪肥水,鱼吃蛆和 蚯蚓,达到水肥鱼壮的目的。

 (3)鱼池的泥土做肥上地。常用兔粪养鱼,鱼池里的泥也肥,当水和泥的肥力标准过高时(即池水变成淡茶色),就要挖出池泥,清理鱼池,再换清水。清除的鱼池污泥用做稻田或旱地粪肥,提高作物产量,这叫做良性生态产业。

?

1、喂食:棒花鱼是一种杂食性鱼类,它们的胃口比较大,能够接受的食物种类也非常的广泛。主要摄食枝角类、桡足类和端足类等,但是它们也能够接受水生昆虫、水蚯蚓和植物碎片碎片等。所以投喂起来还是比较省心的。

2、布景:为了模拟它们的原生态环境,提高它们的安全感,需要为它们布置一个良好的布景。建议可以在底部铺一层细沙,然后放置几块石块,这样会更加有利于它们身体的发色,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它们提供一个游玩、躲避的场所。

3、环境:它们的胆子并不是很大,所以在人工饲养的过程中,还是建议将它们放置在一个较为安静的环境当中。因为如果它们一直受到外界的刺激的话,会变得非常的紧迫。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28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