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制备氯气的化学家

制备氯气的化学家是瑞典化学家卡尔·威尔海姆·舍勒。

制备氯气的化学家

制备氯气的化学家是瑞典化学家卡尔·威尔海姆·舍勒。1774年瑞典化学家卡尔·威尔海姆·舍勒在研究软锰矿时发现了氯气,并制得了氯气。

卡尔·威尔海姆·舍勒,瑞典化学家,氧气的发现人之一,同时对氯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多种气体都有深入的研究。例如氧、钼、钨、锰和氯。卡尔·威尔海姆·舍勒也发现了一种与巴氏消毒法很相似的消毒方法。

卡尔·威尔海姆·舍勒对多种有机酸进行了研究,从柑橘中提取出了柠檬酸。卡尔·威尔海姆·舍勒1775年当选为瑞典科学院成员,卡尔·威尔海姆·舍勒习惯亲自“品尝”一下发现的化学元素。从卡尔·威尔海姆·舍勒死亡的症状来看,卡尔·威尔海姆·舍勒似乎死于汞中毒。

制备氯气时要注意确保操作环境通风良好、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合适的设备和器材、控制反应条件、严格控制氯气的生成速率

1、确保操作环境通风良好:氯气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和腐蚀性,操作过程中应确保实验室或工作区域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以防止气体积聚导致危险。

2、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进行氯气制备工作时,应佩戴化学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以保护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不受气体的侵害。

3、使用合适的设备和器材:选择适用于氯气制备的设备和器材,例如耐腐蚀的反应容器和管道,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效果。

4、控制反应条件:在制备氯气的过程中,要控制好反应条件,例如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等。过高的温度和压力可能引发剧烈反应,导致事故发生。

5、严格控制氯气的生成速率:制备氯气时,应严格控制氯气的生成速率,避免气体过快地释放出来导致危险。

(1)次氯酸钙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氯气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

故答案为: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

(2)盐酸易挥发,反应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

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发生堵塞时B中的,压强增大,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

故答案为:除去Cl2中的HCl;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要验证干燥氯气无漂白性,湿润的有色布条中,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选项中abc的Ⅱ中都是干燥剂,再通入湿润的有色布条不能验证氯气的漂白性,所以C中I、II、III依次放入湿润的有色布条、无水氯化钙、干燥的有色布条,所以选d,

故答案为:d;

(4)当向D中缓缓通入少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说明氯气和溴化钠反应生成溴单质,发生反应Cl2+2NaBr=Br2+2NaCl,反应中氯气是氧化剂,溴使氧化产物,故氧化性Br2<Cl2,故答案为:弱;

(5)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含溴单质的少量溶液加入焓碘化钾和苯的装置E中,溴单质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溶于苯呈紫红色,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故答案为: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

(6)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在溶液中将SO32-氧化SO42-同时生成Cl-、H+.,反应离子方程式为SO32-+Cl2+H2O=SO42-+2Cl-+2H+;

若改用NaHSO3,会发生反应4HSO3-+Cl2=SO42-+2Cl-+3SO2↑+2H2O,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污染环境,故不可行.

故答案为:SO32-+Cl2+H2O=SO42-+2Cl-+2H+;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29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