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河流常见鱼类

河流常见鱼类

河流常见鱼类

 河流常见鱼类,在现实生活中,鱼的种类是非常多的,我们平时吃的鱼一般都是淡水鱼,因为生活在淡水的鱼会更加的适合我们食用,那么下面就为大家分享河流常见鱼类。

河流常见鱼类1

 1、鲤鱼:鲤鱼是初级淡水鱼,平时多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沼的水草丛生的水体底层,是淡水鱼类中品种最多、分布最广、养殖历史最悠久、产量最高者之一。

 2、草鱼:草鱼是很多地区都养殖的鱼,也是农村河里经常看到的一种鱼,更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一种鱼。

 3、鲢鱼:鲢鱼是四大家鱼之一,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很多地区人工养殖的品种,更是中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

 4、鲫鱼:鲫鱼是最容易钓到鱼,且价格卖得也较便宜,也是餐桌上最常见的鱼之一。

 5、鲶鱼:鲶鱼在农村很常见,特别是在脏水中最常见,鲶鱼个头比较大,其味道很好,营养丰富,在农村也有很多人养殖。

 6、餐条鱼:餐条鱼也叫白条,经常可以在河边钓到这种鱼,在农村很是常见。

 7、翘嘴鱼:翘嘴鱼学名叫做“翘嘴红鲌”,因其嘴部十分有特点,故而在民间也有着许多有意思的称呼,比如翘鲌子、鲌刺鱼、白鱼、撅嘴鲢子、撅嘴巴、翘嘴白、翘嘴巴等。

河流常见鱼类2

  1、鳑鲏鱼

 洛阳本地被称为小河鲳,洛阳常见有2、3种,在鱼鳍颜色和体型上略有差别。

 鳑鲏身体侧扁,侧面看接近圆形,小型淡水鱼类,通常成群游动,个头一般不超过10厘米。这种鱼在春天繁殖季节会变成彩色,非常漂亮。雄鱼额头上出现凸起的珠星点,雌鱼伸出长产卵管。繁殖的时候,母鱼会将鱼卵产到河蚌外套腔里,小鱼在河蚌体内孵化后,才游出来。

  2、中国斗鱼

 现在花鸟市场上常见有泰国斗鱼,其实中国也有斗鱼。中国斗鱼比泰国斗鱼略微大一些,体长5-10厘米。主要分为圆尾斗鱼、叉尾斗鱼、香港黑叉尾斗鱼、越南黑叉尾斗鱼四种,其中圆尾和叉尾最常见。

 圆尾斗鱼在北方广泛分布,不过现在野生的斗鱼不好找了,有人说龙门那里的伊河可能有斗鱼。

 前几年,涧西一位养原生鱼的朋友给了一些圆尾和叉尾斗鱼鱼苗,我和伙计两人各养一种。我放在一个小鱼缸里养,长得很快,但是成年后,斗鱼相互斗而死亡,最后只剩了一条。伙计养在一个大鱼缸里,缸里有水草,背景颜色暗,斗鱼长大后都活了。

 中国斗鱼比泰国斗鱼更凶,如果专门养斗鱼观赏的话,需要把鱼缸分成多个格子,每个格子只养一尾斗鱼。

  3、棒花鱼

 洛阳俗称为趴地虎鱼,这种鱼突出特点是嘴向下歪着,通常是贴着水底游动和觅食。这种鱼个头也只有几厘米长,食性很杂,啥都吃。

 由于游动速度慢,在有别的小鱼抢钩吃食的时候,趴地虎鱼一般抢不到。只有别的小鱼少了,它才有机会咬钩。

  4、鰕虎鱼

 个头不大,一般5厘米长,长得虎头虎脑,样子非常可爱。鰕虎鱼也是底栖鱼,一对胸鳍呈现半圆状,合起来成为一个圆形,像吸盘一样可以吸附在石头上。

 别看长得可爱,鰕虎鱼喜欢食肉,用蚯蚓最好钓,咬住饵以后就不放松。

 鰕虎鱼养在鱼缸里很漂亮,可以吸附在缸壁上。

  5、麦穗鱼

 这种鱼体型细长,体型像一个麦穗大小,因而得名。

 麦穗鱼从水上层到底层都有,个头小嘴小,见到鱼饵就疯狂咬钩。抢吃鱼食,又很难钓住,让钓鱼人非常头疼。

 想要钓麦穗鱼,只能选用无倒刺的最小袖钩。

  6、银鮈鱼

 也是一种长不大的鱼,,体长一般不超过10厘米。

 不过,银鮈鱼和麦穗鱼相比,头部大一些,嘴大一些,体型也比较肥。嘴大一些就相对好钓。

  7、黑鳍鳈鱼

 体背上有间隔的竖道黑色纹路,到繁殖季节会发色。雄鱼身体上呈现黑纹和**间隔,胸鳍、尾鳍呈**,十分漂亮。雌鱼色彩没有雄鱼那么鲜艳。

 这种小鱼很少见,在新区的景观水系里只见过几次。

  8、白条鱼

 洛阳河流里非常常见,在新区的景观水系里都能见到。身体呈细长流线型,游动非常快,经常成群贴着水面来回游弋。

 白条也是小型鱼,一般长度都在20厘米以下,较小的白条抢食,让钓鱼人不胜其烦。不过个头大的白条多了,专门钓白条也不错,这种鱼味道很鲜美。

 白条鱼作为观赏鱼,成群来回游动,在鱼缸里观赏也不错。

  9、马口鱼

 也是一种游动很快的小鱼,嘴大、性情凶猛,嘴的形状像马戴嚼子的样子,因而得名。在繁殖季节时,马口鱼身上会发色,额头上也会出现鱼星,非常漂亮。

 马口鱼通常在一两以下,长到三、四两的都很罕见。这种鱼是北方路亚的最常见的鱼种,路亚上的马口鱼通常比较大。在伊河的一些浅滩激流处,适合路亚马口鱼。去年在伊河橡皮坝下的落水池里,曾经手竿钓过不少马口。

 马口鱼在鱼缸里观赏,也不错。

  10、宽鳍鱲

 和马口鱼习性相近,不过口小,也没有马口鱼那种嘴型。宽鳍鱲比马口小一些,1两到2两重的很罕见。

 宽鳍鱲对水质要求很高,伊河里常见一些,洛河里很少见到。

 宽鳍鱲常作为观赏鱼,鱼缸里养一群,配上水中植物衬托。如果养得好,到繁殖季节色彩非常漂亮。

  11、柳根鱼

 这种鱼在洛河、伊河市区段看不到,洛阳南部山区的溪流里非常多。柳根鱼是一种冷水鱼,适宜温度10~25℃,适合在山里小河里生活。这种鱼通常不大,1、2两的鱼已经很大了。

 夏季时候,洛阳山里景区水里这种鱼非常多,色彩鲜艳,脊柱上像是有一条金线,若隐若现。

  12、泥鳅

 在水底淤泥中生活,个头10厘米多些,身体柔软,可以扭来扭去。嘴不大,嘴上还有胡须,喜昼伏夜出。

 泥鳅嘴小不好钓,有时候用虾篓子可以网到。在鱼缸里养上一条,也很有意思。

 在下雨前水中缺氧时,泥鳅喜欢跳出水面。我养的一条就是这么跳出水面,当时没被发现,掉在地板上干涸死了。

  13、中华刺鳅

 体形像黄鳝一样细长,呈圆柱状,头小嘴小。这种长相奇怪的鱼很凶猛,食肉,捕食小虾和小型无脊椎动物。嘴巴有毒,咬人后伤口愈合很慢。背上的鱼鳍很锋利,很容易划开皮肤。

 以前在龙门水域用虾篓子网住过两条,带回家不敢放到鱼缸里,怕它咬其他鱼。

  14、黄颡鱼

 洛阳叫黄格亚鱼,很常见。这种鱼身体滑软,游动缓慢,通常在水底栖息,习性昼伏夜出。黄格亚鱼嘴很大,很贪吃,见到食物一口吞到嘴里。

 如果钓到黄格亚鱼,鱼钩通常会被吞到肚子里。摘钩子时要小心,它的背鳍和两个胸鳍上有毒液,被扎一下会很痛。

 曾经把钓到的黄格亚鱼放到鱼缸里,把我的几条小鱼、还有草虾都给吃了。以后鱼缸里,再不敢放黄格亚鱼与其他鱼混养。

河流常见鱼类3

  第一种:大肚鱼

 对于俗称“大肚鱼”的鱼类,估计很多人都认识,甚至还厌烦它。这种鱼虽然名字很霸气,却是一种非常小型的鱼类。

 大肚鱼在有些地方也叫它柳条鱼,大肚子鱼,山坑鱼等,它的学名叫食蚊鱼。别看这种鱼在很多地方都能见到,无论是水塘、河流,还是小溪里面,都有它的身影。

 并且它还很贪吃,让许多的钓鱼人烦恼不已。

 可是大肚鱼却是一种入侵物种,它是原产自美国的一种温暖性的小型鱼类,当初引进它就是因为大肚鱼爱吃蚊子的幼虫,平均一条大肚鱼每天要吞食约2000余只蚊子的幼虫。

 这种鱼在引进国内以后,因为适应能力很强,再加上强大的繁殖能力,所以在国内很多地方得以快速繁殖。

 目前在长江以南的各省份基本都能见到它的身影了,在有些地方甚至还呈现泛滥的'趋势。

  第二种:麦鲮

 北方的朋友们对于这种鱼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在南方很多的水域都有出现了,不光是有养殖的,而且在野外也有不少分布。

 麦鲮的学名叫麦瑞加拉鲮,这是原产自印度的一种淡水鱼,在上个世纪90年代才引进国内。

 在南方很多的钓友,常在野外钓到一种酷似草鱼的野生鱼,而它多数就是麦鲮,不少钓友不认识它,叫它野草鱼,并且还把它当成是一种“土著鱼”。

 就像草鱼在我国是四大家鱼一样,而麦鲮在它的故乡——印度和孟加拉国也一样是被广泛养殖的鱼类,另外在缅甸、巴基斯坦、越南、老挝和尼巴尔等国家,这种鱼都有养殖。

 其实麦鲮和草鱼的分辨只要掌握了方法还是很容易的,其中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眼睛,因为麦鲮鱼的眼角是红色的。

  第三种:罗非鱼

 这应该算得上是入侵我国最成功的的一种外来鱼类了,它不仅在国内被广泛养殖,还走进了千家万户的餐桌。

 罗非鱼是一种原产自非洲的热带鱼类,因为它长得很像我国的鲫鱼,再加上野生的罗非鱼也有不少,特别是在两广的一些河流、湖泊里面,这种鱼更是快要泛滥了。

 好些不太了解罗非鱼的人,就常认为它是土著鱼类。

 罗非鱼在我国虽然养殖的比较多,但是却并不怎么受待见。而这些养殖的罗非鱼,大部分都是加工成鱼片、鱼排等产品出口到国外了。

 因为罗非鱼的鱼肉鲜美,鱼刺少,蛋白质含量高,并且还富含了人体所需要的8种必需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和甘氨酸含量特别高。

 在日韩和欧美等国家就很受欢迎,它还有着“白肉三文鱼”、“21世纪之鱼”的美称。

 再加上它养殖成本低,产量高,近年已成为两广地区养殖、加工、出口的热点之一,可是在当地它甚至被钓鱼人称之为“垃圾鱼”,就是因为这种鱼常在臭水沟也能生存,一些人认为这种鱼很脏。

  第四种:埃及胡子鲶

 看是不是以为这是鲶鱼呢?很多人都会把这种鱼当成是鲶鱼,即便是一些经常钓鱼的人也不例外。

 其实这种鱼是来自肥皂尼罗河水系的埃及胡子鲶,在民间也叫它革胡子鲶,埃及塘鲺等。

 如今这种鱼在我国南方很多地方都有,并且在市场上也常见,因为养殖它的人不少。但是它进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在1981年才从埃及引进养殖,后来在两广地区推广养殖。

 和我国本土的鲶鱼相比,埃及胡子鲶具有食性广、生长快、个体大、耐低氧的特点,即便是在臭水沟里面也能存活。

 其实这种鱼和我国的鲶鱼相比,区别也是很明显的,其中主要的不同点就是埃及胡子鲶的生长快,个头大,而且体色发黑,尤其是它嘴巴附近有8根胡须。

 近些年有些不良商贩,确实会把半大的埃及胡子鲶冒充土著的鲶鱼来卖高价,不懂得区分就很容易上当受骗,希望大家在购买的时候要提高警惕。

  第五种:笋壳鱼

 最后这种笋壳鱼,估计很多资深的钓鱼都会以为它是本土的鱼类。只因这种鱼长得和我国的一些鱼类太像了。

 笋壳鱼的学名叫尖塘鳢,是尖塘鳢属鱼类,它是虾虎鱼家族中的一员。

 这鱼原产自东南亚诸国及澳洲大陆,之所以有笋壳鱼这鱼奇怪的名称,是因为这种鱼长得非常有意思,它的头部较大尾巴较小,身体又是圆柱形,看起来很像是竹笋壳,就连它身上的斑纹也很像竹笋壳,所以就得名。

 笋壳鱼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从国外引进的,当时主要是在珠三角地区当成特色鱼类养殖。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这样鱼是默默无闻的,并且它没有像福寿螺、清道夫、小龙虾等入侵物种那样造成大的危害,所以很少人知道这种鱼。

 再加上它很像我国的土著鱼,所以很多人就先入为主地把笋壳鱼当成了我国的原生鱼类。不过因为笋壳鱼太过于鲜美,受到了不少吃货朋友的青睐,现在野生的笋壳鱼数量并不多。

我国的淡水鱼种类很多,但平日里吃的就那几种,草鱼、鲤鱼、鲢鱼是比较常见的。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10大凶猛淡水鱼是什么。

哲罗鲑

1、哲罗鲑:是一种冷水性的淡水食肉鱼,性凶猛,体型大,身长在1米以上,但曾经有发现长达4米,重达90公斤的个体,其肉质细嫩,味道极为鲜美。

2、黑斑狗鱼:分布于我国嫩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五大连池、绥芬河等区域,体延长,头前部扁平,吻似鸭嘴。黑斑狗鱼一般体长在600毫米左右,体重在1000-2000克,最大的个体体重可达16公斤以上,狗鱼是大型食用鱼,其肉厚刺少,肉质细嫩,新鲜狗鱼可做生鱼片,也可熏制,味道鲜美。

3、黑鱼: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甚至不放过自己的幼鱼。黑鱼肉质细嫩,口味鲜美,且营养价值颇高,因而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是人们喜爱的上乘菜肴。

4、沙塘鳢:历来被归在高档水产品行列,清明前后,菜花金黄,沙塘鳢体肥籽满,成为长三角地区餐桌上独特的佳肴,其含肉多、少刺、肉味鲜美、营养丰富。

5、马口鱼:俗名花杈鱼,桃花鱼,山鳡,宽口等,在我国各个水域几乎都分布,是一种杂食性偏肉食淡水鱼,性凶猛,以小鱼和水生昆虫为食,特点是体延长,侧扁,银灰带红色,具蓝色横纹。

6、塘鲺鱼:又称塘角鱼、胡子鲶,本地塘鲺,即胡子鲶,角角鱼、角角丁、又名土塘鲺。塘鲺鱼肉细嫩味美,富营养,为南方常见的食用鱼,也是出口港、澳的重要品种。

7、鲟鱼: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赣江、湘江、闽江、钱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现,成体的中华鲟体大而重,雄体一般重68-106千克,雌的130-250千克,因为它们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又有"长江鱼王"之称。

8、六须鲇:外形体长,尾头侧扁,头长,平扁,吻钝圆,口大,亚上位,上颌较下颌为短,后伸超过眼后缘,须3对,上颌须1对,伸达胸鳍,下颌须2对,前须较后须长,眼小,侧上位,体无鳞,肉质厚实,味道鲜美。

9、宽鳍鱲:与马口鱼生活习性相似,两种鱼经常群集在一起,喜欢嬉游于水流较急、底质为砂石的浅滩,江河的支流中较多,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分布,一般个体约14厘米,最大个体可长达20厘米,一般个体体重25克,50到100克重的甚少。其个体虽小,但较肥壮,含脂量高,产量也较高,为普通食用杂鱼之一。

10、黄颡鱼: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分布,外形吻端向背鳍上斜,后部侧扁,头略大而纵扁,头背大部裸露。黄颡鱼属小型淡水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黄颡鱼富含氨基酸,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31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