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藏骑行好玩吗
若是刚刚入门的话,还是建议不要骑行去西藏,因为这不仅仅是体力的问题,还有毅力的问题,以及路上的很多关于,吃喝住行统筹的攻略问题。虽然路上可能会遇见各种美景但是骑行还是需要谨慎考虑。骑行去西藏可以是一项挑战,也可以是一次旅行,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待。美丽的高原风光,充满神秘色彩的藏族文化和你永远都爬不完的坡。
美丽的高原风光
相信很多人去西藏是被西藏震撼的自然风光所吸引到的。西藏是国内少数没有被污染过的地方。在这个我们占据祖国8/1国土面积的地方有太多的美景值得大家去看。318川藏线也是我们中国最美的景观大道。4000米的高原没有一点点的污染,天是那么的蓝,云是那么的白。只有你去了才会被美景所震撼。
提高自我生存能力
骑行西藏就是一次取经的过程,在这不平凡的路上你会遇到很多困难,翻越很多的高山。在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你的个人生存能力会大大的提高。你会学会和人相处,你会结识新的朋友。你会知道大自然的法则,你会知道怎么照顾自己。
艰难的骑行会让你明白很多事情,在骑行的路上你会想你为什么要来这里。你之前遇到的那些困难和骑行西藏比起来就是小菜。你会知道你的目的在哪里,你会知道什么才是你真正想要的。骑行西藏不仅会锻炼你的身体,还会淬炼你的灵魂。这是一次修行,这是一场伟大的旅行,收获会很大的。
骑行提示
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灵魂在故乡,是很形象的描述了骑行川藏线的好玩。
头七天是用体力玩耍,第二个七天是用毅力玩耍,第三个七天是用生命力玩耍。
骑行川藏,不是一日之功,是每日里在身体还没有满血复活情况下又风雨兼程。
路途上会有电闪雷鸣,会有饥饿,会有口渴,会有各种各样的准备不足,中间你会遇到绝望,打退堂鼓,甚至身体的不适,要做好心理准备。
桂林骑行路线推荐
第八天(1), 2017/9/23
南阳->镇平->内乡->汉庭西峡县店,125km
中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秦岭和淮河并没有什么关系,淮河及其支流没有一条是发源于秦岭的。
伏牛山脉是秦岭延伸到河南省的一条重要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长200余公里,宽约40 70公里,形如卧牛,故称伏牛山,它构成了黄河、淮河和长江三大水系的重要分水岭。伏牛山脉北面与熊耳山脉和外方山脉交汇,其间无明显界限,南面与南阳盆地相接。山地向东延伸到方城东北突然中断,形成著名的“方城缺口”,缺口长约30公里,宽约8 15公里,是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山间堆积平原地带,缺口东南又是地势起伏的低山丘陵。“方城缺口”是沟通华北平原和南阳盆地、江汉平原的天然交通要道。
今天我将沿着伏牛山的南麓前往镇平、内乡和西峡。
出门发现码表工作不稳定,怀疑是前面传感器的电池没电了,是纽扣电池,沿路问了几家手机卖场、小超市、工具店,都没有,最后在一家大型超市买到了,上车后发现码表又开始正常工作了,一直到西安都没再出问题。
由王村乡过白河的支流潦河,进入镇平县境。这条潦河是汉代港陂遗址,地势低下,“游水是潴,积水潦潦”,故称潦河。南昌西北也有一条潦河,流经西汉海昏县,也叫海昏水。
镇平县城的东西向很长,南北向很窄,感觉扁扁的。秦汉之际,此地叫涅阳,位于涅水之阳,涅水今名赵河,发源于县境内的伏牛山南麓,向南流到邓州的穰东镇,与湍河交汇后,注入汉江。镇平位于从长安城东抵南阳城的交通要道上,曾经是秦楚之间的战略要点。
据说镇平县是古吕国所在,神农氏为姜姓,之后衍生出四个主要的氏族,称为四岳,吕氏是其中之一。《说文解字》称:“吕,脊骨也。”脊骨比较高,在地形上就是比较高的山,后来到处有吕梁山,最早的吕氏、吕国究竟在何处,大概无考了。
据说姜太公吕尚是本地人氏,西周时吕尚被封到了山东建立了齐国,他的故乡依然为吕国,称为南阳吕国。到春秋时期,楚国强盛起来,公元前688年,楚文王灭了这个吕国,设立吕邑。吕氏遗族的一支东迁到今驻马店市新蔡县西南,建立了一个小国,为楚国附庸,史称东吕。之后,东吕被宋国所并,继而又沦为陈的属地,陈又被楚灭,其地又归了楚。楚平王令蔡平侯复国,蔡平侯将蔡国从上蔡迁至东吕故地,该地遂改名新蔡,这个地名一直延续至今。前年和儿子骑行到曲阜时,在宿迁一带也有一个吕族聚居地,可能是东吕进一步东迁的一支。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涅阳县归属南阳郡。秦二世三年,刘邦自陈留率军西征,到达南阳郡时遭遇南阳郡守吕齮的阻击,刘邦担心进攻宛县会延误进关,就绕过宛县,西进到安众、涅阳境内。张良在此进谏,认为弃宛西进,前有强秦,后有宛军,必背腹受敌,危险之极。刘邦采纳张良之谏,连夜回军,包围宛城。吕齮见刘邦回军,知其决心,自料守城无望,准备自杀,经部下陈恢劝说降刘。
秦亡后,刘邦项羽楚汉相争,最终汉军在垓下彻底击败项羽的楚军,项羽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刘邦在战前悬赏能够捕杀项羽者封侯,为了这个奖赏,在乌江边发生了极其丑恶的遗体争夺。最后,郎中骑杨喜和王翳、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王翳为杜衍侯,杨喜为赤泉侯,杨武为吴防侯,吕胜为涅阳侯。五个侯国在秦代属同一个县,具体是什么县,无考。
唐贞观元年,省涅阳县,归邓州穰县管辖,自此为乡镇建制,但保留了涅阳驿馆。诗人贾岛曾经路过涅阳城,夜宿涅阳馆,赋诗《涅阳馆》,诗云:“客愁何并起,暮送故人回。废馆秋萤出,空城寒雨来。夕阳飘白露,树影扫青苔。独坐离客惨,孤灯照不开。”不过我还是喜欢他的《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唐朝以后,政治和经济中心向东向南迁移,进出关中和长安的通道没有以前那么重要,涅阳所处的地位大不如前,渐渐衰落。涅阳故城大致在今镇平县侯集镇和邓州市穰东镇之间。
元好问是金元之际的诗人,据说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后代,是个汉化的鲜卑人。元好问出生在忻州,从小聪颖过人,他从十六岁起开始参加科举考试。金章宗明昌元年(1205年),他“识免乡试”,直接到并州参加府试,但榜上无名。就在那次赶考途中,他写下了《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很奇怪,一个十六岁的大男孩怎么能写出这么情深意长的诗词?
和所有杰出的诗人一样,元好问此后屡试不中,一直到兴定五年(1221年),32岁的元好问终于进士及第,因科场纠纷,被诬为“元氏党人”,便愤然不就选任。三年后,元好问又得到赵秉文等人的贡举,以考试优异得中科举,被任为权国史院编修,留官汴京,但生活颇为清苦。
此时金朝已经进入后期,内外交困,朝政混乱。可能是1220年,生活在伏牛山南麓一带的农民起来反抗,领头人叫鱼张二,在五垛山聚集了1000多人,对抗官府。这次反抗持续了好几年,最后被镇压,鱼张二被俘后被处决,其他起义人员被遣送到归德、睢县、陈州、许昌等地。金正大三年(1226年),取“镇压平定”之意,将原来唐朝时的深阳、安固二县的地方改名为镇平县,任命元好问为镇平县令。这是镇平县得名之始,元好问是本县首任行政长官。
次年,元好问改任内乡县令。后因母亲张氏身故,元好问丁忧闲居内乡白鹿原。又应邓州节度使移刺瑗之邀,赴任幕僚。不久,蒙古军攻陷凤翔,移刺瑗投降,元好问借机辞去幕府。正大八年(1231年),元好问调任南阳县令,他在任上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成绩斐然。所以河南志书称他“知南阳县,善政尤著”。
不久金朝就被蒙古人灭了,进入元朝,元好问成为前朝遗民,不过他是当时北方文坛的领袖,蒙古人还是很看重他,没有为难他。只是心情的郁闷可想而知,他的散曲《骤雨打新荷》是这么说的:“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镇平是红军名将彭雪枫将军的故里,在红军时代,彭雪枫和彭德怀一起就有大小彭之说,抗战爆发后,彭雪枫几乎是单枪匹马开辟了豫皖苏边区,创建了新四军第四师。后来在进攻一支很不友好的友军时被流弹击中,不幸牺牲,是我军在抗战期间牺牲的为数不多的高级将领之一。
穿过镇平县城,与207国道相遇,在县城这一段叫航天路,207国道由内蒙古的锡林浩特到广东的徐闻,我应该遇到过,但没有记录。
这条线路是非常适合骑行的线路之一。从南宁到桂林,路况非常,景色之美会让你目 不暇接、流连忘返。从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的绿城(南宁)经刘三姐的故乡柳州,再到达“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美丽干净的都市,喀斯特地貌的秀丽山 丘,梦幻迷离的溶洞,热情淳朴的壮族民风,水果、酒吧、攀岩、购物……
● “只羡山水不羡仙”,山水天堂之旅(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约459公里,4天)
○ 全线消费预算
900~3000元(不包括乘车费用和景点门票费)。
○ 线路小语
这条线路是非常适合骑行的线路之一。从南宁到桂林,路况非常,景色之美会让你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从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的绿城(南宁)经刘三 姐的故乡柳州,再到达“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美丽干净的都市,喀斯特地貌的秀丽山丘,梦幻迷离的溶洞,热情淳朴的壮族民风,水果、酒吧、攀岩、购物……天 哪,怕是码上千字也说不完!在这条线路上骑行,请准备好大容量的相机储存卡,请调整好眼睛和心灵,接受它们的“狂轰滥炸”吧!
○ 骑行的最佳时间
本线路一年四季皆可骑行。春天是鲜花的天堂,秋天是你的胃的天堂了。不喜欢雨雾蒙蒙感觉的朋友,可避开雨季。
○ 骑行准备
* 本线路适合各种车型骑行。
* 全线路过的城市都会有专业的车行(在南宁、柳州、桂林这三个城市都可以租到自行车),只需携带简单的维修工具即可。
* 穿衣指数
春秋两季气候怡人,穿单衣即可,但要注意防晒和防雨。
* 吃、住
本线路吃住十分便利,星级宾馆、青年旅舍、家庭小店齐全;生猛海鲜、地方小吃丰富。
○ 具体骑行攻略
* 第一天:南宁市-宾阳县,约90公里。
* 第二天:宾阳县-合山市-柳州市,约120公里。
* 第三天:柳州市-鹿寨县-荔浦县,约139公里。
* 第四天:荔浦县-阳朔县-桂林市,约110公里。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32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