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胎压监测有哪几种方式?

你好,常见的胎压监测分为:内置型、外置型、OBD胎压监测三种类型。

胎压监测有哪几种方式?

1.内置型胎压监测

它有两大部件组成,显示报警器和胎压传感器。显示报警器安装于车内,位置可以随意选择,自己方便查看就可以。胎压传感器是放置在轮胎内部的,气门嘴的位置,每个轮胎内各有一个传感器。胎压传感器监测到胎压数值,通过蓝牙信号,传输到车内的显示器,把压力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显示器就可以看到胎压了。当某个轮胎压不正常,即使你没有查看胎压,也会自动报警。

它的优点:胎压显示非常准确,传感器藏在轮胎内部,不用经历风吹雨打,安全性好,寿命长。从外观看不出任何改动,充气也不受影响,随时随地都能充。它的缺点:安装麻烦,自己无法操作,因为需要把轮胎和轮毂分离才能安装进去,需要去修理厂。如果进行了四轮换位的操作,需要对胎压监测重新学习配对,要不然显示器就分不清是哪个轮了,还是会按照原来的位置进行显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因为补胎或更换轮胎等原因,需要拆卸轮胎,一定要跟维修技工说一下,我自己加装了胎压监测,轮胎里面有胎压传感器。因为从外面又看不出来,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在拆卸轮胎时,把胎压传感器弄坏,这种情况出现过很多次了。

2.外置型胎压监测

它的组成和内置型相同,也是一个显示报警器和四个胎压传感器,信号传输也是胎压传感器通过蓝牙信号,把胎压数值传输到显示器上,也是比较准确的。与内置型不同的是胎压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不同,它不是安装到轮胎内部的,是直接固定在原车气门嘴上的,直接拧上去即可。传感器把气门芯顶开,气压就会压到传感器上,传感器就能监测出胎压了。安装上后,气门芯是一直处于顶开状态,只靠胎压传感器密封,轮胎内部气压和传感器是相通的。

3.OBD型胎压监测

每辆车上都有一个OBD接口,就是车子有故障时,用于插检测电脑的那个插口,叫做OBD接口。胎压监测器就是插到这个接口上,安装非常简单,整套系统就这一个部件,直接插上就行。它不能显示胎压的数值,胎压不正常时只能报警。并且只有当某一个轮胎压少了时,才会报警。它的原理是:在内部有一个小芯片,因为插到了OBD接口上,所以能够读出四个轮ABS传感器的数值。胎压相同时,四个轮的转速是一样的,当某个轮气压变少时,轮子的直径就变小,该轮的转速就会比其他轮快,当超过了预设值时,便会认定该轮气压少了,然后报警。它只能应对某一个轮气压少,如果四轮轮都少了,是不会报警的。该胎压监测是按装最简单,但最不准确的一种。

希望能帮到你!

动平衡与四轮定位,傻傻分不清楚?

智能车轮平衡仪在维修中的应用

车辆高速行驶时转向盘抖动,或车轮出现某种有节奏的异响时,就有可能是车轮该做动平衡了。另外,在更换轮胎、维修轮毂,或车轮受过大的撞击以及颠簸导致平衡块丢失等情况下,必须对车轮做动平衡。否则就会造成轮胎的异常磨损,影响车辆的稳定。进行车轮动平衡,少不了使用车轮平衡仪。智能车轮平衡仪在维修中的应用,使维修效率大大提高了。

1.智能车轮平衡仪的优势

与普通车轮平衡仪相比,智能型车轮平衡仪具有一些优势。它能迅速找到轮胎与轮毂的不平衡点并作位置互补修正;具有直观的屏幕显示,能更好地向顾客解释存在问题;具有自动充气程序,能自动测量轮径及内外缘距。有的智能车轮平衡仪如亨特GSP9700轮胎振动检测控制系统,还具有电算化模拟路况轮胎测量系统。如果采用一般的车轮平衡仪对车轮进行动平衡后,车轮仍会表现得不平衡。但是如果使用该设备的模拟路况测量系统,则可解决非动平衡产生的问题。有的智能型车轮平衡仪还具有自动锁紧车轮装置、自动数据测量臂、脚动数据输入键、轮胎置中自动测定、多种铅块平衡方式以及自动平衡点检测并止位等专利技术。

2.智能车轮平衡仪的主要结构

智能车轮平衡仪的主要结构包括驱动装置、转轴与支承装置、智能显示与控制装置、制动装置、机箱和车轮防护罩。驱动装置一般由电动机、传动机构等组成,可驱动转轴旋转。转轴由两个滚动轴承支承,每个轴承均有一个能将动力变为电信号的传感器。转轴的外端通过锥体和大螺距螺母等固定被测车轮。驱动装置、转轴与支承装置等均装在机箱内。车轮防护罩可防止车轮旋转时轮上的平衡块或花纹内的夹杂物飞出伤人。制动装置可使车轮停转。智能车轮平衡仪的显示与控制装置一般都具有自动诊断和自动调校系统,能将传感器收集的电信号通过微机运算、分析和判断后,显示出不平衡量数值及相位。并且能够自动测得轮辋直径、轮辋宽度和轮辋边缘至平衡仪机箱的距离(轮辋外悬尺寸),省去了一些准备环节。

3.使用方法

车轮平衡仪的使用方法如下。

(1)清除被测车轮上的泥土、石子和旧平衡块。检查轮胎气压,视必要充至规定值。

(2)根据轮辋中心孔的大小选择锥体,仔细地装上车轮,用大螺距螺母紧固。

(3)打开电源开关,启动设备运行,系统自动测量轮辋宽度、轮辋直径以及轮辋边缘至机箱距离。按下启动键,车轮旋转,平衡测试开始,控制系统自动采集数据。

(4)当车轮自动停转或听到“嘀”声,系统显示车轮内、外不平衡量和不平衡位置。抬起车轮防护罩,根据提示用手慢慢转动车轮。当指示装置出现两相对箭头或相关提示时,停止转动。在轮辋的内侧或外侧的上部(时钟12点位置)加装指示装置显示的该侧平衡块质量。内、外侧要分别进行,平衡块装卡要牢固。

(5)安装平衡块后有可能产生新的不平衡,应重新进行平衡试验,直至平衡量达到规定为止。

4.智能车轮平衡仪使用要则

(1)车轮平衡仪主轴固定装置的支架上装有精密的位移传感器和易碎裂的压电晶体传感器,因此严禁冲击和敲打主轴或传感器支架。

(2)在检修车轮平衡仪时,传感器的固定螺栓不得松动。因为这一螺栓不是一般的紧固件,需要由它向传感晶体提供必要的预紧力,当这一预紧力发生变化时,系统运算过程将完全失准。

(3)车轮平衡仪的平衡块也称配重,通常有卡夹式和粘贴式两种类型。卡夹式配重适用于轮辋有卷边的车轮。对于铝镁合金轮辋,因其无卷边,可使用粘贴式配重。标准的平衡配重有两种系列。一种系列以盎司(oz)为质量基础单位,分为9档。其中,最小的为0.5oz(14.2g),最大的为6oz(170.1g)。另一种以克(g)为质量基础单位,分14档。其中最小的为5g,最大的为80g。配重的最小间隔为5g,过分苛求车轮平衡仪的精度和灵敏度并无太大的实际意义。特殊车辆如赛车,可使用特制的平衡块。

(4)必须熟悉车轮平衡仪的机械系统和系统运算电路,它们都是针对正常使用条件下平衡失准或轻微受损但仍能使用的车轮而设计的,因交通事故而严重变形的轮辋或胎面被大面积剥离的车轮,是不能上机进行平衡检测的。一方面不平衡量过大的车轮旋转时的离心力可能损伤车轮平衡仪的传感系统,另一方面过大的不平衡力可能溢出系统运算范围而使仪器自动拒绝工作。

(5)当不平衡量超过最大配重时,可用2个以上配重并列使用。但这时要注意,多个配重占用较大的扇面会使其有效质量低于实际质量。

(6)一般情况下,车轮平衡仪或就车式车轮平衡仪都是各自独立使用的。但对高速行驶的汽车车轮(如赛车)而言,如果用车轮平衡仪平衡后再装在车上行驶时,仍会出现不平衡现象。因此,使用车轮平衡仪平衡车轮后,最好能再用就车式车轮平衡仪进行校对。

(7)车轮由专用的定位锥和紧固件安装就绪后,即可启动电机进行平衡测试,待转数周期累积足够时,上下(或左右)不平衡值m1和m2即有数字显示,届时即可停转。待车轮完全停止后即可用手转动车轮,这时发光二极管或数显装置会随转动而左右(或上下)跳闪。如将上排光点调至中点,这时就可在车轮的轮辋上平面正对外缘(操作者方向)处加装平衡块。加装完毕后进行第2次测试,观察剩余不平衡量是否满足技术要求。

(8)车轮在平衡仪主轴上的定位至关重要,为了确保不同型式和不同规格车轮的中心都能与主轴中心严格重合,所有车轮平衡仪均配有数个大小不等的定位锥体。锥体内孔与主轴高精度配合,外锥面与轮辋中心孔紧密接合,并由专用快速蝶形压紧螺母紧压于主轴定位平台上。这时要注意车轮的外侧向下(立式平衡仪)或向内(卧式平衡仪)。

5.智能车轮平衡仪的分类及使用性能分析

根据智能车轮平衡仪主轴的不同布置方式,可分为卧式平衡仪和立式平衡仪。

卧式平衡仪最大的优点是被测车轮装卸方便,机械结构和传感装置较简单,造价也较低廉,因此深受修理保养厂家欢迎,同时也是制造厂家的首选机型。但因车轮在悬臂较长的主轴上形成很大的静态力矩,影响传感系统的初始设定状态,尤其是垂直传感器的预紧状态,长时间使用后测量精度难以保证,零漂也较大,灵敏度相对偏低,但完全能满足一般营运车辆的要求。

立式平衡仪虽然装卸车轮不如卧式平衡仪方便,但其车轮质量直压在主轴中心线上,不仅不形成强大的力矩,而且垂直传感器受到的静载反而比车轮质量小。应变件是一块与工作台面等大的方形应变板,水平传感器设计成左右各一个,比卧式平衡仪的单个水平传感器的力学结构要稳定得多。方形应变板上开有多个空槽以减小应变板的刚性,从而大大提高了传感系统的灵敏度。立式平衡仪的精度极高,一般可达到3g,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1.动平衡与四轮定位的含义

虽然看上去都和车轮有关,但实际上,动平衡与四轮定位指代的对象并不相同。动平衡针对的是轮胎与轮辋(也就是大家俗称的轮毂、轮圈)的整体,表示的是这一整体的质量分布均匀程度。所谓的动平衡,其关键就在这个“动”字上,对于轮胎和轮辋这个整体来说,由于其质量不可能完全地均匀分布,所以当它转动起来之后,就会相对旋转轴线产生一个振动的趋势。而我们进行动平衡的目的就是保证它转起来后的振动量能够在车辆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涉及动平衡时一定要将轮胎和轮辋看做一个整体

四轮定位针对的则是车辆的悬架系统,目的是保证4个车轮相对于车身来说处于正确的空间位置。这一空间定位是通过多个角度值来表示的,这也就是车轮的定位参数。对于承担转向作用的前轮来说,因为设置有转向节,所以定位角度比较复杂,包括了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车轮外倾角和车轮前束角。对于后轮来说,因为没有转向功能,也就不存在主销,只有车轮外倾角和前束角(又分为单侧前束角和总前束推力角)。各个定位角的详细解释我在这里就不再展开说明了。总之一句话,他们的作用就是保证车辆达到设计的行驶特性,同时降低轮胎的磨损。

四轮定位实际上是悬架系统工作状态的表征

2.何时需要进行动平衡/四轮定位

正如文章开头的总结中所说,我们首先要明确,动平衡和四轮定位都不是日常的保养项目,并不需要定期进行,只有出现相关故障现象时,才有必要进行动平衡或四轮定位。

对于动平衡来说,最明显的故障症状就是方向盘振动,也就是很多老司机说的感觉方向盘“麻手”。这是因为前轮的振动会通过转向系统和方向盘直接传递到驾驶员的手上。同时,由于车轮也通过悬架系统与车身相连,因此如果感到整车都在抖,也有可能是车轮动平衡的问题。不过车身抖动的原因比较复杂,也有可能是其他部件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排查。除此之外,更换轮胎、补胎或者加装了内置式胎压监测系统时,都相当于打破了原有的平衡状态,也需要重新进行动平衡。

对于四轮定位来说,最主要的故障现象就是跑偏,也就是在松开方向盘的情况下,车辆自身无法沿着原有行驶方向直线行驶,而是会很快窜入临近车道。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非常轻微的跑偏,很可能是轮胎压力差异或者路面不平所致,因为一般的道路都是中间高两边低(以避免道路中央积水),所以会有轻微向右侧跑偏的趋势。除此之外,如果车辆并不跑偏,但是直线行驶时方向盘并不在中央位置,也需要进行四轮定位。如果检查轮胎时发现轮胎存在不均匀磨损,也说明定位参数存在问题。在进行一些悬架系统维修操作后,例如更换减振器、控制臂、橡胶衬套等之后,也需要进行四轮定位,但这已经不是车主朋友要考虑的问题了。

3.如何维修

说到如何进行动平衡和四轮定位修复操作,其实和车主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毕竟不用车主亲自去操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当成课外知识学习一下。

进行动平衡所需要的设备叫做平衡机,一般都是下图的样子。使用时,维修技师需要将车轮拆下来,安装到设备右侧的转轴上,然后设备带动轮胎旋转,传感器就能测量出这一轮胎及轮辋整体在转动时的不平衡量了。之后,设备会指示维修技师在轮辋内侧的某些位置粘贴指定质量的铅块,以此来进行配平,贴好后这个轮胎的动平衡就完成了。

进行四轮定位所用的设备叫做四轮定位仪,就是下面这个样子,包括了主机、4个装卡在车轮上的传感器单元以及举升平台,比平衡机要复杂多了。其操作流程也要复杂一些,首先维修技师要把车辆开到一个四柱平台式举升机上,并在4个车轮外侧安装上传感器,然后会在设备的指示下完成一系列操作,包括前后推动车辆、转动方向盘、固定方向盘和制动踏板等等,之后定位仪就可以测算出该车准确的四轮定位参数了。同时诊断仪还会对比系统中存储的该车定位参数范围值,如果超差一般都会以醒目的红色进行提示。接下来,维修技师再对照参数进行调整就行了。

四轮定位测量进行中,这是一种比较老式的定位仪,

现在比较流行的是3D定位仪及激光扫描无接触式定位仪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车轮定位参数有很多个,但大部分都是无法调整的,例如常见的麦弗逊式前悬架,只有前束值可以大范围调整,车轮外倾角只能在转向节的安装间隙范围内进行微调;多连杆式后悬架,大部分也只能调整前束值,扭力梁式后悬架甚至无法调整任何一个参数值。因此,如果车辆的四轮定位参数出现了很大的偏差,说明悬架系统出现了严重的变形,很多时候只能通过更换悬架系统的零部件、甚至是校正车身大梁来解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32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