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人工胭脂鱼可以合法养吗

胭脂鱼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需要取得资质证书在规定范围内进行养殖,人工养殖野生品种是非法的。胭脂鱼是胭脂鱼科在亚洲分布的唯一种属。该鱼体形奇特,花纹鲜艳,因此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曾获世界观赏鱼博览会银奖。

人工胭脂鱼可以合法养吗

胭脂鱼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恐龙统治的中生代。胭脂鱼最早的祖先叫做原始骨鳔鱼,据研究,这种鱼在侏罗纪的晚期出现在南美洲。原始骨鳔鱼有两大类:一种是原始脂鲤类;另一种是蛤类,这两大类后来到达了非洲。随着地球不断运动,非洲和南美洲在白垩纪的中期开始分离,所以在两大洲的胭脂鱼家族只能各自独立地生存进化。

因为胭脂鱼不吃鱼食?,它是一种底层鱼,吃底层的藻类跟食物残渣的。

胭脂鱼的体型比较长,在背鳍上有明显的隆起,这种鱼的体色非常的艳丽,由于该鱼数量逐渐在减少,已经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是一种比较安静的鱼,它们喜欢在水中底部安静的游动。不过胭脂鱼是一种食量比较大的鱼,它们不管是在什么状态下只要捕抓到食物就会进食。

在不同生长阶段,体形变化较大。仔鱼期当体长为1.6~2.2厘米时,体形特别细长,体长为体高的4.7倍;稍长大,在幼鱼期体高增大,体长12~?28厘米时,体长为体高的2.5倍;成鱼期体长为58.4~98.0厘米时,体长约为体高的3.4倍,此时期体高增长反而减慢。其体色也随?个体大小而变化。仔鱼阶段体长2.7~8.2厘米,呈深褐色,体侧各有3条黑色横条纹,背鳍、臀鳍上叶灰白色,下叶下缘灰黑色。?成熟个体体侧为淡红、黄褐或暗褐色,从吻端至尾基有一条胭脂红色的宽纵带,背鳍、尾鳍均呈淡红色。?

没长大的胭脂鱼幼体,说实话它们的体色的确不怎么让人期待。深褐的底色,体侧有三条黑色宽纹,虽说不上难看,但和成鱼惊艳的红色相比就差太多了。它们值得欣赏的地方是背鳍。胭脂鱼的背鳍很长,尤其幼鱼的背鳍前端更是十分高大,仿佛把整个躯体都拉伸成了山峰形。也正是这个背鳍让它们得到了“一帆风顺”的名字,听着看着都挺吉利。

胭脂鱼的野生个体曾经遍布于长江各个水域,体长可达100厘米。我们现在市面上见到的都是人工饲养的小鱼。胭脂鱼的人工保育繁殖很成功,大批量的鱼苗表明它的成活比较简单。胭脂鱼的游泳能力强,代谢较高,饲养它们需要较宽裕的水体,同时保证水的高流速和高容氧。但它不是热带鱼,水温控制在15~20℃为宜,过高则容易导致烧尾。胭脂鱼是底栖性鱼类,和所有吸口鲤科鱼类一样对食物的接受能力极强,只要它们的嘴能吸进去的,给什么都吃。它们的生长较快,所以只要鱼缸的水体够大,饲料足够充足,等它们的身体长到50厘米左右的时候,就可以看见名副其实的“胭脂鱼”了。?

野生胭脂鱼肌肉中水分、粗灰分、粗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人工养殖胭脂鱼,而含肉率和粗脂肪含量却显著低于人工养殖胭脂鱼。野生和人工养殖胭脂鱼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7种氨基酸(色氨酸未测),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70.39和67.02。根据氨基酸分(AAS),胭脂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Val;根据化学分(CS),胭脂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Met+Cys。野生胭脂鱼的ΣSFA(44.23%)显著高于人工养殖胭脂鱼(31.07%),而ΣMUFA(32.07%)却显著低于人工养殖胭脂鱼(49.50%)ΣPUFA的差异则不显著,分别为23.65%和23.11%。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40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