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一道香芋馅馒头怎么做好吃?

美味的芋头,可以当馅料,也可以做菜、点心,包入包子或面包里,一般都是做成甜芋泥馅。

一道香芋馅馒头怎么做好吃?

这次不用芋泥馅,换成芋丝来当馅料,切丝的芋头蒸熟,用糖稍蜜过,再夹入馒头面团里,就像在做花卷,有别于芋泥包,吃到的就是一坨芋泥,芋丝更有口感,味道也不会甜腻,另外还加了油葱酥,吃起来味道微甜微咸,而且芋头馒头也全用牛奶来做,口感松软,好吃有嚼劲。

馒头材料:

中筋面粉500克酵母粉6克泡打粉2.5克全蛋1个牛奶250-260克(也可以用水)黑糖80克盐5克食用油15克

内馅材料:

芋头300克黄糖45克盐 1/4大勺无盐黄油10克油葱酥适量开始制作:

芋头削皮、洗净后切丝,均匀地铺在盘子里,再放入电锅中蒸,外锅加3/4杯(一般量杯)的水。

取出蒸熟的芋丝,加入黄糖、盐及无盐黄油拌一拌,让芋丝有甜味。稍微轻拌一下就好,蒸过的芋头丝很软,如果拌太久或太用力,就容易糊掉变成泥状。

再放置完全冷却,芋丝冷了就会硬些,糖及奶油也会粘附在芋丝外面,像蜜过的芋丝有甜味。

我用面包机揉面团,蛋、黑糖、盐、及牛奶先放。

再放入剩余的材料,搅打成具延展性的面团。如果觉得面团太湿就补面粉,不然就预留一些水做调节,等不够再补。

取出打好的面团放在搅拌盆里,再盖上保鲜膜,放温暖处发酵,或是在电锅里加点热水,热水不用多,只是想增加点温度及湿度,放上铁架,再放搅拌盆,有铁架垫高,搅拌盆底部才不会接触到热水,电锅盖子也要盖上,让搅拌盆在电锅里发酵。冬天室温较低,发酵会慢些,所以可以利用电锅或烤箱来帮助发酵,发酵约50-60分钟。

取出基本发酵好的面团约2倍大。将面团分成2份,滚圆后静置松弛10-15分钟。(冬天15分钟夏天10分钟)

将一份松弛好的面团,用擀面棍擀成长形大薄片,两份面团轮流来回的擀。如果面团不好擀开,让面团松弛几分钟再继续擀。

分别在两份擀开的面团上,放些芋丝及油葱酥。

然后卷起来,从面团中心部位向两边轻轻搓数下,让面团卷粗细均等,再各切成6份。

底部放一张防粘纸,再放入蒸笼内,盖上锅盖,进行最后发酵,约20-25分钟。(蒸笼事先装水加热至水温温的备用,水摸起来温热,但不烫手。)

视室温及面团发酵的状态,稍为膨胀,就可准备蒸。

水滚就可放上蒸笼,用中大火蒸约12分钟,熄火后不要马上打开盖子,等3-5分钟再开盖,馒头才不会因温度变化太大而塌陷, 取出后放在网架上放凉,完成。

前一阵给表妹补课的时候吃了一种洋芋包子,味道不错。包子在理塘县拉波地区叫做“坡罗”,而在义敦藏区直接就叫“包子”。现在就把怎么做的用文字和呈现出来,希望大家喜欢。其实首先是煮洋芋。洋芋学名马铃薯,也有叫土豆的。在理塘藏区叫“甲直马”,“甲”是汉地的意思,“直马”是藏地特产人参果,合起来就是从汉地传来的人参果,其实汉地洋芋也是从美洲引进的。在巴塘和理塘交界处的义敦藏区称呼洋芋为“甲乙”。藏地的土豆有些皮是紫色的,被称为乌洋芋。内地的洋芋水分多,吃起来不爽口,藏地由于干燥,洋芋淀粉多,吃起来口感很不错,大部分康区的人都爱吃。揉面是个力气活。有的家做面食喜欢用面麸面,但现在也大多用精面。面食在藏地有几千年的历史。如今的藏族大部分也喜爱面食,类似北方汉人。揉好面就切成一小坨一小坨,然后擀好。当然也要准备酥油,这是做馅的酥油。当然也要准备牦牛肉馅儿。其实如果要吃素的,也可以不用准备肉馅。有的地方也喜欢用腊肉条来做馅儿。把煮好的土豆在盆里揉成土豆泥。在揉了一段时间后,再放点酥油。接着继续揉。没有酥油也可以用化油,或者清油,为的是吃起来有油水。把刚才的牛肉馅和到盆里,与土豆泥继续揉。还加一点盐巴。这样就是馅儿,然后开始包包子。包好的包子蒸好后,就等待你解决了。咬了一口,感觉不错,再加点辣子,味道更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40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