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说不能和亲戚合伙做生意?
1、容易制定很多合情不合理的规则
开始大家都能兢兢业业的出心出力,一个月以后,亲戚跟你说:“哎呀,你看我对手上这些东西都不懂,算了我还是不参与公司事情了,反正我相信你,我按期分红就行”。
再一个月以后,亲戚又跟你说;“哎呀,最近你嫂子不太舒服,家里事情也多,最近我可能抽不出时间来公司,公司的事就麻烦给你了”;再过不久,另一个亲戚也跟你说:“最近我要忙结婚了,你能力这么强公司的事就先托付给你,反正有什么事再电话通知我就行了”。
于是从此你一个人做了4个人的活,另外的3个人完全实行了托管,可是你们依然各自持有25%的股份,享受着同样的分红,你心里不舒服,却想着大家都是朋友,修改股权的话压根说不出口。
2、缺乏决策,缺乏约束
有一天你提了一个关于是否要花大价钱拓展某个市场的方案,表决会议上,亲戚A:“这个我也不懂,也说不好,你们决定吧。”。
亲戚B:“我觉得我们公司现在盈利可观,完全没必要花大钱去拓展那块市场,万一拓展失败了谁来承担损失?”;亲戚C:“拓展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方案是你提的,这件事我们不插手,你全权负责。”
当初合伙的时候更多的是凭着有钱大家赚”的想法才走到了一起,却未必每个人都懂这个行业,甚至都不懂你们这个项目,他们无法做分析,无法下决策。
因为是亲戚,你们的股权协议是大家商量着写出来的,谁要那些法务制定的一板一眼冷冰冰的股东合同啊,你们的协议字里行间都是满满情义,依靠的是同享福共患难的精神约定。
你以为跟亲戚一起开公司可以心有灵犀,大施拳脚,公司开起来的时候你才发现,恰恰是亲戚的关系,让整个公司发展得越来越举步维艰。
很多人一说起大生意就是房地产、汽车行业,其实,按照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投入大的生意不一定是大生意,回报大的生意才是大生意。那么三人合伙做生意有什么禁忌呢?下面是由我分享的三个人合伙做生意禁忌,希望对你有用。
三个人合伙做生意禁忌
1.哥们式合伙,仇人式散伙。中国企业最常见的聚散模式?公司创办之初,合伙者们以感情和义气去处理相互关系,制度和股权或者没有确定,或者有而模糊。企业做大后,制度变得重要,利益开始惹眼,于是?排座次、分金银、论荣辱?,企业不是剑拔弩张内耗不止,便是梁山英雄流云四散。
2.盲目崇拜社会关系。关系推动生产力,因此社会关系的建立和运用是商人必要的能力;但关系不等于生产力,把社会关系当成解决企业发展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忘记了?打铁还须自身硬?的真理,则企业本末倒置,大患迟早降临。
3.迷信?空降兵?。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可不用?空降兵?,不可乱用?空降兵?,不可全用?空降兵?。这方面中国企业的教训已经太多,可永远会有人情不自禁地做错:放弃身边的人才,迷信远方的大师。
4.企业支柱亲信化。一个靠人控制人,而不是靠制度控制人的中国式组织。起源于农民打江山的传统,泛滥于信任危机加重的当代商业社会,是中国以情感为纽带的企业走向规范治理的主要瓶颈。
5.面子大于真理。面子是:我已经这样定了,而且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真理是:这个方向是一条曲曲折折的弯路,而且很可能此路不通。爱面子的老板说:他*的就这么去,谁不执行谁下课,玩也要玩到底。
6.商业式迷信。罗盘神签加卦相,诚惶诚恐,测风水测人才;香火缭绕进庙堂,顶礼膜拜,求机运求财富。商海无情,翻云覆雨,谁来保佑?
7.知人而不自知。看人头头是道,看己昏头昏脑。从来没有看清自己在行业中领先的关键因素,一段成功史,满脑糊涂账。也因此,从来没有清晰的战略规划:坚持什么,改进什么;如何创新,如何固守。
8.习惯性信用缺失。说话不算数、合同不算数、承诺不算数,这几乎是中国商人部落最常见的景观。对内,规则计划变幻无穷,今天立,明天改,后天再改,手下无所适从;对外,合同承诺一张废纸,视情况涂抹、打折甚至撕毁,合作者有去无回。
9.匪 文化 心态。民营企业老板如山寨大王,生于青萍之末,长于江湖之野,走的是匪文化路线:关上山寨大门,老子天下第一;冲出山寨掠财,碰壁拐弯,见缝就钻。图的是人生痛快,少一份使命精神;既没有经济上的长远目标,也没有文化上的成熟主张。
10.阶级斗争企业化。企业内部可以搞平衡,但不可以搞斗争。?“”?告诉我们,?挑起群众斗群众?最后所失去的,是企业的效率和凝聚力。
三个人合作做生意的注意事项
1.寻找合作伙伴。
我认为这是合伙生意最重要的一个,不是说你随便找一个朋友来就可以了。首先是你得找一个能够和你很好相处的朋友,并且两个人对即将开始的事业要有很多认知上的相同。这些非常重要,可以避免后期因为处事和目标不同造成矛盾。
2.创业前和合作伙伴写好合同(协议)。
任何生意都是有风险的,不能光想象着美好。跟合伙人先说清楚即将做的事情的风险和利润,最好是客观的表述清楚,让对方去仔细思考其中的利弊。再事先拟好各自的投入和利润分配,还有分工等细节,一定不要因为是好朋友觉得不好意思写合同或者协议。一份清清楚楚的合同(协议),可以避免掉很多不可预知的麻烦出现。所以在具体开工前,尽可能的多考虑到一些可能会造成合作伙伴中印发矛盾的问题,并且把它放在桌面上来谈好。
3.财务的管理。
简单点说,如果2个人合伙,那么谁来管钱管账?这个在事先看似可以因为朋友感情而觉得无所谓的问题恰恰是很多合伙生意到最后做不下去的主因之一。个人觉得,无论是谁来管钱,一定要做到账务清清楚楚,一分钱也不能记错。并且账务要两个人都可以随时查看到,管钱的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千万不能出现?暂时用下?明天再记账?等等这样的小情况。这是我的 经验 之谈哦。
4.多交流沟通。
合伙人之间一定要多交流想法和 总结 经验,并且要学会互相谅解。交流其实是维持合伙人交情的润滑剂,随着事业的开始,可能会好也可能会遇上低谷,这种时候齐心合力就尤显重要了。所以很多时候要互相多交流各自的想法,多商量。
三个人合伙做生意的利润分配
1、A要组建公司BC入股按协议分红嘛!这样A就是法人 BC只能分红而不能干涉公司事务
2、还有一情况就是3人一起组建股份制公司,法人是谁协商解决,A担任总经理打理事务,除了按股分红还必须有薪水和一切员工福利!
3、只有利润可以按出资比例(或协议规定)分红。在合伙经营期间,本金不能分掉。只有在散伙时,将本金加未分配利润首先对外清偿债务(不够时,按出资比例分摊-----非有限责任公司),剩余按出资比例(或协议规定)分配。
经营期间,一般不允许股东撤资。如果合伙(合作、合资)协议、章程有规定,按规定执行。
4、利润分红不影响其出资额。若允许其撤资,这次分红不能影响其原出资的额度。
请参考《 公司法 》、《合同法》、《合资企业法》、《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三人合伙做生意的窍门
1.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谋定而后动,不做半路出家的和尚。
想创业就要考虑风险,怎样有效的规避创业初期的风险问题呢?中国商界有句俗语:"做熟不做生",创业者对于自己熟悉行业的运营过程早已深谙不惑,行业风险的巧妙规避应该游刃有余,反之,这创业的第一步没等迈出,就被风险绊倒了。
2.丰富的资源, 资源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基本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几个资源分别为人力资源、资金和公共关系。 人力资源:人乃万物之灵,只要有企业,有商业活动,就必然有人的存在。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决定性因素,优秀的人(主要的核心人物)完成优秀的工作,一个企业在创业初期,需要优秀的人(更多指的是优秀的管理者)来"指点江山",而企业在度过创业期之后,从优秀到卓越更需要有优秀的人(管理者)来完成。 资金:雄厚的资金实力是企业创业、发展、壮大的坚实后盾,其作用如同水、粮食之于人体一样,毋庸质疑,没有资金(自有、融资等),还是不要冲动的好。
公共关系:中国现有的政治、经济体系决定了大多数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公共关系就别想把企业做好(极个别除外),只要你办企业,哪怕开个小商店,工商税务等各种政府职能部门盯着你不放,什么时候"喝"够了你的油水,什么时候算你有好日子过(喝得够吗?)。还有市场竞争不公平、新闻媒体的失实报道等,就是得罪了街头上的小混混你也别想好。中国的公共关系啊,只能用两个字表达--复杂。
3.创业者,首先,创业者具备应有的基本商业素质吗?懂得经营管理吗?能有效利用好已有的各种资源吗? 素质在于 教育 ,只要肯学习,每个人都会有很大的提高。而经营管理则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中,重要的是经营者是否能玩转各种资源,当然,重要的是人力资源。优秀的人可以帮助经营者管理企业、制定商业计划,甚至可以搞融资,可以搞公共关系,经营者只要听 报告 、做决策就可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了。比如三国时期的刘备,文有诸葛亮出谋划策,武有关羽、张飞、赵云等攻城略地,岂能不独霸一方?再看今日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马云,其不懂得技术,但尊重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意见,所以有今日之成就。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41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