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现了吗?穷人家的孩子考上研究生,最容易被导师pua!
关于你发现了吗?穷人家的孩子考上研究生,最容易被导师pua!介绍如下:
Z的家乡在河南,生在一个父慈母孝的好家庭,有一个比自己小三岁的弟弟。虽然在农村,但一家人过得并不拮据,勤劳机灵的爸爸种地之外,平时还做点小生意,可谓丰衣足食。Z初中时父母还经常去学校门口接送,一家人的小日子可谓平静美满,其乐融融。
无奈好运没有伴随太久,初中时,Z的爸爸开拖拉机时发生了车祸,双腿高位截瘫,从此以后再也无法直立行走,更别说干农活、做生意。一家人瞬间返贫,她和弟弟彻底告别了衣食无忧的生活,马上就开始为学费发愁。
Z特别想读书,当时家里实在没钱供孩子读书了,母亲带着她去舅舅家借钱,舅舅没好气地怒斥,“你家都这样了,你一个女孩子读什么书?!”然后母亲看着Z,无奈地哭了。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作为家里的大姐,只有一条路可走:打工。
但Z不是一般人,她毅然决然要读书,决绝到什么程度呢?家里借的钱只够让一个人读书,于是弟弟退学打工去了,供她读书。这种安排在重男轻女的中国农村社会,几乎就是闻所未闻。但Z做到了,有的人可能会说Z太自私了,弟弟怎么办?但是,难道姐姐去打工,弟弟去上学,就是唯一公平正义的答案吗?
从支持家人发展的角度,哪个孩子上学的意愿更高,就让哪个孩子上学,才是效用最大化的选择吧。她就这样坚持考上了河北的一个非常一般的二本,读书期间没有任何生活费,只好在驴肉火烧店里洗碗,以至于两只手被永久冻伤,肿的像个馒头,再也无法恢复。
即便是这样,Z还是常常吃不饱饭,饿肚子。Z给我讲述自己过去的时候,最刻骨铭心的感受就是肚子饿,饿到不停喝水,那是她二十出头时发生的事。本科毕业以后Z来北京赚钱,为了省钱,Z和建筑工人一起住在工地的临时性住房里,怕危险甚至叫来同学陪住了半年。
四年以来Z持续努力,考上了北大的硕士,读书期间也没认真上过几次课,总是来去匆匆奔跑在给外面的辅导班上课的路上。就这样,半工半读。硕士毕业后,Z顺利地考上了北京市公务员,把户口落在了西城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43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