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机器设备定期保养计划是什么?

2011年###设备保养计划x0d1.目的x0d根据本公司生产设备管理程序要求特制定的本年度维修保养计划。保持厂基础设施、设备的良好状态,以保证使用过程效能,确保生产能够连续稳定的进行。x0d2.范围x0d适用于本厂基础设施、设备的控制和管理。x0d3.职责x0d3.1生产部是设备维护保养的主要管理部门。负责厂的基础设施、设备的管理。x0d3.2生产部根据厂基础设施、设备的实际情况,负责建立管理档案,制订《设备操作规范》,对设施、设备实施全过程的管理。x0d3.3生产部负责所有的设施、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及运行操作管理。x0d4工作程序x0d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运行工时的增加,各部机构和零件由于受到摩檫、腐蚀、磨损、振动、冲击、碰撞及事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技术性能逐渐变坏。x0d4.1保养作业内容x0d按照保养作业性质可分为:清洁,检查,紧固,润滑,调整,检验和补给作业。检验作业由国家指定的检验部门执行,或由本司专职检验人员负责进行。x0d1)清洁、检查、补给作业一般由设备操作人员执行。x0d2)紧固、调整、润滑作业一般由机修工执行。x0d3)压力容器作业由专业人员执行。x0d4)电气作业由专业人员执行。x0d5保养制度x0d本公司的设备保养制度是以预防为主,定运行工时进行保养的原则,分为例行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三级保养,季节性保养。x0d设备保养的分级和作业内容是根据实际使用中技术情况的变化;设备的结构;使用的条件;环境条件等确定。是根据零件磨损规律,老化规律,把程度相近的项目集中起来,在达到正常磨损,老化将被破坏前进行保养,保持设备整洁,发现和消除故障隐患,防止设备早期损坏,达到设备维持正常运行的目的。x0d5.1设备的例行保养x0d设备的例行保养是各级保养的基础,直接关系到运行安全,能源的消耗,机件的使用寿命。例行保养作业由设备操作人负责执行,其作业中心内容以清洁、补给、安全、检视为主,坚持开工之前、运行中、收工后的三检制度。检查操纵机构、运行机件、安全保护装置的可靠性,维护整机和各总成部位的清洁,润滑必须润滑到位,紧固松动件等。x0d5.1.1设备启动前的工作项目。x0d1)清洁设备,清除与生产无关的杂物。x0d2)检查各指示仪器,仪表,操作按钮和手柄以及紧急停止按钮是否正常。x0d3)检查各部位有无漏水,漏气,漏电的现象。x0d5.1.2设备运行中的检查。x0d1)注意各仪器仪表的工作情况,及各部位有无异常的声响。x0d2)运行中注意安全部件是否正常。x0d3)遇异常情况要及时向相关部门负责人报告。x0d5.1.3收工后的作业项目x0d1)清洁设备外部,除去管道和容器内的生产用料,清洁各种零部件。x0d2)放尽系统内的剩水,检查润滑油的质量,油量视需要补给。x0d3)排除运行中发现的缺陷和故障。x0d5.2设备的维修保养x0d设备的维修保养是合理使用设备的重要环节,必须用强制性的保养制度取代那些随坏随修,以修代保,进行频繁的大拆大卸的做法。x0d设备的维修保养就是在以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下,把设备保养作业项目按其周期长短分别组织在一起,分级定期执行,设备的定期保养分为: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三级保养。x0d5.2.1一级保养x0d一级保养是各级技术保养的基础,各级技术管理部门必须十分重视一级保养工作的质量。由专业维修工负责执行。主要作业内容以清洁、润滑、紧固为主,检查操纵、指示用仪器、仪表、安全部位、各种阀门、润滑油油平面。x0d5.2.2二级保养x0d设备的二级保养以清洁、检查、调整、校验为中心内容。由专业维修人员负责执行。除执行一级保养作业项目,并检查运动部件的润滑油状况,清洗各类滤清器,检查安全机件的可靠性,消除隐患,调整易损零部件的配合状况,旋转运动部位的磨损程度,校验指示用仪器仪表和控制用仪器仪表、计量用仪器仪表,延长使用寿命,维护设备的技术性能。x0d5.2.3三级保养x0d三级保养以解体清洗、检查、调整为中心内容。拆检齿轮变速和电磁变速器,清除污垢、结焦,视需要对各部件进行解体、清洗、检查,清除隐患,排除缺陷,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视需要进行除锈、补漆,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试验。x0d5.2.4季节性保养x0d本市冬、夏气温相差悬殊,设备的工作条件也发生明显变化。为此,在进入冬夏两季之前,应结合二级保养进行季节性保养作业,以避免因气温变化造成设备性能不良和机件损坏。x0d5.3使用过程故障维修x0d生产过程中若发生机械设备故障,应及时通知本组组长联系维修人员维修,并填写“设备维修记录单”。维修后,经使用人检验正常运行后再进行正常工作。x0d5.4保养时间安排x0d日常例行保养由操作工按照要求日常进行,“三级保养”由设备维修人员负责,每三个月进行一次。

机器设备定期保养计划是什么?

日常保养就是日常保养,全部是由操作工日常实施。 一级保养是以操作者为主,维修工人配合进对保养。

二级保养是以专业维修人员为主,操作工参加的保养。 二级保养之上依次是小修、项修、大修、改造。 日保、一保、二保构成了三级保养体系。三级保养制是专业管理维修与群管群修相结合的一种设备维修制度。

三级保养的具体内容包括日常维护保养(通称为例保),一级保养(简称一保)和二级保养(简称二保)。

设备的“三级保养制”是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实行群众管理,搞好设备维护保养的有效办法。

一、“三级保养制”的内容:

1、日常维护保养:班前班后由操作工认真检查设备,擦拭各个部位和加注润滑油,使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班中设备发生故障,及时给予排除,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2、一级保养:以操作工为主,维修工辅导,按计划对设备进行局部拆卸和检查、清洗规定的部位,疏通油路、管道,更换或清洗油线、油毡、滤油器,调整设备各部位配合间隙,紧固设备各个部位。

3、三级保养:以维修工为主,列入设备的检修计划,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修理,更换或修复磨损件,清洗、换油,检查修理电气部分,局部恢复精度,满足加工零件的最低要求。

二、“三好”“四会”的内容 实行“三级保养制”,必须使操作工对设备做到“三好”“四会”的要求:

1、“三好”的内容: (1)管好:自觉遵守定人定机制度,凭操作证使用设备,不乱用别人的设备,管好工具、附件,不丢失损坏,放置整齐,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好用,线路、管道完整。

(2)用好:设备不带病运转,不超负荷使用,不大机小用、精机粗用。遵守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规程。细心爱护设备,防止事故发生。?

(3)修好:按计划检修时间,停机修理,积极配合维修工,参加设备的二级保养工作和大、中修理后完工验收试车工作。?

2、“四会”的内容 :

(1)会使用:熟悉设备结构,掌握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操作方法,懂得加工工艺,正确使用设备。

(2)会保养:正确地按润滑图表规定加油、换油,保持油路畅通,油线、油毡、滤油器清洁,认真清扫,保持设备内外清洁,无油垢、无脏物、漆见本色铁见光。按规定进行一级保养工作。?

(3)会检查:了解设备精度标准,会检查与加工工艺有关的精度检验项目,并能进行适当调整。会检查安全防护和保险装置。?

(4)会排除故障:能通过不下常的声音、温度和运转情况,发现设备的异常状况,并能判断异常状况的部位和原因,及时采取措施,排除故障。发生事故,参加分析,明确事故原因,吸取教训,做出预防措施。

扩展资料:

设备维护保养的要求:

1、整齐

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工具箱、料架应摆放合理、整齐,设备零郡件及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各种标牌应完整、清晰,线路、管道应安装整齐、安全可靠。

2、清洁

设备内外清洁,无灰尘,无黑污锈蚀;各运动件无油污,无拉毛、碰伤、划痕;各部位不漏水、漏气、漏油;切屑、垃圾清扫干净。

3、润滑

按时按质按量加油和换油,保持油标醒目,油箱、油池、冷却箱应清洁,无铁屑物,油壶、油检、油杯、油嘴齐全,油毡、油线清洁,油泵压力正常,油路畅通,各部位轴承润滑良好。

而机械设备故障特点往往有多样性,机械设备的应用旨在提高机械生产的效率,而对于机械设备来说,其往往需要长时间处于运转状态下,这就使得其很容易在长时间的各种因素影响下产生腐蚀、磨损、疲劳等问题。

设备维护保养的目的:

大多数检测设备都属于精密仪器,不但要求试验操作人员会使用,还要了解仪器的基本原理、使用注意事项、仪器的存放环境,这样仪器的故障率才会减少。

设备维护保养能保持设备的稳定状态及使用耐久,从而保证生产进度、效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设备使用成本。

在日常维护保养中,只有“严”字当头,正确、合理使用,精心地维护保养,认真管理,切实加强使用前、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的检查,及时地、认真地、高质量地消除隐患,排除故障。

要做好使用运行情况记录,保证原始资料、凭证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要求操作工能针对设备存在的常见故障,提出改善性建议。

并与维修工一起,采取相应措施,改善设备的技术状况,减少故障发生频率和杜绝事故发生,达到维护保养的目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45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