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从1岁到3岁的孩子需要学些什么

母亲大学认为:要启迪孩子的思维,首先便是要给予复制信息。即是要给孩子以不同程度的、不同类别的各种信息件。此时的孩子大脑如同“粮仓”一样,家长的每一个信息便就是一粒“大豆”。首先,家长要对“粮仓”进行储积,倒入大量的粮食。在之后的日子里,孩子自然才会有相应的产物或副产物“倒出”。因为有了“储积”,才会有“倒出”的可能。同理,没有家长的物积复制,孩子何来心智呢?因此,母亲大学建议家长在物积复制期应注意:

从1岁到3岁的孩子需要学些什么

⑴让孩子感受各种音乐或乐器;

⑵向孩子提供各类画册;

⑶容忍孩子的天真活泼所带来的损失;

⑷不能骗、哄孩子;

⑸向孩子提供拼、拆玩具;

⑹鼓励孩子的模仿;

⑺教会孩子的反义词;

⑻教孩子认识日常用品及讲明其用途;

⑼教孩子认字、读字、背字;

⑽教给孩子的时间和顺序思维;

⑾让孩子帮助自己做事;

⑿逗乐孩子;

⒀别在孩子面前吵架;

⒁切忌用“我以为不用说他也知道”的思维来对待孩子;

⒂和孩子相互表演节目;

⒃让孩子接受适当的受挫机会;

⒄引导孩子关心他人。

更多家庭教育话题请登录母亲大学

1、积极期望。积极期望就是从改善学习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入手,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充满信心,相信该学科是非常有趣的,自己一定会对这门学科产生信心;

2、从可以达到的小目标开始,持之以恒地努力,一个一个小目标的实现,是实现大目标的开始;

3、了解学习目的。如果我们对学习的个人意义及社会意义有较深刻的理解,就会认真学习各门功课,从而对各科的学习发生浓厚的兴趣;

4、培养自我成功感。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取得一个小的成功,就进行自我奖赏,通过渐次奖励来巩固自己的行为,有助于产生自我成功感,不知不觉就会建立起直接兴趣;

5、把原有的其他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以培养新的学习兴趣。通过写作练习,体会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写作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对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6、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确立稳定的兴趣。用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是能巩固知识,而是能修证知识,三是能带来自我成功的喜悦情绪。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47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