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淡水鲨鱼吃什么?急急急!!!

淡水白鲨幼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如轮虫类、扁虫类、桡足类棱角及水生昆虫幼体,也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从鱼种到成鱼阶段,食性更杂,除摄食各种天然饵料外,各种商品饲料,动物的下脚料、蔬菜类、残菜剩饭等都可摄食。

淡水鲨鱼吃什么?急急急!!!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大量摄食配合饲料,若无专门的人工配合饲料,可用罗非鱼饲料代替,也可以投喂猪粪,鸡粪,鸭粪等。生长速度较快,在适宜的养殖条件下,年可增重2千克左右。如果在河流等自然水域内养殖,其生长和发育速度较池塘内快得多。5龄个体体重在十几千克以上。

扩展资料:

形态特征:

该鱼分黑、白、灰三种体色,体长侧扁,体表光滑 无鳞,背部隆起,头扁平呈圆锥形,口亚下位,鳃膜与颊部不相连。瓢大,具有 呼吸空气的功能,不易缺氧。淡水白鲨体色艳丽,具有生长快、食性杂、耐低氧、 抗病力强、少肌间刺、肉质细嫩等优点,因而市场前景无比广阔。

体形长而侧扁,背部明显隆起,腹部圆,没有腹棱,这是圆腹鲤共同的特点。头部扁平呈圆锥形,吻短,鳃膜与颊部不相连。上下颌有密外的弯状小齿,呈板带状。背鳍位于背部最高处,有一粗壮硬棘。背鳍后上方靠近尾基处有一脂鳍;胸鳍外缘有一枚发达的硬棘,腹鳍小,臀鳍长,尾鳍分叉,体表光滑无鳞。

请问怎么样饲养鲨鱼?

淡水鲨鱼的病害防治主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在养殖过程中要经常地做好病害的预防工作,即在饲料中,添加各种维生素。且添加“大蒜素”或“鱼菌宁”、“鱼服康”等药品,以防止肠炎、腐皮、疔疮等病的发生;定期泼洒“溴氯海因”、“二氧化氯”等药品,预防细菌性或病毒性病害的发生。因为淡水鲨鱼身体不具鳞片,对化学药物较为敏感,一般不要使用化学药物进行治疗。

1.肠炎病:病鱼行动迟缓,不吃食,腹部膨大,体色变黑,特别是头部显得更黑,肛门红肿,用手轻压腹部,有**粘液从肛门流出;打开病鱼的腹腔,肠壁充血,呈红褐色,肠内没有食物,只有许多**的粘液,如不及时治疗,病鱼会很快死亡。

2.白点病:又叫小瓜虫病。鱼体被小瓜虫寄生后,病鱼的鳍条和皮肤上出现一个个的白点,所以叫白点病。感染了小瓜虫的鱼由于受到刺激,体表和鳃部分泌大量的粘液,鱼因呼吸困难而死亡。每年的3~5月和8~10月是小瓜虫的流行季节。15~25℃的水温是小瓜虫繁殖的最适水温,当水温在10℃以下和26~28℃时,发育停止,28℃以上容易死亡,小瓜虫主要危害夏花鱼种和越冬鱼种。

预防方法: 放苗种前,用生石灰彻底消毒; 发病后,用40%福尔马林浸泡; 提高水温。 3.气泡病:主要发生在鱼苗阶段,成鱼很少见。这种病由三种原因引起。第一,鱼池中施了过多的未发酵的腐熟肥料;第二,是由于池水中的N会计师达到饱和状态引起的,据报导,1升水中含N量达到18.6~19.73便可使鱼产生气泡病;第三,是水中氧气达到过饱和状态所引起。池场内的水生藻类,如金鱼藻过多,在强阳光进行旺盛的光合作用而释放大量的氧气于水中,使水中的氧气过饱和,在鲨鱼的体表、鳍上、鳃上形成许多气泡,使鱼的浮力增加,失去正常的游动能力而死亡。

预防方法: 禁止在鱼池中施放未发酵的肥料,施肥和投饵量要适量,防止池塘中的腐殖质过多; 清除池中的水草,控制水中的肥、活、爽; 往病鱼池中加注新水,可防止病情变化,加入新水后,病情轻的鱼可以排出气泡,恢复正常。

饲养方法如下:

1、饲养鲨鱼的鱼缸要大一些,长度2米到5米之间,宽度在.8米到2米之间,水位高度.7到2米左右为宜。

2、鱼缸的底部要放一些珊瑚石、珊瑚砂等,水温保持在25度左右就可以了。

3、因为鲨鱼是海洋动物,普通的淡水是不能养殖的,因此水要添加一些海盐,海盐兑水的浓度在1、2-1、25之间,PH值保持在8、-8、5之间是最合适的。

4、用速冻的鱿鱼来喂食鲨鱼是最合适的,也可以喂食一些剪掉虾头的虾,如果你的鱼缸过滤系统好的话那么可以直接喂食一些活鱼。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49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