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县的经济
县工业企业通过深化改革,明晰产权,盘活了资产存量,同时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大力推进“回归工程”建设,入园企业不断增多,涉及产业有电子基础信息、造纸、冶炼、轻工、粮食加工等众多领域。通城县共有工业企业382家,职工22355人,资产总额212244万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9家,职工人数8367人,资产总额198100万元,规模以下企业313家,职工13988人,资产总额14144万元。(2009年数据)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343985.2万元,同比增长32.69%,重工业生产增长快于轻工业,其中轻工业完成35115万元,同比增长27.8%,占全县规模企业生产总量的19.1%,重工业完成148748万元,同比增长33.0%,占80.9%。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17554万元,同比增长20.3%,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5%;集体企业完成16291万元,同比增长60.7%,占8.9%;股份制企业完成140556万元,同比增长29.3%,占76.4%;其它企业完成9462万元。(2009年数据)
全县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34028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3200万元,同比增长28%,实现销售收入230088.6万元,同比增长16.98%,实现利税20256万元,同比增长11.73%,资产贡献率达到12.33%,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13.72%,资产负债率为46.24%,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达到2.25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5.68%,全员劳动生产率199526元/人,产销率达到96.9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67.7%。(2009年数据) 全县农业总产值195851万元(现价),其中种植业产值77346万元,占农业比重的39.5%;林业产值6914万元,牧业产值105974万元,渔业产值3177万元。林、牧、渔业占农业比重的60.5%,农业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耕作制度以三熟制为主,二、三熟制比例达98.69%,耕地复种指数达271.2%,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4.4%。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红薯、马玲薯、豆类,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中药材、蔬菜、田藕,主要油料作物有油菜、油茶、花生等。(2009年数据)
全县山地面积108.1万亩,其中林地98.4万亩,主要是楠竹片林12万亩,木本中药材5万亩,板栗3万亩,水果4万亩,油茶9.1万亩,茶叶5.12万亩,杉、松47.6万亩,其它13.2万亩,森林覆盖率57.5%,楠竹立竹1344万根,活立木蓄积量135.4万立方米。(2009年)
通城县牧业主要以生猪为主,家禽、奶牛、山羊等养殖业也有所发展。通城县是全国重点商品猪生产基地,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建设先进县”和“全国生猪品种改良先进县”和“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县生猪出栏率突破200%,居全省首位,成为湖北省生猪高产样板县。
全县放养水面3.6万亩,其中精养鱼池10000亩,水产品总产量3300吨,生产鱼种900吨,人工孵化鱼苗1亿尾,主要养殖品种有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和鲤鱼、鲫鱼、鱼、龙虾、泥鳅。近几年引进的名优品种有:乌鳢、建鲤、高背鲫、罗非鱼、彩虹鲷、麦鲮、淡水白鲳、澎泽鲫、斑点叉尾、南方大口鲶,鳜鱼,特种养殖品种有:甲鱼、美国青蛙、螃蟹、银鱼、鳝鱼。主要养殖方式有:网箱养鱼、网箱养鳝、网箱养、稻田养鱼、稻田养虾、塘堰养鱼、水库养鱼,栏汊养鱼、家庭养鱼。国有水面养殖以粗放天养转变为专业人工养殖,小一、二型水库和较大面积的塘堰,通过水产协会的横向联系采取集约式合伙承包、买断经营权及引进外来资金人才等经营方式达到精养高产。(2009年数据) 通城县第三产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做从业人员2.5429万人,完成增加值12.7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0.2%。第三产业发展的特点:一是场所分布由离散型发展为聚集型;二是三产业内部的规模不断扩大;三是从事第三产业的领域不断延伸。
通城县共有个体私营经济户6968户,其中个体户6693户,私营企业275户。从业人员22638人,其中个体户17534人,私营企业5104人。个私经济户产值达到26948万元。
通城县共有市场12个,建筑面积82100平方米,投资1.115亿元。按种类分:综合市场1个,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投资额为100万元;农贸市场6个,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投资额1210.5万元;小商品市场1个,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投资额2500万元;蔬菜批发市场1个,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投资额20万元;水果批发市场1个,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投资额120万元;服装市场1个,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投资额1200万元;建材市场1个,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按结构分:室内市场5个,顶棚市场7个;按交易形式分:零售市场8个,批发市场4个。(2009年数据) 县通过举办外贸出口培训班,提高企业外贸出口人员业务素质,积极为企业办理自营进出口权和出口退税,帮助企业申报并落实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强化外贸出口服务,促进了全县外贸出口的快速发展。全县外贸出口企业达到28家,完成外贸出口额1532万美元,其中工业外贸出口企业26家,完成出口额1465.2万美元,占全县外贸出口总额的99.1%。同时,在引进外资上取得了一定突破。县委、县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完成招商引资政策,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先后引进外资创办了咸宁新力织造有限公司、新宇云母制品有限公司、通城麦卡电工材料有限公司等外资企业,2009年全县引进外资67万美元。
“三争”工作成效明显,全县共储备项目935个,列入国家和省、市项目库项目545个。全年共争取上级投资项目48个,到位补助资金1.68亿元,争取资金总额居全市第三位。(2009年数据)
美蛙与牛蛙哪个价格贵
野生青蛙喜欢捕食蚯蚓,就是人工养殖的美国青蛙、牛蛙、泰国虎纹蛙、棘胸蛙都特别爱吃蚯蚓。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青蛙在自然界生活的环境中容易找到蚯蚓,而且蚯蚓味道鲜美,无骨无刺、身体光滑,吃起来爽滑可口;其次蚯蚓有特别的腥味吸引着青蛙;再者是蚯蚓的营养价值高。人工试养棘胸蛙就是个典型例子,最初棘胸蛙非吃蚯蚓不可,宁愿饿死也不吃其它东西。
蚯蚓喂青蛙的第一个好处是:促进青蛙快速生长和增加产卵量。据相关试验:用蚯蚓喂幼蛙,从10克到200克,只需要85天—89天,平均87天;在种蛙产卵前1周投喂蚯蚓,产卵量可达到4500粒—4700粒,平均4600粒。此外蛙的肉质特别鲜美,无腥味。
蚯蚓喂青蛙的第二个好处是:青蛙吃进蚯蚓后容易消化,而且少患胃肠炎。因为蚯蚓吃的是腐熟的腐植质,青蛙吃进后容易消化。此外,蚯蚓肠道中有很多有益的微生物,不但对青蛙的消化吸收有利,而且还可以防止胃肠炎病的发生。
蚯蚓喂青蛙的第三个好处是: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为蚯蚓的营养价值高,据测定,蚯蚓所含的蛋白质、氨基酸等与进口的白鱼粉相当,完全可以用蚯蚓代替鱼粉或代替部分的膨化颗粒料饲喂蝌蚪或青蛙。加上蚯蚓容易饲养,而且其饲养成本低,生长速度快,繁殖率高,所以用蚯蚓喂青蛙可以降低饲料成本。
美蛙价格贵。
美国青蛙(Rana grylio),又名沼泽绿牛蛙、猪蛙或猪鸣蛙,是美国西南部的一种青蛙,分布在南卡罗莱纳州至得克萨斯州。
美国青蛙体形与一般青蛙相似,个体比一般青蛙大,但比牛蛙小,最大个体500克左右。蛙体扁平,头小巨扁,鼓膜不很发达,眼小突出,前肢较小,后肢粗大发达,不善于跳跃。
美国青蛙又名河蛙、水蛙。原产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进我国,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上等的食用蛙,现已在全国各地推广养殖。主要养殖方式有土池养殖、水泥池集约化养蛙、网箱养蛙及稻田养蛙,由于蛙的天性是捕食活动着的昆虫等。
美蛙油:
美蛙油不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而且有很高的食用价值。美蛙油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和膳食,用以烹制多种菜肴,是宴席上的美味佳肴。
史书“辽海丛书”中记载:哈什蟆形似田鸡,腹中油如粉可作羹,味极美,唯兴京一带有之。实践证明,食用美蛙油对提高体质、增进健康有明显的效果,而且无副作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52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