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简述软件缺陷的定义和划分

IEEE 1983 of IEEE Standard 729中对软件缺陷作了一个标准的定义:

简述软件缺陷的定义和划分

从产品内部看,软件缺陷是软件产品开发或维护过程中所存在的错误、毛病等各种问题;从外部看,软件缺陷是系统所需要实现的某种功能的失效或违背。

因此软件缺陷就是软件产品中所存在的问题,最终表现为用户所需要的功能没有完全实现,没有满足用户的需求。

以前看黑马程序员公开课时候就讲过。

一旦发现软件缺陷,就要设法找到引起这个缺陷的原因,分析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然后确定软件缺陷的严重性和处理这个缺陷的优先级。各种缺陷所造成的后果是不一样的,有的仅仅是不方便,有的可能是灾难性的。一般问题越严重,其处理优先级就越高,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级别:

(1)微小的(Minor)。一些小问题如有个别错别字、文字排版不整齐等,对功能几乎没有影响,软件产品仍可使用。

(2)一般的(Major)。不太严重的错误,如次要功能模块丧失、提示信息不够准确、用户界面差和操作时间长等。

(3)严重的(Critical)。严重错误,指功能模块或特性没有实现,主要功能部分丧失,次要功能全部丧失,或致命的错误声明。

(4)致命的(Fatal)。致命的错误,造成系统崩溃、死机,或造成数据丢失、主要功能完全丧失等。

除了严重性之外,还存在反映软件缺陷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以便于及时跟踪和管理,下面是不同的缺陷状态。

·激活状态(Open):问题没有解决,测试人员新报告的缺陷或者验证后缺陷仍旧存在。

·已修正状态(Fixed):开发人员针对缺陷,修正软件后已解决问题或通过单元测试。

·关闭状态(Close):测试人员经过验证后,确认缺陷不存在之后的状态。

以上是三种基本的状态,还有一些是需要相应的状态描述,如“保留”,“不一致”状态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55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