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酒精生产工艺
摘 要本文以淀粉质为原料,概述了酒精工业的生产方法,具体的分析了酒精生产的特点和工艺流程。关键词淀粉质;特点;工艺流程0 前言酒精工业和其他轻工业一样,具有投资小、回收期短、资金周转快的特点,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人们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现代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酒精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它是许多化工产品不可缺少的基本原料。利用酒精可以制造合成橡胶、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乙二醇、冰醋酸、苯胺、乙醚、脂类、环氧乙烷、氯乙醇、二氯乙烷和乙基苯等。酒精是一种很好的有机溶剂,也可作为洗涤剂和浸出剂。在医药上酒精可用与灭菌和药剂的调试,高纯度的酒精可用来配制各种饮料酒。在国外有的工厂用酒精作燃料,取代煤和汽油;有的国家正在使用,用酒精作为燃料的汽车。随着自然资源开发的日渐减少,酒精作为绿色资源永不腿色,他的用途将更为广泛。
1酒精的种类
我国工业生产的酒精按国家规定分为高纯度酒精、食用酒精和工业酒精等,并由轻工业部和卫生部颁布标准。高纯度酒精,酒精浓度不得低于99.5%(容量),是一种严格中性没有杂味的酒精,专供国防工业、电子工业与化学试剂用。食用酒精,酒精浓度不得低于95.0%(容量),杂质含量较少,主要用于食品行业配制饮料酒、医药行业和精细化工行业。工业酒精,只要求酒精浓度达到95.0%(容量),无其它要求,主要用于油漆稀释,合成橡胶等工业生产,或作燃料使用。
2酒精工业的生产方法
2.1发酵法。是利用淀粉质原料或糖质原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酒精,根据原料的不同,又可分为:淀粉质原料发酵生产酒精,这是我国当前生产酒精的主要方法,它是利用薯类、谷物及野生植物等含淀粉的原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再进一步发酵生成酒精。整个生产过程包括原料蒸煮、糖化剂制备、糖化、酒母制备、发酵及蒸馏等工序。糖蜜原料发酵生产酒精,直接利用糖蜜中的糖分,经过稀释并添加部分营养盐,借酒母的作用发酵生成酒精。亚硫酸盐纸浆废液发酵生产酒精,造纸原料经亚硫酸盐液蒸煮后,废液中含有六碳糖,这部分糖在酵母作用下可以发酵生成酒精,主要是工业酒精。
2.2化学合成法生产酒精。是利用炼焦炭、裂解石油的废气为原料,经化学合成反应而制成酒精。生产方法又可分为间接水合法和直接水合法两种,目前工业上普遍采用后者。间接水合法又称硫酸水合法,它的生产过程是将乙烯与硫酸经加成作用生成硫酸氢乙脂,再进行水解,生成乙醇和硫酸。此法的缺点是对设备腐蚀严重,酸消耗较多,优点是对原料气体的纯度要求不高,设备简化,易与上马。直接水合法,乙烯与水蒸气在磷酸催化剂存在下,在高压高温下可直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酒精。此法要求乙烯纯度在98%以上的原料气,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分离裂解其中各种组分,对设备、材料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此法步骤简单,无腐蚀问题。
3淀粉质原料酒精生产的特点
原料系采用薯类、粮谷类及野生植物等,在投产前必须先经过破碎处理。目前在国内上有一部分产量较小的酒精厂,采用间歇蒸煮,原料不经粉碎,就直接将快状或粒状原料投入生产,但大部分中等规模以上的酒精厂,原料多经二次粉碎,然后进行高压连续蒸煮,有利原料的受热面加大,更有效地达到蒸煮的要求。原料必须经过蒸煮,在高温高压过程中,引起原料细胞的组织破裂,使存在于细胞中的淀粉转化为可发酵性糖。蒸煮温度由于原料的品种与规格不同而有差异,通常为130—150度,但经过粉碎的原料,其蒸煮所须的温度较低,大约120—130度。高温处理除了使淀粉糊化,便于淀粉酶起糖化作用外,还可把附着的有害杂菌杀死。淀粉质原料生产酒精,要经过加曲糖化作用,把糊化成溶解状态的淀粉转化成可发酵性糖。由于曲的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麸曲糖化法、液曲糖化法、根酶糖化法(阿米罗法)、根酶酒母混合法、麦芽糖化法等。目前在国内是以麸曲糖化法和液曲糖化法为主,在国外使用淀粉质原料生产酒精的方法,大致可分为:麦芽法,以麦芽、黍芽、稷芽作糖化剂;阿米罗法,将根霉或毛霉等霉菌,在糊化醪冷却至30—40度时,接种培养,在霉菌生长过程中转化淀粉成发酵性糖,再加酵母发酵;曲法,以固体曲或液体曲作为糖化剂;酶法 ,用淀粉酶代替曲。淀粉悬浮液在糊化和溶解过程中,粘度是不断变化的,当淀粉颗粒溶解时,粘度逐渐增加,达到最大限度后,随着温度的继续上升,醪液粘度下降。蒸煮过程中原料因受高温高压,易产生焦糖。由于淀粉质原料甘薯内所含的碳水化合物中以淀粉为主,另外还有少量糊精和糖类;而马铃薯中所含的糖主要是堡葡萄糖和果糖,以及少量的蔗糖;在谷粒中则以葡萄糖为主。在蒸煮时,不同的糖份其化学变化也不同。例如糖份回转化,醛糖回变成酮糖(异构化);各种糖份都会焦化,形成焦糖;己糖分解变为羟甲基糠醛,又很容易和新的氨基酸分子起作用而生成黑色素。焦糖是不能被发酵的,还会阻碍酵母的发酵作用,影响发酵而降低酒精产量。因此,蒸煮时要注意控制适宜的温度和压力。由于形成焦糖的作用,一般在高浓度溶液中比低浓度溶液中容易进行,因而淀粉质原料蒸煮时,如原料内含有较多的糖分,便容易形成黑色物质和焦糖。醪液浓度越高,也越容易形成焦糖。因此,我国个别酒精厂对甘薯干的原料加水比,一般都采用1∶3—1∶3.4,有时还要稍稀些,这样便于淀粉率的提高。
4 淀粉质原料酒精生产的工艺流程
用淀粉质原料生产酒精时,投产前必须先把快状或粒状的原料,磨碎成粉末状态后,经过高压蒸煮和糖化作用,然后在进行发酵,最后经蒸馏得到成品酒精。原料粉碎连续蒸煮的酒精工厂,原料出库后,先经过粉碎,然后再投入生产。几乎大多数工厂都采用了锤式粉碎机,把原料磨成粉。很多工厂都采用二次粉碎法,在进入锤碎机前先经过粗碎,把大快原料初步打碎成小快原料,再经过锤碎机,将小快原料打碎成较细的粉末原料,这样便于连续蒸煮。蒸煮糊化把磨碎后的粉末原料,先行拌水预热,使原料升温,为连续蒸煮作好预煮准备。原料内的淀粉颗粒,经高压蒸煮后逐步破裂,趋与溶解状态,蒸煮醪液成糊状。曲霉糖化经蒸煮糊化后的醪液,通过曲霉菌的淀粉酶进行糖化作用。曲霉菌生成的淀粉酶,能把原料内含有的淀粉转变为可发酵性糖,供酵母菌利用。曲霉菌是属于好气性的微生物,故在繁殖和生长过程中要给以充分的空气,同时,淀粉酶的形成也取决于所供给的空气量。酵母发酵,酒精发酵是属于厌气性发酵,在发酵过程中进行无氧呼吸,在此过程中,发生着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既有糖化醪中淀粉和糊精继续被淀粉酶水解生成糖,也有蛋白质在曲霉蛋白酶水解下生成肽和氨基酸。这些物质一部分被酵母吸收合成菌体细胞,另一部分则被发酵,生成酒精和CO2。蒸馏提纯,经酵母菌把糖转变成酒精后,在成熟发酵醪内,除含有酒精和大量水分外,还含有固形物和许多杂质。蒸馏是把发酵醪液中含有的酒精提纯出来,通过粗馏和精馏,最后取得合乎规格的酒精,同时得到副产物杂醇油,还有大量的酒糟(也称废醪)排除。
5 结束语
酒精原料不同,其特点也不相同,在酒精生产中应根据具体的原料特点,采取具体的工艺流程,确保酒精的生产质量。
酒精制造的工艺流程
全套啤酒厂生产设备主要包含粉碎系统、糖化系统、发酵系统、制冷系统、清洗系统、控制系统等主要部件以及很多辅助部件。精酿啤酒设备型号:100升到10000升,不同的配置不同的型号精酿啤酒设备价格也不同。
小型啤酒设备主要用于啤酒屋、酒吧、餐厅 、音乐餐吧、KTV等餐饮娱乐场所。
小型设备规格可以选择100升、200升、300升、500升、1000升的设备不等,具体根据自己规模来选择。
啤酒设备组成系统
1.发酵系统主要包括发酵罐、清酒罐和酵母扩配设备。罐体夹层米勒板,采用304不锈钢板加工,冷却介质:酒精水,罐体带视镜,底部一个进出口,顶部安双作用真空安全阀、隔膜压力表,可封闭式视镜,有一备压排气兼口,内接洗球、外接备压排气管及,罐体有无菌取样阀及铂电阻,带80型鲁米视镜射灯。冷轧椭圆型上封头,美观且无清洗死角;带取样口。
2. 设备便于人工操作和手工清洗使其进一步发酵出优质的啤酒,具备了先进的发酵工程技术和设备制造,能够通过自控系统,可实现自动,半自动化控制,全过程控制啤酒的发酵。发酵罐清洗人孔,分顶部人孔、侧部人孔、腰部人孔。
3.发酵系统一般由6—12只发酵罐组成,规格从100升—5000升均有,种类多样,更可根据您的需要量身定做,其设备内胆采用国际标准的优质不锈钢材料焊接而成,聚氨酯高压发泡保温锥底结构,外包根据顾客需求,可用不锈钢镜面、哑光、碳钢、喷涂等形式。
4.啤酒标准化发酵生产技术,罐体内部镜面抛光,抛光质量标准,完全满足啤酒发酵、自动清洗、消毒系统的要求。
5.发酵罐冷却夹套,满足行业技术标准,采用弥勒版、拱形通道、瓦楞通道、螺旋等夹套换热方式,满足不同冷却介质和压力的热交换技术需要。
6.发酵罐之间连接有洗涤杀菌管道、物料管道、冷却回流管道和。所有与物料接触的不锈钢管道均采用卫生级iso或pin标准管道,内外壁抛光,满足食品级卫生标准 。
酒精又叫乙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造多种有机试剂和溶剂,也是制染料、涂料、医药、香料、合成材料、洗涤剂等的原料。 (1)工艺流程:制曲—制酒母—蒸煮糊化—糖化发酵—蒸馏。(2)工艺操作要点:①制曲:此工艺流程所用的糖化剂多为固体培养基所培养。在麸皮中添加5%,10%谷糠或细稻皮作培养基,培养黑曲霉菌或黄曲霉菌作为糖化剂,称麸曲法。麸曲法的曲霉菌一般经试管培养、培养皿培养、制种曲和制曲等几个阶段逐步扩大培养,直至满足生产需要。试管培养:常用的黑曲霉菌菌种(如黑曲霉菌轻研2号)由专门研究单位提供。试管培养所用的培养基有多种,可用小米培养基。将小米培养基分装于清洗、灭菌的试管中,每管约10毫升,间隔蒸煮灭菌三次,每次间隔1昼夜,蒸煮1小时。最后一次灭菌后,将试管斜置过夜,用接种针接人少量黑曲霉菌菌种,在30-32摄氏度的温度下,经5-7天即繁殖旺盛。检验合格后即可提供扩大培养用。培养皿培养:可在培养皿或三角瓶中进行。培养基可用5%-10%的谷糠或细稻皮制成,麸皮和谷糠加1—1.2倍的水浸泡2小时,上锅蒸30-40分钟后,分别装入已灭菌的培养皿或三角瓶中,装料厚度0.2-0.3厘米,继续蒸30分钟,即成培养基。培养基冷至40摄氏度以下时,在无菌室中用接种针接人少量试管培养的黑曲霉,充分搅匀,放人恒温箱中,在30—32摄氏度的温度下培养约3-5天,菌种即可繁殖旺盛。检验合格后,将培养皿或三角瓶中的水倒出,在35-40摄氏度的温度下干燥。干燥后,存放于阴凉干燥处,保存备用。制曲种:曲种又叫种曲,是用于制曲的曲霉菌菌种。制曲种应在专门的曲种室进行。接种前一天,先将曲盘及工具放人室内,密封后,燃烧甲醛,进行药物杀菌,约1昼夜后敞开天窗,让药物气体逸出。制曲种的原料可为麸皮、大米、小米和高粱等。常用的配方为:麸皮70%—80%,谷糠或稻皮10%,含水约60%的鲜酒糟20%-30%。将原料加水拌匀,加水量为料量的75%—85%,放置滋润1小时,过筛,再上锅蒸煮45-50分钟。蒸好后出锅,冷却至37-38摄氏度,按0.1%—0.2%的接种量接人培养皿培养好的菌种,并铲匀,在32-35摄氏度下堆积4-6小时,中间翻拌一次;然后将料分装于曲盘中,厚度约1厘米,再将曲盘堆在3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下存放;此时料温为28-30摄氏度。5-7小时后,料温逐渐升至32-34摄氏度,这时应倒换曲盘的堆迭形式;以后每隔3-4小时捣碎曲料结块三次,并保持料温不超过35-36摄氏度。从接种起,经48-50小时,孢子已长成,料温开始下降或不再上升,即可提高室温,打开曲室天窗,在35-40摄氏度的温度下干燥5—6小时。干燥后,将曲种存放在阴凉千燥处,保存备用。制曲:曲是可以直接投入生产使用的糖化剂。制曲应在专门的曲房中进行。制曲的原料一般掺人5%—10%的谷糠或麸皮,也可再掺人:20%-30%的新鲜酒糟。制作时,将原料加水拌匀,加水量应由麸皮及酒糟的含水量来决定,一般可用下式计算:加水重量=原料重量*(要求含水%-原料含水%)/(1-要求含水%)要求含水量一般为45%-50%。将加水拌匀的料过筛,放置1小时,使水分浸透原料,再上锅蒸煮45-50分钟,取出过筛,散开冷却至37-39摄氏度,按0.3%-0.5%的接种量接入曲种,拌匀。接种后的曲料送人曲房;在28-30摄氏度下堆积4—6小时,翻拌一次;再堆放1-2小时,拌匀,分别装人曲盘,厚度为2-2.5厘米。再将各盘堆迭成方柱形,装盘4-5小时后;料温可升至36-37摄氏度,此时进行拉盘。所谓拉盘,是将迭成方柱形的曲盘拉开一定距离,呈晶字形,以利于空气流通及排放曲霉产生的二氧化碳。拉盘5-7小时后,料温迅速上升;可达41-42摄氏度,此时进行扣盘。所谓扣盘是将空曲盘倒扣在装有曲料的曲盘上,然后相互翻转,使曲料由原盘落于空盘中,使原来被压在下面的曲料生长曲霉。扣盘后,曲盘仍堆成品字形,根据料温的变化情况,适时调动曲盘位置,以保持各盘中料温基本一致。制曲过程申;曲室温度应保持在28-33摄氏度。一般由接种开始,经40-45小时,即可出曲。已制好的麸曲应立即投入生产使用,不宜长时间存放。②制酒母:酵母菌的扩大培养一般分试管培养、三角瓶培养、卡氏罐培养和制酒母等阶段。试管培养:先将大麦用冷水浸泡24小时,中间换三次水,然后摊在竹帘上或竹筛里,在室温下任其发芽。待叶芽长度与大麦粒相等时,碾碎,加1.5-2倍水,在60摄氏度的温度下糖化1-3小时,再用布袋过滤。调节糖度到12-13度,加硫酸调节pH为0.2-0.4小将糖液分别装入试管中,每管约5毫升,蒸煮灭菌约1小时,每昼夜灭菌一次,共进行三次。最后一次灭菌,放置过夜,同时无菌接人少量试管中培养好的酵母菌,在25-26摄氏度的温度下,培养22-24小时。经检验合格后,即可提供扩大培养用。三角瓶培养:可在三角瓶和烧瓶中进行。所用培养液及培养方法均与试管培养相同,只是扩大培养倍数为8-10。卡氏罐培养:先将红薯粉与其2倍的水搅拌成浆液,再将红薯粉重量的3倍的水放人锅中煮沸,此时倒入红薯粉浆液,搅拌蒸煮40分钟。出料后,用粗布过滤,即可得糊化醪。将糊化醪装入灭菌的卡氏罐中,加入料量8%-10%的曲种,在60摄氏度的温度下,糖化1-3小时。调节糖度为12-19度,pH为0.3-0.35;然后于蒸汽或沸水中灭菌1小时。放冷后,按7%-10%的接种量接人三角瓶中培养好的酵母菌。在27-28摄氏度培养20-22小时;每4-5小时搅动一次,待繁殖旺盛,检验合格,即可供制酒母用。制酒母:将红薯粉、鲜酒糟、谷糠和水按100:20:5:50的比例拌匀,筛出粗粒,滋润3-4小时,上锅蒸煮40分钟。然后将料分装于灭菌的酒母培养缸中,加水,并加酸调pH至4.3左右,再加人料量8%-10%的种曲,拌匀。当料温为25-27摄氏度时,按接种量5%-7%接人卡氏罐中培养好的酵母醪,并在25—26摄氏度的温度下培养8-10小时。酒母成熟后,即可作为生产使用的酵母菌。③蒸煮糊化:将红薯干粉碎,过筛后加水调成13%-15%的浆液,上锅蒸煮。蒸煮时间长短与火力强弱有关,常凭经验判断,一般约40分钟可蒸透,即可得糊化醪。④糖化发酚麸曲和酒母可同时接人糊化醪中。将糊化醪冷却至20摄氏度时,加入8%-10%的麸曲和3%-5%的酒母拌匀,按料中含水60%-65%的比例加水。在不超过20摄氏度的情况下,将料装入陶瓷缸发酵池或地窖中,封口后进行糖化发酵。发酵过程中,料温逐渐上升,一般为28-35摄氏度,最高可达40-42摄氏度,水分保持约65%。发酵时间由入池温度、气温、物料散热情况,原料粉碎程度及淀粉浓度等多种固素决定,一般3天左右即可完成发酵。发酵后出料,即可送去蒸馏。⑤蒸馏:从粗产物中分离出精制乙醇是在间歇式蒸馏塔中进行的。将发酵醪液装日蒸馏釜内,用间接蒸汽和直接蒸汽加热,热沸后保持料液沸腾状态,使包括乙醇在内的挥发性成分汽化。蒸汽从塔顶逸出,进入分凝器冷凝成液体。蒸馏初期,冷凝液全部从塔顶流回塔中(生产上叫闷塔),它的主要目的是提浓乙醇。分凝器流出的回流液温度不应低于50-56摄氏度,以免破坏蒸馏塔的操作。冷凝器在塔中闷1.5-3小时后即开始蒸出乙醇。开始蒸出的是比乙醇沸点低的头级杂质,接着是成品乙醇,最后是沸点高于乙醇的尾级杂质,这些均应分别接收在不同的容器中。待乙醇馏分蒸完时,即可停止加热。料液冷却后,打开釜底的残液出料阀,放出残液,用清水清洗塔、釜、分凝器及冷觏器等设备,然后重新装料,进行下一步蒸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55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