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自主招生是什么意思
自主招生是我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的一种补充。那么,大学自主招生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什么是大学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包括国家重点大学自主招生与高职自主招生两大类。2003年,中国教育部开始推行自主招生,结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时间招考的历史。
高中毕业生通过考核后,可提前确定意向高校的录取名额,并在参加高考后享受降分优惠。根据教育部要求,自主招生人数不能超过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入选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与试点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省级招办应向考生选报的试点学校投档;试点学校进行综合评价、自主选拔录取。
自主招生选拔流程1.试点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自主选拔录取方案,并纳入本校招生章程,向社会公布。
2.符合试点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条件的优秀高中毕业生,经所在中学推荐或其他形式提出申请,由中学向试点学校提供考生在校德智体美发展情况以及获奖、特长等证明及写实性材料。
3.试点学校组织专家组,进行材料审核后确定入选考生名单,高校公布材料初审结果,接着笔试面试。
4.入选考生名单在省招办和高校网站及社会媒体公示。
5.入选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高考后各高校按照原来的协议进行选拔录取。
6.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名单通过省级招办和本校网站及社会媒体对外公示。
自主招生和高考的区别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由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在高考的基础上通过院校的综合评价体系(笔试、面试考核),选拔出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最终获得拟录取资格的考生在高考成绩达到院校标准时可在高考录取中享有一定的投档及专业录取优惠。
区别:自主招生是正常高考的辅助手段,是对高考制度的重要补充,并不是高考的另外招生。目前全国共有90多所高校具有自主招生资格,各院校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开展自主招生,大致可分为自主招生改革试点、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和综合评价三类。
大学自主招生需要具备条件如下:
1、一般重点中学都会有校荐名额,学校一般会根据学生平时的成绩,或是格外组织一次考试来分配名额。而想要获得自主招生名额,一般是以校荐为主,自荐为辅。而自荐需要的一些条件,老师会提醒,也可以自己去查高校的招生网获知。
2、想要去参加自主招生报名的考生,一般都是要求中上等以上的成绩。
3、自主招生感兴趣的高校还有就是成绩比较优秀,各科成绩比较平衡,但是综合表现很优秀的好学生。但是这个可能很难,需要有特别突出的才有可能。
4、如果你的成绩不是很突出,但是有一定的特长,而特长又符合某个院校和专业的'要求,那么,你也符合自主招生报名的条件。尤其是有创新潜质的就更符合了。像是参加过一些竞赛、比赛获奖的,甚至是有一些小发明或是专利就更好了。
自主招生的好处:
1、自主招生对某些贫困地区的优秀考生来说可以中增加入学机会。
2、自主招生能够更为综合而全面的考虑学生的素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来说,更加客观公正。
3、自主招生的形式升学区别于传统的全国统一的高考,更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高考“志愿”是指一个人参加高等教育考试的“志向和愿望”,每个高考考生都有根据自己的理想志向、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大学就读的权力。
每年的自主招生和高考之后填报志愿的时节,那种由学校或家长代填志愿的现象并非罕见。其实,这都是受某种利益的驱动的,高考志愿已不单单是考生选择大学、挑选专业的方式,早已成为各中学、高校和家长获取最大利益的途径。
高校招生日益激烈,各院校奇招迭出,而此次“明斗”所揭示的“暗战”一角,更令人深思。无序的高校竞争背后是分数至一的“掐尖儿”大战,高校自主招生和学生自主选择依然长路漫漫。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55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