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园秋色送给喜爱菊花的你
1、上海大学宝山校区
2、石碑摆设
3、绿色大标志
4、图书馆
5、节约用水
6、湖
1.想看各种品种的菊花和和各种园林艺术,首先要知道这菊花和“艺术品”在哪个地方对吧。上海大学的菊花节主要集中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乘地铁的话是乘坐7号线,到上海大学站从2号出出来就是上海大学的西门了。菊文化的主要聚集地是在上海大学图书馆那边,如果是自驾的话,小编建议从上海大学的南门进去,从那里走,才是真的一点点带你进去秋菊的世界。
2.小编就讲几点值得观赏和拍照的地方。从南门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上海大学第十一届菊文化节”十二个大字,下方也有三个大气的“秋之韵”三个大字。
3.绕过秋之韵三个大字,左侧花主要是围绕着“求实务新”的石碑摆设,有将近5个左右的大菊花谭,而右侧则是人工的小喷泉和两个大的拱门,很是亮眼。
4.继续往图书馆的方向走去,会看到一个很大的“SD”的绿色大标志,人工的水缓缓流下,两边的菊花也交相呼应。
5.再次继续往前走,最热闹的要数上海大学的图书馆前门了,去年图书馆前门是摆了一只很大的大象,今年摆出来的是鲤鱼跃龙门,很是欢庆。
6.再沿着菊花小道往上海大学湖边方向走去,一架卫星在满墙的菊花映衬下也熠熠生辉,而地上也摆出了一个火箭的模型,很是壮观。走在菊花小道上不久,你就会看到有一个大型的水龙头标志,上面嵌着一滴未滴落的水珠,欣赏这些菊花的同时,也在传递给我们一个认知——节约用水。
7.再往前走就是上海大学的湖了,湖里面养着很多很大的鲤鱼,哪里的鱼是着实让小编吃了一惊,由于周末很多附近的居民和小孩子会来喂,长得也是相当的肥美,而且嘴巴也变得叼起来,对鱼食反而不喜欢,爱上了吃面包,要是你有兴趣观赏且想拍下漂亮的照片,记得带上面包哦。
您要问的是上海大学图书馆学考研报名条件吗?上海大学除了特定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如法学和工商管理有特别的报考要求外,其它专业的报考条件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的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同等学力人员,需满足以下条件:
①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CET-4),并通过8门以上相关专业本科主干课程的考试(须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② 同等学力报考需以第一作者在公开出版的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或者有一项专利申请受理证明(排序前五名)或者有一项地市级(厅级)以上与所报专业相关的科研成果(排序前五名)。
③ 同等学力考生不可跨专业报考,复试时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上海大学:
1、上海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简称“上大”,位于上海市,是上海市属的综合性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上海大学有宝山校区(校本部)、延长校区、嘉定校区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20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学校设有30个学院和1个校管系;开设94个本科专业;有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2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专任教师3419人;有研究生18021人,全日制本科生19921人(含预科生63人),成人教育学生19912人。
图书馆学:
1、图书馆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它是以研究图书馆的发生发展、组织管理以及图书馆工作规律为主体的学科。通俗来讲,开设图书馆学的目的就是总结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实践经验,建立科学的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高图书馆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
2、图书馆学是一个富有人文精神,极富人文关怀的学科。它不仅保存人类知识和文化的场所,还通过服务社会发挥作用。图书馆面向所有人免费开放,自带免费、平等、自由、多元、包容的价值理念。感动全网的东莞图书馆农民工读者吴桂春先生的故事,见证了图书馆与全民终身学习产生的合力,这种合力可以在为民众提供温暖和力量的同时,也不断为社会赋能,进而产生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能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57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