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镇坪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国际玉城

镇坪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国际玉城位于镇平县石佛寺镇玉雕湾主出入口,西临玉源大道,南至柳卢公路,北到龙翔路,东接二龙路。总占地面积约1300亩,东西宽约640米,规划建筑面积约71万平方米。

首期开发用地为苏庄以北约170亩,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结合国内及国际玉雕产业发展新形势,采用高起点、高目标、高规格规划建设,建筑整体全部采用简约、清秀、古朴的明清建筑风格为主。同时高度重视园林景观,斥巨资建造在国内外具有高度旅游博览价值的玉城大门、玉神广场、玉神阁、玉神雕塑、五莲花石碑、角楼、牌坊、文化景墙、石佛寺院等。仅景观园林一项就占地500亩,其中有神州第一门之称的玉城大门位于项目西侧中部,为国际玉城主出入口。大门高约25米,整体跨度40米,为双排六柱、五门五重檐超大牌楼。大门屋脊坐有一佛,两财神,两门神。佛像都采用高端荧光技术,白天吸光,夜晚放光,夜幕降临时分,将整个国际玉城增添一份神秘色彩。

国际玉城内规划重建的石佛寺院,投资5000余万元,占地250亩,位于玉城中心位置,主体设有前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戒律院等。

梦忆庄园

“梦忆”之名取自明散文家张岱所著《陶庵梦忆》,也是张岱传世中最著名的一部,《陶庵梦忆》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如茶楼酒肆、说书演戏、斗鸡养鸡、放灯迎神及山水风景、工艺书画等等,构成了明代社会生活的一幅风俗画卷,尤其可以说是江浙一带一幅绝妙的《清明上河图》。

中原荷花博览园

其中虽有贵族子弟的闲情逸致、浪漫生活,但更多的是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的反映。以此为名也是想追忆过去,重田农耕岁月,让大家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健康生活。

梦忆庄园的天生丽质,它的地理植被等特点,以及在南阳周边区域的稀缺性,决定了它最适合的功能定位,就是养心、养神、怡情、休憩。

梦忆庄园坐落在镇平县老庄镇原生态村落之中,是南阳彭李坑水库和镇平陡坡水库的结合点,内部林地包括一个南坡、一个北坡、一个西坡,而东边紧靠彭李坑水库,坡高约40米,坡度约为45度。中部有一个近20亩的鱼塘,还有10多亩无公害蔬菜良田,另外还有一个2亩左右的荷花池,一个小小的甲鱼池,整个庄园纵深约1.2公里,宽约1公里,在庄园入口就是村村通的公路,和周围的小村落紧密连接,朝有炊烟犬吠,晴有湛蓝天空,雨有翆叶滴水,形成一幅田园诗意环境优美的世外桃源,适合养殖、种植、休闲、养生等。

玉雕大师创意园

玉雕大师创意园位于镇平县南环路与玉源大道交叉口东侧,计划占地面积600亩,总投资6亿元,依苏州园林风格而建,立意于构建大师研究、设计、加工、展示、生活于一体的大师创作基地及旅游观光区、主题公园、商业区。全部项目完成后,将成为中国玉文化研发、玉雕精品展示的高地及雕玉、赏玉、旅游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景区。

五垛山风景区

五垛山:位于二龙乡北部,有祖师庙、青牛宫、大潭、二潭、三潭等10处景点,祖师庙由唐初道士吴筠创建,后因明朝皇帝朱允炆曾在此修道,被明成祖朱棣奉为真武祖师,遂更名为祖师庙,之后人们习惯称五垛山为北顶,与南顶武当山齐名天下。

彭雪枫纪念馆

彭雪枫将军于1907年出生于镇平城南七里庄,1944年在收复河南省夏邑县八里庄的战斗中以身殉国,年仅37岁。生前是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因其不朽的革命精神、高尚的道德品质,被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誉为“中华民族英雄、***人好榜样”。

彭雪枫纪念馆

彭雪枫纪念馆始建于1984年,于1988年建成开馆,馆名是由当时的国家主席杨尚昆题写的。2004年,为了纪念彭雪枫将军殉国60周年,彭雪枫纪念馆进行了扩建和整修,纪念馆现占地面积37亩,由主体建筑和广场组成,主体建筑主要有瞻仰大厅和三个展厅组成,三个展厅用、文字、实物的形式讲述了雪枫将军的生平事迹及殉国后各级各界对他的追悼纪念。每年都有大批游人前来纪念馆瞻仰、清明时节周边县市的中小学生还会来这里扫墓。

老庄万亩樱桃园

老庄樱桃种植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这里的樱桃个大、皮薄、核小、肉嫩,号称迎春第一鲜。初春时节万亩樱桃园里,樱花怒放,清香四溢,四月下旬樱桃挂满枝头的时候,“镇平老庄樱桃观光周”活动就开始了,这时,徜徉在樱桃园中任你品尝,善良朴实的果农决不会过来拦阻。

月亮湾游览区

月亮湾游览区位于中原名镇--侯集镇,这里是闻名世界的中国金鱼之乡。由南阳汇润公司投资开发建设中的月亮湾一坝(橡胶坝)一湖(800亩镜湖水面)一景观(大型水上游乐设施)和西岸商业区工程,妆点了史上最亮丽的侯集镇。月亮湾东岸分列着半岛大酒店、金鱼博物馆、半岛度假村和大型沙滩游泳场;在西岸分布着国际金鱼港(金鱼交易中心)的水街、太阳城购物中心和金鱼休闲广场。大规模清一色的徽派建筑群,同碧波浩渺的镜湖形成了中原独有的金鱼产业文化群和旅游产业文化群。

千年古刹菩提寺

菩提寺是中原八大名寺之一,1982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高宗永徽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占地7078平方米,由于历经破坏和重修,现有房舍82间,保持着清代建筑风格。该寺依山势逐步升高,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有二佛殿、大雄宝殿、卧佛殿、藏经楼等,另有伽蓝殿、千手观音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殿等殿宇,整体结构严谨,参差错落,檐牙高啄,雕梁画栋,古朴典雅,置身其中,暮鼓晨钟共簌齐鸣,蓝天白云与山水一体,使你忍不住要感叹到大自然的造化与神奇。

菩提寺内有三奇:声如钟馨的钟石碑,含苞十月才吐蕊的十月兰,落雪即化的溶雪石。其镇寺之宝贝叶经被国家确定为一级保护文物,是研究唐代佛教文化难得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宗教研究价值。

太公湖旅游度假区

太公湖位于镇平县老庄镇政府东3公里处,原名陡坡水库,修建于1959年11月—1961年12月,总面积11.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5100余亩。太公湖水质清澈,湖岸线曲折有致,半岛星罗棋布,周围群山环抱,松林茂密,交通便利,紧靠312国道、207国道,距南阳市仅20公里,距镇平县城24公里。

2007年根据镇平为"谋圣"姜子牙祖籍地这一历史文献依据,将陡坡水库更名为太公湖。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号熊飞,又称太公望、吕望,是建立西周王朝的第一位功臣,后封为齐侯。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韬略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的军事谋略和治国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被后人尊为"谋圣".

“中原千岛湖”——太公湖景区

据《史记 齐太公世家》记载:"太公望者,其先祖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姓姜氏。夏商之时,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名吕尚。"又据《史记 正义》引《括地志》讲"故吕城,在南阳县西三十里,吕尚先祖封",而吕尚即姜子牙。南阳县西三十里即属现在镇平地界。另外,据《镇平县志》记载,吕尚祖籍在镇平县北部一带,太公湖生态度假区正处在镇平县北部,旅游区内现有姜庄村落,传为吕尚先祖伯夷的封地。

观光农园规划的原则与要点

1. 规划原则

(1)“三理念”统一原则。在观光农园规划中运用景观生态设计理念、园林设计理念和文脉分析理念,并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具体讲就是:运用景观生态设计理论进行园区总体空间布局,实现斑块(功能区)、廊道(园区通道)、基质(园区地被)、边缘(功能区边界)的良性和谐;将中国园林的“欲扬先抑”、“隐、漏、露”及主景与配景、借景、层次、前景、点景等思想渗透到园区景观规划中,让游客在其中体验“生境、画境、意境”的精神升华;提炼和挖掘“皇家上林苑”和汉代历史文化,通过功能区的建设与布局、道路设计营造一种文化情调和意境,提高观光休闲的品位。

(2)动静结合原则 。宏观景观配置上按照动静结合的原则以及适应长远发展的原则。园区的东半部文物分布量大面广,属文物保护区,项目总体布局上应该以静为主,静中有动;西半部基本没有文物分布,不受文物保护的限制,项目总体布局上应以动为主,动中有静。这样就避免了主题不明确以及各个功能区之间气氛相互冲突的问题。

(3)游览便捷性、景观丰富性原则。道路的设计必须遵循游览便捷性、景观丰富性原则。这就要求园林道路不仅要主次分明,而且还要曲折迂回,疏密合理,让游人可以在沿途体验不同的生境和画镜,并能够达到意境的精神升华。

(4)“小、散、隐”原则。园区建筑物要通过限制高度和绿雕等形式融入自然,必须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意境。

(5)“一步一景、异步异景”原则。景观配置要遵循“一步一景、异步异景”的“珍、奇、特、全”的原则,景观丰富变化的程度是游客的体验丰富与否的关键。

2.规划要点

(1)景观系统。植物景观是全园景观规划的中心。通过在不同功能区内渲染不同的植物景观特色,丰富游人的游览观赏感觉。竖向地形规划对园区景观也有很大影响,在规划中以现状地形为基础,局部作地形调整,予人以山林重叠之感。人工建筑、设施及园林小品会影响到园区的观赏效果,必须与总体环境协调一致,注意体量小、色调淡、造型简单。

(2)道路系统。园内道路不同于市区道路及一般交通道路,其道路系统规划应从 “形”和“质”两方面入手,并依据现状和地形特征,遵循“遇沟架桥,遇坎设阶”的原则设计路网。“形”即总体布局要求合理、美观,具有一定的导游作用,构建主环路——次级路——散步小路等园路系统。主环路连接各大功能区,但并不穿过各大功能区,使游人在最少的时间内观赏、参与其最感兴趣的项目。而且当游客登上陵顶俯视整个园区时可以观赏到园区标志性的具像景观,即通过种植不同类型的行道树,游客可以看到主环路上“上林苑”汉语拼音三个首字母的大写“SLY”;次级路连接但不贯穿各功能亚区,通过设计一些意象图案,呈现出曲折迂回的感觉;散步小路联结功能亚区中的各项目斑块。“质”即道路与广场铺装的材质,做到自然、简朴、美观,且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

(3)水景系统。园区的水景是整个园区灵性的展现,通过水景将历史上“皇家上林苑”的水景做到“意到”。水景的设置在利用原有地形的基础上,利用原有大沟以及人工挖掘的方法。大小水面结合,大可体现动感、开阔的效果;小可营造出宁静、幽深的氛围。而且,水面的分割与联系主要是亭、堤、桥等建筑小品来烘托营造。

(4)种植系统。选择观赏价值较高的本地适生的特色植物和农作物,适当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并在局部引种关中和秦岭北坡的一些珍稀濒危植物。注意体现科学、自然、优美的配植原则,形成植物群落观赏效果,并具有一定的季相变化,即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四.功能分区与项目设计

根据观光农园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规划原则,将全园划分为“三层五区”。“三层”划分主要是考虑文物保护,全园由汉宣帝陵向外依次划分为核心保护层、一般保护层和外围保护层;“五区”即五个功能区:汉宣帝陵文物保护游览区、文化求知区、农业观光休闲区、综合娱乐区、管理服务区。(参见皇家上林苑观光农园规划图)

1.汉宣帝陵文物保护游览区

本区环境应强调遵循陵区历史景观格局,禁止建设任何现代建筑及仿古建筑,边界范围为杜陵陵墙外25~30米以内的区域。该区包括主陵保护展示和寝园保护展示两个亚区。旅游活动以参观凭吊、登高远望为主要内容。

2.文化求知区

本区环境主要强调静谧幽雅、自然悠闲,通过松、竹、梅“岁寒三友”和仿汉古建筑、

清心飞廉观等要素组合成的整体景观加以体现。该区包括杜陵陈列室亚区、听松风“声 图1。皇家上林苑观光农园总体规划

景“亚区、赏梅园亚区和清心飞廉观亚区。旅游活动以文化求知和意境感悟为主要内容。

3.农业观光休闲区

本区主要以种植观赏性强、经济效益高的经济林木、花卉、农作物和乔木树种,吸引城市居民前来观光、休闲、求知、体验乡村生活;通过技术培训和提供优良苗木、花卉品种,推广农业高新技术,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并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用多种形式宣传天然植物、经济作物、经济林木等的分类、栽培、保护知识,体现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该区设六个亚区:

(1)精准农业园。主要目的是开发和推广现代化、工厂化、标准化高新农业栽培、繁育技术和生产加工技术,同时开展科普求知活动,增长游人的见识,领略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设农业高新技术和产品展览馆、研发信息中心、现代化温室等项目。

(2)果树集锦园。依据观光农业集锦性的特点,相对集中的配置杏园、桃园、梨园、石榴园、樱桃园、栗子园和果树果品文化中心,使游客不用行程多远,就可看到多种观赏性强的果树。

(3)采摘园。以种植特色果树和绿色食品为主。游人进园,交一定入园费,便可自由采摘,随意品尝,也可采摘一些果品带回家中。

(4)休闲体验园。主要是发挥游人在观光休闲活动中的参与性,设浪漫樱花广场、东湖娱乐、花卉观赏、苗圃培育、农地(庄稼、蔬菜瓜果、果树)租赁和经营体验等项目。

(5)快活林。为一环境幽静的林区,设沁心涧、情侣园、小木屋、野外生存体验、森林浴等景观项目。

(6)纪念园。主要供游客和社会团体种植树木留念。

4.综合娱乐区

该区整体环境是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游乐设施有机结合起来,以动为主,动中有静,寓观光游览于参与之中。包括乐游苑、世外桃源、跑马场、养殖场和醉碧坡五个亚区。

5.管理区

位于整个生态园区入口处。其主要功能是:管理、餐饮、住宿、娱乐。包括管理中心亚区、“桃林小屋”亚区、特色小吃亚区。

五.观光农园DI(旅游地形象)设计

皇家上林苑观光农园DI(Destination Image)设计应坚持整体性原则与差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即设计园区旅游形象时把整个园区看作是一个综合的形象系统,并包括物质景观形象、地方文化形象、企业形象等多个子系统;差异性原则是指园区的形象应该更加易于从多种旅游产品中突现出来,具有自身个性。据此,“皇家上林苑”生态观光园DI设计为:

1.物质景观

在大门口设置两个“汉阕”的仿制品,在入口处设置汉瓦当的绿雕图案,作为标志性景观,游客可以意识到走入一个具有汉文化内涵的生态观光园区。

2.宣传口号设计

①“绿色休闲新精典,唯我皇家上林苑”;

②“古城休闲新精典,皇家上林苑”;

③ “清风清月青水青山,皇家上林苑”;

④“回归大自然,皇家上林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58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