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线骑行第十五天:荣许兵站到左贡县
时间:2019.04.21
事件:川藏线骑行第十五天
始发地:荣许兵站(早上八点左右出发)
目的地:左贡县(下午四点半左右抵达)
备注:总计57.7公里,入住雪山旅馆...
正文:
25公里左右上坡到东达山垭口,坡不陡,但是海拔高,川藏线海拔高度排行老二果然名不虚传,最后几公里开始下大雪,茫茫一片,只能是顶着雪花,逆风和寒风走,每走几步就得停下来平衡一下呼吸...,
登顶东达山,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真好,这众山还是连绵的雪山,雪还在下个不停,来往的车辆也不少,都是匆匆下车拍几张照片就走了,像我这样待在山顶一两个小时不下山,在山顶东转西转的家伙好像没有,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五千多的海拔我居然没感觉,这倒是件好事...,
图一是东达山垭口,图二图三,是满天飘雪下的雪山,就在离这里不远的几公里外的山下,却是烈日炎炎...[发呆]
和美女在五千海拔的山顶合影,这应该是今天最特别和惊喜的一件事情吧[皱眉]...,
下坡的事情就不提了,因为除了爽,就是安全意识...,
左贡县真小,热闹的街区闭着眼都能数得过来,政府城区还在建,进城要出示身份证,这里是武警巡逻,是一座依河而建的城,河水从城中流过,以河道为中心向四周慢慢走,你可以很快抵达整个城区的大街小巷...,
晚饭和骑友们一起川菜馆,聊了一下今天的见闻,以及明天的行程...,
喉咙发炎,吞吐都疼,声音嘶哑,到县城后去诊所开了点药自不必说...,
这一天遇见的人很有趣,遇见的天气也特别:有烈日,有大雪,有狂风...,在一天的时间里感受了炎炎夏日和凛冽寒冬,哎...
下一站:邦达,晚安,明天见...
骑行拉萨:林芝市八一镇
早上8点钟,我们从九襄镇出发开始翻越泥巴山。
泥巴山,位于雅安市荥经县和汉源县两县之间,主峰海拔高度为3300米。它是G108线路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南北两地气候的分水岭。这是让许多汽车驾驶员都望而生畏的一座大山,一则是山的海拔相对较高;二则是冬季要实行交通管制。
在第一个长陡坡上停放着由山顶向下行驶的大卡车,远远看见一辆汽车轮毂因为放坡刹车过久引起青烟直冒并且伴有一股多远就能闻到的浓浓的胶臭味,几个驾驶员正在忙不迭地用塑料盆端水狂浇轮毂。
相约美丽双溪,情定浪漫桃园,双溪桃园里是全国白凤桃“一村一品”的示范乡。
阳光路上,无限风光,我们蹬坡虽然劳累心里却十分享受。
我们在半道上公路旁一山民家门前休息时,惜客好义的农民老哥像欢迎惠然肯来的老友一般主动端出小凳子让我们休息,又是提壶续水,又是敬烟点火,随后又提筐去屋后摘来新鲜的李子让我们品尝。
虽然错过了品味白凤桃的季节,我们却尝到了时令的玉皇李,沉瓜浮李,冰凉爽口,暖暖的心里充盈着一股甜甜的滋味。
汉源花椒历史悠久,唐代列为贡品,故名“贡椒”。以其色泽丹红,粒大油重,芳香浓郁、醇麻爽口而被被誉为川菜之魂和百味之首。
现在正是花椒成熟的季节,一路上,空气中始终都飘散着新鲜花椒的芳香醇麻味道,特别沁人肺腑,提神醒脑。
清溪古城建于汤帝大业3年(公元607年),距今已有1396年的历史,是古南方丝绸之路上一个最为重要的驿站,城内至今仍保存着大片唐、宋、明、清各代建筑。清溪古镇是有名的风城,与雅安雨城齐名,素有“清风雅雨”之美誉。
清溪古镇最大的亮点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古迹莫过于清溪文庙,由此可见,山间小镇上崇文重教,晴耕雨读风气之盛。
在古代,清溪肩负着北拒藏夷,南抗彝蛮的重任,是历朝历代的一个重要边关军事重镇。但今天的清溪显然不再有这样的使命,与外界交往不多的古镇居民秉持升斗小民心态过着悠然自得的日常生活。
在积年累月、破败不堪的老街上,看见的多是木门夹墙三进四合院落,几乎看不到商业的痕迹,甚至找不到一家可以勉强充饥的小餐馆。
我们骑行到距离山顶还有10多公里的一个汽车加水点时已临近午餐时间,于是,我们央求守点的老大娘为我们煮了三大碗面条。
趁煮面条的空档,我们拍摄了一些动植物照片。
坐没坐相,吃没吃相的我们正在吃面条的时候,远远地看见两位帅哥向坡上骑行。
在树林小憩时,大家从攀谈中相互有所了解。他们俩分别是宜宾长宁和江苏苏州的两个单车发烧友,曾经一起骑行过新藏线,此次宜宾帅哥歇业,苏州帅哥辞职又相约骑行G317线进入西藏。如此志同道合、砥砺奋进的骑友,实在不可多得啊!
吃过午饭后,我们与偶遇的两位骑友一起继续蹬坡。
如此“赤日炎炎似火烧”的酷热天气,一帮喜欢战酷暑斗高温自驾游的人竟然在公路边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西谚云:有实力的人,从不偷看上帝手里握着什么牌。
爬坡上坎,攻坚克难,我们凭着一股子坚韧不拔的韧劲终于要成功蹬顶啦!
汉源县大相岭大熊猫生态走廊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海拔高度2265米的大相岭垭口,我们来啦!
过了大相岭垭口,我们开始长下坡。
在两县分界线的公路旁并列屹立着两块形态各异的大石头上,用两种不同的书法字体镌刻着同样的一句话:家在清风雅雨间。其用意无非是着重强调此地既是气候的分水岭,又是两县的分界线的特殊地理位置。
美丽的花蝴蝶,大自然的精灵。
从泥巴山顶大相岭下坡25公里到泗坪乡岔路口,我们与两位萍水相逢的骑友匆匆话别,互道珍重。因为他们要去的目的地是三合乡,准备明天翻越牛背山到康定去。
“鱼相望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在中途休息时,让多情善感的我突然想起了周国平在《逆旅与聚散》中的一段极为伤感的话:人在孤身逆旅中最易感怀人生,因为说到底,人生在世也无非是孤身逆旅罢了。聚散乃人生寻常事,却也足堪叹息。最可叹的是散时视为寻常,不料再聚无日,一别竟成永诀。或者青春相别,再见时皆已白头,彼此如同一面镜子,瞬间照出了岁月的无情流逝。
本来以为今天可以早到雅安市区,我就可以去见一见已经好久不见的老同学加老战友的两个哥们儿。可是,暮色苍茫时,我们还在泗坪乡到花滩镇之间全部都是乱糟糟且伤车费力的道路上骑行。
晚上7点钟,我们骑行到荥经县城吃晚饭。
荥经古称严道。以独特的原料,独特的制作方式,独特的外形和独特的效果而独步天下的“荥经砂器”,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被人们誉为“中华砂器第一乡”。
我们骑行经过的这一条街的铺面绝大多数都是卖土陶坛坛罐罐的。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晚上8点钟,我们开始夜骑雅安。
我们在沿途碰见许多返回荥经县城的本地骑友,这是继西昌市区看见本地骑友最多的第二个城市。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虽是夜晚但高温余热消退却十分缓慢,我们就像喘月吴牛一样继续蹬坡赶路。
每天骑行到目的地,我都会通过短信向老婆只改写地名然后“格式化”地报告骑行无恙的消息。
今天骑行到雅安市区已深夜11点半钟,打麻将收早工的老婆主动发来询问短信:“今天怎么没动静呢?”我立即像写动态新闻稿件一般快速地回复短信如下:“本台刚刚收到的消息,铿锵三人行刚刚安全骑行到雅安市区。大家一直认为,这是距离最长,坡道最多,时间最久,难度最大的一次骑行。”
绿意尽染山冈,清水潺流大地,藏区的清晨是静默的、清新的。
牧民的生活是自由的、慵懒的,好似一首曲调平缓、宛转悠扬的“原野牧歌”。
印度圣雄甘地曾说,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
面对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等诸多环境恶化的现实问题,古人尚且知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的生存之道,而如今“天使不敢践踏的地方,蠢材蜂拥而至”的愚昧现象始终是有令不行、禁而不止,比如私自开矿,乱挖虫草、滥采发菜,过度放牧等破坏行为,全然忘记了100多年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的谆谆教诲。
为此,藏区的主管当局才会发出“地球上不能只剩下人类”的声声呐喊。
色季拉山25公里的长上坡,把每一个骑行者都骑得呼儿咳哟!
在藏区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寺庙和墓地,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垒起来的“石堆”,藏语称“朵帮”,意思就是垒起来的石头,旨在祈求上苍的恩赐与神灵的保佑。
山环水复、万木峥嵘的鲁朗林海,素有“西藏江南”美称。
在半路上的开阔地带,我们和“丽江骑行”的骑友匆匆吃了一点干粮,然后拍了几张照片就又出发了。
中午1点半钟,我们终于蹬上了色季拉山垭口。
我们在山顶逗留时,偶遇了搭车直奔拉萨的两名“5.22川藏行QQ群”骑友。通过简短的对话才知道,当初我们从成都出发时浩浩荡荡的大队伍,如今一减再减已经成为5人小组。
色季拉山,属念青唐古拉山脉,是西藏林芝县东部与中西部的分界带,是尼洋河流域与帕隆藏布江的分水岭。由于此处没有官方的路标,我就用干树枝丫在地上“地书”了一个海拔高度4559米。
哥仨合影,骑车走人。
色季拉山最著名、最美丽之处莫过于“花谢花飞花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杜鹃花。
叶落各有期,花开自有时,春夏之季是高山杜鹃的花期。我们适逢“老树结繁花,绿枝吐新芽”的花期,绚丽的杜鹃花朵姹紫嫣红,使人眼花缭乱,可以说是蔚为壮观的杜鹃花世界。
即使现在在空无一人的高山平顶上,我也愿做一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护花使者”,而不忍做一个“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摧花辣手”。
过了色季拉山垭口就是30公里的长下坡,@蚂蚁背大象和@河北老张溜了,丽江骑行的骑友又没有跟上,我就只有一个人耐着性子慢慢溜坡。
昨夜宿醉和睡眠不足,严重地影响了我的放坡速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中途几次出现昏昏欲睡的状况我就几次下车在道路一旁抽闷烟缓解疲乏。
由达则乡改名而来的林芝镇到了。
大河觞觞,不淤不腐。白灰加碧绿的河水,这就是蜿蜒流淌、风姿绰约的尼洋河的独特魅力所在。
柳树是中国的原生树种,多达250余个品种,适于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真可谓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中国植柳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蜀鱼凫王封树定界。杨柳以其秀欣挺拔、柔韧多姿的妩媚树形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所以古人认为,能够在柳荫堤畔闲行,乃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我们坐在浓密而婀娜的柳树下歇息,听百鸟嘤鸣,看雀跃成舞,真有一种春风十里不如你的甜美感觉,好想就这样赖着不走了。
因为“吝啬”10元/人的门票费用和宝贵的时间,我们没有进入“世界柏树王园林”去拜谒树龄高达2600岁的“柏树王”。在我们的家乡,柏树与竹林是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的主打树木,无非该“柏树王”就是更高大、更长寿而已罢了。
我特别喜欢常绿、耐寒、耐旱的柏树,不仅因为它具有多种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还在于它所拥有的正气、高尚、长寿、不朽的象征意义。
站在高岗上,远眺八一镇。
八一镇,原名“拉日嘎”,最初这里只有几座寺庙,几十户人家,1951年解放军开始在此搞建设,故而得名。如今,这颗耀眼夺目的高原明珠已经是林芝地区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林芝市是西藏地区的第二大城市。
爱喝酒的“酒鬼”都知道,对付宿醉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酒解酒,这叫回魂酒,也叫还魂酒。
今天的晚餐,我们喝的“回魂酒”是拉萨青稞啤酒,第一次喝青稞啤酒口感真的还不错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59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