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蟹虾金坛模式”的成功案例有哪些?
金秋菊黄蟹正肥,持螯饮酒滋筋髓。眼下,正是河蟹上市的季节。作为应景美食,蟹黄肥厚、肉质细嫩的河蟹成了长兴人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而为了河蟹更美味,近日长兴河蟹养殖户参加了全国河蟹“小精高”家庭养殖金坛模式培训班,学习渔业科技入户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河蟹养殖模式。这意味着,长兴正式启动了打造河蟹养殖“金坛模式”。秋日的傍晚,一片祥和:柔美的夕阳倒映在河塘里若隐若现,水鸟安静地栖息等待觅食。与静景相对应的是,一处河塘的岸边,洪桥漾荡牌大闸蟹养殖基地负责人钱金元和养殖人员正在给河蟹喂食,忙得不亦乐乎。受前期天气影响,漾荡河蟹曾出现了“食欲不振”等养殖问题。为了“伺候”好这些“宝贝”,钱金元和其他养殖户们便把重心放在了对养殖基地的日常科学管理上。“我们有一个水产微信群,农业局的领导在群里面经常推送一些科学的养殖方法,提醒我们做好防范措施。”钱金元说,比如之前的汛期和高温天,我们就把水草和水质管理好,经常对螃蟹吃剩下的饵料和螃蟹排出来的粪便进行改底。”钱金元介绍,河蟹的味道鲜不鲜,关键要看水质和水草好不好。通过科学养殖,天气丝毫没影响到养殖基地的产量,预计亩产将会达到170斤。如今是品尝河蟹的最佳时期,钱金元一点也不担心销量的问题。原来,针对如何打通销售渠道,提高销售量,他有不少办法。“我们的螃蟹都在网上卖,全国各地的人都可以吃到来自太湖的大闸蟹。”钱金元说,合作社依托1.2万亩的蟹塘提供源源不断的产品,与浙大的电商团队进行深度合作,根本不愁销路。“今天到目前为止,已经接了上百个电话,大部分都是订购河蟹的订单。”漾荡牌河蟹多年积累下来的口碑,让钱金元信心满满。为了走品牌发展之路,洪桥镇于2003年成立了漾荡牌河蟹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养殖、统一“漾荡”品牌、统一包装销售,漾荡牌河蟹影响力迅速扩大。当然,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得益于对高品质的坚持。在提高河蟹品质这条路上,合作社从未停下过脚步,不仅从源头上把控蟹苗质量,还通过套养技术,实现一地双收、一水两用的生态效益。
水产养殖
螃蟹一直深受我们的喜欢,螃蟹的养殖技术有哪些呢?
1.池塘条件。池塘的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左右,水深因地而异,最浅处为10厘米。池塘里可以建几个略高于水面的土堆,也就是蟹岛,可以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宜太陡,坡度比一般在1:1.5以下。也可以建造人工洞穴。一般在育苗前半个月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清洗消毒,用量为每亩75公斤。
2.移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的主要种类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葫芦、黄萎病菌、金鱼藻、苦草、空心莲子草等。移植时应注意消毒和预防。防逃逸设施多为塑料薄膜,水泥板也有用,视各自情况而定。河蟹的自然产量主要取决于水域中水生植物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数量。种植水生植物是养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
3.清理池塘进行消毒。一般在育苗前半个月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清洗消毒,用量为每亩75公斤。一方面可以杀死有害生物,另一方面可以改善池底,增加水中钙离子含量,促进河蟹蜕皮生长。接水后应及时施肥,培养藻类和基础饵料,透明度一般保持在40-50厘米。如果发现蝌蚪或蛙卵,要及时清除,以免争夺食物,伤害幼蟹。
4.投喂管理。螃蟹的投喂方法象池塘养鱼那样,做到“四看四定”,即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蟹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5.放苗。苗种选购,以长江水系生产的蟹苗为佳,要求规格整齐,步足齐全,体质健壮,爬行活跃,无伤无病。放苗及密度,放苗时要注意温差。从外地购回的苗种不能直接放入池中,应先在水中浸泡2—3分钟,取出入置10分钟,如此重复2—3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密度:目前大多以混养为主,特别是鱼虾蟹混养,经济效益会更高。密度可控制在1500只/亩以内,规格120—150只/kg的扣蟹。如果条件较差或以养虾为主可适当减少放苗量。
以上就是关于螃蟹一直深受我们的喜欢,螃蟹的养殖技术有哪些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水产养殖技术是指在人为的控制下,水产品进行繁殖的生产行为,其整个过程都是以人工饲养为主。
所谓的陆基养殖指的就是改变传统的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而是采用封闭式的循环水养殖技术。
主要装置是采用环保型的信息技术,进行集约型水产养殖。
陆基养殖相对于传统的淡水养殖有多不同之处,相对于传统的养殖技术,路基养殖数量是传统养殖的三倍。陆基水产养殖技术在国际水产养殖当中都是比较先进的养殖技术,它的出现是对传统养殖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受传统水质环境的影响,可以有效的水质环境进行控制,同时还可以减少养殖的占地面积。由此可见,陆基养殖占地面积小、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少,适合于很多城市的运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61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