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骨鱼鱼苗养殖法
黄骨鱼鱼苗养殖法如下:
1、清塘消毒
鱼苗投放前的一周应做好清塘消毒工作。清塘时使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化水全塘泼洒,并保持池塘水深平均十公分左右,用量视药效而定:以杀灭杂鱼、水质澄清为准。漂白粉的优点和生石灰差不多,都是杀灭敌害生物的同时还可以澄清水质。
生石灰具有调节水质的作用——改变pH值、其所含钙离子可以给水体藻类提供矿物质养分而起到肥水作用等,但生石灰用起来费时费力,且碱性塘口不宜使用,所以在生产中还应该谨慎选择。
2、调水肥水
水花的开口饵料首先是轮虫,尔后是枝角类、桡足类,而浮游动物的饵料是浮游植物,所以在鱼苗下塘前三天要做好肥水工作以培育浮游动植物。肥水原料可以说五花八门,比如油菜饼、猪粪鸡粪、调水产品。
3、鱼苗投放
四月末五月当初水温达到18℃后就可以投放水花苗。天气和时间上应选择无风无浪的晴天晚上,这个时候天气、水温比较平和。
投放前三四个小时要先泼洒抗应激的药物,提高鱼苗的适应力,考虑到鱼苗投放后又在四周聚集的特点,抗应激的药物也应该由四周向中间由浓变淡。特别应该注意投苗前后开启增氧机。
4、训食
鱼苗投放七天后就可以用粉料训食了,鱼有趋光性,所以应在塘边装一个灯泡诱鱼,水面上用密封的水管做成一个浮着的圈子,防止饲料飘散引起饲料浪费和鱼苗不集群。
训食要坚持定时定点定质的三定原则,定量则不需要,因为水花到夏花期间长速比较快,应以吃到八分饱为宜,适时调节投喂量以及更换饲料粒径。
池塘:深度在1.5-2.5m之间,清除池底淤泥,并进行消毒。鱼苗:3-4月进行放养,一亩放养2000-3000尾(20g/尾)。喂食:5月之前,喂食饲料量为鱼重量的2-2.5%;6-8月,喂食饲料量为鱼重量的4-5%;9-10月后,喂食饲料量为鱼重量的1-2%。
一、黄颡鱼养殖技术要求
1、池塘处理:养殖黄颡鱼的池塘深度控制在1.5-2.5m之间(适宜水深2m),清除池塘底部过多的淤泥(淤泥厚度一般不超过10cm),在阳光下暴晒数日,进行消毒。在放养前10-15天,每亩池塘使用50-75kg的生石灰或者7-10kg的漂白粉泼撒池塘。几天过后,每亩池塘施加50-200kg的腐熟有机粪肥,培育水体浮游生物。另外池塘需配备增氧机等机械设备。 2、鱼苗:3-4月份,水的温度稳定在10°C时放养黄颡鱼苗,鱼苗的规格一般为20g/尾以上,放养密度一般为2000-3000尾/亩。放养前,挑选体质强壮、无伤无病、身体完整的鱼苗,然后用3-5%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放养前,将装有鱼苗的容器浮于池塘水体中,待两者的水温接近再放养。 3、喂食:每天投喂两次,第一次在下午6点,喂日投量的3/5,剩下的在夜晚10点投喂。5月之前,喂食饲料量为鱼重量的2-2.5%;6-8月,喂食饲料量为鱼重量的4-5%;9-10月后,喂食饲料量为鱼重量的1-2%。饲料中要求蛋白质含量在35-45%,粗脂肪5-8%。 4、水质:保持水的透明度为35-45cm,PH值为6.5-8;5-6月期间,每月换水一次,每次注入新水30cm左右;7-9月期间,每半月换水一次,每次注入新水15cm左右,保持水深在2m左右。晴天中午时分使用增氧机将池水曝气2小时,使水体溶氧浓度保持在3mg/L以上。 5、疾病预防:定期用木棍搅动池底淤泥,将池底的毒气排出;适当施放EM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生物制剂,保持良好水质,减少患病的几率。二、黄颡鱼的养殖周期是多久
1、黄颡鱼的养殖周期通常为12-13个月左右,如果环境温度适宜,养殖周期会有所缩短,一般为12个月左右,如果是天气温度较低的地区,一般需要13个月左右的时间。 2、除开温度的影响以外,养殖的种类也会影响到养殖周期,如果全部养殖的是雄性鱼,养殖周期一般为10-11个月。 3、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高,黄刺鱼的生长速度就越快,养殖周期也就越短。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63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