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计量和用法?

胰岛素怎样计算用量

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计量和用法?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维持在3.3~6.1mmol/L(60~110mg/dl),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一般在10.0mmol/L(180mg/dl)以下,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200

mg/dl),餐后2小时又回到7.8mmol/L(140

mg/dl)。

胰岛素怎样计算用量

(一)怎样估算其初始用量:

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而且,一定在饮食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

1、按空腹血糖估算:

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g/dl)-100]x10x体重(公斤)x0.6÷1000÷2

100为血糖正常值;

x

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

x

0.6是全身体液量为60%;

÷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

÷2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岛素。

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

2、按24小时尿糖估算: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μ胰岛素。

3、按体重计算:血糖高,病情重,0.5--0.8μ/kg;病情轻,0.4--0.5μ/kg;病情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1.0μ/kg。

4、按4次尿糖估算: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一般一个"+"需4μ胰岛素。

5、综合估算: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较大,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况,先给一定的安全量,然后依病情变化逐步调整。

(二)怎样分配胰岛素用量

按上述估算的情况,每日三餐前15--30分钟注射,以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的用量来分配。由于早餐前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故胰岛素用量宜大一些;而一般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2--4小时,因此午餐前用量最小;多数病人睡前不再用胰岛素,至次日晨再用,故晚餐前又比午餐前要用量大。如睡前还用一次,则晚餐前要减少,而睡前的用量更少,以防夜间低血糖。

(三)怎样调整胰岛素剂量

在初始估算用量观察2--3天后,根据病情、血糖、尿糖来进一步调节用量。

1、据4次尿糖定性调整:只适用于无条件测血糖且肾糖阈正常的病人。依据前3--4天的4次尿糖定性进行调整:早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午餐前尿糖,午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晚餐前尿糖,晚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睡前或次日晨尿(包括当天晨尿)。

2、根据血糖调整:糖尿病人,尤其是I型糖尿病及肾糖阈不正常的病人,应根据三餐前与睡前的血糖值来调整胰岛素用量,详见下表:

血糖值(mmol/l)

mg/dl

餐前胰岛素增量

其它处理

<2.8

<50

减少2--3μ

立即进餐2.8--3.9

50--70

减少1--2μ

3.9--7.2

70--130

原剂量

7.2--8.3

130--150

加1μ

8.3--11.1

150--200

加2μ

11.1--13.9

200--250

加3μ

13.9--16.6

250--300

加4--6μ

16.6--19.4

300--350

加8--10

μ

餐前活动量增加减1--2μ或加餐

加餐前活动量减少

加1--2μ

关于高血糖和高尿糖的问题

有学者通过对近年来部分病例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血糖与尿糖呈正相关性占95.3%,结果不一致性占4.7%。出现不一致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标本采集时间不同步,如血糖化验标本采集时为空腹,尿糖化验标本采集时为餐后。二是生理性尿糖,情绪激动、紧张、剧烈运动,可造成血糖正常而出现尿糖。三是应用大量的还原性药物,如在静脉输注大量维生素C的同时抽血检验血糖,会出现测定结果小于真值的情况,其降低的程度与应用维生素的浓度成正比。输液完毕6小时内检测血糖,其结果会出现假阴性。其原因是维生素可以干扰血糖测定中的生化反应。四是病人患病时间长,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弱,造成肾阀值降低,出现血糖浓度不是太高,而尿糖出现强阳性。例如:空腹血糖8.5mmol/L,尿糖出现+++。五是糖尿病患者长期体内处于缺糖状态,肾糖阀值对抗性的增高,出现血糖高,尿糖低。例如:血糖14mmol/L,尿糖阴性。六是对于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而出现尿糖的患者,建议加做葡萄糖耐量试验,以检查糖耐量是否受损。

因此,对于实验结果的解释,包括出现血糖与尿糖结果不一致情况,患者可向临床医生仔细咨询,医生会结合病人的临床体征和表现,从病人的生理和病理多方面去考虑,特别是同类项目结果出现矛盾时,更会仔细和慎重考虑,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有利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回答你的问题之前,先解释一下血糖和尿糖的关系.

血糖来源于食物或者自身糖元的分解.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

如果胰岛素不足或者身体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就会导致血糖升高.

肾脏过滤血液,重吸收糖等有用物质,产生尿液.在一定的血糖水平时,肾脏通过重吸收来保证尿中不含糖;而血糖偏高到一定程度(即超过"肾糖阈值"),超过肾脏的重吸收能力,就出现了尿糖.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不足或者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血糖偏高,以及由于高血糖毒性引起身体其他代谢紊乱和一系列的并发症.从定义看,与尿糖水平无关.

再来回答你的问题:

1,长时间不吃饭,可能导致血糖极度偏低,刺激胰岛素分泌减少,来升高血糖.也就是你说的饥饿会导致血糖高.这可以理解为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协调.

2,尿糖不高,甚至没有尿糖(尿糖阴性),也可能血糖高.因为每个人的肾糖阈值可能不同.某些人即使血糖高了,肾脏的重吸收能保证尿中不含糖;另外,可能餐后血糖高,而查尿糖的时候血糖已经恢复正常,就查不出尿糖高了.所以,现在一般医院坚持糖尿病时,都是查餐后血糖或者空腹血糖(保证8小时不进食)

在糖尿病发病的某些特殊时期,是以低血糖为患者的主诉症状,所以更不能以一次尿糖或者血糖来判断是否糖尿病.

另外,补充说明一下:高血糖不一定是糖尿病,也不一定要吃药打针.只有出现"三多一少"典型症状再加上测得一次血糖高,或者是分别测得两次血糖高(餐后高于11.1,空腹高于7)才是糖尿病.否则,只需要控制饮食,适当锻炼.

打了好多字~~~希望能解除你的疑问~~~~望采纳!

针对你说的情况,最好再查一次餐后血糖(空腹8小时,早饭吃2两馒头,然后休息2小时,再测血糖).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64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