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目前有人工养殖的中华鲟吗

目前有人工养殖的中华鲟。

目前有人工养殖的中华鲟吗

1982年国家有关部门组建了专门的机构中华鲟研究所,开展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方面的工作,以弥补葛洲坝建设对中华鲟自然繁殖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部所属的长江水产研究所也陆续开展了30多年的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工作。

在长期的增殖放流实践和误捕误伤个体救护等工作中,有关科研机构和企业蓄养有一批不同年龄的中华鲟群体,接近性成熟个体(8龄)具有一定数量。

并且自2009年起,中华鲟研究所和长江水产研究所相继取得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实现了淡水人工环境下中华鲟种群的自我维持,这为中华鲟人工种群的扩增和自然种群的保护奠定了物质基础。

中期目标介绍

到2030年,中华鲟自然种群得到有效恢复,生境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关键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人工群体资源得到扩增和优化,实现人工群体的自维持和对自然群体的有效补充。

1、维持原有规模的中华鲟人工保种群体数量,增加高龄个体的数量,其中15龄以上中华鲟个体数不少于5千尾,8龄以上中华鲟子二代个体数不少于2万尾。

2、维持养殖平台和半自然野化驯养基地的正常、高效运行。

3、继续扩大增殖放流规模,确保中华鲟每年放流数量不少于10万尾,且放流个体来自不少于30组父母本。

4、自然或人工产卵场环境得到改善,野生群体数量逐步上升。

5、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华鲟遗传资源库,有效保存中华鲟生殖干细胞和精子。

以上内容参考 农业部—农业部关于印发《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2015—2030年)》的通知

鲟鱼是现今所存鱼类中最早的脊椎鱼类之一,很多人以为鲟鱼就是中华鲟,其实与中华鲟有很大的差别。中华鲟是我国重点保护动物,因此是不可以吃的。所以现在吃到的鲟鱼都是可吃的品种,我国现在鲟鱼的养殖面积也比较广,不过养殖鲟鱼是有一定的养殖条件的。接下来给大家说一下鲟鱼的养殖条件。

1、水温

鲟鱼对水温的要求不高,能够较快适应各种水温,最低可承受0度的水温,最高不超过35度即可。不过人工养殖的时候最适宜的水温在20度左右,在生产期与孵化期的时候将水温控制在19度左右。

2、溶氧量

鲟鱼对溶氧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在养殖的时候,如果水体中溶氧量含量不稳定的话是不适宜养殖鲟鱼的。养殖时要将水体中的溶氧量控制在5mg以上,如果低于这个数值,那么将会降低鲟鱼的食欲。

3、酸碱度

养殖水体的酸碱度对鲟鱼的生长也是非常重要的,鲟鱼不能生长在偏酸性的水中,要将水体PH值控制在7.5左右,偏碱的水体是比较适合鲟鱼的生长的。

4、光照

鲟鱼对光照的需求会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有所不同,在垂直游泳的时候,鲟鱼对光照会有一定惧光性。不过随着鲟鱼慢慢进入底栖阶段后便会逐渐消失,通常光照不会对鲟鱼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鲟鱼的养殖条件要满足合适的水温、溶氧量、酸碱度、光照,这样鲟鱼才能养殖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64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