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古代的“大学”和“小学”是什么?

穿越到古代,让我们看看那时的大学和小学究竟与现代有什么不同!

古代的“大学”和“小学”是什么?

大学和小学出现在西周的国学中(这是以有文献记载的成系统教育制度的时代来看的)

国学属于西周的中央官学,专门为奴隶主贵族子弟所设立。

大学和小学是国学按当时的入学年龄和程度划分的两级。

即:大学的入学年龄是15岁以上,小学是8-15岁。

其中,大学的设立在天子和诸侯中是不一样的。

天子所设的大学,规模较大,分为五学。其中,位居中央的称为“辟雍”也称太学,四面环水,体现出“众星捧月”之感。其他四学按东南西北依次为东序、成均、瞽(gu)宗、上庠。

而诸侯所设的大学则规模比较简单,且仅有一学,称为泮宫。它并不是四面环水而是一面环水,从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学校具有鲜明的等级性,即诸侯必须比天子降一级。

与现代相比是不是大相径庭呢,不过我觉得在年龄和程度上还是有些相似之处的,虽然现代的入学年龄不是按这两个等级来区分,但我们还是按年龄的增长与学习程度从小学升入大学的,尤其是在程度上。

文/曦玥

我国第一所创办国学机构的大学是北京大学。

“北大的意义就是,几乎在所有的时代中,它一直在尝试有效地回应社会的变化,而不是逃避。”著名学者、北大中文系教授戴锦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正因为这样,北京大学的发展早已经超越了教育史的范畴,它成为了近现代历史的缩影,社会精神状况的标尺。

在与时代的共振与牴牾中,北京大学形成了独特的精神传统,但这个传统本身却充满了自反性。它经历了不断的确认和改写,也有过多次断裂与重启。许多人试图用简洁的词语去捕捉它的特征,最终却留下了日益繁多的文字注释。

一个直接的结果是,北京大学没有校训,也没有校歌。到了近四十年,北京大学依旧是时代列车的关键一节。“它经过好几次急转弯,在任何一次急转弯都会甩掉一些人。”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前系主任陈平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陈平原长期关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体制,出版了多部与北京大学相关的著述。“我们只知道这个列车是不断在往前走的,这个大的方向是没错,那中间的急转弯被我们给省略了,就变成了一条直线。”他补充道。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66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