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声名狼藉私生子攻略:纸线索part4怎么完成

声名狼藉私生子发售至今依旧火爆,这跟游戏本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声名狼藉私生子中的纸线索任务对于玩家来说,是一个比较让人抓狂的任务了。玩家要完成此任务只能通过线索中的号码来解开谜题,而且不仅涉及到游戏中的操作,还有游戏外实际网站的解密。今天深空高玩给大家带来了纸线索part4的攻略,还在为此烦恼的玩家快来看看!

声名狼藉私生子攻略:纸线索part4怎么完成

纸线索part4攻略:

第一部分:

跟之前一样追纸妹子得到纸鹤上的编号,在DUP内网查询编号,得到事件编号,继续查询。然后完成一个小拼图,就可以得到一个密码。进入lifelinepurity.com网站论坛,进入第一张帖子,用刚才得到的密码解锁,观看视频。帖子最下方的回帖。你可以看到一张照片。

第二部分

根据照片,找到地点。照片上的地点是在地图上方半岛左下角区域的中部。到达之后,从8具尸体上收集名牌。观察名牌你可以发现每张名牌下方都有红点和矩阵。叠加矩阵和红点,将得到11位数02240835619。用这组数据登陆内网,将会得到纸鹤,纸鹤上有红色文字框,里面有事件编号,查询*1。文件最下方有工作人员编号,查询*2。人物资料的最后页,得到一个事件编号,查询*3。完成一个小拼图,得到一串号码,用手机追踪该号码。

第三部分:

手机追中显示,位置在上面半岛下方海边的小船附近。

第四部分:

结束。

彼岸花开:常陆佐竹,强者的世界逆天改命

上篇谈到,有三位富察氏因乾隆朝战事而死于非命,傅清、傅恒与明瑞。而除这三人以外,还有两位富察氏因战事而亡故,即福灵安、福康安。两人均是傅恒的儿子。

四福临门:傅恒的四个儿子

傅恒共有四个儿子, 福灵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长安 。因傅恒蒙受恩宠,四子均受重用,除长子福灵安以外,其他三子均担任过军机大臣。使得 富察世家影响军机重务,长达五十四年 。(其中,傅恒担任首席军机大臣达二十一年,更有两年时间,出现福隆安兄弟三人同为军机大臣的情况。)

长子福灵安 ,还没到披坚执锐的年龄,傅恒就请求皇帝, 将他派遣到西路军(也就是平准平回的前线)效力磨练 ,曾与堂兄明瑞,一同被围困于黑水营。平定之后,福灵安回京,擢升头等侍卫。后娶愉郡王弘庆之女为妻,成为多罗额驸。三十二年,清缅战争第三役方兴未艾, 乾隆帝遣福灵安署理云南永北镇总兵,统兵进剿。 然而不久,福灵安便病死于任上。 福灵安的猝然病逝可能也是与滇缅边境的瘴疫有关。

次子福隆安 ,乃是名副其实的驸马爷, 娶乾隆帝第四女——和硕和嘉公主为妻 。凭借这一身份,仅十二年时间,福隆安便由侍卫之职,升为一品领侍卫内大臣(我们已经很熟悉这个职位了,许多富察氏担任此职),并 入值军机(在军机处供职十七年) ,在其父傅恒病逝后, 长期担任户部尚书或工部尚书,成为富察氏的领头人物 。

乾隆三十六年,由于傅恒未能彻底平定金川(前文已述),大小金川土司掀起新的叛乱。福隆安有愧于其父未能底定金川,自请出师征剿,乾隆帝并未允准,而 命福隆安居朝中,办理军需,规划方略。命其弟福康安、堂兄明亮,到前线效力。 金川战后,明亮、福隆安、福康安,以平定金川之功分别图形紫光阁,排名第三、第六与第十三。此役,成为福康安晋阶荣宠的第一步。

福康安:乾隆帝的“私生子”?

傅恒第三子 福康安 ,乃是乾隆帝在统治晚期最为宠爱的将领, 是唯一一位以非皇室身份,生封贝子,卒赠郡王的满人。 后人赞其“异姓世臣,叨被至此,本朝第一人也”。那么,“生封贝子”这样的身份究竟有多特殊呢?

清代确实封有异姓王,但都是在外族范围内,如清初三藩王,蒙古亲郡王,回部郡王,有着抚绥外藩的作用,对于中枢权力并无太大影响。为了维持中枢权力的稳定,有清一代, 对于满洲人的封爵,极其严格,在十三等爵制中,贝子以上爵位均为皇室成员所垄断 (一些逝世大臣有机会封贝子以上爵位,但人已死了,没什么卵用)。而对福康安,乾隆帝极为罕见打破了这个皇室限制,在其生前封为贝子,死后还加赠郡王。可见其荣宠。正是因为此事,再加上福康安曾经被养于宫禁之中,一些野史认为,福康安其实是有皇室身份的,他原本是乾隆帝的私生子,乃是乾隆帝与傅恒之妻私通所生。

此事恐怕并不真切。

据野史(如《清朝野史大观》、《满清十三朝宫闱秘史》等)称,傅恒之妻在进宫探望傅恒之姐孝贤皇后时,于椒房(后妃所住的房间)与乾隆帝私通,怀上了福康安。孝贤皇后得知此事后,在南巡时与乾隆帝发生争吵,然后被逼投水自尽。

这样的故事虽然很刺激,但是漏洞百出。且不问傅恒之妻入宫,根本不可能见到皇帝,单说福康安的生辰,也在乾隆十九年,此时孝贤皇后已死数年之久。况且孝贤皇帝病逝是在乾隆东巡期间。

事实上, 福康安虽然养于宫禁,但他的兄弟福隆安、福长安也都自幼养于宫禁 。此事应该是出于富察氏的外戚身份以及乾隆帝对孝贤皇后的挚情。此外,异性大臣“生封贝子”虽然难得,但福康安的的确确立下了堪封显爵的功业。

跟随阿桂、海兰察平定金川之后,福康安图形紫光阁,排名第十三位(前已述及)。其后 平定石峰堡之乱,阿桂再次带福康安、海兰察等进剿,福康安又立殊功, 并开始独当一面。乾隆三十九年,其兄福隆安病逝后,他成为富察氏的中枢代表人物。福康安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 平定台湾林爽文之乱,以及平定廓尔喀。 尤其是平定廓尔喀之战,清军翻越喜马拉雅山,深入廓尔喀(即今尼泊尔)腹地,令骁勇善战的廓尔喀人臣服,实在是一场奇迹。

不过,福康安的武绩并非一人之劳。 所有福康安担任主帅的战争,均由海兰察充任副手。 海兰察极富才干,福康安取得的战功,可能多半要归功于海兰察。

福康安的性格也多受人诟病。关于他 作风骄横、生活奢侈 的记载,连篇累牍。《国朝耆献类征》载:“(平定台湾后)江舟设重楼,陈百戏,中流鼓吹竞作”。福康安还 加剧了军队中的贪腐风气。 嘉庆帝亲政后,多次批评福康安,曾称:“尔时籍其声势,向各省任意需索,供其支用,假公济私,养家肥己,其后各军营习以为常”。不过,清军的贪腐风气,将领的好大喜功,不能说是福康安一人的锅,而是福康安深受当时军队中已经出现的不良风气影响,所养成的恶习。 富察氏的衰落,折射着整个帝国的中衰。

福长安与明亮:富察氏的退场

乾隆五十六年,当福康安征剿廓尔喀得胜凯旋时,经过西藏的双忠祠。这里是纪念其伯父傅清为国尽忠的祭祠。福康安虔心致祭,并下令重新修葺双忠祠。而在福康安怀想祖先功绩时,未曾想到,仅数年后,自己也将加入他们的行列中去。

乾隆六十年,福康安在平定苗乱的战争中病死于途 ,富察家失去了中央的靠山。傅恒子嗣仅剩福长安一人。

傅恒第四子, 福长安 。其一生平平,虽入值军机,亦无甚建树。嘉庆帝亲政后,积极清除前朝权臣的势力,他查办和珅,并 以阿附和珅之罪,将福长安革职抄家 。之后, 嘉庆帝多次谴责已故的福康安,还将福康安之子德麟革去爵位。 富察世家终于被驱出了清朝的中枢政治。此后,富察氏再也未能重现乾隆朝的荣光。

富察氏荣膺显职的最后一人,乃是明亮。

明亮 ,是傅恒之兄广成的子嗣,早年在銮仪卫供职,后至新疆的堂兄明瑞处担任领队大臣。

金川之战后,明亮受命为第一任成都将军。其后明亮屡经解职,却又总能再起,曾参与平定苗乱以及川楚白莲教起义,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三等毅勇爵。道光元年,在为清廷效力了七十多年后,明亮终于致仕(即“退休”),次年(1822年)卒,享年八十七岁。 是清代富察世家中,少有的以高龄善终之人。

“刘景升你个豚犬,竟敢偷摸摸暗算吾等。我今日就要你在我正义铁拳之下,扑街当场!”

“口桀口桀!今日让你见识见识老夫汉室宗亲的霹雳手段,务要将尔等尽数轰杀!”

“你这根没用的废柴,想要败我,你还远远未够班!”

“收声!看我强者逆天改命,你们这是自寻死路!”

三国时期刘表刘景升继任荆州刺史,单骑进入宜城,与当地人蒯良、蒯越、蔡瑁商议铲除宗贼。刘表派遣蒯越为使者卑词招揽宗贼头目。这些头目自恃势大,以为刺史认低服小,都放心大胆前来赴宴。到者五十五人,皆斩之,荆州一带遂悉数平定。

日本战国时代也有一位形似刘景升的武将大名佐竹义重,此人参阵小田原,协助讨伐了相模后北条。因此功绩,丰臣秀吉大笔一挥,把常陆一国赏赐给了佐竹义重。

当时支配常陆国南部地区的乃是号称“南三十三馆”的国人势力。这些国人豪族大多出身于平家大掾一族,和出身源氏的佐竹不大对付,于是公然抵制佐竹氏的统治。佐竹义重见武力难以压制,于天正十九年(1591年)二月邀请这三十三位馆主到太田城参与梅见之宴,共赏寒梅。

诸位国人馆主只当佐竹低头,齐集太田城。酒酣人醉,佐竹家铁炮队突然闯入,抵近轰击,三十三名馆主魂飞魄散,南常陆抵抗佐竹的势力烟消云淡。

源氏名门常陆佐竹,自平安时代流传至今,谱系绵延不断,暗底下实在是很有一些非常手段的。

和甲斐武田一样,常陆佐竹也是源自于清和源氏义光流,源义光之子源义清是武田家的始祖,另一个儿子源义业则是佐竹家的源流。源义业之子源昌义定居常陆国久慈郡佐竹乡,以地名而成苗字。传说源昌义在太田市佐竹寺看到只有一节的竹子,大为稀罕,此后便以佐竹自称。照这个逻辑,网络上有些人大概是见到了壬人异说,故而自称左壬。

自从高望王臣籍降下,落户关东以来,东八国就是坂东平氏的天下。佐竹扎根常陆北七郡,周遭都是平家的势力范围,少不得互有往来。一来二去,佐竹氏和出身平家的大掾氏攀上了亲戚,两家走得近了,佐竹昌义甚至将长子忠义过继给了大掾氏,成了平家的子嗣。通过常陆平家的关系,佐竹和京城里面平步青云的伊势平家也有了交情。身边有兄弟,朝中有靠山,常陆佐竹的小日子那是滋润无比,天天都像捧着蜜罐子。

等到源赖朝起兵,聚啸镰仓的时候,佐竹氏颇有些不知所措。盘算半天,一边是体制内的威武雄师,一边是揭竿起的水泊梁山,明显还是继续抱着平家的大腿比较有前途。源赖朝集结关东诸源,佐竹非但没有派出一兵一卒的援军,反倒固守本据,等待时机要抄镰仓的后路。

治承四年(1180年),镰仓的人马富士川一战打垮平家的大军,扭头就来平定关东,膺惩佐竹。佐竹一族没有等到与平家合围镰仓的机会,反倒直面源氏的讨伐大军。家主佐竹隆义当时正在京都番役,嫡子佐竹义政试图归顺,半道上被素有仇怨的上总广常截杀。次子佐竹秀义无奈之下,唯有固守金砂城,顽抗到底。

金砂山城易守难破,源赖朝几番强攻皆无战果,而后还是靠着封官许愿拉拢内鬼这才攻破山城,佐竹秀义仓皇出逃。直到奥州征伐,佐竹秀义得到源赖朝赦免,这才收回原先的领地。整个镰仓时代,站队失败的常陆佐竹那是灰头土脸,蹲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

有此前车之鉴,足利尊氏跳反起兵,常陆佐竹立马暗送秋波。没想到这一次南朝的北畠亲房关东经营,逮住佐竹就是一顿暴打。好在守得云开见日出,北朝幕府军前来解围,佐竹跟着北军扫荡南朝势力,借此功勋,获颁幕府认可的常陆守护,总算重振家名。殊不料随之而来的便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重大危机。

镰仓时代的武家传承采用惣领制,一族同门在族长(惣领)带领下同声共气,抱团经营。支流庶族拜领土地,依然要接受惣领的领导。进入室町以后,人口繁衍而领地瓜分完毕,原先的传承方式日益凸显其弊端,枝强干弱,终非长久之道,故而日渐演变成为嫡长子继承的新制度。一家通吃,其余子嗣或者出家为僧或者沦为家臣,一族上下集中资源备战备荒,如此方能在残酷的黑暗森林中独自存活。

嫡流权利扩大,相应宗家与庶族之间的矛盾就开始激化。加上室町将军实力偏弱,不足以慑服众多金刚大名,每每就挑发大名内部嫡庶冲突,以之树立自身的权威。室町时代乱世演进,大致皆是与此有关。佐竹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自然也就无从幸免。

室町时关东处于镰仓公方支配之下,佐竹宗家位列公方帐下听令。而几代公方与幕府将军互相敌对,佐竹分家山入氏顺势倒向幕府一方,与嫡流作对。佐竹第十一代义盛死后无嗣,迎立关东管领上杉氏的义人为养子,继承了宗家家主的地位。也就是说,这之后佐竹宗家的血脉已经由清河源氏转成了上杉所在的藤原北家。此种继承手段非比寻常,引发山入佐竹家强烈愤慨,持续百年的山入之乱就此爆发。

上杉禅秀之乱、永享之乱、结城合战,关东战事如麻,杀人如草,佐竹家的山入之乱无非是大格局在小环境下的具象体现。山入佐竹的势力愈战愈强,直逼太田城下,佐竹宗家岌岌可危。

直到第十五代佐竹义舜在姻亲岩城亲隆帮助下方才消灭分家山入,再度统一佐竹,义舜因此也被称作佐竹氏的中兴之祖。佐竹义舜痛定思痛,重整家族秩序,再建公序良俗,设置佐竹东、南、北三处分家,与宗家互相呼应,互为扶持,佐竹氏在此基础上抖擞精神,重装上阵,迈步入列战国大名之垂范。

佐竹义舜之子义笃继位,家中再起争执,这一次义笃有东南北三处分家的鼎立支持,轻轻松松就消灭了行凶作乱的弟弟,确保宗家统一。

天文十四年(1545年),佐竹义笃病逝,嫡子佐竹义昭继任成为第十七代家督。这位义昭便是战国时期横扫常陆,以一己之力奠定佐竹氏地区小霸基础的疾风之岚。

天文年间,通过义舜、义笃父子两代的努力,佐竹基本掌控了常陆国北部奥七郡的地盘。国之中部与南部地区则是豪族遍地走,国人多如狗,其中势力较强的有小田城小田氏和府中大掾氏。前者藤原道兼流宇都宫的庶支,也是关东望族。后者则是盘踞坂东的平家后人,数得上号的地头蛇,割据南三十三馆威福自操。

佐竹以北是陆奥国白河郡的结城氏,眼瞅着常陆咄咄逼人,白河结城联合关东诸家,勉强自保。白河以东则是佐竹的姻亲岩城氏,佐竹义昭继位次年便迎娶了岩城重隆的女儿,两家缔结同志加兄弟的战略伙伴关系。

西面下野国的宇都宫四分五裂,苟延残喘,下总国的结城氏相对来说还算稳定。总体上坂东这些地方原是关东管领的基本盘,在管领上杉家弹压之下,豪族国人总算还能维持一个面和心不和的有限和平。

然而佐竹义昭继位的天文十四年,河越城夜战击破两上杉黄粱太平梦,小田原后北条超大声的怒吼咆哮震动列国,关东百年之公方与管领共治下的镰仓旧秩序宣告结束。上杉宪政一败涂地,派人向常陆的佐竹义昭求援,拱手以管领职位和上杉家名相送,考虑的就是佐竹宗家的血脉其实源自上杉。

佐竹义昭以清和源氏家名高贵,拒绝了管领的请求。上杉宪政没得办法,只能扭脸去求越后的长尾景虎。义昭此番思量实际上还是从实力出发,佐竹连常陆一国都还没吃下,平空坐上管领的位置,如踞炉火之上。大国争雄,最怕的就是心有余力不足。强出头难有收场,搞不好就是鸡毛鸭血,一地碎片。

生逢乱世,讲究一个瞻前顾后,精打细算。倘若破罐子破摔,赤膊上阵,裸衣单骑斗马超赵云刘关张黄魏廖,这个不叫勇猛,只能说是鲁莽。

佐竹义昭欠缺战狼属性,没胆色挑动黄河天下反,习惯闷声大发财,悄咪咪吃肉,打枪的不要。首先拿来立威的便是那珂郡水户城的江户忠通。江户氏原是常陆的国人众,出身藤原秀乡流,曾是佐竹麾下小弟。趁着佐竹衰微,江户氏割据那珂,染指鹿岛,势力不容小觑。

佐竹义昭联合小田政治携手压制江户忠通,战事连绵持续五年,直到天文二十年(1551年)江户忠通方才认命低头,重归佐竹附庸。

弘治三年(1557年),佐竹义昭发兵下野国,插手宇都宫内乱。话说宇都宫家督黯弱,权柄日渐落到重臣宿老手里。宇都宫尚纲受命于古河公方,亲征那须氏的喜连川城,在东山道早乙女坂中伏身亡。尚纲死后嫡子广纲年幼,遭到家臣壬生纲雄驱逐,逃奔真冈城。宇都宫广纲哭求佐竹,佐竹义昭感念他孤直,派兵恢复宇都宫城,还把女儿南吕院嫁给了广纲。这以后广纲、国纲两代宇都宫皆成佐竹天然的盟友。

永禄元年(1558年),姻亲岩城重隆侵攻常陆,两军对峙数月后达成和睦。永禄三年(1560年),越后的长尾景虎传檄关东,讨伐北条氏康。佐竹义昭欣然响应,带动宇都宫广纲、小田氏治投奔北境帐下。与相对应,下总的结城晴朝及其支族陆奥的白河晴纲则倒向了后北条的阵营。

长尾景虎矫若游龙,直趋北条家小田原城。佐竹义昭联结宇都宫、小田诸军南侵下总,攻击结城晴朝。结城死守居城,轻易难破,佐竹于是掉头北上,击溃白河晴纲,夺取寺山城。白河氏经此打击一蹶不振,日后领地为佐竹所横夺。

永禄五年(1562年),盟友小田氏治倒戈,成了北条家的忠犬。佐竹义昭联合改姓上杉的长尾景虎一举打垮小田氏治,遂成常陆一国当仁不让的霸者。当年佐竹义昭让位嫡子义重,退隐幕后。永禄七年(1564年),义昭追放大掾贞国,将弟弟送去入继。佐竹先后降伏小田、大掾两家,统一常陆已是指日可待。

然而天不假年。永禄八年(1565年)佐竹义昭病逝于统一大业迫在眉睫之际,年仅三十五岁。义昭之死,对佐竹来说不啻于倒悬东大海,翻合洞庭湖,黑暗暗云迷四野,白茫茫水淹长涂。

义昭死后,众多敌对势力反攻倒算,几乎同时前来挑战常陆佐竹的战略底线。

下野的那须资胤原本已被打服,卷土重来,反攻常陆本土。府中的大掾贞国阴谋复辟,赶走义昭送来的继承人,重新和佐竹放对。小田城的小田氏治东山再起,继续跟佐竹叫板。

这许多明枪暗箭的背后,其实都有小田原城相模狮的身影。北条家有债必偿,佐竹锁定越后上杉一再破坏相模北条的关东攻略,自然也就上了北条家的实体清单。

战国中后期的关东,大致就是后起之秀北条家与老牌管领上杉家之间的殊死搏杀。管领名号落到上杉谦信名下,越后与相模的两强相争依然没有消停的迹象。

越后毕竟山远水远,大军齐出,群雄俯首,可不能持久。北兵回返,关东的豪族国人又呼啦啦倒向北条的阵营,这也是乱世中无可避免的选择。

身为弱鸡家族,想要在强者的世界逆天改命,大致可行的策略无非有二。倘若有自保的能力,不妨择势雄者投效之,是为事大主义。若是连自保都不能,那就赶快抱紧会给自己造成实际伤害的大腿,与之偕兴,与之偕亡,是为狗腿主义。

佐竹义昭给子孙划下的道路妥妥地就是表面上北向事大,暗搓搓坚持主体的两面派主义,誓要将白头山的领袖血脉......手滑,写错了,应该是清和源氏的高贵血统永远延续下去并坚决保持其绝对的纯洁性。

佐竹义昭之子义重继位之时虽然年轻,后来却是以“鬼义重”和“坂东太郎”之名响动东国的无双少年。他借助越后上杉的威名,拉拢结城氏和宇都宫氏,吞并姻亲岩城氏,降伏作乱的小田氏和白河氏,成功在常陆构筑抵御北条侵攻的桥头堡,成为关东列国反北条的带头大哥。

北方伊达崛起,佐竹义重联合芦名义广(其实是义重的次子)北上救援二本松的畠山家,人取桥一战打爆伊达,政宗落荒而走。眼看陆奥即将易手,南边的境外敌对势力蠢蠢欲动,佐竹义重断然撤兵前去保护自己的基本盘,伊达政宗这才起死回生。摺上原战役过后,芦名灭亡,佐竹氏陷入到伊达与北条的对攻,国家危急,势同累卵。

天正十八年(1590年),丰臣秀吉发动小田原征伐,预备收束关东乱局。佐竹义重当即投怀送抱,和嫡子义宣一同参阵,放低身姿,专心事大,哄得丰臣秀吉心花怒放,允诺常陆一国予取予求,这才有了本章开篇梅见之宴轰杀南三十三馆国人势力的故事发生。佐竹此后统一常陆,国势达到极盛。

关原战役,佐竹父子态度暧昧。战后被德川转封出羽秋田,行前搜罗国内美女悉数带往藩地,久而久之秋田美人便成为日本一大传说。

(第九十二节 完)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66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