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如何让水产养殖和生态环境平衡发展?

过度捕捞也是加剧渔业资源衰退的重要诱因,当前我国重点流域的经济鱼类种群数量明显减少。总体而言,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正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上游受威胁鱼类种数占总数的27.6%。因此《方案》要求科学布局水产养殖,合理确定江河湖库养殖规模,积极发展生态健康养殖。

如何让水产养殖和生态环境平衡发展?

沿江养鱼企业表示,当前国家在科学养殖和水质保护方面是在打一系列“组合拳”。除了《方案》外,国家还实施了“水十条”等,明确了各断面的考核指标。因此,很多水面已被划为禁止或限制养殖区,企业就转移到允许养殖的江段,并在养殖时选择市场受欢迎、经济效益高的鱼类,控制养殖数量,减少投放饲料,按要求建设环保设施等。

担任过宿鸭湖生态养殖公司技术总顾问的武汉市农科院水产科学研究所鱼病与水环境研究室主任艾桃山说,很多养殖企业正尝试进行生态食物链各层次的开发利用。如根据当地水域中的富营养化物质,选择食用这些物质的鱼虾,这样一来,可实现“水清藻淡鱼儿肥”,从农业到水产、环保、生态,通过物质循环等形成生态渔业和健康养殖。在“一水连三省(区)”的贵州万峰湖,针对网箱养殖泛滥、违法捕鱼行为频繁等现象,当地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实施生态化养殖等,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渔民上岸转产。来源:科技日报

水产养殖中水质怎么管理?

1.养殖水环境持续恶化。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密度的增加,因养殖对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等的消耗越来越大,以及在养殖过程中各类药物的使用,使得养殖水环境持续恶化。

2.主体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落后。

3.养殖模式趋同性,产品同质化,创新乏力,缺少具有强竞争力的养殖对象。

4.重产量、轻质量,品牌缺乏,不利于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5.智能化、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程度低。这是由水产行业的特点和对水产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要求较低决定的。

6.水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堪忧。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加大了管理及处罚力度,但在养殖过程中仍旧存在着用药不规范、养殖密度超标、养殖水体和饲料不达标等诸多问题。

7.现代农业企业管理水平落后,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人才严重缺乏。

8.病害问题突出。

水产养殖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1.科技驱动产业发展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2.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循环利用水资源、开发深水养殖与盐碱地、寻找替代饲料蛋白质源、高效绿色是未来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3.优化产业结构,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实现集约化、集成化、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的现代渔业方向是必由之路。

4.良种、良好环境、良好养殖规范、动物保健管理是成功养殖实践的必然选择。

5.解决水产养殖产量与水产品质量、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劳动力文化水平与现代化企业管理之间的矛盾是重要课题。

6.建设“互联网+”,创新营销模式,实施水产品牌战略是智慧结晶。

中国是世界上淡水养鱼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代。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积累并创造了丰富的养鱼经验和完整的养鱼技术。在淡水养鱼过程中,对于池塘内水质的把握是至关重要好的,如果不是活水养鱼,很多都会出现水质上的问题,因为水不流通,有些废料或者杂菌会不断堆积,容易起来水质方面的变化。

 

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较好的水质能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更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生存。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可以通过水体颜色、氨氮含量、底泥颜色等的变化来判断水质的好坏。

1.红水 池塘水色变红主要是由于硅甲藻或金藻成为优势种群而引起,通常情况下无大碍,但一旦天气突变,造成藻类大量死亡,便会产生毒素而致水体恶化,甚至直接导致鱼中毒死亡。因此,池水一旦变红,必须及时改良。在天气晴好时,先用四季安或季胺盐碘等泼洒消毒,第2天再用双氧氯、强氯精等泼洒1遍,3天后再视情况追肥1次。

 

2.黑水 当池水呈黑色,表明池中较多有机质未得到及时转化,如残饵、动物残体、排泄物、池底腐殖物等,这些物质腐败后,消耗大量溶氧,极易产生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危害水生动物健康,使其免疫力下降,导致病原微生物侵染,甚至发生鱼泛塘现象。一旦发现此种黑水时,第1天~第2天分别施用1次双氧氯等含氯药物,氧化过多有机质,待3天后,用好旺农水产em菌液全池泼洒1次。

3.白浊水 当池水呈白浊色时,表明池塘有机耗氧物质过多,相对而言,将大型有机质分解成营养盐类的微生物较少,致使浮游植物得不到营养盐类而大量死亡,从而使池中物质循环被破坏,池水接近老化,且严重缺氧,这种池塘内的鱼一般在凌晨至天亮太阳升起前易出现浮头。发现池水为白浊色时,第1天施用“水宝加氧包”,使有机质在絮凝后得到及时氧化,第2天全池施用好旺农水产em菌液1次,以增加池中活性微生物,促进水体物质循环。

 

4.氨氮含量过高的水 投喂高蛋白质饲料、冰鲜肉类或以活鱼为食的精养鱼塘,如螃蟹池、对虾池、乌鳢池、鳜鱼池等,如果在平时养殖管理中投入较多高蛋白的饵料后,新陈代谢产物中氨氮含量过高,影响水产动物摄食生长,使其免疫力降低,极易造成寄生虫或病原微生物感染。因此,以高蛋白质饲料、冰鲜肉类或以活鱼为食的精养塘,每隔10天~15天施用好旺农水产em菌1次,及时降解氨氮。如果通过水质检测,发现池水氨氮含量严重超标时,应及时向池中施用好旺农水产em菌,第3天再用好旺农水产em菌液泼洒1次,以增加池中活性微生物,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增强水体的物质循环能力。

5.臭水 由于池水腐殖质沉积,动物残体、残饵、粪便沉入池底后进行腐败分解,致使池塘底泥发黑、发臭,从而极易产生甲烷、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极易对生活于中下层的水产动物造成威胁,如鲫鱼、草鱼、青鱼、螃蟹、虾类、鳜鱼等品种。情况严重时池塘中下层的水产动物常浮于中上层,不愿到正常生活水层。如出现上述情况,每隔10天~15天要施用1次好旺农水产em菌,以增加有益微生物,加速沉入池底的有机质或腐殖质的转化,避免底泥发黑、发臭及产生甲烷、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发现池塘出现底泥发黑、水发臭,应立即采取换水措施,在换水后,用好旺农水产em菌泼洒池塘调节水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67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