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车已经卖掉了,想回去养殖青蛙,好养吗?

现阶段目前市面上的种类有多种,例如美国牛蛙,美国青蛙,泰国的虎纹蛙,我国林蛙。这几种就是我们目前市面上较为常见的,需要量比较大的一些种类。可是价钱相对来说又不一样,价钱相对来说,国外的美蛙或是相对稳定的价钱。美国牛蛙近段时间一度上升到9元钱。可是韩国的虎纹蛙。也就是我们乡村里边别名的牛蛙,这一个种类,价钱实际上很低。可是相对比来讲,

车已经卖掉了,想回去养殖青蛙,好养吗?

这几个种类而言比较难赚钱的,自然价钱越高会难挣钱。小青蛙,坦白说我并不是很熟悉,可是希望我的一些剖析对你有作用。不管想养什么,最先你需要可以卖的出来,那样你一定要先调研好是否有销售市场。针对好多人而言,很有可能物品养出来,却没有人收或是有些人收开的价钱极低,那样的话还不如不做。针对许多农牧业项目而言,也没有很大的难度系数,如果你放在心上,没有说养不了的物品。在水产品养殖上,许多没有经验的人仍然能够挣大钱,许多阅历丰富的仍然也会亏损。

如果你在乡村从业过农业,你便会了解尽管许多实际操作蕴涵许多的技术原理不了解,可是只需去学习培训,养殖种植一样能够取得成功。实际上针对于这个情况看来,养殖青蛙的情形看来一定要量很多大,那样资金投入的成本费肯定会非常大。因此有的人说饲养的成本费不是很高。别听他的鬼话连篇,因为我们在早期的产业基地梳理工程建筑最基础的设备,随后到资金投入小苗再到资金投入精饲料人力,这些方面是很大的资金投入。大家就拿精饲料而言,

目前市面上比较好的精饲料,一包精饲料150多元钱,高的做到200元钱一包。一包精饲料40斤,你想一想,针对这个情况看来,你的精饲料投入量要多大?大家感觉要是没有饲养工作经验,并没有尤其丰富的成本费,不必随便的资金投入的这一饲养里边,终究大家从这一饲养里边一路披荆斩棘至今全是较为艰辛的。饲养三年才刚刚好,充足盈利。因此这个情况看来,要是没有坚持不懈,并没有有关的技术性,那样针对这一饲养而言是非常困难的。

养什么样的蛙赚钱

是真的,不过投资都有风险。

1、青蛙肉肉质细嫩、脂肪少、糖分低,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及多种激素。

2、青蛙肉适宜身体虚弱、营养不良、气血不足、精力不足、虚劳咳嗽、肝硬化腹水、脚气病水肿、体虚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食用;也适宜病后、产后虚弱、肺痨咳嗽吐血、盗汗不止、神经衰弱者服食。

3、脾虚、便泻、痰湿、外感初起咳嗽者不宜食用。青蛙肉吃多了可能染上寄生虫一旦侵入眼球,会引起各种炎症,导致角膜溃疡、视力下降、严重者会导致双目失明。

4、青蛙是国家禁止捕杀的保护动物,但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把青蛙肉当做补品或美味佳肴,导致一些商贩大肆捕杀青蛙。捕蛙必然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害虫泛滥。人们为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势必大量使用各种农药,青蛙吃了一些侥幸未死的害虫后,农药便在蛙体内蓄积下来。人吃了过量蛙肉后,容易引起食物中毒。这样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养牛蛙吧

一、牛蛙的人工繁殖

1、种蛙池的构造:面积以10?15平方米为宜,池深1米左右,水深60?80厘米,以水泥结构为佳,池底可高低不平,水位有深有浅,食台固定于一处,池周围设防逃网或防逃墙,池中央可设置一定面积的陆地和产卵区,产卵区约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水深保持10厘米。

2、种蛙来源与培育:选择体重在0.5千克以上,年龄2龄以上的青壮年蛙作种,雌雄比例为1:1,每平方米放养1对,4?5天后开始摄食。已驯食的种蛙,投喂配合饲料,日投饲率为3?6%,临产前投喂一些蚯蚓、蝇蛆、小杂鱼虾等动物性饵料。没驯食的种蛙投喂动物性饵料,日投饲率为5?6%,最高可达10%以上。一般分早晨和下午两次投喂。同时用黑光灯引诱昆虫,增加补充饵料。培育期间,应看天气的变化;不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同时要有适当的阳光照射,尤其是产卵季节。

3、产卵孵化技术:牛蛙产孵期在5?9月份,产卵可分自然产卵和人工催产两种,雌蛙催产剂量为牛蛙或青蛙脑垂体4个+HCG600单位+LRH?A250微克/斤,雄蛙剂量减半,采用一次性注射。在水温20?30℃时,一般经40小时,开始抱对产卵,产卵后20?30分钟即可轻轻捞出卵块放入孵化池孵化。孵化池以水泥池较好,面积几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水深20厘米,水质要清新、无污染,池上方要遮盖好,防止水温骤变。每平方米可放卵6000?9000粒,在水温25?32℃、气温20?32℃时,经两天半就可孵出蝌蝌。

二、蝌蚪的养殖技术

1、蝌蝌池的构造:水泥池、土池均可,面积可大可小,小者几平方米,大者几十平方米或更大,小池以保持30?60厘米水深为宜,大池深可在1米左右,蛙场应建成规格不一的配套的蝌蚪池,以便分批容纳不同时期的蝌蚪。内池应有进出水设施,做到排灌自如,在水面10厘米处置一饵料台,另在池中放些浮性物体供变态后的幼蛙休息。

2、蝌蚪的饲养管理:蝌蚪孵出后留在原池内饲养1个月左右。脱膜后3天开始投饵,每天2次,每次每万尾蝌蚪一个蛋黄,第5天后投喂一个半蛋黄,加少量豆浆。随着蝌蚪的长大,池水逐渐加至30?40厘米,饵料改为鱼粉、米糠、豆渣等,日投饲率5%,10天后增加到10%,15天增加到15?18%,3?4天换水一次,经一个月饲养,蝌蚪可达4?5厘米长。此时将蝌蚪转入已消毒、培肥的较大面积的土池,每平方米70?100尾,池内水深1米左右,池底平坦,有一定的倾斜度,淤泥少。每天投喂2次,以配合饲料为主,适当施肥。经40?50天的培育,蝌蚪个体可达50克,开始变态成幼蛙。

三、幼蛙的养殖技术

1、幼蛙池的改造:以潮湿、温暖、背风向阳、人为干扰少的地方建池较好,面积不宜过大,大者几十平方米,小者3?5平方米,驯食幼蛙的,以小池为好。土地、水泥池都可以,池深60?70厘米,池周围要用1米高的纱窗布围住以防蛙外逃及敌害入侵,池内只放一个饵料台,饵料台四周用木条作成框,中间用纱窗布绷紧。

2、变态幼蛙的收集:蝌蚪长出后腿后,用网从蝌蚪池中捞起,适当集中到小一些的水泥池或土池中去,继续投饵,前腿长出后不再摄食,直至尾巴消失,此时将幼蛙捞出放入幼池或驯化池,每平方米100?500只,池内水深10?20厘米。

3、幼蛙的人工驯食技术:

(1)前期培育:刚变态的幼蛙体质较弱,须经7天左右的前期培育,使之身体强壮,有一定的营养积累后再驯食。前期培育主要用活饵料,以蛆和小杂鱼为最好,每100只蛙每天投喂100克左右。

(2)食性驯化:以长条形的小杂鱼或蛆作引诱物质,由少到多掺和加死饵或颗粒饵料,直至最后全部投喂颗粒饲料。也可直接用颗粒饲料驯食,此时应降低水位至浅水区刚浸入水中,而深水区幼蛙后腿不着底,将颗粒饲料撒在浅水处,幼蛙的活动使颗粒随水而动,引诱幼蛙摄食。驯食一段时间后,可将大个体幼蛙带动未驯食的幼蛙摄食,这样可缩短驯化时间。

4、幼蛙的饲养管理

(1)将驯化池的幼蛙按大小分开,分稀,每平方米100只左右。

(2)有条件的地方,幼蛙可转入室内饲养。

(3)注意防寒防暑,牛蛙最适生长温度为22?28℃,最高不超过35℃,最低不低于20℃(冬眠除外)。高温季节,室外适当遮阴,室内保持通风。冬季,室外幼蛙池要盖塑料布,最好再加一层稻草,经常加注一些井水,保持水温在10℃以上。

(4)定时投饵:适温期间,每天2?3次,日投饲率3?5%,在投喂配合饲料的同时,也可间或投喂一些新鲜的饵料。

(5)室内养殖,每天换水,清洗食台。室外土地,注意水质不能过肥,经常加注新水。

(6)注意观察,做好防病、防逃、防敌害工作。

四、成蛙的养殖技术

1、成蛙池的选择和设计:成蛙池的要求不及幼蛙严格,面积也可大一些,水的需量不大,但要有可靠的水源,要保持池中有一定的水深,室外越冬池水深应保持1米左右,池的周围最好不设置可供蛙用力跳跃的陆地或其它硬物,水深至少在牛蛙后腿踩不到底的深度上。池壁要高出水面30厘米左右,再在池壁上围一圈向内倾斜的20厘米高的纱窗布。池内不应设置隐蔽的死角或洞穴。

2、商品蛙的半精养技术:室外的鱼池、洼池、稻田、藕塘等面积较大,蛙较分散,多以天然饵料为主,颗粒饲料为辅。池中设几个浮于水面的饵料台,按精养方式投饵。同时用黑光灯诱虫,为没有在饵料台摄食的牛蛙补充。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每平方米10?30只左右,视饵料条件决定。

3、牛蛙的室内集约化养殖:日常管理大体与幼蛙相同,但放养密度不一样,体重100克以上的每平方米50只,可一直放养到商品规格,若体重不足100克,密度可稍大一些。在22?28℃条件下,每天投饵2?3次,日投饲率为3%(新鲜饵料为10%)。体重约在200?250克左右时,可补投一些新鲜饵料以补充维生素。

4、牛蛙的加温养殖:引进热源,创造适宜的温度条件,打破牛蛙的冬眠期,使牛蛙常年摄食生长。热源有地热水、工厂余热水、锅炉加温、电加温等,无毒害的热源可直接作为饲养用水,有毒害的热源可处理后利用或通过管道间接加热池水。加温养殖一般在低温季节养殖,唯有注意加温的温度在适温范围内。

五、牛蛙的病害与防治

1、腐皮病:一般危害10?50克的幼蛙,7?9月流行,症状表现为:头部两眼之间表皮破烂、发白,形如撞伤。之后背部发现有小白点,再几天皮肤溃烂,甚至露出肌肉和骨头,腹部及四肢关节先后发红,随后局部溃烂,终至死亡。可用链霉素浸泡病蛙15?20分钟,2?3次即可达到显著疗效,用20ppm高锰酸钾浸泡病蛙15分钟可抑制病情。

2、红腿病:患病蛙后腿无力、发抖,大腿腹面与前肢之间皮肤充血发红,头部伏地,不吃不动,3?5日死亡。定期进行池塘消毒可预防此病,用3%的食盐水浸泡15分钟可治愈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69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