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柴发动机排名第几
很多人被很多品牌的柴油发动机弄得眼花缭乱,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事实上,柴油发动机有一个非常好的品牌。今天,边肖将为您介绍中国十大品牌之一全柴发动机,其品质得到国家认可。让我们来看看。
全柴发动机表示发动机燃料均为柴油,安徽柴权集团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动力系统,适用于轻型货车、皮卡、工程机械及电器、发电机组和农业设备。在这些领域,它发挥了其先进的技术,使生产和生活更加方便。目前集团主要产品为4JR3,4111。
全柴发动机怎么样全柴发动机的动力覆盖15到380马力,比市面上的汽油发动机强很多。因此,如果用于拉货和农业生产,往往可以事半功倍。至于质量问题,我们不必担心。安徽柴权集团是一家品牌知名度很高的老企业。还荣获安徽省著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
全柴发动机排名此外,全柴发动机将在2020年占据柴油机第四位,前三分别是柴蔚、玉柴、西柴。这些都是国内知名的柴油机企业。他们大多经历过工业化时代,所以都有自己完整的技术体系,在这样的企业中可以占据第四的位置。全柴发动机其质量可想而知。
以上就是全柴发动机的介绍。总的来说,它技术先进,性能稳定,质量优良,是拉车、卡车和农业生产机械用具的最佳选择。
百万购车补贴
2020年度十佳发动机获奖名单出炉:自主品牌占了8名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技术核心,每年都有一些让人惊呼脑洞大开的创新技术,今年当然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就通过刚发布的“中国心”2020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排名不分先后),看看今年国内市场又有了哪些“黑科技”。
●一汽-红旗CA4GB15TD-30?1.5T发动机
▲应用车型:红旗H5、?奔腾T77、奔腾B70(未上市)
▲核心卖点:169马力/258牛米,热效率39.06%。
最近几年提到发动机技术指标,除了功率/扭矩愈发“暴躁”外,热效率无疑是媒体和消费者关注最多的一个词,其中,丰田的A25A?2.5L自吸发动机(混动版)为国产发动机树立了一个可实现的标杆——41%。至于马自达压燃引擎的50%(最高值)?那已经不是常规意义的汽油发动机,各大自主车企短期内应该都没勇气攀登这座山。
红旗1.5T/2.0T热效率都很高
一汽乘用车开发的这台1.5T发动机,热效率达到了39.06%。这也是个很了不起的数据,其开发的核心理念是在现有的CVVT(米勒循环)、缸内直喷(350Bar)、集成式排气(热交换)以及小惯量涡轮增压(带电子旁通阀)的基础上做充分的优化调校。
红旗H5
从而,让发动机在爆震可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压缩比(11.5:1),当然,这也是在米勒循环模式下的压缩比,一脚油门下去,发动机就会通过正时调节降低压缩比,提高动力输出。
奔腾T77
真要说技术应用,这台1.5T发动机其实并不惊艳,并且还采用的铸铁缸体。如果后期跟红旗H5?1.8T一样增加48V轻混动力,倒是可以有效减轻发动机的压力,说白了就是让发动机更多处于米勒循环模式(高压缩比),降低油耗。
●吉利领克?1.5TD?MHEV轻混
▲应用车型:吉利ICON、领克06等
▲核心卖点:48V轻混动力,能量回收,滑行模式。
吉利的这台1.5T三缸机应用非常广泛,并且众多车型都提供有MHEV?48V轻混系统作为辅助动力,包括ICON、领克06在内,其低扭表现和燃油经济性都很不错,如果不抵触三缸机的话,这套动力总成确实没得黑。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目前消费者对三缸机都没啥好感。
现在国内主流的48V轻混都采用的P0架构,也就是直接将交流发电机改成电动/发电一体式的BSG电机,自动启停更高效,而且在纯燃油车的基础上就能“魔改”,除了硬件没啥成本,不像混动、插混那种整个动力总成都得重新设计。这个思路是未来纯燃油车的重要发展方向,未来轻混车无疑会成为主流。
领克06
大功率的48V电机能直接通过皮带系统参与驱动(实际上驱动的是曲轴),这能有效减轻发动机的压力,转速不用拉太高功率就够用了,即省油。另外,车子中低速巡航时,发动机也可以极少喷油甚至不喷油,让电机驱动车子滑行。而遇到下坡或制动时,此次曲轴会反推电机,电机就会从电动机变成发电机,给电池充电,这也是一种有效的省油手段。
●东风乘用车DFMC15TDR?1.5T发动机
▲应用车型:风神AX7(未上市)
▲核心卖点:170马力/260牛米,热效率41.07%(高效版)。
东风乘用车开发的这台1.5T发动机有205马力/320牛米、170马力/260牛米两个版本,其中动力版的热效率为39%,勉强还算正常,而高效版的热效率达到了惊人的41.07%,超过丰田A25A?2.5L自吸引擎(41%)。
这样的热效率数据对一台“带T”发动机而言简直有点假,因为涡轮增压会使发动机进气自带压力,所以压缩比没法做到很高(会爆震),在提高热效率方面比起自吸发动机天生就没优势。当然了,也有可能是测试标准不一样,导致现在国产发动机热效率普遍有点“虚高”。
配图为AX7?1.6T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AX7上服役的1.5T发动机并不是这个型号,这台老1.5T目前还是歧管电喷,账面数据对比目前主流的同排量直喷引擎完全不够看。
●比亚迪骁云1.5Ti?1.5T发动机
▲应用车型:比亚迪宋PLUS
▲核心卖点:高达185马力,噪音依旧偏大。
这台476ZQD也是比亚迪基于之前476ZQB?1.5T发动机的“魔改版本”,有了350Bar直喷、双涡管增压、电动泄压阀以及缸盖集成排气等新技术加持,最大功率直接从160马力“膨胀”到了185马力,同时热效率也从34%提升到了38%。
其实对于宋PLUS来说,动力数据的升级还在其次,这款车最值得关注的还会老掉牙的6速双离合也终于迎来升级,全新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在平顺性、耐用性以及经济性等等方面均有进一步优化,从宋PLUS实车来看,起步的顿挫感明显减轻,也算是达到同类主流水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台新的1.5T发动机依旧存在噪音偏大的问题,2000rpm以上车内就能明显感受到发动机的轰鸣声,这已经成了比亚迪特色。
●上汽名爵15C4E?1.5T发动机
▲应用车型:第三代名爵6
▲核心卖点:实现米勒循环,低扭更猛,更省油。
第三代名爵6使用的1.5T发动机算是老1.5T发动机(代号15E4E?)的升级版本,数据更猛,并且在1500转速就能达到285牛米最大扭矩平台,确实足够暴躁。感觉自从博世350Bar直喷系统出来以后,自主车企的发动机数据都“膨胀”了。
技术层面上,CVVT可变气门正时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但新机头通过该系统已经能够实现膨胀比大于压缩比的米勒循环,压缩比也提高到了11.5:1,配合350Bar高压直喷系统,进一步提高了燃烧效率。
从实车体验来看,第三代名爵6的“地板油”体验确实更好,运动模式下0-100km/h加速时间能控制在8秒以内,确实对得起它运动轿车的定位。很多人喜欢拿这车跟思域对比,讲道理比提速的话,升级后的7速湿式双离合确实能更好Hold住发动机的低转输出,比CVT变速器有先天优势,所以名爵6表现更猛也合情合理。
●长安汽车蓝鲸NE?1.5T发动机
▲应用车型:长安UNI-T、CS55PLUS蓝鲸版、锐程CC蓝鲸版
▲核心卖点:180马力/300牛米,网上盛传的“虚标王”。
这台蓝鲸NE?1.5T发动机是长安汽车最新开发的产物,在UNI-T上首次出现,官方将其命名为蓝鲸NE系列,跟之前逸动PLUS使用的1.4T属于同辈产品(实际上是共享缸体,只是改了活塞行程),而账面数据则达到了180马力/300牛米。
技术应用上,像舍弗勒最新智能凸轮调相系统、“AGILE”高效超净燃烧系统、以及水冷式中冷器等先进技术也均有体现,可以说相当唬人了。如果跟CS75PLUS使用的1.5T发动机对比的话,其实新的蓝鲸NE?1.5T改成了反置式布局,即进气在前/排气在后。
长安UNI-T
因为现役的搭载这台发动机的几款长安车提速表现都一般,有点对不起300牛米(1250rpm)的低转大扭矩输出,所以网上都说这台发动机是“虚标王”。其实也不见得一定是长安虚标了,毕竟这台7速双离合变速器此前官方给出的数据最大只能承受280牛米的扭矩输出,所以发动机完全使不上劲儿。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试试配手动挡的蓝鲸NE,如果还是那么拉胯,那就真虚标了。
●广汽本田?1.5L?i-MMD混动系统
▲应用车型:本田凌派锐·混动
▲核心卖点:典型日系油电混动,甭管怎么开油耗都4-5L/100km。
跟之前雅阁用的2.0L混动一样,这套1.5L混动也是本田的i-MMD系列,最核心的e-CVT动力耦合机构都跟雅阁混动没啥区别。至于为什么会划入“中国心”发动机评选,个人觉得原因是这套动力总成虽然是本田提供的技术支持,但零部件都已经高度国产化(第三代)。
i-MMD混动系统的两台电机采用的是异轴布局,结构更紧凑,并且在中低速时比丰田的THS更强调电机的作用,发动机嘛,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台汽油发电机,主要负责给电池充电,然后电池给电机供电,进而驱动车轮。只有在高速巡航时,发动机才会走另外一条路(通过另外一组离合器和变速机构)直接驱动车轮。
对比燃油车的话,混动车只要不过分踩油门,发动机(阿特金森循环)始终那么“淡定”,从而保持油耗低,且稳定。另外整车VNH水平也更好,这对于二线以下城市(不堵车)或许意义不太大,但对长期跑城区的人来说,稳定在4L/100km的油耗,时间长了还是能省不少钱的。
●上汽通用Ecotec?2.0T发动机
▲应用车型:别克昂科旗、凯迪拉克XT6、雪佛兰开拓者
▲核心卖点:通过凸轮轴实现气门升程调节,中间两个缸可以断油空转。
虽说是2020年度评选,但我们对通用的这台2.0T发动机我们其实已经比较熟悉,最早在凯迪拉克XT4就有应用,一样有可变气缸技术,不同的后期版本增加了废气再循环系统,所以账面数据略有下降。
带可变缸技术的凸轮轴
技术核心当然是上汽通用开发的可变气缸系统,其凸轮轴有高升程、低升程以及零升程三个“刻度”,分别对应发动机的四缸高性能模式、四缸经济模式以及双缸超经济模式。
别克昂科旗
从现役的几款实车来看,搭载这台2.0T发动机的车子确实比上汽通用之前的老车更省油,但实际上幅度也不算大。要知道,双缸模式只有在中低速巡航时才能运行,而且活塞也不是不转,而是空转,这也要稀释发动机功率输出(排量越小影响越大),个人对这项技术的前景并不太看好。
凯迪拉克XT6
至于这台合资发动机为什么会上榜,个人觉得核心原因除了跟上面广本一样高度国产化外,其技术应用其实跟美国通用也已经关系不大,完全是上汽通用和上汽泛亚合作“捯饬”出来的,甚至通用在国外车子压根就不用这台发动机,说是“中国心”不过分。类似于五菱汽车,虽然有合资背景,但你说五菱宏光是合资车,是不是都会觉得怪怪的。
●长城汽车GW4N20?2.0T发动机
▲应用车型:哈弗大狗(暂未上市)、第三代H6(暂未上市)
▲核心卖点:带CVVL可变气门升程调节。
我们都知道,长城哈弗现役的1.5T直喷发动机(代号GW4B15A)融入了与宝马Valvetronic类似的可变气门升程系统,而这项技术其实在现款2.0T发动机(GW4C20B)上并没有出现。
CVVL气门升程调节机构
全新4N20系列2.0T发动机弥补了这一遗憾,甭管是横置/纵置,低功率/高功率都配备了CVVL气门升程系统,它可以调节气门开启幅度,在需要大扭矩输出时可以加大气门开启,更高效“呼吸”,从而提升动力水平和燃油经济性。
哈弗大狗1.5T
最新2.0T发动机高功率版最大功率180kW,峰值扭矩385Nm,且在1750rpm即可达到最大扭矩平台。另外,这台发动机也可以竖着摆放,从而搭载在坦克300上,不过使用的是低功率版本,最大功率167kW。
●上汽大通π?2.0T柴油发动机
▲应用车型:MAXUS?D90?Pro
▲核心卖点:串联双涡轮增压器,峰值扭矩高达480牛米。
高端柴油机一直是自主车企的“盲区”,今年推出的D90?PRO打破了这个僵局,该车搭载是上汽乘用车最新开发的π系列2.0T柴油发动机(高功率版),拥有218马力、480牛米的惊人数据。
这台柴油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采用了VGT+WGT串联双涡轮增压器,一大一小,分别主打高/低转速为进气增压,既能解决低转速动力输出迟滞的问题(低惯量涡轮响应更快),有保障了高转速爆发力(高惯量涡轮可以提供更高进气压力)。
此外,为了消除“大力出奇迹”带来的噪音、冷却、润滑等方面的压力,包括水冷中冷器、可变排量机油泵、高压共轨直喷(2000Bar)等等先进技术也有应用,同样站在了国产柴油机的最顶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众所周知,买车等于买三大件,判断一辆车的好坏并不取决于它车内有多少配置,而是根据动力总成稳定性判断优劣。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合资车无论在入门市场、主流市场、乃至高端市场都占据了主导地位。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在买车时就与主打性价比的国产车说再见呢?当然不是,这几年自主品牌发展速度肉眼可见的上涨,已经不是被合资品牌瞧不上的货色。今天就以“中国心”2020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为例,带各位看看在国产车里面,有哪几个品牌在发动机方面走的比较前(排名不分先后)。
NO.1:一汽红旗CA4GB15TD-30?1.5T发动机
红旗这几年的进步有目共睹,不仅从沼泽中挣脱出来,而且凭借H5、?HS5等车型的优秀发挥,成功跻身至二线豪华品牌,甚至一度撼动凯迪拉克的龙头地位。
虽然这款1.5T发动机搭载在红旗H5的入门两款低配车身上,但它所包含的先进技术可是一点也不“入门”。通过采用CVVT、缸内直喷、集成式进排气等技术,使得这台发动机热效率达到39.06%,要知道,大名鼎鼎的EA888发动机热效率也仅37%,足以证明这具1.5T发动机的实力不容小觑。
NO.2:领克1.5TD?MHEV轻混
一直以来,吉利动力总成方面在自主品牌中处于弱势地位,虽然有过自研发动机的经历,但由于油耗问题始终没能解决而不得不选择放弃。不过在并购沃尔沃之后,有了技术靠山就明显“嚣张”许多,不仅在自吸、涡轮领域内有所涉及,而且在轻混系统方面,吉利也先于其它国产品牌。其中应用范围最广泛的当属这套搭载在领克06、吉利ICON车上的1.5T+48V轻混动力系统。
该系统结构原理其实不难,就是以一台三缸发动机为基础,在附近加入一个BSG驱动电机,在车辆启动或者怠速时开始工作,具体作用是优化发动机启停震动和在车辆怠速时给车内用电设备进行供电,降低发动机负载,从而降低油耗。
除此之外,有了电机的帮助,车辆在加速过程中动力响应会更快,对于驾驶平顺性有一定帮助。
NO.3:东风DFMC15TDR发动机
因为东风旗下有日产、PSA、本田这几位好兄弟,所以在动力总成选择上,东风一般会优先采用它们的产品。毕竟对于东风来说,现阶段唯一目的是在乘用车市场活下去,用合资动力作为卖点也不失为一个错误选择。
这台由东风自主研发的1.5T分为两个功率调教,分别为动力版和高效版,其中动力版最大马力205匹,峰值扭矩320Nm;高效版最大马力170匹,峰值扭矩260Nm。值得注意的是,动力版最大马力甚至已经超过主流合资2.0T发动机,而高效版热效率更是达到惊人的41%,不过这终究只是PPT数据,是骡子是马终得拉出溜溜。具体表现如何,加速和油耗是否真像数据宣传那般神奇,我们不妨等装车之后再实际测试。
NO.4:比亚迪骁云1.5Ti高功率发动机
提起比亚迪,我们似乎更多想起它在新能源领域内的建树,却往往忽视它在燃油车领域的出色表现。比如说这台上榜中国心的1.5T发动机,采用了缸内直喷、集成式换气、单涡轮双涡管等多项先进技术,使热效率达到38%的同时马力也来到185匹。
这具发动机搭载在旗下最新车型宋PLUS车上,从实际驾驶体验来看,新车动力较宋Pro车型有了明显进步,无论是起步还是中段再加速能力,都显得游刃有余、从容不迫。这也让宋PLUS更有底气与同级竞品争夺市场。
NO.5:上汽名爵全新一代MEGATECH?1.5T高功率发动机
上汽名爵6从诞生之初就以思域为假想敌,而思域最吸引人的卖点就是那具L15B发动机,所以名爵6选择与其硬碰硬,利用背靠上汽的优势,推出这款最大马力181匹,峰值扭矩达到285Nm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推动名爵6?0-100KM/H的时间仅为8s,对比起现款思域8.5s的加速时间,名爵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兑现了自己当初的承诺。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是,由于采用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和使用激进的换挡策略,耐用性方面值得斟酌,毕竟上一代名爵6就是栽在变速箱上,不知道这次换代之后工程师有没有加以改进。
NO.6:长安蓝鲸NE?1.5T高压直喷发动机
自从长安搭载蓝鲸系列发动机之后,销量便节节攀升,市场用户口碑反响都非常不错。但长安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继续深挖内燃机极限,在1.4T版本上增加活塞行程,从而使排量上升至1.5,动力性能也因此得到进一步提升。
而在燃油经济性方面,通过提高喷油雾化效率,改善进排气结构布局等技术优化,让这款发动机在保证动力输出的同时也兼顾了高效的燃油经济性。
NO.7:本田1.5L?iMMD混合动力系统
丰田THS混合动力系统相信各位都听过,其主要原理是以发动机为主,驱动电机为辅,让电机在低速区间内尽可能去工作,等到电池没电或者需要急加速时候,发动机会第一时间接管大部分的动力输出。而本田的思路则与丰田截然不同,它主张“强电弱油”,就是弱化发动机的存在感,具体原理是发动机作为一个发电机来使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给动力电池充电,只有在高速低负载的情况下,发动机才会承担动力输出的职能。因此得益于电机驱动,所以本田这套混合动力系统在动力性和响应速度方面都要领先于丰田。
这套系统被运用在本田旗下凌派、享域两款入门A级车身上,相比原先1.0T三缸发动机,混动系统的加入的确提升了行驶质感,整台车的震动幅度得到很大缓解。不过,由于这套系统需要容量较大的电池组,所以在成本方面要比丰田THS混合动力高,也因此使得这两台A级车的售价来到14万元,而来到这个价位,消费者基本都会选择昂克赛拉、思域等更高阶的A级车,使得这两台车的混动版本定位一下子变得尴尬起来。
NO.8:上汽通用ECOTEC?2.0T可变缸涡轮增压发动机
很显然,通用这款发动机能上榜“中国心”是因为它在四缸发动机上实现了可变气缸,通过一根特制的三段式凸轮轴来控制气门开度,由系统判断当前驾驶模式下应该使用哪种凸轮轴角度,从而决定发动机输出多少功率,在高速巡航等低负载的工况下,能做到2、3气缸空转,进而减少燃油消耗。
比较遗憾的是,因为这款可变缸发动机主打节能减排,所以在动力输出方面要落后于老款LTG发动机,使得凯迪拉克以往的加速优势遭到削弱。
NO.9:长城GW4N20?2.0T发动机
长城发动机一直给人的印象是油耗比较高,不过随着这款2.0T发动机的出现,情况会有所变化。这具引擎采用了CVVL气门升程技术,能通过油门的深浅调节气门的开度,从而使得发动机进气更加舒畅,再加上米勒循环和惯量涡轮,使得这台发动机能爆发出180KW的最大功率和385Nm的峰值扭矩,已经不输合资品牌2.0T高功率发动机。不过由于搭载该款发动机的车型仍未上市,所以实际驾驶体验还是未知数。
NO.10:上汽大通π?Bi-Turbo双增压柴油发动机
由于柴油发动机长期搭载在货车身上,导致人们每逢看到柴油发动机就会联想到粗糙、低端等一系列贬义词,所以在乘用车领域,我们很难看到柴油机的身影。不过随着这款由上汽大通打造的2.0T发动机面世,也许能为柴油机挽回些许颜面。
这款发动机最大马力218匹,峰值扭矩400Nm,在高低惯量涡轮加入后,车辆无论在起步还是中段再加速阶段,都不会感觉动力输出不够,即便对比汽油机也不逞多让。另外,为解决柴油机噪音问题,上汽采用更加精密的齿轮组件和在发动机缸体附近加入许多减震材料,效果还是非常可观。
总结
技术永远是第一生产力,从上榜的产品来看,不难发现搭载以上这几款发动机的车型销量都不会太差,有些甚至来到第一梯队。所以,这也证明了自研的重要性,只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就不会受制于他人,生产规模就可以无限扩大,销量也会水涨船高,车型口碑得到树立,利润自然不必担心,进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71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