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水土保持资质是什么?哪个部门发证的

大家好!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水土保持资质是中国水土保持协会颁发的资质,资质等级是由评分制度打分进行认定等级的,从1?——5?,接下来我为大家讲解下资质的办理要求:

水土保持资质是什么?哪个部门发证的

一:资质介绍:

(1)水土保持资质共有两项专业分别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单位资质》。

(2)资质等级为1-5?(根据企业业绩以及技术人员进行打分评?,最高等级5?)

(3)水平评价工作原则上每年集中开展一次

二:企业初次申请《水土保持资质》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具有固定工作场所;

(3)具有组织章程和管理制度;

(4)水土保持专职技术人员不少于 10 人

(5)水土保持监测单位配备必要的水土保持监测仪器、 设备。

三:初次申请《水土保持资质》需要具备以下人员配备;

(一)《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技术负责人具有工程系列 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主编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工作经历; 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或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师 土保持)不少于 2 人(含技术负责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 术职称人员不少于 4 人;大专及以上学历所学专业为水土保 持的人员不少于 1 人,水利工程类或其他土木工程类的人员 不少于 1 人。

(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单位资质》

水土保持监测单位:技术负责人具有工程系列高级 专业技术职称和主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工作经 历;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不少于 2 人(含技术负责人), 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不少于 4 人;大专及以上学 历所学专业为水土保持的人员不少于 1 人。

四:其他注意事项补充:

(1)技术负责人应为水土保持高工人员,申请相应专业资质时,技术负责人需要有对应的工作业绩;

(2)所有技术人员参与资质申报时如没有申报业绩时应当拥有水保协会相关培训证书;

(3)所有参与申报的技术人员应当由有申报资质企业连续6个月的社保证明材料,退休人员可使用一名,可用工资流水代替社保证明材料;

好的,本期的(水土保持资质怎么办理?)就给大家讲解到这里了

水土保护报告表需要资质吗

一 般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可按照相关规定申请水平评价,此评价是由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负责,原则上每年开展一次。水平评价实行星级评价,从低到高分为一星级、 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

申请材料主要包括:

(一)水平评价申请书;

(二)法人资格证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法人证书)

(三)固定工作场所证明(房产证明、租赁合同或其他有效证明);

(四)单位章程和管理制度;

(五)技术人员身份证明材料,包括身份证(彩色复印件)、毕业证、职称证以及近 3 年内从事水土保持技术服务工作的证明材料;技术负责人任命文件及主编水土保持方报告书(方案编制单位)、主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监测单位)工作经历的证明材料;

(六)技术人员在职证明材料: 企业单位提供社会保险管理单位出具的近期至少连续 6 个月本单位参加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失业) 的清单凭证及劳动合同;聘用退休人员提供退休证和本单位近期至少连续 6 个月工资证明;劳动合同或聘用期不少于 3 年的聘用合同;

申请单位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具有固定工作场所;

(三)具有组织章程和管理制度;

(四)水土保持专职技术人员不少于 10 人,其中:

1、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 :技术负责人具有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主编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工作经历;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或注册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师不少于 2 人(含技术负责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不少于 4 人;大专及以上学历所学专业为水土保持的人员不少于 1 人,水利工程类或其他土木工程类的人员不少于1 人。

2、 水土保持监测单位 :技术负责人具有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主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工作经历;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不少于 2 人(含技术负责人),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不少于 4 人;大专及以上学历所学专业为水土保持的人员不少于 1 人。

(五)水土保持监测单位配备必要的水土保持监测仪器、设备。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不需要资质。国家已经放开对水土保持方案资质的管控,也就是说编写水土保持报告表不需要资质,但是在行业内有水土保持报告表编制资质,该资质由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核定,实行星级管理,从一星到五星,星级越高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能力越强。最好查询当地官网以获取第一手权威资料。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75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