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香菇栽培技术

1、首先,做好香菇场地设置,大家在种植香菇的时候,一定要把香菇的菇场建立在背风光照充足的地方,并且注意在香菇种植的地方保持充足的光照,并且提供丰富的水资源,这样便于给香菇补水,让香菇接受充足的阳光,这样能够让香菇更健康的生长,并且能够杀灭周围的细菌,对香菇的成长有好处,所以在选择香菇场地的时候,大家一定要重视。

香菇栽培技术

2、其次,做好菌棒的准备,香菇的菌棒一般包含培养基,常见的有棉籽壳等,然后在菌棒中再填入其它营养物质,并注意控制温度和水分,就能在它的上面长出香菇来,所以菌棒的配比是比较重要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相关的技术自行进行配比,为香菇的生长提供养分。

3、再次,掌握香菇接种时间,香菇一般接种可以在3月份左右进行,温度需要控制在10度到15度左右,然后可以把军中接种到菌棒之上,并注意保持菌棒的湿润,避免其它杂菌进入,然后注意保持充足的光照,减少水分的蒸发,这样能够促进香菇的生长。

4、最后,做好香菇种植的管理工作。香菇种植中一定要注意选择好场地,并且注意给菌棒提供营养,然后注意保持菌棒的湿润,保持充足的阳光,当然在平时也要避免阳光直射,做好遮阴,预防病虫害,做好香菇的管理工作,这样就能把香菇种植好。

香菇栽培源于中国。在1965年以前,国内一直延用“倒木砍花种菇”,即原木栽培,亦称老法栽培。其特点是,靠天然孢子接种,望天收菇,产量低而不稳。自1965年以来,逐步推广香菇纯菌丝培养物(香菇菌种)人工接种段木栽培法,亦称新法栽培,使我国香菇生产逐步走向稳产高产。同时,由于纯菌丝培养物的获得,使代料栽培应运而生。

目前,我国采用木屑、甘蔗渣、棉秆等代料栽培香菇的方式,已由早期的砖式栽培发展为袋式栽培(俗称人造菌棒栽培或袋栽)。包括源于古田的大田袋栽模式(古田模式)和源于庆元的立体袋栽模式(庆元模式),它们的主要区别是:第一,前者要求适时脱袋转色出菇,而后者出菇时不脱袋;第二,前者在大田单层摆放,而后者在室内或小菇棚内多层立体摆放;第三,前者适于培育板菇,而后者适于培育花菇。显然,立体袋栽模式具有优质、高产、高效的特点,是香菇代料栽培的新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资源丰富。在香菇的原产地,夏季(6~8月)气温多在25~35℃,即使是栽培高温(15~25℃)发生型香菇,也无鲜香菇应市。在长白山区,夏季气温多在30℃以下,特别是立秋后,气温多在25℃左右,且昼夜温差大于10℃,若辅以蔽荫措施,可以获得25℃以下的小气候,是进行香菇反季节栽培的理想环境。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创造的半熟料畦式栽培香菇技术(当地称为陆地栽培香菇),正是利用当地的气候优势和资源优势,参照滑菇块栽经验研发的香菇与高棵作物露地立体栽培新技术。地栽香菇以土地为载体,以高秆作物为遮光物,凭借东北地区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生产高产优质的反季节香菇,使“南菇北移”获得成功。湖北鹤丰、谷城等地,在海拔800米以上的林地,在夏季进行脱袋壅土出菇,进行香菇的反季节栽培也获得成功,为占领国内外的夏季(淡季)市场奠定了基础。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77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