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淡水龙虾养殖

1、池塘条件:淡水龙虾对池塘要求条件不严格,建议选择通风晴朗,土壤好,水源不受污染的地方建设池塘,池塘的大小一般为5-10亩,水深需要达到1.5米以上,沙泥底部要平坦,泥池坡比例为1:3左右,具有方便的入口和出口条件以及防盗保护措施,作为龙虾的隐蔽栖息地,可以在池塘中种植一些水生植物,或者可以放置一定数量的石块、砖块、瓷砖和其他遮蔽物,覆盖面积约为总水面积的三分之一。

淡水龙虾养殖

2、清塘消毒:在虾苗放养之前,池塘需要用100-150kg/亩的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用以杀死池中有害的鱼类和有害的水生昆虫等,以避免敌害的入侵,消毒3天后引入水,10天后使用300-500kg/亩的发酵分解有机肥水,培养丰富的浮游生物,为虾苗提供充足的饵料。虾苗的放养一般选自3至5厘米长,强壮并且无病害的虾苗,放养密度可以控制在2000-3000 /亩,小虾苗可以适当增加放养密度,因为次虾常被以强欺弱、以大欺小,所以在同一个池塘放养的幼苗应该大小整齐;放置幼苗时,应该避免水中温差太大,建议晚上或黎明时下池,在放幼苗之前,缓慢地将少量池水加入运苗容器中,直到容器的水温接近池水的温度,然后再将虾幼苗轻轻倒入池水中。

3、喂食饵料:淡水龙虾是杂食性的,它们既喜欢吃新鲜的杂鱼、蜗牛、螺蚌、蚯蚓及畜禽内脏等动物内脏,他们还喜欢吃植物饵料,如大豆、豆饼、麸皮、玉米和鲜嫩肥美的淡水植物饲料,也可以喂虾使用复合饲料,可以看出淡水龙虾的饵料问题易于解决,根据一般经验,应该掌握一整天的饵量以吃饱、吃完、不剩饵料为好。通常,一般小虾按体重的20-25%,中虾按体重的15-20%,大虾按体重的10-15%投饵,每天早晨、晚上两次喂食,由于淡水龙虾主要在夜间进食,所以晚上投喂全日饵料的70-80%,饵料应该放在池畔的浅水中,投饵应该是定时、定量和定性的。

4、水质管理:池水需要水质清透干净,透明度为30-40cm,PH值为7-9,溶解氧大于4g/L,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水质和池底的环境状态,以免恶化,当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非常低、水质恶化,或炎热、甚至多云阴天等天气不好时,必须减少饵料的喂食或停止喂食,当天气太冷或太热时,为了防止出现极端温度,可以适当加深池水以稳定底部水温,在6-8月的高温季节,每5至7天就要更换一次水,水交换量为池水的20-30%,如果水不方便,可以定期添加新水。

5、疾病预防和治疗:淡水龙虾比河蟹和青虾等水产品具有更强的抗病能力,但在人工繁殖条件下,它们的疾病控制不能掉以轻心,成虾或幼虾必须在下池塘前进行虾体灭菌,以防止病原体进入池中,在正常喂养期间,水体需要经常消毒,主要是生石灰,每15天用生石灰10-15kg/亩溶水,在全池中进行泼洒,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还可以促进淡水龙虾的脱壳 ;在炎热的夏季,每15天饵料中加入多种维生素和钙片等药物,用以提高淡水龙虾的免疫力,注意对池的日常检查,以实现病情早发现、早预防和早治疗。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龙虾的健康生长和发育,养殖过程中,池水的ph值保持在7.5-8.5之间,透明度为30-40厘米,要经常加注新水,定期泼洒生石灰溶液,调节水质,防止病害发生及脱壳不遂等。

养殖小龙虾生长适宜水温为24℃-30℃,当温度低于20℃或高于32℃时,生长率下降,水温15℃以下时幼体成活率极低。饲养水域昼夜温差不能过大,仔虾幼虾昼夜温差不要超过3℃,成虾不要超过5℃,否则会造成重大损失。

也可以同时使用生物益生菌进行调节,益加益水产em菌种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增重,增加产量;净化水质,改善环境,延长换水间隔。并且无任何副作用。

每半个月倾泻一次含氨基酸、多糖物质的复合生物菌剂商品,使池水pH值保持在7.5-8.5之间,在小龙虾到达3钱左右时可运用水体补钙商品,添加水体钙离子浓度,推进小龙虾蜕壳成长。

发现水质损坏,且出现小龙虾上岸、攀爬乃至逝世等景象时,需要改进水环境:

1、先放掉底部老水、脏水、废水,然后参加新水,此时由于水质损坏一次换水量可添加到30%左右;

2、换水后可运用微生物商品进行全塘倾泻,如:光合菌可添加水体含氧量、改进水质;芽孢类杆菌可排泄各种生物酸类物质按捺、杀死有害菌,避免虾病迸发;乳酸菌可调理小龙虾消化系统微生态平衡、助消化、推进成长,一起乳酸菌还可产生亚硝酸盐还原酶将亚硝酸盐降解为无毒的NH4+。

3、低温期可每隔15~20天左右定时向水体中倾泻微生物生态制剂,高温期可每10天左右倾泻一次微生物生态制剂。使用有利菌种制剂,使之构成优势菌群来按捺致病微生物的种群数量、成长、繁衍和损害程度,并分化水中有害物,添加溶氧,改进水质。使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蛭弧菌、芽孢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等,均能起到必定的改水防病效果,但单一菌种的效果有限,最好挑选规范公司出产的复合菌剂。

扩展资料:

采纳“看、观、摸、尝、闻、测、查”办法,能有效地区分水质的好坏。

1、看

即看水色。水色是水中浮游生物的品种和数量的反映。养虾池的水色以茶褐色、黄绿色、淡绿色为好,这些水色具有“肥活嫩爽”的特色,无反常气味,水体富含很多对虾喜食的硅藻和绿藻,且溶氧足够,有害物成分少,十分利于对虾成长。

2、观

指调查虾池及周围生物的动态。若发现池中鱼类浮头、螺爬出水面,日落后塘周围有很多蚊虫,有很多海鸥等鸟类在塘面上回旋扭转等景象是水体缺氧的征兆。当水体严峻缺氧时,对虾会浮头游塘,眼和触角显露水面,受惊也不下沉逃避。

夜光虫、甲藻和发光细菌很多增殖会使水体发光,很容易导致虾池缺氧。除了对虾因投饲缺乏而游塘外的反常活动外,别的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水质恶化所导致,是水质不良的表现。

3、摸

指用手指捻一捻虾池水,假如手感发涩阐明水质正常;如发滑,水质通常较差。

4、尝

指用嘴尝尝虾池水滋味,如仅仅发咸,通常是好水,如苦味严峻,则是水质欠安的表现。

5、查

查看虾池底是不是黑化。假如池底变黑,发出臭味,标明底质变坏。出现变黑的因素:清池不完全;投饵过量;池水过肥,换水不行;水体中有很多丝状藻或水草老化枯身后沉底腐朽;基层水长时间严峻缺氧。

在饲养中后期池底较易出现黑化,为淤积于池底的有机物在细菌等效果下进行非氧化分化,构成池底“黑化区域”。特别是料台是不是洁净,料台的脏否能够直接表现水质以及底质的改变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龙虾养殖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78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