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刀鱼养殖已经成功几年了,为什么很少在市场上见到?
刀鱼是一种洄游鱼种,有江刀、海刀和湖刀之分,其中尤以每年二三月份由海入江,逆流而上到长江中产卵的江刀为最佳。据说,游至长江入海口淡海水交界处的刀鱼,肉质最为鲜嫩。“刀鱼性子烈,出水不久就会死,使得刀鱼的养殖环境难以模拟。”上海嘉定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胡春晖坦言,刀鱼的生长既需要咸水,也需要淡水,再加上它的生命极其脆弱,所以人工繁殖难度依然较大。目前,嘉定人工养殖刀鱼的平均存活率在56%左右。
1月25日,在区特种水产养殖场的一个室内大棚里,记者看到了这些身材细长而又生性胆怯的刀鱼。一看到有人靠近,它们就舞动长长的尾巴,警觉地向池塘中心游去。“鳞白、尾黑、睛小是正宗长江刀鱼的明显特征。刀鱼的下腭处有很长的尖刺,鱼鳍后还有游离丝状物。”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技术员程熙如是说。类似这样的刀鱼养殖池,在区特种水产养殖场里有十余个,水域面积近六十亩。
“养殖刀鱼的商品率太低了!真正能拿去卖的鱼10%也不到。”胡春晖解释说,刀鱼的个头非常小,一条二两重的刀鱼,长度要二十五厘米左右,而厚度只有一二厘米。“三四两的算‘模子大’了,要达到商品规格的刀鱼至少二两以上。”另外,刀鱼的成长周期也十分缓慢:要长到商品规格,成长周期少说也要两年。目前,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养殖的二两以上的刀鱼有五六千尾。
让养殖户“望刀兴叹”的,还不止这些。刀鱼的饲料投喂、运输、抗应激反应等等,都是挡在刀鱼养殖推广道路上的“拦路虎”。“刀鱼比挑食的小囡还难弄。”胡春晖笑着说。原来,刀鱼在饮食习惯上有“怪癖”,它对漂浮的饲料、沉底的饲料都提不起兴趣,只吃悬浮的饲料。为此,工作人员琢磨出了用改良鳗鱼饲料并采用人工亲喂的方式让刀鱼开口。“我们让工人坐在池塘边上投料,它们吃一把我们就撒一把,喂一个池子就要半个多小时。”对于室外养殖池里的刀鱼,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则选择投喂活体小河虾。可是无论哪种方式,要喂出一条商品刀鱼,成本都高得惊人,养殖户也大都不愿意承担如此风险。
投入高成本养殖的商品刀鱼,相比野生长江刀鱼动辄上万的“天价”,尽管在价格方面有些优势,但这也不见得能获得喜好“野味”的食客的青睐。一位水产行业的资深人士坦言:“刀鱼是海水和淡水间洄游鱼,它的鲜美完全在于这洄游,一旦人工养殖,缺少了洄游这一关键特性,刀鱼就成了普通的淡水鱼了。”
如何养殖青鱼-青鱼的养殖技术
长江刀鱼能人工养殖,但没有大范围推广。因为长江刀鱼属于洄游性鱼类,产卵需要洄游到长江之中进行,人工饲养难以模拟出这种生活环境,需要专业的养殖机构才能进行。其食性比较特殊,生存需要活体饲料,大规模养殖比较难以实现。
刀鱼的产量在70年代,年产颠覆时刻是3700吨,但现如今却是连10吨都不到,资源不断的在枯竭,甚至有了灭绝的迹象。虽然这些年的保护下,刀鱼的数量有所恢复,但是依旧处于低位,当年泛滥长江的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如何养殖青鱼-青鱼的养殖技术
青鱼是一种颜色青的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长江以北较稀少;它是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里的重要渔业资源和各湖泊、池塘中的主要养殖对象,为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下面,我为大家分享青鱼的养殖技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池塘条件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源,通风向阳,交通便利为好。水质良好,透明度30-40cm。
鱼池要求:
鱼池类别面积㎡水深m 底质 淤泥厚度清 塘
鱼苗池 667~25001~1.5 平坦土壤<20cm 15天前清塘
1龄池2000~4000 1.5~2 <30cm
2龄池3500~50001.8~2.2 <40cm
成鱼池5000~10000 2~2.5 <40cm
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池中,应划定食场(或搭建食台),食场要求平坦,无淤泥,并常年保持清洁卫生。
人工育苗
选择无伤、体质健壮、腹部柔软、富有弹性、生殖孔微红、松弛略突出、手摸腹部有液体状感觉、卵子发育到成熟期末的雌亲鱼和轻压腹部生殖孔有乳白色精液流出,入水即散的雄亲鱼用于人工催产。催产激素以LRH?A加PG0.6千克左右混合注射效果佳。
采取两针注射,第一针剂量:每千克亲鱼重2~4微克LRH?A加0.1~0.2个PG,第二针剂量为15~20微克LRH?A加0.5~1个PG,雄性剂量减半。两针相距时间8~12小时。水温在25~27℃时的效应时间为8~10小时。在效应时间前1小时左右,应认真观察亲鱼发情动态,及时进行人工授精。
鱼苗培育
放苗前5-7天施绿肥6000~7000kg/公顷或粪肥3000~4000kg/公顷,有机肥应发酵、腐熟、并用1%~2%石灰消毒,施肥2-3天后将水加深至0.5米,5天后加深至0.6~0.7米,进水时要用密网过滤。
饲养管理
第1~10天豆浆,其中前5天30kg/公顷,后5天40kg/公顷,10天后酌情增加,每天2次,全池泼洒均匀。每隔5~7天加水15~20cm,到夏花出池加至1.3~1.5米水深。根据培育池的'水质,适量施用追肥。
鱼苗经25天左右的培育而成为夏花鱼种就应稀疏分池,出池前要进行2~3次密集锻炼。
鱼苗放养
选择晴好天气的上风处,投放出膜5~7天的水花,放养密度100~150万尾/公顷,注意温差不超过2℃。
1龄鱼种培育
放养时间是夏至以前,青鱼8~10万尾/公顷,鳙鱼1.8~2万尾/公顷,鲫鱼0.5万尾/公顷。
先用少量精料引诱青鱼到食台,然后每天喂豆饼浆2次,2~3kg/次。万尾,5cm后混投菜饼,7cm后改投浸泡的菜饼或豆饼,10cm后混投轧碎的螺蚬,开始30kg/万尾,后逐步增多。
投饵时实行?四定?。定点:投喂场食台或食场;定时:每天2次,上午8~9时,下午2~3时;定质: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给予优质新鲜的饵料;定量:每次投喂以1.5小时吃完为准,每月投喂量占总投喂量的比例:6月4%,7月15%,8月23%,9月25%,10月15%,11月10%,12月4%,1~3月4%。食场经常清扫、消毒,保持卫生。经常注水,控制肥度适度,溶氧充足。每天早晚巡塘2次,仔细观测,根据情况安排生产,发现病害及时治疗。做好生产记录。当温度降至10~5℃时,就应出池、并塘、重新放养。冬放密度25g/m3,定期换水,少量投喂,保持安静,保持水深1.8~2米。
3龄鱼种的培育
2龄青鱼种:1.5~1.8/万尾/公顷,鲢鳙鱼0.3万尾/公顷,草鱼300尾/公顷,鲫鱼3000尾/公顷。
3龄青鱼种:5800~6200尾/公顷,鲢鳙鱼0.3万尾/公顷,草鱼300尾/公顷,鲫鱼3000尾/公顷。
投喂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也可投喂配合饵料,饵料要新鲜。在春、秋高发病季节适当增加易消化食物,食场面积应大些。保持水质清新,常用药物消毒食场或用药饵防治肠炎。
成鱼养殖
⒈养殖方式
青鱼过池1500~1700尾/kg,鲢、鲫、草放养同过池培育。
⒉饲养管理
每10天注水一次,保持水深2m。
⒊其它生产措施参照鱼种培育。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79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