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马边的山

周朝春秋战国时期,今四川地区由蜀与巴两支部族建立蜀与巴两个奴隶制国家,其疆域:“蜀地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蟠”。蜀王杜字“以南中(今滇北)为园苑”。(《华阳国志?蜀志》)巴国则“东至鱼复、西至焚道,北接汉中,西接黔涪”(《华阳国志?巴志》)今马边在焚道之西,越与南中之北,当属蜀国范围,位其南。秦惠王九年(前316年),秦灭巴蜀。后行郡县制,将蜀巴二国更名为蜀巴二郡。蜀郡在今乐山处建南安县,在今宜宾处建焚道县。马边分属这两县。

马边的山

汉承秦制。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唐蒙通西南夷,析巴蜀二郡南部建犍为郡,稍后,汉析蜀郡西南部建越西郡。犍为郡辖十二县,含原蜀郡的南安、焚道二县,越西郡辖十四县,其中在今美姑县境建卑水县。现马边地区位于当时犍为、越西两郡,南安、焚道、卑水三县的结合部。处于马边河水系中下游的马边北中部和沐川县属南安县管辖。处于马边河上游的马边西南部属卑水县所辖。处于金沙江水系的马边东部属焚道县管辖。蜀汉,黄茅岗山脉以东的小凉山地区新设三县,即在今屏山县新市镇处建安上县,在雷波县黄螂处建马湖县,在今马边县境建新道县。汉制“邑有蛮夷日道”(《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新道县为土著民族和汉族移民的杂居区。这三县归越西郡“遥领”。新道是犍为越西两郡的重要通道。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南征,在焚道分兵后,亲自率主力溯金沙江抵安上登岸,就经新道抵越西(今西昌)围叟帅高定。

西晋惠帝永安元年(304年),整个四川“半为僚据”,焚道南安亦为“夷僚所侵”,越西也成“僚郡”。马边亦“没为夷僚”。僚人所据之处都有各不相属的部落政权。

隋唐宋王朝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州统治,“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不上户,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新唐书地理志》)于此,在小凉山区建立马湖部,辖殷、驯、骋、浪四个羁縻州。马边属于其中的驯骋两州地。唐初,马湖部彝族首领董嘉庆被唐朝廷封为归义郡王。宋代,四州演变为三十七部,仍总称马湖部,彝族首领董春惜自称三十七部王子。马湖部在唐时隶于西川剑南道戎州府,宋时属梓州路叙州府,成为叙州三路蛮(马湖、横江、南广)之一。而马边西部,则属于另一个彝族虚恨部所辖。虚恨部主要居住在美姑、峨边这一带,唐时属南诏国,宋时属大理国。与此同时,中央王朝在今址建犍为县,隶属嘉州。随着汉族移民再度沿马边河向纵深开发,犍为县一直把马边的汉族人居住区视为其辖区。北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犍为县官员先后在马边河畔建赖因寨(今县城处)和荣丁寨。这两个汉族寨连同沐川寨、利店寨、笼篷寨合称犍为五寨,受成都府嘉定州犍为县管辖。宋代马边的归属又呈现错综复杂的情况:嘉州犍为县只管几个汉族寨;而散居山野的彝族部落片,则为叙州府所领;西南高山区则为大理国的虚恨部落所据。 元朝统一全国,创行省制,建四川行中书省。行省下为路(府)、州、县几个层次。在民族地区、则变羁縻制为土司制,在省与路之间设置宣尉司或宣抚司。以。。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据此,在川南一带建立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在这之下,变马湖部落为马湖路,路率泥溪(今屏山)、蛮夷(今屏山新市镇)、平夷(今云南绥江县)、夷都(今屏山中都)、雷波、沐川六个长官司。至元二十五年(1298年),元朝把赖因、荣丁、利店、沐川、笼篷五寨划归马湖路。至此,马边隶属于叙南等处宣抚司马湖路沐川长官司。宣抚司流土官并置,路和长官司两级均由彝族首领担任土官,世袭。

明朝承袭元朝土司制度,四川行中书省更名为四川承宣布政使司,简称行省或布政司。撤叙南等处宣抚司一级政区。马湖路更名为马湖府;府下,夷都长官司并入沐川长官司,平夷长官司并入蛮夷长官司。马边在明朝领属线索为:四川布政使司一马湖府一沐川长官司~赖因乡和荣丁乡。

明弘治八年(1495年),进行“改土归流”,在马湖府废除土著世袭知府,派汉族官员担任可以轮换的流官——知府。但长官司仍为土著世袭。元明土流并置,彝汉结合的政权建制,适应了马湖地区彝汉族杂居的情况:“边职之汉夷并设,实番蛮杂处,非兼土司不能联属也”(建昌兵备道邓昌贵语)。

二、建置沿革之设治后

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雷波杨九乍、黄螂安兴、腻乃(今美姑一带)撒假三个彝族诺伙家支对赖因、荣丁、烟峰等处进行掠夺骚扰,被平定。明朝廷遂“增设马湖安边厅,建城赖因乡,御名新乡镇”(《马边厅志略卷五?建新乡城碑记》),并派四品官员担个彝安边员担任安边厅同知。从此,今马边县地属安边厅,与沐川长官司脱离隶属关系,但仍为马湖府所辖。随着新乡镇和烟峰两地建城,又建军事组织“马边营”,列兵二千,设守备。马边之名由此出。

清初,留马边营裁安边厅同知。雍正五年(1727年),清朝将马湖府并入叙州府。居马湖府治的屏山县(仍为明万历十七年所建)管理马湖府地,马边遂属叙州府屏山县。屏山县在马边建立菠坝、川秧、上溪、下溪四个乡。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外地汉族移民日增,垦殖事业发展。四川总督阿尔泰奏请朝廷从屏山分设马边厅,直属叙州府,并从富顺调出“督捕理民i匝判’’移住马边,颁发关防。嘉庆十三年(1808年),改派同知主政。全厅设九乡,以汉族官员主持。在彝族聚居区设九个土百户,由四川省提督衙门发给号纸(委任状),由彝族头人担任土目,皆世袭。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建道,把四川划分为川西、22 Jlli南、下川南、JIIZ、川东、边东、边西七道。以省统道,以道统县。马边厅属于下川南道(道治今泸州市)。民国3年(1914年),又将下川南道更名为永宁道,领县25;马边厅亦更名为马边县。后,四川各路军阀连年混战,备据防区,道已名存实亡。民国l7年(1928年)正式裁道。 民国元年至23年(1912年至l934年),各路军阀在本防区内总揽民政、财政、教育、

建设大权,进行征兵、征粮、征税。名有省,实不能充分行使权力。民国5年(1916年)蔡锷反袁起义后,滇.EX JIl,马边为滇军防区的一部分。民国9年(1920年),滇军和南路汉军互相较量和交替,马边一年曾换知事多次。民国l0年(1921年),驻乐山的川军第八师师长陈洪范、团长徐洪斌率伍进驻马边,由陈委派县长。从此,统辖马边县的治所由叙州府转移到乐山。民国14年(1925年),陈洪范势力被陆军24军军长刘文辉所取代,由刘文辉防区委派马边县县长。民国23年,陆军21军刘湘势力赶走24军,马边又隶属于21军防区。

民国24年(1935年),防区制结束,四川实行行政督察制,将全省分成十八个行政督察区,作为省的派出单位,由专员主政。由于受南路汉军和乐山陈洪范八师进驻的影响,原属于叙州府,T JIl南Z、永宁道辖区的马边、雷波、屏山三县,全划归治所在乐山的第五行政督察区。这是马边县隶属关系的又一次转折。从此,隶属层次为:四川省第五行政督察区马边县。

1949年12月至l950年8月,通过反复斗争,马边解放,成立马边县人民政府。马边县属川南行署乐山专区管辖。

。 原属于西康省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划归四川省领导。从l956年元月起,马边县划归凉参山彝族II治州,由乐山专区代管。

塾 1984年4月9日,国务院决定,撤销马边县,建立马边彝族自治县,并从凉山彝族爹自治州划出,正式划归乐山地区管辖。1984年10月1日,马边彝族自治县成立。l985年鍪6月,国务院决定,撤销乐山地区,建立乐山市,实行市管县体制,马边彝族自治县随之`属乐山市管辖。

人民政权建立后,马边县行政区划有几次重要调整:l955年全县彝族聚居区按照1952年8月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要求和程序,建立8个区和52乡、镇。l95年底,荣丁(当时为三乡一镇,即三合、光荣、群众三乡和荣丁镇),石梁乡、平等乡由沐川县划归马边县。l958年,最西部的挖黑区及下属五个乡,划归凉山彝族自治州白洪溪县。l962年,挖黑区又随洪蹊县并入该州的美姑县。1970年4月,马边西北端的平等乡划给峨边县。

三、建置沿革之县名考

对马边的得名,民国时期的报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民国24年重庆中国银行调查组在《川边季刊》上发表的《马边调查》称:“本县在雷波县马湖之旁,故得名马边。,,另一种说法在民国35年10月25日乐山《立言报》发表的《马边轮廓》称:“马边大概是因为这一带过去曾属于马湖路。马边是马湖腹地边境的缘故吧!”民间流传的,后人著述引的,皆系前者。而后一种说法几致湮没。

马边县志办公室同人详加考证认为:“马边因在马湖之旁而得名”之说,经不起推敲,马湖附近的县有雷波、沐川、屏山、永善、绥江、马边。与湖距离近者为雷波、永善,远者为马边。近者未得名而远者得名,于理不合。“马边是马湖路腹地边境的缘故”而得名,则较符合实际。从文献上看,马边之名首次出现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马边,这是居于明马湖府治(今屏山县城)的官员对所属边远地带的泛称。当时马湖府的边远地带——马边,既包括现今马边县,又不仅限于马边县,还包括雷波、沐川西部乃至美姑一带。曾任马湖府知府的尹廷俊在万历二十年撰写的《建新乡镇碑文》说:“万历戊子,马边夷腻乃(今美姑)黄螂(今雷波黄螂)叛……”这就是说现今的雷波美姑也在“马边”——马湖府边远地带的大范围内。

尹文又说:“己丑春,夷得荡平,寻议善后,疏上报,可增设马湖安边厅,建城赖因乡,御名新乡镇”。随着设厅、建城、赐名,今马边县城遂成马湖府边远地带的中心。原来“马边”即“马湖府边远地带”的内涵便逐步向这个中心缩小和集中。渐渐地,新乡镇及周围的地方,就逐步垄断了本来泛称的“马边”之名了。其实“马湖安边厅”的简称也正好是“马边”。

明崇祯五年(1632年),张颐南以“马边营体统指挥”名义撰《新镌捍边复地叙夷安民碑记》称:“上请戎部,题以都统指挥体统署守马边。按马边于属为边徼之末。”从作者“署职”、“命题”、“述文”中三度提到的“马边”,有两重意义:一是马边为边徼之末,有马湖府边远地带的含义,他捍的边,复的地,正是这一大片;二是“马边营”、“署守”的“马边”,既有这一大片。又有马湖安边厅城这个点,两者结合,反映了“马边”的概念有个从面向点周围逐步缩小、集中的过程。

清朝,马湖安边厅随明朝的灭亡而消失,但马边之名已固定在马湖安边厅周围。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就以俗成之名的马边,直接作为建厅的称谓。

但是,马边的得名,同马湖(今雷波县内的一个内陆湖)有间接关系。因马边的母体马湖府确同马湖有关。马湖府脱胎于马湖路。《元史?地理志》说:“马湖路……汉唐下名马湖部,宋时蛮主屯湖内。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内附后,立总管府,迁于夷都溪口”。可见,马湖路确因马湖而得名。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马湖路治才从马湖附近迁到今屏山县城,而路府名一直未改。路以湖名,府为路变,厅为府生。作为马湖路(府)一部分(边远部分)的马边其得名与马湖府有间接关系。

马边彝族为一户一屋的小家庭,数户或数十户杂错相邻,成自然村落。

彝族所居之房屋甚为矮小,多用木料穿抖的排列落地式结构,围土墙,双斜面屋顶,盖木瓦板,瓦板上压石头,称“瓦板房”。彝称“窄易”或“枇易”。还有用木立柱,盖瓦板,围以竹笆,冬天为防风避冷,竹笆外围以蕨草或苞谷杆。彝称“祖易”;有的顶盖茅草或竹笆彝称“日易”或“批易”。现木排列瓦房逐渐增多,“日易”、“批易”基本消失。高卓营、铁觉、永红、白家湾、三河口、先家普等主要场镇农民、个体户还建有二层楼或三层楼的混泥砖瓦房。

彝族房屋每户一屋三间,正中为厨房兼客堂,右侧为寝室和贮藏贵重物品处所。左侧作储藏粮食磨坊和鸡圈之所。厨房左上角设火塘,塘周立三石以撑锅铁,名曰“锅庄”,彝称“甘奴”。塘内烧火,用以炊事、照明、取暖。塘边座次,主人在右(靠寝室一方),客人在左,右上席为贵,不作客座。房门为独扇。

彝族修造房屋,必先请看星象之人择定吉日,吉日择定后,如用泥巴筑墙,则以吉日那天开始动工,如一天修不完,可继续修。至于竹笆瓦板屋须在吉日当天完工。搬进房子也要择吉日,如屋未修好而吉日已到,仍须搬进住上一宿,然后搬出再修。

房屋完工之日,即最后盖瓦(盖草或盖瓦板)之日,左邻右舍均每家携粑前来相助,主人要专杀一猪或一羊来酬谢前来相助之人。住新房要择吉人,如毕摩算出屋内有邪气,要牵一公牛或公羊先进屋沿屋走一圈后才进人,意为有角之物把邪气顶出,保主人平安。

凡住房屋,居住已久,人死二、三,则又须搬迁,原屋不再住,如死老年人则不一定搬迁。

富裕人家房屋建筑注重装饰,房门两侧用小木块的正方形带花图案饰。屋檐横方起翘状,横方撑柱雕刻锯齿形或马蹄图案。梁坊、横架雕刻有牛羊头图案。锅桩石呈鹰嘴状,雕有方环交错连续图纹。壁板用小木块拼镶。住房一般用竹面楼,用以放置家什和炕粮食。

解放后,仿照汉区建木梁穿逗结构瓦房,排列多为“五柱二”“五柱三”“五柱四”。四壁多为土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境宽裕的人家用砖砌壁。场镇附近、公路沿线的人家建有一楼一底的砖木结构房屋和数层楼的混凝土结构房屋。

(二)服饰

马边彝族的服饰美观、精致,服装色彩鲜艳,图案别致,刺绣精美;服饰男女截然有别,老人小孩也各具款式。主要有:襻呗、施噜、阿褙、哦绨、哦尔、襻子、袯、褙、啦、嘻哟、嘻绨帕、麻珙井嘻、胡胡、依伙、呷比、罗斯、具毕、勒助、勒格、蒙诺、咪井、拉打、卜古

(三)饮食

马边彝族的食物以苞谷、荞麦、洋芋为主,以豆类、油麦、元根萝卜、青菜佐之;近年来,在涉农部门的扶持、帮助和技术指导下,除河谷平坝地区外,高山地区也种植小麦、稻谷、红苕等农作物,增加许多粮食种类,粮食产量也大大增加。肉类有猪、羊、牛、鸡,煮或烧烤砣砣肉吃。其独具风味,自成民族风格食品的当算荞麦粑、苞谷粑、泡水酒、砣砣肉、酸菜汤等等。

(四)器具

石器

1、石磨。用青石打制,操作时由手握把柄推转,磨糟用整木凿成。

2、碓。主要用于舂谷物,捣柱是用一硬木质的粗木棒做成。

3、石臼。用于舂海椒、花椒、大蒜等佐料。

4、水缸。用整石凿成。

木器

1、高足木盘。直径约为30cm,盘口呈葵花状。里外生漆涂刷,盘口边沿和外表面用红黄漆绘成图纹,多为盛饭肉之用。

2、木钵。里外用生漆涂刷,外表再用红**漆绘制图案装饰,带以盛汤盛菜之用。

3、木碗。用色漆绘制猫眼、日月等图纹等饰之;用于调食炒、面或以酒具使用。

4、酒壶。壶身呈椭圆形,酒壶两半成子母合扣,壶顶呈珠塔状,壶身用色漆彩绘图案装饰。壶腹部上端斜插一竹管至壶底。足底中央装置一竹管至壶心,酒从足底部竹管注入。饮酒时从壶上端竹管吸饮。酒壶无论倒置和斜置,酒均不溢出。

5、酒杯。高足体小,小巧玲珑,有用鹰爪、雁爪做足的木质酒杯,称“鹰爪酒杯”“雁爪酒杯”;还有铜质酒杯、银质酒杯等。

6、木勺。匙部呈扁圆形,手柄装置匙边侧,就餐时作匙使用;还有匙大而柄长、作锅内舀汤用的大木勺。

竹器

竹斗。口大底部小呈喇叭形,量器,约盛装30市斤左右粮食。

竹升。圆形,量器,可容纳3公斤玉米。

竹篓。圆柱体形,体积小,播种时盛种子挂在腰间,也可在采茶、收割时使用;另一种呈长方形或三角形,孔眼大而稀,作盛木勺之用。

簸箕。细编,呈大圆形平底,作揉团粑和晒谷物用。

簸箩。体小,边沿用细篾编制呈棱角,用于盛饭或盛面面;底部稀眼的专做筛子;用硬篾编制,形呈扁园的专盛苞谷粑用。

竹箱。按一定图案编制,呈长方形,四边成棱形,上有盖,用于装衣物或贵重物品。

撮箕。用于撮垃圾、撮土和施肥,硬篾编制。

筐筐。口大底小,稀眼,用于背肥、收苞谷等。

皮革器具

盔甲,盔用牛皮制成帽形,内外用生漆涂刷数层,用于保护头部;甲用牛皮制成小方块穿孔,用漆涂刷后串连成衣装,打仗时穿于身上,以作保护躯体。

手护筒。牛皮制成筒形,戴在手腕上护手。

皮碗。牛皮制作,用于调食炒面或作酒具用。

金属器具

银碗。造型与用途与木碗同。

铜锅。淡紫红铜铸造,形体似茶壶,上有盖,一般用于野外炊事。

铜瓢。口圆平底,有手柄,用于舀水。

苗族的家用器具基本与邻居的彝族和汉族相同。

(五)传统节日

1、库施

库施,即彝族过年。具体时间是在农历10月15日前后。离过年日期一月左右,以自然村寨为单位,请看星象之人择吉日为节期。为更好地落实党和国家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有利于统一安排机关、学校的节假时间和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安排、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2002年10月14日乐府函〔2002〕99号规定:“每年农历十月初五为彝族年节,农业十月初五、初六、初七日为彝族年假期。” 这样将乐山市的彝族年节统一并固定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五、初六、初七这三天。

库施前要准备好足够的年货。年节期间有不少禁忌,如不能推磨、不能劈柴,不能挖地等。因此,年前半月,一般人户都要煮泡水酒,磨好年节期间的主食苞谷米粑,荞粑、油麦面等,储备烧柴、蕨草。距过年期二至三天推豆腐,点魔芋;过年的头天要磨刀、捆杀猪架、挖地灶、备佐料(蒜泥、海椒、木姜子等)等,晚上举行家宴,彝称“觉勒机”,必用上年年猪油、肉炒豆腐、魔芋、笋子。宽裕之家,如备两头年猪的还要先宰一头,或杀一只羊、一只鸡,并敬献先灵,敬祖先返家过年。

过年期一般为三天,尽情欢乐。

第一天,彝称“乌迂”,即杀猪。鸡叫起床,清洗家什,把屋内打扫干净,把垃圾倒到十字路口;在火塘边的客人坐处,辅上过年用的蕨草后,将已在火塘内烧红的石块夹于盛有清水的木盆内,产生水蒸气发出哧哧之声,在锅庄、寝室、家什、拴年猪用的绳子上绕一圈后,把水泼于屋外,意在去污秽。彝称“尔擦苏”。天蒙蒙亮时,女人们在屋外的地灶燃火烧开水准备烫猪毛,小伙子们则逐户按猪。把猪按倒后,让它嚎叫,声音越高越久越吉祥。杀猪时专人执盆(盆内先放好盐、蒜泥、木姜子等佐料和清水)接猪血,共同看猪血是否纯洁。颜色呈火红叫“查”(意为热),注意防火和醉酒。呈紫黑色示屋内有邪气。呈深红、浅红示吉祥。猪血来的多则示来年粮丰畜旺;彝族的猪血用途较多,所以要十分珍惜;如贯香肠、做豆渣粑等,原料都要混合猪血。猪杀死后装置磨糟用开水烫毛(也有用火烧毛的),把毛刮干净后抬至“烟甘”或“贝斯”(用篾编制的专用篾笆)或用蕨箕草铺垫的地上进行剖腹。取猪脾、苦胆观看财喜,并将苦胆挂在灵牌之前的柱上,如猪脾平展,颜色紫红,边缘没有缺口或缺口为单数为吉,如不平展示有人将醉酒或屋内有点邪气;苦胆大而胆汁多为佳,示来年粮食丰收,过年猪肥壮之意。随即取肝、腰子、脾、胸部肉,切成砣砣肉煮食,彝称“色虎”。先将一些腰子、脾、数片肝和数个砣砣肉加两个粑装入“苦惹”(木碗)或“瓦意”(竹编小簸箕)内在锅庄上绕一圈,斟第一碗泡水酒,敬献祖先灵位。无灵位之家置于寝舍内祭祖,父母健在者送至父母享用。祭品安排妥当,再请其它人食用。食毕,可送些“色虎”与邻居尝食,意为年食家内家外之人均共享用。

“色虎”是象征性的顿餐,吃了“色虎”后,还要煮一顿正式的饭菜食用。

吃“色虎”之前,家里的鸡、狗、猫等六畜要关拴好,不可在祭祖前沾上猪血、肉,待吃过“色虎”后才把六畜放开。

彝族年节的头一天家人比较忙碌。用饭后,家里人各做其事,腌挂腊肉、贯香肠、做豆渣粑等,至下午六、七点,甚至晚九、十点才能把事情做完。腊肉、香肠挂好后,火塘升火,熏炕生肉,昼夜不灭。

第二天,彝称“朵博”,是相互拜年的一天。鸡叫起床,把猪心肺砸切成碎肉,混笋子豆腐等煮成心肺汤,在天亮之前食毕,具有猪心肺吃的早,来年农活早忙完之意。

吃完早饭,彝家山寨处处活跃起来,同村寨人三五成群,挨家串户,相互拜年祝贺。每至一家,进屋前均要高吼“哎……哦……拜年来勒!”(拜年来罗),主人喊“哦博拜年来”(欢迎来拜年)后进屋,主人舀出满碗泡水酒招待客人。客人很客气地接酒喝后,边称赞酒味边问主人“乌几乌勒沾”(猪脾胆是否吉祥)主人作满意的回答后亦询问客人的脾胆情况。有的客人还用手指测量(顺着量)主人家挂着肉的肥度。

彝族非常好客,拜年者不分生人熟人均以礼相待,酒肉款待。远道而来的拜年者,不论有无亲属关系,不分生疏均要主动友好地讯问客人的姓名、家支、居住地点、家庭近况、粮食收成等情况,使人感到陌而不生,娱乐活动也主要集中在这一天,摔跤、口赛、妞妞伙(咏歌)、打牌等,直至天明。

这天还有一个“阿依舍惹”的集会。上午各自然村落的小孩子,均带上煮熟的猪蹄肉、泡水酒至一指定地点混合分食,意为团结友爱。

第三天,彝称“乌吾楚”,意为吃猪肠。下午五、六点采鲜青菜煮在肠汤内食用。据说晚一点吃猪肠汤,意为来年粮食才能够吃,不至于闹夏荒。这天出去拜年的家人均要回家过夜,传说回来过年的祖先们在回去之前,把全家所有的人秤称一下,以保安康。还要拍打一下吹胀后挂在壁上的猪膀胱,留下印记,印记大而深者来年过年猪又大又肥壮。

第四天,彝称“阿普吉”。鸡叫起床,在锅内烤几个很薄的荞粑,意为给祖先带去路途食用;将前三天献祖先之肉、粑等祭品烤热一并放在祖先灵位前。随即舀一点猪饲料,装在猪槽内,将拴年猪的绳子套成一个圈置于糟上,唤猪吃食。意为先辈即起程,请将过年猪牵走。此时,如豢养有猪狗的人户,男主人出门站在山岗上随公鸡鸣叫,呼出“哦—哇!哦—哇”的唤狗声,有的还呜枪。具有送走祖先,来年猪狗猎得更多的野物或唤进财宝之意。献毕祖先,把年节期间敬献祖先之酒肉拿出,将肝片、腰子、脾等先给长辈食用,然后家人分食。

以后,各家背上酒、肉、荞粑、鸡蛋等食品,带上小孩去岳父母、舅父母家拜年。

请问四川周边有那些旅游景点,消费一般的.自驾

请问四川周边有那些旅游景点,消费一般的.自驾

这个季节去海螺沟吧

海螺沟有大流量的温泉、热泉和沸泉,泉水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元素。沟内已建成水温40 ℃-60℃的游泳池,游客可在沟内洗温泉澡、游温泉泳。其中二营地温泉水温高达80℃.出水口可煮熟鸡蛋和马铃薯,。日流量8900吨的沸泉水顺崖而下,形成一道高10米,宽8米的瀑布,是世界上少有的温泉瀑布。

乘车线路:从成都茶店子汽车站乘车出发,穿二郎山隧道抵泸定县,再转乘泸定县到磨西镇的班车,全程约9小时(322公里)。另外,成都新南门汽车站有直达海螺沟的旅游车,每天早晨发车,票价约为104元。

自驾车线路:

一、由成都经成雅高速公路,过天全、穿二郎山隧道抵海螺沟风景区,全长约280公里。

二、由成都经成雅高速公路,翻泥巴山、过汉源、石棉等县到达海螺沟,全长468公里。

三、由成都经都江堰、卧龙自然保护区、小金、丹巴、泸定、行程两天可抵达海螺沟风景区,全程约750公里。这样走的好处是可先游玩四姑娘山,借到小金,沿小金河下行到丹巴,以欣赏丹巴的碉楼、藏寨及墨尔多神山,还有闻名的丹巴美人。之后经八美、塔公、新都桥前往康定,再前往海螺沟。

海螺沟门票:70元/人,另需要购买约70元的观光车费。

美食:虫草鸡、贝母鸡、天麻肘子、酸菜腊肉、野菜等。

松江周边有那些旅游景点。

松江著名景点

唐经幢、兴圣教寺塔、进教之佑圣母大殿和佘山天文台等

四川周边那些旅游景点好玩

推荐龙潭溶洞

龙潭溶洞在攀枝花市米易县城以北的宁华乡龙塘沟村。海拔1500米的龙肘山半山坡安宁河畔。

龙潭溶洞是景区的主景,其东北2公里处有潘家龙洞,东南方0.5公里处有青龙洞、灯笼洞,相互依托,形成庞大深幽的溶洞群。溶洞奇特绚丽,雄峰峻峭,景象万千,是探寻地下龙宫、人间仙境的绝妙胜地,堪称“攀西第一洞”。龙潭溶洞有一组瀑布、深潭、曲桥,十分清幽;根据九龙传说而修成的三道人工梯瀑,浪花飞流,雪白如练,好似天女织机咿咿呀呀地在空谷中回响,遥遥迎接远方游客。竹筏扁舟在碧波中荡漾,渡游客,过龙潭,入龙宫,如进入神话世界。目前已探明1800米长的龙潭溶洞,洞级如浪,蜿蜒曲折;有7宫、9潭、4瀑布、21个景点、66道 拐。移步景换,扑朔迷离。龙潭溶洞有三绝。一绝,色彩艳丽,锦绣斑斓。一般溶洞里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都是乳白色,而龙潭溶洞由于岩石含多种矿物质,五彩缤纷,堂皇富丽。而且,岩溶地貌奇特险峻,如雪山卫狮、冰林花树、玉山耸拔等洞景,千姿百态,将整座龙宫装点得流金溢彩,宛似童话世界,具有极高的科学考察价值,堪称绝观。

二绝,一洞二宫,别有情趣。洞的前段处处与龙联络,酷似龙宫;后段则玉宇广寒,仙山琼阁,俨然天宫。其中最大的宫,顶高70米~80米,长30米~40米,宽20米~30米,令人叹为观止。

绵阳周边有那些旅游景点?

在涪城区龙门镇有绵阳欢乐世界,是全绵阳最大的一个游乐场,环境设施各方面都还不错,大人娃儿耍的都有,就在龙门 *** 向江油方向走一点,如果只打算去绵阳周边游的话,那儿是个不错的选择,交通各方面都比较方便

重庆周边有那些旅游景点

九寨沟、黄龙

重庆大足石刻、龙水湖

仙女山、天坑三桥、芙蓉洞

黑山谷、龙鳞石海

长江三峡

黄水千野草场、毕兹卡绿宫、大风堡

金佛山、碧潭幽谷

阿蓬江、神龟峡、濯水古镇

江津四面山、中山古镇

万镇黑山谷、佛影峡、石林、九锅箐

丰都雪玉洞、鬼城

天意谷、洞中天河

大木花谷

神龙峡

金刀峡、偏_古镇

铜鼓滩

奉节白帝城、

涪林石夹沟、御泉河峡谷

阿依河峡谷

小南海

合川钓鱼城

华蓥山、 *** 故居、杜甫草堂

只想到这些,参考一下吧

重庆市周边有那些旅游景点

重庆旅游景点

1,山水都市一日游,这是外地人到重庆来,我们都推荐要走一次这个行程,包含了重庆市区的所有著名景点,白公馆、渣滓洞、瓷器口、朝天门广场、解放碑、洪崖洞、南滨路等等。晚上可以另行组织两江夜游,或者是南山观景游。

2,重庆周边游,黑山谷(万盛)、仙女山、天坑地缝、芙蓉洞(武隆)、金佛山(南川)、大足石刻(大足)、黔江小南海、江津四面山、永川野生动物园、茶山竹海等等。

3,长江三峡,可以分为3、4、5天的行程,沿途的景点分别有:忠县石宝寨、丰都鬼城、云阳张飞庙、奉节白帝城、巫山小山峡、九畹溪、神女溪、三峡大坝。

4,另外有川西、川南、湘西凤凰古城,张家界等。

西安旅游景点有那些?周边旅游景点有那些?

秦始皇兵马俑

大雁塔

西安古城墙

大唐芙蓉园

陕西历史博物馆

华清池

小雁塔

翠华山

西安事变纪念馆

曲江海洋馆

阿房宫遗址

曲江池遗址公园

秦始皇陵

钟楼

大雁塔广场

法门寺

书院门

兴庆宫

回民街

骊山

大唐不夜城

秦陵地宫展览馆

碑林

鼓楼

重阳宫

广仁寺

丰裕口

大明宫

青龙寺遗址公园

半坡遗址博物馆

化觉巷清真大寺

鸿门宴遗址

四川有那些 旅游景点

四川山川秀丽、旅游资源丰富。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寺,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等享誉中外。稻城亚丁自然保护区、伍须海、海螺沟冰川、四姑娘山、三星堆、武侯祠、杜甫草堂、蜀南竹海、西岭雪山、米亚罗、毕棚沟、红原大草原、若尔盖,黑水达古冰川、蒙顶山等名胜古迹、自然风光独具魅力。旅游产业已成为四川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四川主要景点:

成都及周边县市:武侯祠、杜甫草堂、大熊猫基地、金沙遗址、文殊院、青羊宫、望江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三圣乡、黄龙溪 武侯祠博物馆成都周边景点

都江堰,青城山,三星堆,宝光寺,银厂沟,九龙沟,刘氏庄园,西岭雪山,虹口漂流,石象湖,天台山,洛带古镇,平乐古镇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旅游,黄龙旅游,神仙池,牟尼沟,四姑娘山,卧龙大熊猫,红原大草原, 九寨沟树正群海若尔盖,花湖,九曲黄河第一湾,黑水旅游,萝卜寨

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旅游,海螺沟旅游,丹巴旅游,康定旅游,九龙旅游,德格,木格措, 稻城海子山新都桥,猎塔湖,伍须海,甲居藏寨,跑马山,雅拉神山,塔公草原,理塘,长青春科尔寺,德格印经院,泸定桥,亚丁自然保护区,格聂山,新路海,色须寺,得荣

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邛海西昌_地公园 小渔村 螺髻山[5]大风顶 雷波马湖彝海结盟 冕宁灵山寺甘洛清溪峡木里大寺穆天王古雕群 水洛乡俄亚乡凉山彝族博物馆 西昌_地公园西昌_地公园(13张)西昌市区的乡村十景十节(草莓节,樱桃节,荷花节,桃花节等) 普格温泉 木里草原牧场 川兴温泉 布托温泉 大小相岭 泸沽湖 安哈彝族村寨(火把节篝火晚会,烤小猪儿肉) 多出原始森林。

其它地区:乐山大佛峨眉山瓦屋山恐龙博物馆蜀南竹海 *** 故居中国死海安岳石刻 百里峡风景区光雾山三星堆李白故里剑门关阆中古城朱德故居碧峰峡。

我写过四川的系列文章四五篇,讲不同的地方,其中感觉最好的是阆中,《古代的名城 阆中》,发在磨房,你搜一下。其他的几篇在这个文的连结里,成都的,美食的,巴中的,古镇的。还有个地方没写,宜宾的蜀南竹海也是个不错的地方,住在公园里的农家乐,慢慢行走在竹海里。

四川旅游景点总览包括:四川自然风景、巴蜀名胜古迹及成都周边景点名称。巴蜀自然风景:巴蜀自然风景:九寨沟、大足石刻、稻城亚丁自然保护区、四姑娘山、 峨眉山、贡嘎山、 海螺沟、米亚罗 、猿王洞、龙池、卡龙沟、蜀南竹海、瓦屋山、巴郎山、碧峰峡、大草原、道孚、巴塘、甘孜九龙、康定、枣林、青城山、卧龙熊猫自然保护区等。 巴蜀名胜古迹:乐山大佛、 剑门蜀道、广汉三星堆、三苏祠、德格印经院、宝光寺、自贡恐龙博物馆、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等。 成都周边风光:西岭雪山、银厂沟、天台山、黄龙溪、石象湖、龙泉湖、九龙沟、槽鱼滩、成都野生世界、朝阳湖等。

小凉山 包括哪些地区

小凉山大体包括了乐山境内的马边、峨边、美姑、甘洛、金阳等县。

1,马边

马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小凉山区,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宜宾市、凉山彝族自治州结合部,幅员面积2304平方公里。县内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素有“金山银水”之美誉。

马边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带,由于地形的特点,立体气候明显,有许多珍稀动植物和名贵土特产资源。主要旅游景点有旅游景点有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玛瑙苗寨、烟峰彝家新寨等等。

2,峨边

峨边彝族自治县隶属于四川省乐山市,位于西南小凉山区,与佛教圣地峨眉山毗邻。县城沙坪镇介于东经103°15′至103°33′,北纬29°15′之间。东西宽56千米,南北长73千米,全县幅员面积2382平方公里。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地形高差悬殊,气温随海拔高度而异,垂直差异明显。

3,美姑

美姑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地处大凉山黄茅埂西麓。地理坐标为东经102°53′—103°21′,北纬28°02′—28°54′之间。县境东邻雷波县,西接越西县,南连昭觉县,北毗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北与甘洛县连界,东北同马边彝族自治县接壤。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7.8%。境内有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纳龙风景区,龙头山等景点。

4,甘洛

甘洛县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横跨东经102°27′38″~103°01′45″,北纬28°38′24″~29°18′32″,东以马鞍山为界,与乐山市峨边县和金口河区交界;南与美姑、越西县接壤;西与雅安市石棉县毗邻;北临大渡河与雅安市望。

5,金阳

金阳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东、南两面隔金沙江与云南省昭通市永善、鲁甸、巧家三县相望,北与昭觉、雷波接壤,西与布拖以西溪河为界。金阳县总面积1587平方公里。

百度百科——马边彝族自治县

百度百科——峨边彝族自治县

百度百科——美姑县

百度百科——甘洛县

百度百科——金阳县

百度百科——小凉山

四川甘洛县的基本情况 人民的生活状况

甘洛县地处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州北部,属康滇地轴北段东缘,大渡河以南尼日河流域,是四川盆地西缘向青藏高原地势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位于小相邻东坡与大凉山西部之间,东以马鞍山为界与峨边县交界,南与美姑县、越西县接壤,西与石棉县为邻,北隔大渡河与汉源县相望。

别名: 凉山北大门、呷咯县

电话区号: 0834

邮政区码: 616850

面积: 2153.85平方公里

人口:21万人、

著名景点: 甘洛土司衙门遗址、甘洛县烈士陵园、甘洛吉日波山

我是甘洛人,在那里生长了20年。我们在凉山挨着乐山不远,从成都坐火车去要6个小时。我们那里的人都很豪爽,很耿直。平时生活习惯也都和外面出不多的(我是汉族)。娱乐业是最发达的,KTV都比较高档。以前主要是以矿业为经济支柱。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79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