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为啥快手上的皮草那么便宜

品质太差。

为啥快手上的皮草那么便宜

1、毛质差。

我经常和顾客讲,同样款式的貂皮可能是五千的成本也可能是一万的成本,国产的水貂和美国的短毛水貂在原材料的价格上有时候甚至三到五倍的比例。把水貂分为进口和国产并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崇洋媚外。因为品种和气候环境的原因,毛质最好的水貂品种产自美国和北欧四国,也就是我们平时通常说的进口皮,原材料通过拍卖会进入中国市场。而国产水貂养殖大多在东北三省和山东等地。从毛质来说,进口高级别水貂具有绒质**,毛针短的特点,进口水貂原材料做出的貂皮大衣档次高,实用性更强。国产水貂原材料做出来的衣服相对档次较低,毛针很长,绒质相对稀疏。您可能不太理解,举例来说好像同样是木头,为什么黄花梨价值昂贵,而有些树木就只能当柴。这是市场价值的体现。

2、偷工减料

如果毛质相同,为什么衣服还有差价?对于专业市场来说,大家的利润空间都是比较平衡的,因为大家同一个市场费用是在同一个水平线。专业市场的利润已经到达底线。那么同等毛质差价在哪?主要在于有些厂家偷工减料,比如貂皮的领子或者腋下的毛质品质降低,甚至用碎料拼接。这些都是顾客不经常注意的地方,但是同样一件衣服省下几百的成本就非常容易了。在北方市场消费者通常喜欢带浪位和下摆较大的款式,有一些厂家在这上面偷工减料,这也是经常会发生的现象。这样成本又会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3、染色工艺落后

我们说一件貂皮大衣,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就是款式和颜色了。款式主要看个人欣赏眼光,而水貂的颜色也是很有讲究的。在水貂的工厂中,一般大厂都是选择规模很大的染厂去为原材料进行染色。香港和广州的染色工艺是国内最领先的,现在一些内陆的染厂技术也都在提升。不过如果您仔细对比就可以对比出有时候差价较多的两件衣服可能在颜色差别上也是很大的。好的染色工艺染出的水貂色彩艳丽,很有美感。而差的染色工艺染出的水貂暗淡无光,对比起来非常明显。而这两种不同的工艺水平对于貂皮工厂来说,无论染色费还是运费都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导致了价格的不同。

4、手工艺落后

从原材料制成一件成品水貂需要的周期是比较长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一个具备一定规模的水貂工厂来说,工艺相对要好很多,对于细节的要求更高,质检也更加完善。一些家庭作坊生产的水貂在工艺方面比较落后,或者说不具备很好的观念。在国内,对于手工艺要求较高的代表地区是广州,广州较大的水貂工厂出产的衣服工艺相当好,在款式上也敢于创新。而您在购买水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工艺。对于水貂服装来说,工艺是它的灵魂。

5、忽视细节

通常便宜的貂皮大衣在细节方面一定是很差的,这也是一些小工厂经常容易忽略的问题。举例来说,我们买包一般看的是五金,而不是皮。因为五金是细节最直接的体现,如果一个包用了很差的五金,您也别期望皮好到哪里去,好马配好鞍这是规律。而一件便宜的貂皮大衣也会存在这个问题,在细节上和辅料上会有很多节省的地方,否则为什么有些貂皮大衣那么便宜呢?细节方面通常是大厂才会非常重视的,如果一件貂皮大衣细节做得天衣无缝那么我想毛质和工艺肯定也不会差。所以在购买水貂大衣时,要注意细节的观察。

想学习养水貂,帮帮忙

狐狸貂养殖前景及市场价格分析

搞狐狸养殖不仅效益可观,而且前景也十分看好。一方面,狐狸全身皆是宝,狐皮色泽艳丽,坚韧耐磨,轻柔暖和,是裘皮中的高档品。狐肉营养丰 富,是宾馆、饭店山珍野味的高档菜肴,狐心肺胆肝有药用价值,狐狸粪还是优质的有机肥。另一方面,世界上有潜在的市场,进入上世纪90年代,全国已有几十 家中外合资养狐场,外商已看出了中国的潜在市场,可见养狐前景广阔,大有前途。我国加入WTO后,出口狐狸皮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狐皮的市场价格有所上涨, 现在已成为走俏商品。由于受良好的市场氛围影响,狐狸养殖的市场竞争也会愈加激烈,市场需求日趋倾向于皮毛光滑、亮泽的优质狐皮。

我国从开发人工饲养狐狸以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早已形成饲养、毛皮鞣制和裘皮加工等行业,各个行业遍布全国各地,给养殖狐狸的人们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养狐业今后的路该怎么走?狐皮能否畅销,关键在于产品质量。因此,养殖场家就必须在养殖规模适宜的基础上及时调整现有种 群,优中选优,将品质一般的狐狸处理掉,保存实力,并引进少量优良个体,来改良种群,并组建自己的育种核心群。同时,采用褪黑色素应用技术和狐人工授精技 术来提高狐狸养殖的物质含量,这些技术不但可以节约饲料管理费用,而且还会因产品提前上市而获得较高的收益。另外还要改进生产工艺,广泛利用肉类下脚料资 源来提高饲料报酬。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狐皮质量不断提高,生产成本越来越低,才能使我国的狐狸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裘皮一直是市场的畅销商品,白狐皮是裘皮中的珍品,其色泽艳丽,皮质柔韧,既美观又保温,是制裘工业的高档原料,在国际市场上被称为“软黄金”,是世界三大裘皮之一。本期规模化养殖将以白狐养殖为专题,从选址建场、引种、繁育、疾病预防、毛皮初加工和市场前景分析等方面对白狐养殖前景进行较全面的介绍。

建议以养水貂为主,饲养狐狸和貉子为辅

为什么呢?有以下的几个理由:

1、从毛皮动物的皮张用途来看

在各大城市,很少有看到用狐狸皮或者貉子皮做大衣的。因为狐狸、貉子皮的绒毛、针毛太长。并且,针毛又很硬,穿上去,很难看。

狐狸皮和貉子皮主要是做围脖、衣领、胸襟、袖口和裙子的下摆。一张好的狐狸皮或貉子皮,可以做几件衣服的配件。水貂皮呢?主要是做大衣。做一件大衣,需要16到67张水貂皮。因此,从用途上看,水貂皮的用量比狐狸皮和貉子皮的用量要大很多。

因此,从毛皮动物的皮张用途来看,我们应该多养水貂。

2、从毛皮动物皮张生产数量上来看

全球历年毛皮动物皮张的生产数量,水貂皮的生产数量远远大于狐狸和貉子皮的数量。在2002年、2003年全球狐狸和貉子皮的生产总量为1800万张,而水貂皮的生产总量为6000万张。根据生产中的实际情况,经粗略的统计,到2006年年末,我们国家毛皮动物的饲养总量将接近一亿只(这其中还不包括獭兔、海狸鼠等其他毛皮动物的数量)。其中,水貂是数量占到60%左右的比例。

因此,从毛皮动物的皮张产量的数字上看,我们应该注意适量地多发展水貂。

3、从降低饲养风险的角度上看,我们也应该多养水貂

全世界饲养毛皮动物的历史到今天为止为147(1860——2006)年,而我国毛皮动物饲养到今年刚刚51(1956——2006)年的历史。全球140多年的毛皮动物饲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饲养水貂很少有赔钱的时候(在1991年和1997、1998年、2003年养水貂赔钱,那是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所造成的普遍现象),水貂、银狐的行情比较平稳;而蓝狐和貉子有可能一年挣钱,两年赔钱,几年下来,就挣了一个人工费。

饲养水貂,几乎每年都能够挣钱,只是一般品种每只挣钱数量不多,几十到两百元左右;而狐狸或貉子呢?有可能一张皮能挣几百元到一千多元,也可能赔得连成本都挣不回来,可见风险之大。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能很好的把握行情,饲养适销对路的彩色水貂,一张好的彩貂皮能挣两千多元。

我们养水貂为主,年年都能从水貂饲养中挣钱,同时,在貉子和狐狸行情好的时候,也能挣一部分钱。

如果能够将不同的品种进行适当地搭配饲养,从我们饲养者抵御市场风险的角度而言,更为稳妥一些。最好是将水貂与狐狸或者貉子搭配;也可以将银狐与蓝狐或貉子搭配。尽量避免将貉子与蓝狐搭配饲养。根据经验,如果只饲养水貂和银狐,最近的效益最好,风险最小。

4、从节约饲料、降低饲养成本的角度来看,也应该多养水貂

据我所知,饲养一只狐狸,大约需要100——200(改良狐狸现在有成本达到700元以上的,皮张的长度达到186厘米,皮张的销售价格在2700)元的饲料成本;貉子、银黑狐需要100——150元左右的饲料成本;水貂大约需要60——120元左右的饲料成本。而这个成本,在一些饲养品种搭配合理、饲料和管理水平较好的养殖场,是相当于每只毛皮动物饲养的总成本(含场地的租金、资金利息、设备折旧、人工工资、人员福利以及办公费用等)。

在与山东济南边上,一个饲养30000多只,毛皮动物的养殖场老板,一起聊天的时候,我问到,他们场貉子的饲养成本时,他给我讲,他每年的三、四千貉子皮,都是白捡的。

我笑了笑说:“不可能。”

他说:“如果算上场地租金、资金利息、人工工资、办公费用以及固定资产的折旧等费用,每只貉子最多20元钱。”

我说:“还不对。仅仅吃饲料也不止20元钱成本。”

他说:“你说对了!秘密就在饲料上。”

他不是饲养了30000多只毛皮动物吗?其中2万多只是水貂,狐狸、貉子的饲养总量还不到1万只,貉子的饲养量,是根据每年水貂和狐狸的饲养量决定的。在水貂、狐狸、貉子这三种动物之中,水貂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水平最高,而貉子最低,狐狸在中间。这个养殖场,就是将水貂和狐狸每顿吃剩下的饲料,通过消消毒、加上少量容易受到破坏的营养成分和适当地补充一些粗纤维的饲料后,就饲喂貉子。种貉子是这样喂、皮貉子也是这样喂。因此,这位老板所说的:“每年的三、四千貉子皮都是白捡的”这话也不无道理!

如果按照这种品种搭配方式饲养毛皮动物,不仅节约了饲料,减少了浪费,还充分利用了饲料资源,降低了饲养成本,增加了总体经济效益。

5、从充分利用饲料资源的角度来看,也应该多养水貂

在毛皮动物饲养过程中,我发现两个奇怪的现象。第一,就是我们行业里的部分人胆子很大,敢想敢做。竟然用狐狸的肉饲喂狐狸和貉子,用貉子的肉饲喂貉子和狐狸,水貂的肉饲喂水貂。我敢说,在全国畜牧其他行业的人的胆子都没有你们大,都不敢这么饲喂。我希望大家,今后不要再这样使用了。

为什么呢?

我相信大家都还记得:2003年秋天,在电视上看到的美国的疯牛病的事情。疯牛病的发生,就是因为多年来,牛和羊长时间地吃了用牛、羊的下脚料做的肉骨粉,久而久之,疯牛病就爆发了。疯牛病到目前为止,是没药可治的,只能预防,一旦发病只有全群捕杀。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牛、羊是属于同一科的动物。同一科的动物相互的、长期的食用,就可能爆发一些,很难治疗的新的疾病。所饲养的狐狸和貉子以及狗,都是犬科动物。如果长期的用狐狸的肉,饲喂狐狸和貉子,用貉子的肉饲喂狐狸和貉子,用水貂的肉饲喂水貂。说不定哪一天,就会爆发像疯牛病一样类似的疾病,将会给我们带来灾难性的损失。

那么,大家的狐狸、貉子肉怎么办呢?

有些养殖户就将狐狸和貉子、水貂的肉拿到市场上去卖。

我觉得也不太好。

现在,一般是花2——3元/斤买鸡蛋,花3——6元/斤去买鱼粉。而一只打皮后的狐狸、貉子平均按10斤一只计算,每只卖2——10元,则平均也只有0.2——1.0元钱一斤。也就是说,你们在花高价钱购买人家的动物蛋白原料,而将自己生产的优质动物蛋白原料,低价卖给了人家。这是很不合算的。

根据其他地方的经验,你们如果多养一些水貂,同时再饲养一些狐狸和貉子,就可以用狐狸和貉子的肉饲喂水貂,而用水貂的肉饲喂狐狸和貉子。因为,水貂是鼬科,而狐狸和貉子是犬科。这种吃法是不冲突的,是可以的,并且也能够大量的降低饲料成本,并且还充分地利用好自己现有的饲料资源。

综上所述,我建议大家:在饲养毛皮动物的时候,应该以水貂的饲养为主,狐狸和貉子的饲养为辅。

希望能给那些正在从事狐狸养殖或打算加入这个行业的读者朋友一定的帮助。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满意请采纳!谢谢!

一、改良品种

资金紧张时,先调部分公貂杂交,或引进几组纯繁,有条件时两种方法同时进行,这样争取在2-3年内改换品种。对兽群在千只以下的小户最好不要办成动物园。小规模多品种什么都有,卖种不够格,卖皮量不大,被皮商挑剔,卖不上价格。现在毛皮市场第一是认皮张尺码,改良品种第一是改成大尺码的皮张;大二时为改良毛绒的品质,大公配大母产仔肯定大,大公配小母产仔小不一定大多少。这是基因的原因。特别是彩貂,基因变异,往往一种貂会产3-4种不同深浅的颜色,兽群不大颜色繁杂,经济受损失。改良的目的要明确,大体形、产仔率高,抗病能力强,毛绒品质优,形成统一的较大批量,小户以卖皮为基准点,卖种严格讲应有畜牧种兽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否则真要摊上官司准赔无疑。

关于种价问题,现实没有物价局的统一审核,各地售价不尽统一。那些引进的外资大户,多是以自产自用为主,种价高挂,以从国外引进种价位参考依据。愿者自来,有的每只公貂从1200-680元不等,各家不尽统一。有些国内养几千只种的小户,多是引进纯繁,价格在400-600之间,因为他的成本低,引种时要多家看看,对比效果,注意系谱,这样方能满足自己的需求。

二、科学的饲料配方

经多家走访,向专家请教,通过实践证实,饲料要多样化,增强互补性,除准备配种期调整体况需控食外,其他时期基本是保障供给,以控制剩食为准,剩食多就减量,剩食少就加量。我公司今年的水貂长得特别大,公貂70%都在6斤以上,母貂多数在3斤以上,冲破了美国短毛黑水貂体型小的观念,关键是饲料的质与量。参观其仕、高泰、中丹等这些大场后发现,他们公司饲料的配方多样性极强,除海杂鱼、鱼排、鸡鸭架、肝类外,尚有各类蛋白粉,动植物油,例如血球蛋白、进口鱼粉、植物蛋白、进口添加剂等各种调剂副料。同时多采用的是冷加工、生吃,混合料加工后多在℃下2度左右,特别是在夏天保证了水貂适口性。

我公司除达不到冷加工的方法外,也全部采用了向笼网上贴食的方法,确保混合料的粘稠度,自动饮水解决了保证水貂能随时喝到新鲜水。今年在万余只的兽群中,基本没有食毛的,自咬的。自陪聊的营养标准核心是:蛋白、脂肪要占8.5-12%之间,分季节控制。产仔哺乳期蛋白最高,严寒的冬季动物脂肪最高,仔貂分窝前就应加适量的柠檬酸,防尿结石。实践证明仅是引进的种好,饲料得不到保证,将会出现不发情,空怀,吸收,流产,弱胎,没奶,仔兽死亡等现象发生。饲料科学,营养全价,是量供给就有了50%胜算。当然饲料的加工要清洁卫生,配料的斤两要严格,不能短斤少两,实际情况与饲料单不符,必要时每月要将实物送有条件的单位进行化验,证实实际的蛋白、脂肪的含量与计算量是否相符。

主语:混料中要加适量的防腐剂,保饲料不变质。

三、加强现场管理。

在水貂的饲养成本中,饲料投入占成本的70%,人工的工资占成本的20%,其他占10%。万只以上的大单位,逐步采用了饲喂专用车,10余万只貂,两部车两个小时就喂完,有专职司机,饲养员的职责就是均食。卫生、观察貂群的动向,保证系谱,准确配重等。每人可养千余只兽群,负责500只母貂的配种,大大减少了人工的费用,实现了机械化操作。

骑仕的饲料机,40分钟内绞8吨鸭架,又快又细,可见机械化的程度之高。而我们小户是作坊式生产,用小绞肉机绞熟食,饲料又单一,卫生条件又差,不会计算饲料单,饲料单凭几两几两的搭配习惯方法生产。要改变这一落后局面,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在自愿的前提下,局部养殖集中的地方,建股份制的混合鲜饲料厂,各家各户去买鲜料或与鲜混合料。这样可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减少劳动量,保证能生产出优质高产的水貂。当然各养殖户主要心齐,向前看。

从参观现代化的大场看,他们的笼舍已经标准化。首先是貂舍不管是南北向还是东西向,房顶均采透光的有机玻璃瓦,采光好,因水貂的生育变化是靠光传递信息,所以种貂要能见到光。夏天的降温要靠人造环境了,种树,喷水等措施。他们的箱笼均为标准化,长0.914米,高0.47米,宽0.3米,均采用6个或8个组成的连体,优点是稳健,不逃貂,活动空间大,一笼多养有2只,3只,4只不等。产箱也是连体,保温,方便检查,优点是笼底网眼大,不易集粪,不缠结毛,一笼多养,只要饲料保质量,互相咬毛的现象极少。

关于配种技术,与我们的 做法有较大的改变。首先从道理上解决水貂的发情配种期是:集中在三月下旬至三月中旬一个月的时间内,水貂是周期性发情,有2-4次。不管早配还是晚配,受精的卵子要在三月二十二日春分后才能着床发育,也就是说到白天光照大于夜晚时间才能发育,之前是游离状态,过早的配种没有什么好处,现实的做法是东北地区约在3月5日左右开始,山东地区多在3月1日左右开始。过去我们是从2月10日就检查母貂分毛状况,每星期检查一次,认为成熟了再用显微镜进行角化细胞检验一次、二次、三次。。。有的一只母貂到配完种需抓实余次,配种过程中尚需精液检查。前期是用周期配,7号后是用连续配,有时空怀率还很高。现在的大场采用了一种简单的做法。总体讲是在20天之内全部完成配种,落点多集中在排卵旺期,3月7日至15日之间,多数是周期配种,不再进行发情鉴定的检查。集体做法是:将每趟配种需用的公貂数摆齐,用串笼将母貂先放在公貂笼上待10分钟,然后将母貂放入公貂笼内配种,原者自配,一小时过后,将配上的母貂登好记录,放回原处,隔8天后用同样方法再配一次,若配不上视为受孕了。将没配上的母貂放回原处,第二天再配,(每天配一次,直到配上为止)。对上午没配上的公貂,下午可在换另外一只母貂配种。总之公貂每天用一次可以天天连续用(只要能交配),公貂在配种前应先检查一次睾丸。到13号才配上第一次的母貂,第二天再连配一次,最后到17号尚未配上的母貂和公貂关在一起,待到20号结束。

现在有些地区在配完种后,喂药黄体铜,说效果好,专家说不必要!但美国的专家说,在美国短毛黑母貂在配完种后每天增加光照2小时,保持14天,意思是增加光照时间使受精卵子早着床发育,有科学道理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80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