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鲨为什么和金鱼混养会死?
虎头鲨是热带,金鱼是冷水,当然不能混养了,再说虎头鲨是底层鱼类,建议喂小鱼虾和线虫。
虎头鲨(正式中文译名:低眼无齿?,拉丁学名:Pangasianodon hypophthalmus)原产于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江河湖泊中,是东南亚国家的主要养殖鱼类,也是人们喜爱的垂钓对象。虎头鲨肉质好、生长快、体型大、食性杂、耐低氧、易捕捞。自然生长一年个体可达1000g-2000g,人工养殖可达3000g-5000g。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有发展前景的养殖品种。在IUCN名录中属于濒危。
虎头鲨即淡水鲨鱼,又称巴丁鱼,原产于泰国、马来西亚等国,是人们喜爱的垂钓对象。虎头鲨肉质好、生长快、体型大、食性杂、耐低氧、易捕捞。自然生长1年个体可达1000~2000克,人工养殖可达3000~5000克。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有发展前景的养殖品种。
一、生物学特征
虎头鲨按体色分为蓝鲨和红鲨两种。它的体型较长,前部较宽肥,体后部稍细长,体表无鳞,头部长圆形、吻圆钝。虎头鲨喜集群,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性情活泼,常上浮水面活动。它对低氧的耐受能力强,当同一水体中的鲤科鱼类严重浮头时,虎头鲨仍能正常生活。但它对低温的耐受能力较弱,生长的适宜水温为20~30℃,当水温降至14~18℃时活动减少,甚至停止呼吸,水温12~13℃时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该鱼为杂食性,主食水中各种腐烂的动物体及植物碎屑。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嗜食由鱼粉、豆饼、米糠、玉米粉、麦麸等配制的混合饲料及各种食物的下脚料。
二、成鱼养殖
我国于1998年开始引进虎头鲨,经过几年的引种、繁养,虎头鲨已在我国广东、福建等地繁殖成功,成鱼养殖尚属起步阶段。虎头鲨的养殖类似于淡水白鲳的养殖方法,主要有单养和混养两种方式,可池塘养殖,也可工厂化精养及网箱养殖。在有温泉地热条件的地方可常年养殖。
单养虎头鲨,可选择面积2000~3000平方米,水深1.5~2米的池塘,每亩投放体长3~4厘米的鱼种2000~3000尾。第一个月主要投喂轮虫、甲鱼料、鳗料等高蛋白精料,以后改投含粗蛋白质27%的配合饲料。也可用水葫芦、通心菜打成浆后拌碎玉米、豆渣搭配喂养。3~4个月即可达750克以上。
在混养鲢、草、罗非鱼的池塘里每667平方米可搭配虎头鲨100尾,既不影响主要鱼产量,还可增收虎头鲨70~100kg。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82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