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2022继承法关于房产继承的最新规定

房产继承新规:

2022继承法关于房产继承的最新规定

1.继承必须在被继承人死亡后开始。法律规定的继承权,只是继承人享有的一种期待权,如果被继承人没有死亡,继承关系就不会发生,只有在被继承人死亡以后,继承权才会成为既得权。遗嘱继承权的实现,必须存在被继承人生前立有合法遗嘱和被继承人已死亡,否则遗嘱继承关系也不会发生。如父母健在,其房地产子女就不能继承。父母意愿将自己的房产赠与子女是可以的,但这种行为叫生前赠与,不叫继承。

2.继承遗产的人,必须是被继承人的合法继承人,即法定继承人或遗嘱继承人。我国继承法确定的法定继承人有: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3.继承人依法取得的遗产,必须是被继承人生前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或者是依法可以继承的其它合法财产权益。不能把家庭共有财产、夫妻共有财产以及合伙财产不加分割作为遗产来继承。

我国民法典对于房产继承的规定,适用于对遗产的相关继承规定。根据我国民法典相关规定,继承的发生时间是从被继承人死亡之时开始,因此房产继承的时间也适用,房产的继承人需要是被继承人合法的继承者,且该房产要求是被继承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在房产继承时,若是继承人继承该房产,应该到相关机构办理登记过户手续。

遗产继承顺序:

(1)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2)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3)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能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民法典第1129条还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在遗产继承中,被继承人立有遗嘱将其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或者在遗嘱中明确将其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应遵照该遗嘱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的定义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引入“代位继承”,继承人范围增加

在新修改后,增加了兄弟姐妹的子女继承权,在第二顺位继承人中增加了“兄弟姐妹子女”作为代位继承人,就是我们常说的侄子、侄女、外甥和外甥女等这些兄弟姐妹的子女及其晚辈血亲享有代位继承。

2、增设“宽恕”制度

在实际生活中,子女不孝顺父母的情况并不少见,有子女对父母不好时,父母留的遗嘱或许是少分或者不分给该子女遗产,立遗嘱的目的可能是为“吓唬”一下子女,当子女的诚心打动了父母,父母还能修改遗嘱吗?新法规定,确有悔改表现的,被继承人可以重新将他们列入继承人。

3、增设“遗嘱信托”方式

在现实中,很多从父母那里继承下来了遗产,即使继承了类似房产等大笔财富,但由于管理不善或者不能管理,其财富很可能被人欺占而遭受损失。而在新法中增设遗嘱信托这一方式可解决这些问题,只需要父母指定信任人或者机构,待子女成年逐步移交给子女管理。

4、增设“两种遗嘱”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写遗嘱已不能满足新时代需要,电脑和手机的普及,让人们更习惯打印或者录视频。所以,民法典新增了打印和录音录像两种遗嘱形式。

5、公证遗嘱效力不再优先

公证遗嘱正规和专业,但不能解决在立遗嘱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导致财产分配并不是老人最终真实意思表示。新法将“公证遗嘱删掉”,意味着公证遗嘱不再具有效力上的优先性,有多份遗嘱时,以最后时间为准。

6、可与继承人之外的组织或个人签订扶养协议

新法典增加“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意味着承担老人养老和后事的机构和个人可以获得遗产赠与权利。

7、隐藏遗嘱、欺诈和胁迫订立遗嘱将受到惩戒

新规中明确,对隐匿、欺诈、胁迫等方式设立和变更遗嘱,若情节严重的可剥夺继承权。

8、房产遗嘱继承与买卖过户、赠与过户综合比较

买卖过户一套100平米左右的房子,其费用约为房产交易价的2.5%,而遗嘱继承方式,继承人如果没有房子,继承下来的房子满5年后再卖没有其他额外费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82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