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鸭子最长孵化多少天?
一、品种
鸭的品种很多,按生产用途可分肉用和蛋用两种。
1、肉用品种:(1)“北京鸭”,在较好的饲养管理下,50-60日龄体重达2.5公斤左右,经填肥后体重可达3公斤。(2)“澳洲狄高鸭”生长发育快,饲养8周体重可在3.5公斤。(3)英国“樱桃谷鸭”饲养7周达3公斤以上。(4)“番鸭”,原产于南美洲,番鸭生长较慢。10周龄体重可达公鸭3.5公斤,母鸭2公斤。公番鸭与母家鸭杂交产生第一代杂种,通称“半番鸭”,生长快,体型大,肉质好,生活力强但无繁殖能力。
2、蛋用品种:(1)“绍鸭”,原产浙江省,体型较小,年产量250-300枚;(2)“金定鸭”,产于福建龙海。产蛋率高,年产量为260-300枚。(3)麻鸭,我国各地方品种的一个总称,象麻雀的羽毛,分布广,数量多,广东的中山麻鸭,年产蛋240枚左右;引进的“卡儿康贝尔鸭”,产蛋量也高。
二、雏鸭饲养管理
1、 育雏条件:(1)温度:育雏温度合适而平稳是提高雏鸭成活率的关键。一般要求夜间温度高于白天1-20C,有利于鸭的休息,忌忽高忽低。
表一 鸭的育雏温度 (0C)
日龄类别 1-2日龄 3-7日龄 8-14日龄 15-21日龄
肉鸭 30 29-24 24-18 18-16
蛋鸭 28-26 26-22 22-18 18-16
(2)湿度:育雏前期,室内温度较高,水份蒸发快,此时相对湿度要高些。若湿度过低则脚趾干瘪,精神不振,影响健康和生长,我国南方一般都能达到要求。
(3)饲养密度:密度过大,不仅影响健康和生长、发育,也易造成疾病的传播;密度过小,不易保温,圈舍利用率低。密度应随日龄及季节变化而改变。
表二 鸭不同周龄的饲养密度 (只/米2)
周龄类别 1周龄 2周龄 3周龄 4周龄 5周龄 6周龄以上
肉鸭 35-30 30-25 25-20 15-12 12-10 7-8
蛋鸭 40-35 35-30 30-25 25-20 20-15 10-12
(4)光照:太阳光能提高鸭的体表温度,增强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生长,并能增进食欲,刺激消化系统,有助于新陈代谢,若自然光照不足,可用人工光照弥补。
2、雏鸭管理要点:
(1)饮水开食:培育雏鸭要掌握“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保证其出壳后24小时就可喂肉小鸭科,若是蛋鸭则喂饲蛋小鸭料(最好向有完善的技术咨询和售后服务系统的饲料公司购买。)
(2)喂食次数:少喂多餐,逐渐过渡到定餐,3日龄之前每隔2小时喂一次,晚上二次,逐渐减少到21日龄每日三次。
(3)洗浴运动:育雏期内进行洗浴和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促进发育。雏鸭的尾脂腺不发达,初期洗浴的时间短,水要浅。周龄开始每天在浅水中洗浴5-8分钟,2周龄则可洗浴15-20分钟,以后逐渐延长。
(4)分群管理:不同日龄不同批次的小鸭不能同群饲养,须按鸭的体质和发育情况进行分群,1周龄400-500只/群;2周龄250-300只/群;3周龄150-200只/群。
(5)断啄:为防止鸭群啄癖的发生,可在2-3周龄时断喙。用切啄器在鸭上啄嘴的中部切。为防止断缘出血,在切啄前后两天可在饮料中加维生素K。
三、肉用仔鸭饲养管理
3-7周龄的鸭称为中雏(或仔鸭),此阶段是鸭生长发育迅速的时期,对营养需求高,食欲旺盛,采食量大,对外介环境的适应性强。
1、饮料与投喂量:用3-5天过渡期,饲料从小鸭料过渡到中鸭料,若是半番本地土杂鸭类,也可用中鸭料,按喂量以自由采食所能消耗的饲料量为宜。
2、保持圈内清洁干燥:仔鸭易管理,要求圈舍条件比较简易,只要防风,防雨设备即可,但圈舍一定要保持清洁干燥,夏天搭荫棚。
3、密度适当:随日龄增大,不断调整密度,使圈内经常保持空气新鲜。
4、洗浴:为促进新陈代谢与鸭体肌肉、羽毛的生长,每天定时洗浴,但时间不可过长、尤其后期,以免散热过多,影响经济效益。
四、蛋鸭育成期饲养管理
蛋鸭自5周龄至16周龄称育成期。这时期特点:①生长发育迅速,活动能力很强,会吃会睡,需要给予管理丰富的饲料。②神经敏感,合群性很强,可塑性很强,适于调教和培养良好的生活规律。
1、饲料:利用3-5天把鸭料从蛋小鸭料过渡到蛋育成鸭料。
2、运动:适当加强运动,促进骨骼和肌肉发育,防止过肥,每天定时在舍内转圈运动。
3、接触:多与鸭群接触,提高鸭子胆量,防止惊群。
4、限饲:限饲以控制体重,避免过早开产,使开产日龄整齐,生蛋大,产蛋高峰持续时间长,降低产蛋期发病率与死亡率。但限饲不等于喂玉米,有限量、限质、限时三种方法,即限制采食量,控制饲料营养浓度,控制饲喂次数或采食时间。
5、光照:不用强光照明,要求每天标准光照时间稳定在8-10小时,在开产前不宜增加。
五、产蛋鸭饲养管理
从产蛋开始直到被淘汰称产蛋鸭,一般蛋用型麻鸭利用期约350天,为第一个产蛋年。也有经换羽休整后,再利用第二年、第三年,但其生产性能逐年下降,尤其是受精率、孵化率降低及蛋壳变薄。
1、饲料与饲喂量:产蛋前期应尽快把产蛋推向高峰,在营养方面应根据自然环境,饲养规模选择饲料类型。山区小型产蛋鸭选用适合山地蛋鸭早熟、蛋粒小、产蛋率高的全价蛋鸭料。沿海高产大型产蛋鸭选用适合与之特点相应的全价蛋鸭料。购料或自配饲料时应注意选择,以满足鸭的营养需要并保持健壮体格,饲喂量以自由采食量为宜。
2、光照:进入产蛋期的光照原则是:只宜逐渐延长直至达到每昼夜光照16小时,不能缩短,不可忽照忽停,忽早忽晚;光照强度不可时强时弱,只许渐强,直至每平方米8勒克斯(2瓦/米2)。操作规程要保持规定,避免引起应激反应。
3、温度:最适宜温度为13-200C。鸭没有汗腺散热,温度过高,采食量减少,生理机能受到干扰,蛋重减轻,蛋白变稀,蛋壳变薄,产蛋率下降。气温在50C以下时要保温升温,超过300C时要防暑降温。
4、不同季节管理要点:春季重点防霉、通气。敞开门窗,充分通风,勤换垫草,保持舍内干燥,疏通水沟,运动场不可积污水,严防饲料的发霉变质,定期消毒鸭舍。夏季防暑降温,敞开门窗,装上排风扇,搭架遮棚。适当疏散鸭群,缩小饲养密度。秋季补充人工光照使每日光照时间不少于16小时,强度以5-8勒克斯为宜(1.25-2瓦/米2)。冬季重点是防寒保温和保持一定的光照时间,提高单位面积饲养密度达8-9只/米2,关好门窗,防止贼风。
蛋鸭与青年鸭时期相比,开产以后,胆子逐渐大起来,敢接近陌生人.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蛋鸭 饲养 周期,一起来看看。
蛋鸭饲养周期
( 1 )产蛋前期(开产─ 300 日龄):产蛋鸭开产时身体健壮,精力充沛,是一生中最容易饲养的时期。在这期间重点抓好三方面:一是根据蛋鸭饲养标准,不断提高饲料中能量、蛋白质和钙、磷等营养水平,饲养次数从每天 3 次增至4 次,每只每天平均寻食量 150 克 左右;二是光照应从开产前 1 周由短到长逐渐增加,直至每天 16 小时恒定光照至产蛋结束;三是在日常管理上做到?三看 ?,即看蛋重、产蛋率和体量变化情况,随时调整饲料中营养水平,但决不能让产蛋鸭发胖。
( 2 )产蛋中期( 301 ─ 400 日龄);产蛋鸭经 100 多天连续产蛋,体力消耗较大,健康状况不如产蛋前期,是比较难养阶段。在饲养管理上应抓好:一是提高饲料营养水平,满足蛋鸭高产需要,饲料中粗蛋白质可达 19 ~ 20% ,日寻食量 150 克 左右,适当多喂青饲料,或在饲料中添加禽用多维素。适当增喂矿物质饲料;二是每天稳定光照 16 小时,不可忽长忽短,室温维持 13 ~ 20 ℃ ;
三 是在日常管理上,要细心观察产蛋时间、蛋壳质量和产蛋鸭的精神状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 措施 。
( 3 )产蛋后期( 401 ~ 500 日龄):蛋鸭经过 8 个多月连续产蛋,如饲养管理跟不上,产蛋率难以维持较高水平。在这阶段管理要点:一是根据蛋鸭体重和产蛋率变化情况确定饲料质量和喂料量;二是每天保持 16 小时光照,如产蛋率降至 60% ,可增加光照 1 小时,直至淘汰为止;
三是?多放少关?,促进运动;四是注意气候和产蛋质量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五是操作 规章制度 要保持稳定,环境要安静,避免一切突然刺激而引起的应激反应。
( 4 )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做好夏季防署、降温和冬季防寒、保温工作,在雨季舍内勤换垫草,保持干燥环境。
影响产蛋的因素
品种
品种是取得高产的先决条件,产蛋率的高低,产蛋周期的长短,产蛋持续性的强弱以及蛋的大小,都与品种有密切的关系。如能选择一个优良的品种饲养,产蛋量可以几成,甚至成倍提高,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如何根据自己的饲养条件和管理技术,选择适于本地饲养的高产品种是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
营养因素
进入产蛋期以后,蛋鸭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比以前任何阶段都高,除用于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大量由于产蛋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能量、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必须充分供应。否则将影响产蛋率。
要达到持续高产的水平,除品种是先天因素外,日粮中营养物质是否全面和平衡,数量能否满足需要,这是保持高产稳产的必需条件。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较复杂,对产蛋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光照和温度。
1、光照:对蛋鸭来说光照时间的长短与产蛋关系也很大。光照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滤泡的成熟排卵。所以在培育期内,控制光照时间,目的是防止青年鸭过于早熟;即将进入产蛋期时,要逐步增加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强度,目的是促进卵巢的发育,达到适时开产,进入产蛋高峰期后,要稳定光照制度(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目的是保持连续高产。产蛋期的光照强度以5~8勒克斯为宜如灯泡高度离地2米,一般每平方米鸭舍按1.3~1.5瓦特计算,大约18平方米的鸭舍装一盏25w的灯泡。实际使用时通常不用60w以上的灯泡,因为大灯泡光线分布不匀、费电。日光灯受温度影响较大,一般也不使用。灯泡必须加罩,使光线照到鸭的身上,而不是照着天花板。鸭舍灰尘多,灯泡要经常擦拭,保持清洁,以免蒙上灰尘,影响亮度。
光照效果,一般需要7~10天才能显示出来,故在产蛋期内,不能因为达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突然增加光照时数或提高光照强度。一般每次增加量不超过1小时,增加后要稳定5~7天。
进入产蛋期的光照原则是:只宜逐渐延长,直至达到每昼夜光照16~17小时,不可忽照忽停,忽早忽晚,光照强度不可时强时弱,只许渐强,否则将使产蛋鸭的生理机能受到干扰,影响产蛋率。
合理的光照制度,能使青年鸭适时开产,使产蛋鸭提高产蛋量;不合理的光照制度,会使青年鸭的性成熟提前或推迟,使产蛋鸭减产停产,甚至造成换羽。
2、温度:产蛋鸭最适宜的温度是13~20℃,此时产蛋率和饲料利用率都处在最佳状态。因此,要尽可能创造条件,特别要做好冬季的防风保温工作,提供理想的产蛋环境温度,以获得最高的产蛋率
健康因素
没有健康的机体不可能高产。因此,在培育青年鸭的阶段,就要把主要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做好,进入产蛋期后,搞好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增加抗病能力,尽量减少疾病的发生,才能保持高产稳产。
蛋鸭饲养周期相关 文章 :
1. 蛋鸭不同生长时期如何饲养
2. 蛋鸭的饲养管理方法
3. 蛋鸭饲养管理规程
4. 蛋鸭饲养管理
5. 蛋鸭的饲养管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83270.html